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修订编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414671 上传时间:2020-10-26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279.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修订编选(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以社会化的机器大生产为物质条件、 以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 为基础、以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经济制度。人类历史 上最后一个人剥削人的生产方式。 1 中英译文中英译文 汉语拼音 zibenzhuyi shengchan fangshi 中文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英文 capitalist mode of production 2 基本特征基本特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历史阶段, 是最后 一个人剥削人的社会形态,它具有下列基本特征: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 资本主义生产是商品生产的最高形式。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

2、 治地位的条件下,全部物质财富都采取商品的形式,社会财富表现为 庞大的商品堆积。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商品交换成了资本主 义经济中最常见、最普遍、最基本的现象。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不仅 一切劳动产品成为商品,连工人的劳动力都变成了商品,商品关系已 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到处都是商品买卖原则占统治地位。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用以剥削雇佣工人;无产阶级则一无所有,只能靠出卖劳动力过 活。资本家是人格化的资本,雇佣工人则是雇佣劳动的体现者。资本 与雇佣劳动的关系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部性质。这就是说,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私有制基础上的雇佣 劳动制:一方

3、面,雇佣劳动从属于资本;另一方面,资本也离不开雇 佣劳动。在这个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主要存在着资本家与 雇佣工人两个对立的阶级,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 系。 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的生产 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的 本性就是在不断的运动中实现价值的增殖。 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不仅 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不仅要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剩 余价值。马克思说: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 决定性动机”,“决不能把这种生产描写成它本来不是的那个东西,就 是说, 不能把它描写成以享受或者以替资本家生产享受品为直接目的 的生产。如果这

4、样,就完全看不到这种生产在其整个内在本质上表现 出来的特有性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卷,第 272 页) 。这 就是说,在本质上,资本是要生产资本的;但只有生产剩余价值,它 才生产资本。正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才使资本主义的剥削方式同奴隶 制和封建制的剥削方式区别开来,并且具有极大的隐蔽性;因此,剩 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全部过程。 资 本家即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追逐更多的剩余 价值,就成了资本家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资本主义制度 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都以利润的多少为转移。对资 本家来说,只有带来剩余价值的劳动才被看作是生

5、产劳动。雇佣劳动 者实际上成了生产剩余价值的工具, 他们的个人消费只有在保证生产 剩余价值的限度内, 才是资本家所需要的。 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 工人只能得到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生活资料, 而资本家却无偿 地占有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所创造的全部剩余价值。 各个资本家集 团之间虽也进行着种种明争暗斗,那不过是为了瓜分剩余价值而已。 所以,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它在资本主义 的整个历史阶段始终起着支配作用, 并且贯彻到资本主义生产、 交换、 分配和消费等一切主要方面。 资本主义生产从高涨到危机以及从危机 到高涨,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都是剩余价值规律 发生

6、作用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剩余价值规律也是资本主义的基本 经济规律。 生产社会化生产社会化 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 本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是建立在机器大工业基础上的社会化大生产, 不同于以往建立在手工劳动基础上的生产。 生产社会化极大地提高了 工艺、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使社会生产以空前的速度迅猛地向前 发展。“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恩格 斯选集第 1 卷,第 256 页) 。所以,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意味 着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使一切旧的生产方式革命化了。随着资本主义 的发

7、展,生产社会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但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并不 是由那些真正使用生产资料和真正生产这些产品的劳动者所共同占 有,而是被资本家私人所占有,这就形成了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 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这个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资本 主义社会的集中表现,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成为资本主 义社会一系列对抗性矛盾和冲突的根源。 这一矛盾的阶级表现就是无 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在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生产 社会化与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还没有充分展开, 资本主义的生产 关系基本上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而促进了社会生产的突飞猛 进。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越

8、来越尖锐,必然导 致周期性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使社会生产力遭受极大的破坏。它是 资本主义的痼疾,不可能由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这也表明了资 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和过渡性。 资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专政 在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上, 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资产阶级专政的 国家政权、法律制度和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资本主义国家废除了封 建主义的等级制度和教会的神权统治, 实行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和选 举制,这比之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是一个进步。但是,不管资产阶级 采取的是君主立宪制还是民主共和制,实质上都是资产阶级专政。尽 管资产阶级标榜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但资本主义的全部国家 机器实际上都被资产阶级

9、政客所把持, 完全代表着整个资产阶级的利 益,始终是为巩固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服务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利己主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 和货币拜物教,支配着资产阶级的精神世界。资产阶级使人和人之间 的关系,都淹没在利己主义盘算的冰水之中。对于资产阶级来说,世 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 3 产生初期产生初期 萌芽萌芽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产生的。 在封建社会后 期,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世界市场的开拓,有力地推进了 当时的社会生产力。 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和状况规律的 作用下,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自然经济逐渐瓦

