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带着理念去上课--修订编选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9413673 上传时间:2020-10-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16.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带着理念去上课--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带着理念去上课--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带着理念去上课--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带着理念去上课--修订编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带着理念去上课 理念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所持有的观点、看法和信念。教育教学理念是对“教 育教学是什么,应该怎么办”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看法,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教 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证。 教育教学理念具有超前的远见意识,它是对奋斗目标的明确设定,体现出对 未来教育发展状态的一种期待;它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具有对实践的规范、指导和 反思的特性,是教育教学实践的客观反映,并以教育教学实践作为自己存在的前 提,在一定条件下又反过来对教育教学实践起指导作用;它以一种文化氛围、一 种精神力量、一种价值期望、一种理性目标的形式来规范、指导教育教学工作者 的行为。 教育教学理念可以分为团队理念和个性理念两种。团队

2、理念一般是纲领性 的,比较抽象和笼统,理想化色彩比较浓。个性理念是在团队理念的基础之上的 个性化理解和阐释,往往因为每个人的悟性、阅历、能力和水平等的差异而呈现 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它比较具体而实际,是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 团队理念如国家的教育教学大政方针,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发展方向等,团队成员 如果能够坚定地信奉团队理念,就会凝心聚力,形成组织的共识,分享组织的共 同价值观,从而形成一种对团队未来充满信心的文化力量和精神力量。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中, 国家这个大团队的教育理念最终是要靠一个个工作在 教育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来实现的,所以团队成员的合力就显得十分重要。可是这 大团队的理念和教

3、师的个性化理念之间不是直接的“上传下达”的关系,而是还 有许许多多的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教育教学管理和研究机构,这些机构的基层 单位就是学校。 所以, 学校的办学和管理理念就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 而学校的办学和管理理念又受到校长的悟性、阅历、能力和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具有一定差异和局限性。 一般说, 民主型的校长对个性化理念的形成的局限尚小, 一言堂式的校长对个性化理念的形成的局限就大不可言了。 现在大多数学校的办学理念是空喊口号式的,没有实际内容。说来说去还是 应试教育那一套,甚至是形式是素质的一套,可是内容却仍然是应试的那一套。 许多所谓的名校、名师就是靠应试理念指导下的成绩高而

4、被炒作出来的。虽然这 种 “名” 因思想理念单一且模式化,一旦脱离了高压性的管理环境,摘去了“紧箍 咒”就会消失,但对教师的影响却特别大。 “独到的思想者、不倦的实践者和终 生的学习者”的“三者”教师少,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特别狭隘和单一、特别陈旧 和落后等问题都与这种应试教育的“名与利”有关联。可是,这不意味教师就不 能成为具有个性化理念的“三者教师” ,因为他们毕竟是有个性的知识分子,毕 竟是有自己看法和是非判断能力的,所以只要正确引导,环境适合,评价手段跟 上,他们的可塑性还是很强的,发展空间也是很大的,尤其是中青年教师更是如 此。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推动器。既然如此,那么教育发展的大理念、

5、大趋势如 何化解为每位教师终身追求、奉行的理想和信念就显得特别重要。 教师的个性化理念是个体的认识、经验、行为在其头脑中的反映。教师的教 育教学理念来自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基础上的理性认识。 只有将先进的教育教学 理念与教师的实际感受联系起来,才有可能构建起属于自身的新的理念。理念通 过行为来体现,理念更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构建和发展起来的。 教师在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时,要充分考虑如下几个因素:1、目前国 内外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趋势,国家的大政方针,学校的要求等;2、教育教学 的具体情况。明确那些理念对于自己来说是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那些理念对于 自己来说虽经过努力也难以或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的问

6、题;3、学生的学习和接受 状况。明确那些理念的那些学生通过教育可以达到理想状态,那些理念的那些学 生通过教育能基本达到理想状态, 那些理念的那些学生通过教育难以达到或根本 就无法达到理想状态的问题。 教师在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时,要把握教育教学的时代脉搏,抓好如下 几大方面的细化和分解:1.学生思想素质是教育的灵魂;2.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 奠定坚实基础;3.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出发点和归宿;4.要 把教改实验和教育科研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第一生产力;5.强化应用意识、 情感体验,把学科教学置身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科技生活的广阔背景之中, 鼓励学生亲身参与实践;6.要对每一

