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49514965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PT 页数:185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就业指导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5页
大学生就业指导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5页
大学生就业指导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5页
大学生就业指导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5页
大学生就业指导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指导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就业指导PPT课件(1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就业指导,任课教师:王邦莉 Tel:13795578602 5506782 Email: 办公地址:第三实验楼510室,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我们之前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的选择决定我们今后的生活。,就业指导的意义,1、科学规划生涯并做好准备 2、顺利就业 3、有利于发展和成才 4、人才资源合理配置 “用武之地”找不到英雄,“英雄无用武之地”,就业指导就是改变以上现象。 “人事相配,职能相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走好人生的关键一步 三大选择: 择业、择偶、择友。 三要素: 事业、爱情、朋友。 三大支柱: 事业、爱情、体魄。,学好本门课 的要求,是列入教学计划的必修

2、课,14个学时,1个学分,考查课。 要求: 1、学生必须重视本门课程。 2、坚持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 3、本门课是应用学科,要求同学在课后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收集信息、多咨询,多实践。,第1章 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第1节 大学生如何认识当前就业的形势 当前就业形势的有利因素 当前就业形势的不利因素,(一)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二)大学毕业生总体上仍属供不应求 (三)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就业空间进一步加大,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可能。 (四)加入WTO使就业机会增加 (五)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急剧增加 (六)高新技术企业对高新技术人才需求加大 (七

3、)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战略,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遇 *,当前就业形势的有利因素,(一)大学生就业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 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扩招后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新增的就业岗位优先录用符合资格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当前就业形势的有利因素,(二)大学毕业生总体上仍属供不应求,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仅占全国人口比例的5.7%,而发达国家占30%50%,美国占60%,日本、韩国占30%,不发达国家占8.8%,中国在世界上的排名还没有达到不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目前中国并不存在大学毕业生已

4、经多得分不出去的问题,中国仍属人才奇缺的国家。,当前就业形势的有利因素,(三)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就业空间进一步加大,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可能。国内生产总值到2010年要比2000年翻一番,要求今后5至10年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每年至少要保持7%的增长速度。专家预测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会提供80至100万个就业岗位。,当前就业形势的有利因素,(四)加入WTO使就业机会增加,WTO的加入,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进出口贸易大量增加,对人才的需求也持续看涨。加入WTO后,我国可新增就业岗位1200万,就业机会增长33%。,当前就业形势的有利因素,(一)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

5、严峻,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影响就业的增长空间。 高校持续多年扩招,导致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在为更多的青年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促进教育公平、提升个人职业发展潜力的同时也客观的增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使得大学生就业岗位新增需求量在短期内严重超出了实际供给量。 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2011年的欧债危机更是使世界经济雪上加霜,整体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更加凸显。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在我国占比重很大的外贸拉动作用持续下降。,当前就业形势的不利因素,2013:“史上最难就业季”,当前

6、就业形势的不利因素,(二)社会对于毕业生学历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三)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社会的要求存在反差。,当前就业形势的不利因素,(四)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 大学生择业方向主要存在三种误区:从自身偏好出发,跟着感觉走,对社会实际需求缺乏考虑;职业成熟度不高,职业生涯无规划,不清楚自身真实需要,出现择业短视行为;择业观与人才需求错位,主要表现在薪酬期望与工作条件要求上。 (五)高等教育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六)社会对于毕业生的需求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 学科,工科好,理、文科差,医、师一般 学校层次不同。 圈理论 学历层次 地区间差异 大学专业的结构性

7、失业,当前就业形势的不利因素,2013年,上海市教育研究院的一项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今后10年内,我国对人才的需要将有较大的变化。从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今后几年我国将大力发展6大技术领域: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6大技术可形成9大高科技产业:生物工程、生物医药、光电子信息、智能机械、软件、超导体、太阳能、空间产业和海洋产业。,按照国家人事部的有关统计预测,我国今后几年内急需人才 主要有以下8大类:,高新技术人才:涉及生命科学、电子电器、航天技术、海洋开发、新型材料、洁净能源、高速交通等领域人才; 信息技术人才:涉及新型计算机硬件尤其

8、是大容量芯片研制、各类系统软件研制与开发、网络安全技术、新一代多媒体通讯工具以及各种家用电器叠加式产品研制等领域人才。 机电一体化人才:包括对引进的现代工业、医疗等大型机械电子设备的维护管理与国产化改造,钢铁、石化、汽车、电机等产业大型生产流水线的管理和维修改造等领域人才。 农业科技人才从事现代农业技术、无公害食品种植与生产加工技术、都市农业与园艺业等领域人才。 环境保护技术人才包括城乡生活环境、自然生态环境、企业生产环境等方面的监测与保护、治理等领域人才; 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包括基因研究、医用克隆技术研究等各项基础性与实践性等领域的人才; 国际经贸人才精通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制度法规,熟练

9、运用外语,从事包括电子商务交易活动在内的一系列经贸交易活动,自主开拓国际市场的人才。 律师人才即懂得国际与国内不同法律体系的有关法律条文,能从事国家、各行业以及公民所委托进行的法律工作的人才。,当前就业形势的不利因素,(七)就业信息不真、不够、不畅 (1)非法职业介绍机构、非主管部门随意插手就业市场; (2)社会上的毕业生供需信息交流不足; (3)供需信息渠道不通畅,一些地区、部门(教育、公安、人事、劳动等)和单位互相封闭信息,毕业生求职和单位选才双方都困难重重,也使目前毕业生就业改革工作处于混乱状态。 (4)招聘、应聘中的弄虚作假; (5)供需双方轻率违约,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以及各种乱收费现

