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水土保持局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要点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9417569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水土保持局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年水土保持局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年水土保持局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年水土保持局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年水土保持局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水土保持局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水土保持局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要点(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水土保持局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要点 20xx年是我们 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 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今年我局在水利部、黄委会、长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等上级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在省委、 和水利厅的直接正确领导下,坚持以 理论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 ”重要思想,认真执行水土保持法,按照水利部治水新思路,围绕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和全省水利会议的工作部署,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持续、健康、稳步、快速地推进我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全力服从、服务于我省经济社会工作大局,较

2、好地完成了上级安排的各项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因地制宜、重点突破,全面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局面 20xx年,我们以治理水土流失为根本,以减少江河泥沙、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以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系统保障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工作的指导思想,遵循我省水土流失自然规律和 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经济发展较快、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东部黄土高原地区加强综合治理,重点实施了以淤地坝为主的沟道坝系建设和以小流域治理为主的黄河水保生态工程。在地广人稀的西部牧业区加大了预防保护力度,继续实施长江、黄河源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和水土保

3、持生态修复工程,以治理带动保护,以保护促进治理,使我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年内,我局积极争取,落实到各类水土保持资金5013.0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315.04万元,省级沟道治理资金300万元,地方自筹资金1398万元。中央投资中,国债资金500万元,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资金737万元,淤地坝建设资金1610万元,长江源区预防保护工程资金100万元,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及信息系统建设一期工程资金368.04万元。截止目前,全省各行业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23.6km2,占目标任务的123%;水保部门完成治理面积130.19km2,占目标任务的130.19%。其中梯田341.8公顷

4、,水保造林6844.1公顷,种草734.6公顷,封山育林5098公顷。完成保护面积3000km2,其中生态修复面积1042.89km2,完成水保治沟骨干工程10座,淤地坝建设75座,完成小型水保工程338项。 (一)前期工作扎实有效 今年,我们围绕防治目标,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配置、统筹兼顾”的原则,继续加强了水土保持前期工作规范化建设,年内编制完成了青海省水土保持生态规划(初稿)、青海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规划(初稿)、青海水利十一五规划大纲(水保部分)、三江源水土保持实施方案;编制完成了青海省西宁市南山项目区水土保持可研报告、长岭沟水土保持综合典型监测站技术报告、青海省黄河上游水土保

5、持重点防治工程20xx年小流域综合治理可研报告、青海省三江源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一期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完成了西宁市火烧沟等7条国债小流域实施方案;编制完成了全省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纲要;修改完成了湟中县铁骑沟流域、湟源县罗家湾流域、乐都县峰堆流域、民和县米拉沟流域淤地坝坝系可研报告。 (二)各项治理项目进展顺利 1.淤地坝坝系建设稳步推进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七次会议精神,今年我们正式启动了“青海省黄土高原区淤地坝建设工程”。对此项工程建设,我局高度重视,年初就积极着手准备。一方面早动手,早准备,早部署,对我省淤地坝建设和运行现状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为淤地坝工程的顺利实施奠

6、定了基础;另一方面积极向上级汇报情况,争取项目立项。一年来,从上到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保证了这一亮点工程的顺利实施:一是完善工程建设领导机构,从省到地、到县三级都成立了淤地坝建设领导小组;二是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了青海省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淤地坝规划;三是狠抓示范坝系建设,在对已建成的坝系开展辅助性建设、进行整体提升的基础上,高标准、严要求地启动了湟中县总堡沟、平安县白沈沟、大通县山城景阳、互助县哈拉直沟四条流域示范坝系建设工程;四是积极申报了湟中县铁骑沟、湟源县罗家湾、乐都县峰堆、民和县米拉沟等4条小流域坝系建设项目;五是严格贯彻水利基本建设程序要求,对在建项目全部实行公开招投标,全

7、面实行了项目法人制和工程监理制。六是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探索淤地坝建设与管理方面的有效措施。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积极探索淤地坝管理运行方面的经验。今年共完成大型淤地坝10座,中小型坝75座。目前我省的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进展顺利,尤其是四条示范坝系建设开局良好,工程的管理模式、建设标准为今后的工作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 2.黄河水保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今年,黄河水保生态工程计划下达较晚,我局突出一个“早”字,早准备、早部署,强化管理、抓紧实施,确保了工程质量和进度。1.黄河生态工程重点支流项目:湟水支流完成综合治理面积35.34km2,其中完成梯田170.8公顷,水保造林22

8、50公顷,人工种草663.33公顷,围栏封育450公顷,修建淤地坝35座,全面完成计划任务;2.黄河生态工程重点小流域项目:今年是黄河生态工程重点小流域项目实施的第二年,我局在年初计划未到的情况下,积极按原批复的进度组织实施。4月份,按照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规程试行,对20xx年度实施项目进行了全面复查;8月份,中游局下达今年资金计划后,我局及时组织实施,截止目前,完成综合治理面积39.33km2,其中完成梯田111公顷,营造水保林1783.6公顷,种草71.3公顷,封山育林1968公顷,修筑石谷坊95座,道路1条7公里,蓄水池4座,涝池1座,全面完成计划任务。 3.生态修复工程全

9、面推进 我省生态修复工程实施三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特别是今年,我们按照水利部治水新思路和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精神,一是加大了对生态修复工程的宣传,利用“中国水周”、“世界水日”等在项目区积极进行宣传,并在交通要道、封育入口处等醒目位置树立了宣传牌,设立封育标志,大力宣传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二是建立健全生态修复政策、法规体系。各项目区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颁布出台了有关政策法规。湟源县颁布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封山育林(草)管理制度,互助县颁布了生态修复实施意见,祁连县、湟中县出台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管护办法,源区达日县发布了黄河流域部分区域实行禁牧