7、个孩子负责,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展;7.要 建立新型的知识观、学习观。8.课堂教学要追求省时而高效的崇高目标。 上述两段所阐释的内容是教师在形成个性化的教育教学理念时的依据。 那么 教育教学的理念具体应该是什么呢?大而言之是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指出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的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 未来” 和江泽民同志的 “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小而言之是新课程标准, 是上述教师要形成个性化理念需要细化和分解的内 容。 核心理念是 :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具体地说就是 “为 什么而教,为什么而学,

8、教什么,学什么,怎样教,培养什么人。 ”这些始 终是教育教学的根本问题。再具体一点说,例如教学活动结束时学生要达到什么 样的目标,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达到这个目标的目标和方法的理念;“以训 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时间分配的理念;“精讲多练” “精讲精练”的教 与练的理念,由“精讲多练”向“精讲精练”过渡的晋级理念;“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理念;“向课堂 45 分钟要质量,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的教学效益的理念;“只要学生通过自学可以学会的知识,教师就不要讲”的教 师的“讲”的原则和理念 ;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理念 ; “答 案是丰富多彩的”的培养发散性思

9、维的理念;“赞美和批判,阅读教学中不可偏 废的两个方面”的阅读教与学的理念;“积累是作文教学的根本”的作文教与学 的理念 每个人所奉行的教育教学理念都不相同,有些比较笼统,有些比较具体;表 达上有的句子比较长,有的又比较短。迄今为止,最长的明确表达的个性化的教 育理念要数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 。杜威在阐述他的教育理念时在每一段的开 始都用了“我相信”这样的句式。 每个人的理念都不能或都不要包罗万象,要以循序渐进、积少成多,一步一 个脚印为原则。 教育教学理念有层次之分, 观念层面上的教育教学理念虽然较为笼统甚至有 些理想化,但更具有前瞻性,更能表达事物的本质属性,更具全面性、原则性; 操作层面的

10、教育教学理念对于教学活动来说虽然更具指导意义和实效性, 但有些 比较单一、零碎、陈旧,甚至是急功近利和片面。 融合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的关键是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要内化, 进而形成自 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并持之以恒地去实践。陶行知先生曾说:“知识有真有伪, 思想与行动相结合而产生的知识是真知识,真知识的根是安在经验里的,从经验 里发芽抽条开花结果的是真知灼见。我们要以自已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发生的 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 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实践证明:“实践+反思”是理念和行为相连接的最直接的 手段,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教师要实施个性化理念

11、就要“变法、变革” , 要“变法、变革”就要勇敢面 对压力,耐得住孤独、寂寞甚至是冷落;就要敢于冲破“保守派”的层层包围, 甚至要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 带着理念去上课就是要求教师心中要时时有一种教育教学的理想和信念, 并 把这种理想和信念坚定不移地贯彻到教育教学的每一节课中去。也许有人会质 疑,每节课不都是有教学目标吗?教学目标不就是理念吗?笔者认为,两者是既 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虽然两个概念有时是指同一状况,但归根结底是目 标存在于理念之中的。教育教学中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决定每一节课的每一个 具体目标。教学目标是教育价值和理念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因此,教学目标必 须自觉地指向教育的培

12、养目标, 使其成为教育目标的一个步骤。 例如,“全面发展” 是一种观念,同时又是我们教育教学所追求的崇高理想和目标。但这种理想和信 念不是一步就可到位的, 而是要通过平常的成年累月的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的达 成来逐步实现的。实现宏伟目标的切入点是要从细化和分解的二级、三级等的梯 次目标间的关系入手,选择最优的目标实现路线先解决简单的目标,再解决 困难的目标;先解决小的目标 ,再解决大的目标。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勇往 直前 带着理念去上课是放眼未来,放眼世界的胸怀大志;带着理念去上课是着眼 于脚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奋然而前行;带着理念去上课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更高 要求,是教育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带着理念去上课,你做到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