环境健康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参考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9518399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健康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参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环境健康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参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环境健康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参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环境健康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参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环境健康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参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健康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参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健康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参考PPT(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环境健康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2,环境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1.目的 对公司所辨识、评价的重要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和活动进行有效地策划与控制,确保公司的环安卫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在实际运行和活动中得到实现,以促进公司综合管理体系绩效不断提高。,3,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运行全过程的控制。 各部门对本部门涉及的重要环境因素、重要危险源活动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4,3.职责和权限,管理部是公司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运行全过程的管理部门,包括各项EHS管理活动的策划、运行监控和相应的教育培训(含所有相关方)。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内EHS管理体系的运行、

2、控制,并协助管理部制定相应的运行准则,5,4.作业内容,确定环境/健康/安全控制点并实施控制 各部门对本部门涉及的重要环境因素、重要危险源活动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 各部门按EHS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及相关文件规定的要求,对设备设施的运行与维护保养工作进行管理,避免造成重要环境影响和危害并控制风险。,6,控制程序及应对,各部门对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设施、场所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理并作好检查记录。 对各类危化品的使用和存放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防止跑、冒、滴、漏的现象,严格执行各项防火要求。 对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废气等污染源的控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做好废水废气防治、达标排放及管道管网维护工作,防止超标

3、、泄露等现象的发生,严格执行污染防治管理程序、各种废水处理装置操作规程、各种废气处理装置操作规程、大气管理规定和废水管理规定的相应要求。,7,做好供方和承包方的施加影响工作,使其遵守本公司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的规定,具体见环境、健康安全相关方控制程序、项目环境安全管理规定。 做好各区域消防设施的配置、维护工作,具体见消防设施管理规定。 管理部应对员工的健康进行管理,做好职业病的防治工作,组织员工进行一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具体见职业健康医疗体检管理规定。 管理部和各部门应坚持作业许可制度管理,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按章操作;管理部负责组织制作安全标志,悬挂于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设备,设施及场所

4、并保持其完好无损,具体见许可证作业管理规定。,8,对厂区机动车辆停放和使用应制订具体的管理规定,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避免事故的发生,具体见车辆管理规定。 组织员工进行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培训,以确保全体员工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意识和能力提高,完成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任务和职责。 对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紧急突发事件按照应急、响应与准备管理程序执行。,9,当发生不符合情况、事件时,参照改进及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的相应规定进行处理。 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参照应急、响应与准备管理程序规定的要求响应处理。 为从根本上消除或降低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影响和风险,在新增项目或涉及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情况发生变

5、化(改扩建、事件处理、方案结案等)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状况,具体按产品实现策划控制程序、环境因素识别管理程序、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管理程序相关条款执行,及时更新环境因素和危险源。,10,相关文件,环境因素识别管理程序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管理程序 产品实现策划控制程序 污染防治管理程序 环境、健康安全相关方控制程序 改进及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噪音管理规定,11,气瓶安全操作规程 设备检修安全管理规定 雷电防护安全管理规定 各种废水处理装置操作规程 各种废气处理装置操作规程 大气管理规定 废水管理规定 项目环境安全管理规定,12,环境健康安全“三同时”工作管理规定 环安

6、生产隐患排查综合治理评价管理规定 环安卫例会管理规定 危险品安全管规定 职业健康医疗体检管理规定 许可证作业管理规定 用电安全管理规定 HW管理规定,13,厂区环境管理规定 能源、资源使用管理规定 防火重点部位及场所安全管理规定 应急、响应与准备管理程序 车辆管理规定 消防设施管理规定,14,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的步骤,1.工作活动分类 编制一份工作活动表,其内容包括厂房、设备、人员和程序,并收集有关信息。,15,2.危险源辨识 辨识与各项工作活动有关的所有危险源,考虑谁会受到伤害以及如何受到伤害。,16,3.风险评价在假定计划的或现有控制措施适当的情况下,对与各项危险源有关