10、、海南州出台了禁牧令、共和县颁布了生态修复公告。同时五县项目区受益乡村还制定了封山护林草禁牧制度、乡规民约等;三是不断扩大保护面积,加快植被恢复速度,推进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在重点狠抓湟源、互助、祁连、玉树四个试点县和黄河、长江源区生态修复工作的基础上,又新增加了湟中和乐都两个试点县,年内共完成生态修复面积1042.89km2。 4.其他治理项目 国债项目:今年完成了西宁市火烧沟、小酉山、庙儿沟、铁骑沟、大通县桥西、湟源县拉萨沟、湟中县拦隆口、循化县南山流域等国债项目的治理任务。截止目前共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5km2,完成计划任务的100%。其中完成基本农田60公顷,营造水保林2697公顷

11、,苗圃6.67公顷,经济林6.67公顷,实施围栏封育2680公顷,修筑石谷坊222座,防洪渠666米,蓄水池5座。 水土保持大示范区建设:根据水利部关于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区建设 精神,我局积极组织开展此项工作,确定西宁市城郊流域为第一批示范区建设单位,大通、湟源、互助、乐都等4县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了领导机构,明确了目标,落实了责任,按照“水保搭台、政府导演、部门唱戏、全社会参与”的建设格局正加紧开展项目建设,努力将我省大示范区建设项目做大、做强。 长岭沟小流域科技示范建设:今年,我们在长岭沟建设上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增加科技含量、提高科技水平,努力使长岭沟科技示范建设迈上

12、一个新台阶,为全省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了科技示范和样板作用。长岭沟小流域已建成不同整地方式和不同林种配置的实验示范小区10个,布置流域小区4个,示范面积11.3亩。年内完成整地515亩,造林200亩,新建苗圃面积24.38亩,育苗17.39亩;另外,加强了景点建设,今年完成4个花坛建设,种植了各类花灌木426墩,各类草花2500平方米,种植草坪350多平方米。并对现有景点进行了种植调整,新植福禄考、荷兰菊等须宿根花卉2056墩,花灌木88墩,修筑喷泉1眼,如期完成管理楼建设任务,并顺利通过验收。 (三)预防监督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今年,我们进一步加大了预防监督的工作力度,严格开展了预防监督执法

13、规范化建设,狠抓“三权一方案”和“三同时”制度的落实。截止目前,全省共开展各级执法检查270次,督促编报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13项,审批水土保持方案15项,征收水土流失补偿费13.43万元,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1起,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人为水土流失不断扩大的势头,在交通、煤矿、水电站等建设领域实现了开发建设项目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同步进行、协调发展。 长江、黄河源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进展良好。20xx年,我们继续加大工程实施力度,黄河源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圆满完成中期评估检查,得到了上级的一致好评。在水利厅、水保局及项目区各级水利水保部门共同努力下,全面完成20xx年计划任务,使长江

14、、黄河源区水土保持预防保护工程整体提升。在工程中:一是进一步加大了水土保持宣传力度。今年,长江、黄河源区共投入宣传经费77万元,制作固定宣传标语403条,编写印刷青海省水土保持科普知识读本1万册,发放水土保持宣传材料3.35万份,并在城镇周围、交通要道和生态修复区设立水土保持大型宣传设施3座,中型宣传牌(碑)45块,在巩固完善玉树州、贵南县、玛多县水保宣传一条街的基础上,建立了黄南州水保宣传一条街。同时玉树州、称多县水务局与县委宣传部、教育局、团委等单位联合举办了水土保持知识竞赛,玉树州举办了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培训班。二是进一步完善水土保持配套法规体系。今年我们修改了长江、黄河源区水土保持预防保

15、护监督工程管理办法,源区7州、1市、20个县把建立健全水土保持配套法规体系作为开展源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目前黄河源区12县和长江源区大部分县已按要求健全了水土保持有关配套法规和各项管理制度。三是紧扣国家“三江源”生态移民、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工程,在长江、黄河源区格尔木市、玉树县巴塘乡、曲玛莱县、称多县清水河、果洛州玛多县、海南州贵南县、共和县等地区开展了生态修复试点工作。 (四)水保监测网络及信息系统建设开始起步 今年,我们按照青海省监测网络建设规划,加快了省总站和地区分站两级网络监测站点的建设,进一步完善监测体系。年底水利部水保监测中心共投入资金464.5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

16、68.04万元,地方配套资金96.5万元),给我省水土保持生态监测总站及八个分站配备了包括监测工作站、微机、gps在内的硬、软件监测设备共200台(套),大大改善了我省水保生态监测设备条件,为全面启动全省水土保持监测工程奠定了基础。今年初步建立了长岭沟监测观测小区,开展了长江、黄河源区水土保持监测基本数据库建设,共和县建立了监测点数据库,部分开发建设项目也开展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五) 走上新的台阶 今年,我们初步建成了青海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网,并完成了与水利部等上级网络的链接,积极在网络上开展水土保持 ;年内按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分类,制作了20块宣传展版,创刊内部刊物三江源保护行动并组稿出版了第一期,积极在青海日报、中国水利报、中国水土保持杂志等刊物上进行了多次宣传。目前,20xx年度青海省水保监测公报即将公布,黄河源区水土保持专题片正在制作之中。二、加强理论学习,全面贯彻落实“ ”重要思想,为业务工作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