10、解,封建 的人身依附关系日益削弱,行会中的规章条例趋于解体,这就引起了 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产生了城乡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K.马克 思在资本论中说:“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 济结构中产生的。 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在 1415 世 纪,欧洲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发达城市(主要是威尼斯、热那亚、佛罗 伦萨等) , 在织布、 采矿、 冶铁等行业中, 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资本的积累资本的积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大批有人 身自由但丧失一切生产资料的无产者;开办工厂、矿山等企业所必 需的大量货币财富。在封建社会内部,通过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小商品

11、 生产者的分化,已经逐渐形成了这两个条件。然而,单靠这样的途径 来积累财富,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就会象蜗牛爬行一样,将经历一个 相当缓慢的过程,它远远不能适应 15 世纪末以来地理大发现所造成 的世界市场对商品的需求。 新兴的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便施 用野蛮的力手段,加速了生产者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过程,迫使直 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劳动者, 并把生产资料和财富迅速地集中到少数 人的手中。 这个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在西欧大致是从 15 世纪末开始, 一直延续到 19 世纪初,它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完全确立之前, 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起点。 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最初进入厂矿的无产者,除了那些破

12、 产的手工业者和帮工、学徒以外,主要来自丧失土地的贫苦农民。这 种用力对农民土地的剥夺,形成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在许多 国家都曾出现过,以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同时,对国外人民 进行血腥的殖民掠夺,也是资产阶级攫取巨额货币财富的重要途径。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剥夺、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 的征服,以及对非洲黑人的捕捉和贩卖,这一切就标志着资本主义生 产时代的曙光。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形成,绝不象资产阶级学者所 描绘的那样,是一个田园诗的过程,而是一部用血和火的文字写成的 历史。 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 随着资本原始积累的加紧进行, 西欧各国的资本主义有了迅速的 发展。但

13、是,腐朽的封建制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却束缚着生产力的 发展。新兴资产阶级为了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进行了资 产阶级革命。它最早发生在 16 世纪的尼德兰。16401648 年英国资 产阶级革命的胜利, 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封建主义时代进入了新的资本 主义时代。继英国之后,美国和法国的资产阶级先后在 18 世纪后半 期,也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有力地推动着其他国家的反封建斗争。 到 19 世纪上半叶,德国、俄国、日本等国,经过各种形式的资产阶 级革命,也相继进入了资本主义的历史阶段。 制度的建立制度的建立 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宣告了新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诞生。 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废除了封建

14、贵族的种种特权,取消了国内关 卡,宣布工商业活动的自由,实行统一的度量衡和货币制度,把封建 土地所有制转变为资本主义所有制, 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 的经济措施,冲破了封建制生产关系的重重束缚,为资本主义经济的 发展开辟了道路。 在资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的一段时期内, 新的生产关系与当时生 产力的性质基本上是相适应的, 从而大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 展。 从 18 世纪 30 年代起到 19 世纪下半叶, 英、 美、 法、 德、 日等国, 先后开始并完成了产业革命,实现了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过 渡。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里程碑,它不仅是一场生产技术上的 巨大变革,同时又是一场深刻

15、的社会变革,使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飞跃发展, 而且使人与人之间的阶级结构发 生了剧烈的变化, 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基本 阶级。产业革命的完成,机器大生产以及工厂制度的建立,使资本主 义生产方式彻底战胜了封建主义生产方式, 它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的 最终确立。 4 发展过程发展过程 概述概述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在 19 世纪 70 年代以前,它以 自由竞争为特征,称为自由资本主义;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它逐渐 向垄断阶段过渡,到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垄断已经代替了自由竞 争而成为主要特征,称为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 自由阶段自

16、由阶段 自由资本主义是在资产阶级摧毁封建制度之后建立起来的, 它处 于资本主义向上发展的阶段。在这个历史时期内,自由竞争在经济领 域中居于统治地位。在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资本家为了牟取更多 的利润,彼此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与此相适应,这一时期的资产 阶级在经济上鼓吹自由放任主义,反对封建割据和闭关自守,要求推 行自由贸易政策,开辟广阔的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并且主张国家不 得干预经济生活。 这一切, 就为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创造了条件。 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勃兴和世界市场的形成, 竞争就更趋尖锐化和 更具普遍性。由于资本可以在各个企业、各个部门之间自由转移,迫 使各个资本家不断地改进生产技术, 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生产成本, 以增强竞争能力,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这样,它一方面促进了资 本主义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加剧了个别企业生产有组织性与 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并且加深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 矛盾,从而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当然,在自由竞争的过程中,大企业能够利用大机器,抢先采用 新技术,它们凭借经济上的种种优势,来排挤乃至吞并中、小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