7、的风险做 出主观评价。评价人员还应考虑控制的有效性以及一旦失败所造成的后果。各项危险源有关的风险做 出主观评价。评价人员还应考虑控制的有效性以及一旦失败所造成的后果。,17,5.编制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编制计划以处理评价中发现的、需要重视的任何问题。组织应确保新采取的和已有的控 制措施仍然适当和有效。,18,6.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 针对已修正的控制措施,重新评价风险,并检查风险是否可容许。,19,环境因素的识别范围应覆盖公司机关和各厂范围内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环境因素识别时要考虑以下内容: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三种时态:现在、过去(包括遗留的问

8、题)和将来; 八个方面:向大气排放、向水体排放、向土地排放、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能源使用(如电、煤、油等)、能量释放(如热、辐射、振动等)、废物和副产品、物理属性:如大小、形状、颜色和外观等;,20,环境因素分类包括:,类:水、气、声、渣、固废等污染物排放 或产生; 类:能源、资源、原材料消耗; 类:相关方的环境问题及要求; 类:其他(潜在泄漏、火灾爆炸隐患、生 态环境破坏对员工健康影响等)。,21,环境因素的评价依据应包括:,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国家强制性推行的标准; 可能造成环境影响和危害损失的规模、严重程度、发生频次、影响的持续时间、控制情况; 对生产活动、产品或服务及其声誉影

9、响的大小; 本公司的实际情况(改变现状的技术难度、经济承受能力、对企业形象的影响); 相关方的合理要求。,22,多因素评分法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将每一评价因素设定等级区间和分值; 第二步:将每一评价因素的得分连加得出总分; 第三步:将总分与标准对比,确定重要环境因素。,23,法律、法规、标准要求的符合性(A值),1) A=5排放超出标准。 2) A=4排放稍高于标准。 3) A=3排放达到标准。 4) A=2排放接近标准。 5) A=1排放低于标准。,24,环境影响规模和严重程度(B值),1) B=5环境影响范围涉及到公司以外地区,并造成恶劣的后果。 2) B=3环境影响到公司,但后果并不明

10、显。 3) B=1环境影响只限于中烟公司经营管理的区域,且无明显不良后果或基本没有影响。,25,发生频率或排放量(C值),1) C=5连续发生或排放量较大,潜在的但一发生就会造成严重恶劣的影响。 2) C=3间断发生或排放量在一般水平,潜在的但一发生对环境产生一般的影响。 3) C=1发生频率很低或极少排放。,26,对公司形象的影响程度(D值),1) D=5感观效果很差或相关方特别关注的环境问题。 2) D=3感观效果不太好或相关方一般关注的环境问题。 3) D=1对公司形象无直接影响的环境问题。,27,相关方重视程度(E值),1) E=5相关方有较多抱怨的。 2) E=3相关方曾有过抱怨的。

11、 3) E=1相关方未曾抱怨的一般问题,28,凡属下列情况者,直接判定为重大环境因素。,违反或接近违反法律法规和强制标准要求的,如监测指标超标或接近超标; 当地政府高度关注或强制监测的环境因素; 政府或法律明令禁止使用的物质; 相关方高度关注或有合理抱怨和投诉的环境因素; 被本公司确定为重点治理对象的环境因素; 以往发生事故,还未采取有效措施的环境因素; 异常或紧急状态下预计产生严重环境影响:如火灾、危险品泄露事故、超标排放等; 具有一定量的危险废弃物的排放。,29,环境因素汇总评价:= A+B+C+D+E。,当A或B或C或D或E=5时,或15时,定为重要环境因素,其余为一般环境因素。 将类、类、类、类环境因素分别打分,确定其总分值S=A+B+C+D+E,凡A、B、C、D、E中有一项分值为5的环境因素,即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对总分值S15的环境因素亦判定为重要环境因素。,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