10、象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干扰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正常运行。,(八)学生就业准备不足,职业生涯规划模糊 大学生不能临近毕业才开始准备就业,应该一进大学则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刻苦学习,提升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学习期间也在研究市场,把知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学习感悟,真正做到: 一年级了解自我; 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 三年级有目的的提升职业修养; 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 职业准备不足最大的体现在于学生具备的职业能力水平与用人单位的现实要求之间的差距上。,当前就业形势的不利因素,第二节 毕业生与企业人才供需之间现状分析,毕业生数量剧增加剧大学生就业难 2004年 2014年 280 万 727万

11、 招聘企业的招聘人数并没有和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增长同步 就业区域选择的集中,加剧了区域性人才供需矛盾(案例1) 东部地区人力供给的相对过剩 (北京、上海、广东等) 中西部地市人力资源供给相对较少 对外企、国企、政府机关的青睐形成新的“独木桥”现象 近70%的学生选择外企、国企、政府机关 大学生创业遭遇冷落,是极少数大学生选择 大学生薪酬预期仍与企业有差距 就业起点的平台最重要 就业起点的薪水不是最重要,【案例1】,毕业生小王来自云南罗平,直到毕业前3月份还未落实工作单位。朋友去参加国家医药管理局的供需见面协调会,顺便将他的应聘材料带去帮他落实单位。刚好有一家制药厂要他,专业对口,又是家乡,然而他

12、本人的择业意向却是:单位地点必须在昆明市,至于到昆明的什么单位、具体做什么工作都无关紧要,除此以外,什么单位都不考虑。在这种心态下,结果自然难以如愿。 小王的思想在当前毕业生的择业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少毕业生过于向往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中心城市,最低的期望也是回自己家乡所在地的中心城市。他们只注重经济文化发达、工作环境优越的一面,而忽视了人才济济、相对过剩的一面,择业期望值居高不下,甚至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从而导致主观愿望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巨大落差。,第二节 毕业生与企业人才供需之间现状分析,“先就业后择业”还是“先择业后就业”问题争论不休 不同毕业生有不同的情况,灵活选择 大学

13、生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观点差异巨大 大学生更关注于从知识层面提高自己,从而拥有更大竞争力 企业则把关注的重点放到了“学生调整就业心态”上,认为更多地应该从对自身和企业的认知度上解决 对企业专业岗位知识缺乏了解 “品德素质”认知差异 大学生把品德排在非常靠后的位置 企业对“品德”的选择仅次于“专业水平”及“沟通能力” “德才兼备”是企业用人的恒久标准 毕业生更倾向于表现“才”的方面,而对“德”的方面重视不足,第三节 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一、大学生就业的历史回顾 “分配什么,就服从什么”,这是1977年大学毕业生的口头禅。令人难忘的1977年,停滞了12年后重新真刀真枪地比试。从1

14、965年之后因为与现代教育制度隔绝而被尘封了11年的人才,从百里挑中,换来神圣的“大学生”称号,这是“鲤鱼跳龙门”的感觉。1977级及后面几届毕业生在“国家分配”的岗位上一干几十年。 与前几届不同,1980年是清一色从校门到校门的“学生军”时代的开始。群体个性与国家百废待兴的客观要求合拍,拉动了第一次流动的大幕。在就业分配中“坚决服从”的坚冰,随着国家政策的松动,从这帮“学生军”开始融化。1985年,部属高校毕业生开始有了40的“指导性计划”。1987年的毕业生是最后一届国家保证计划分配的学生。 1989年更是一个有标志意义的年份。从这一年起,国家正式宣布学生可以“双向选择”“工作找我,我找工

15、作”,第二次人才流动大潮开始掀起。 1992年后,高校毕业生开始了完全自主择业的试点,连指导性计划都开始越来越少。此后数年,国家机关精简分流、国有企业改革,拉动着学生们的就业标准一天天务实,“能找到一份还不错的工作”成了普遍心愿。 1995年开始,我国实行了大学生市场就业制度; 从2000年开始启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车,在短短三四年间,使适龄青年的大学毛入学率达到了约15,在统计意义上提前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计划分配的作用: 有力保证了国家重点建设人才的需要;为边远艰苦地区输送了大批毕业生;便于国家宏观调控人才流向。 不足之处逐渐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 影响了人才的合理使用;影响了学

16、生学习求知的积极性;影响了学校办学的积极性;影响了用人单位吸引和择优选用急需人才。,二、毕业生就业市场及就业机制,大学生就业市场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交流、双向选择的市场,是毕业生就业涉及的各种关系的总和。 (1)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基本职能 依法组织市场,根据法律和市场规范运作; 维护进入市场的供需双方合法权益,使双方在市场中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保证公开和公正地进行双向选择; 监督运作过程和达成协议的合理合法性; 在双方出现争议时,依法据理进行调节。,(2)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类型 各高等学校的校内大学生就业市场; 校际联合的大学生就业市场; 省、市、区主管毕业生就业部门设立的地方大学生就业市场; 中央部门所属院校的行业大学生就业市场; 各大经济区的区域性大学生就业市场; 教育部设立的全国大学生就业市场; 无形的就业市场。主要表现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获取公共信息、寻求自己的“对象”。无形市场的巨大潜力,表现为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