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 教学设计--修订编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413587 上传时间:2020-10-26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328.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 教学设计--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 教学设计--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 教学设计--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 教学设计--修订编选(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 教学设计 第 1 课 大家一起画 第 1 课 大家一起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认识几种常用的绘画、作色工具,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大胆画画。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通过大家一起画的画线、涂色练习,训练手指、手腕的灵活性和力度。 情感与态度目标 让学生在美术课程中体验到学习美术的乐趣,提高学生美术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 1.在画线和涂色中了解各种工具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熟悉常用的绘画工具和材料,体验画的乐趣。培养良好的绘画习惯。 教学准备 整张白纸 4 张,每组课桌组合排成方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 认识工具一尝试使用一找找区别。 1师:我带来了三个“朋友” ,它们是水彩笔、油画棒、油性彩笔。教师展示绘画工具:油性彩笔、水彩笔、 油画棒。 2师:这三位朋友各有不同本领。 请三位同学上台,用老师准备好的这三种笔,在 A4 纸上,每人画一个蓝色线团,体验不同工具的特点。 3猜一猜 哪个线团是用油性笔画的? 哪个线团是用水彩笔画的? 哪个线团是用油画棒画的? 请一个同学上台来,找一找三种画笔画出来的线团的区别。 教师提示:我们可以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等方法找找它们之间的区别。(及时奖励) 不同工具的握笔姿势及保养方法,展示绘画工具 二、讲授新课: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组好象沙子的点和

3、一组用小旗组成的点,问:它们是不是点? 2.引用从人在飞机上往下看的图片,从中引导学生明白点的定义。 (点可以通过把许多不同的图形缩小,组合变 化而成) 3.通过“举手判断”的游戏活动,巩固学生对点的认识。 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 教学设计 有大有小、不同形象。 4.请同学们说说你还能用什么变成点(喜欢吃的?用的?玩的?) 并由个别同学上台画一画。 5.师生共同评画。 6.看图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并从中引导学生用色,使点变得更加漂亮。 三、学生作画,教师随堂辅导。 1.现在是我们和彩笔交朋友的时间啦! (1)欣赏分析教材右页四种非常规的用笔方法,说说他们的创意。 小结:一般只握一支笔画画

4、,有时也可手握多支笔画画有时还可自制画笔,纸团、纸棒、手指手掌都可以代替 画笔,画出特别的效果。 (2)你还有新的创意吗? (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在作业纸上大胆地画。作业形式:合作、自 主表现、突出个性。 2在作业纸上,学生用绘画工具进行绘画。 33 分钟后全体起立,移开椅子,与同桌交换位置继续添画(或用“错位续添”的形式,合作完成作业。课 件展示各种用笔方法播放轻快的音乐 四、小结,结束活动。 1.评析学生作品,给与充分肯定。 2.作品欠佳之处,引导学生改进。 3.初步引导学生学习自评作品。 第 2 课 绕绕涂涂第 2 课 绕绕涂涂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专为

5、一年级学生而设的线条练习课,目的是训练手的表达能力,控制能力与眼的观察能力。它使儿童空 间的、动作的体验与平面的模拟的描绘紧密的结合,巧妙的转换,使儿童充分感受到线与形的关系。 在学习中注意引导创造更多的线条画法,绘画时首先注意形的问题,然后用线条表现形,激发学生对不同形体事物 的感受,掌握绕涂的方法,表达出自己对形体的理解。对于复杂的形体应指导用组合的方法来完成。 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感受和认识物体的形状。 2.大胆用线条画出物体的形状。 3.体验涂绕线条的乐趣,激发绘画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极运用线条进行作业。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线条画的特点、绕的方

6、法,体验绕涂的乐趣。 难点:能在老师的鼓励下积极创造出不同的线条,使画面有所创新。 教学准备 几幅用线条绕成的画、毛线,画纸。多媒体素材(小猫玩线团的动画片或画面) 学生用具 有色卡纸、线团、胶水、小剪刀、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规范美术的学习习惯。 二、导入新课。 1.出示一堆杂乱的各种线材料。 (各色、各质地的线) 你能帮老师整理这一堆杂乱的线吗?教师与学生自由的围 坐在一起,教师请学生帮忙整理线,边整理边自由的谈谈: (1)让学生自由的感知各类线;毛线、丝线、塑料线 (2)各类线的呈现状态;直的、曲的、硬的、软的 (3)生活中的运用; (4)线在生活中的象形;拉面、蛇、卷头发

7、、蚊香 2.揭示课题。 三、欣赏感知。 1.学生成功整理的线团(规则形)欣赏感知。 (1)看看是什么形状的? (2)一个线团象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将线团添加成物体。 (3)出示葡萄照片,你们看我们该怎么将线团组合? (4)学生尝试练习: 主要练一练水果。 2.感知边上那堆未整理的杂线(不规则形) 。 (1)启发学生看看象什么? (2)如何摆放一下象什么?稍微添加一下能成什么?(组合) 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 教学设计 (3)学生尝试练习:主要练一练绕绕动物,再添加一些环境。 3.游戏:教师绕画,学生猜猜绕的是谁?为什么?(抓特征) 四、学生作业。 在大纸上,学生将自己绕画出来,教师绕画自己,

8、完成师生合影,背景添加上自己喜欢的东西。 五、教师巡回辅导。 1.及时反馈、纠正。 2.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参与其中。 六、课堂小结 1.作品展示。 2.学生欣赏,说说自己的绕画。在美术教学中,作为教师常常感到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难,但要使学生 保持长久却很困难。一件好的美术作品,一次成功的作品展览,一次精心的设计和课堂导入,一句表扬的话,都可 以引起学生对美术的学习激情。而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久保持那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的耐心,掌握学 生的年龄特点,加强学生对课程的认同感。通过长久而不间断的鼓励、诱导、才有可能使学生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 的兴趣,并长久保持下去。 第 3 课 田

9、野的色彩第 3 课 田野的色彩 教材分析 田野的色彩属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带领学生领略田野之美后,展开想象,尝试使用各种线条、形状和色 彩进行绘画表现活动:把画纸当做耕地,用线条“走出”田埂小路。同时也让刚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体验各种 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水笔的流畅,油画棒的厚重),发展学生敏锐的艺术感知能力和创作表现能力,激发 对大自然、对创作艺术的热爱,提升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果实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观察感受田野美景的构成;流畅稳定地画出较长的线条,有意交织划分田地;认识常用的 颜色,有意味地涂画田地的色彩,表现出一片想象中的田野。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对

10、色彩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体验线与色有机结合的造型乐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 教学设计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颜色,用各种颜色涂画出一片田野。 难点:用各种颜色效果表现出不同的田地;流畅的运用曲线或直线交织出田地。 教学准备 实物图片、范画、彩色笔等。 学生用具 彩色笔、图画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学生准备好学习用具。 二、图文渲染, “走近”田野。 师:同学们,你们假期有去郊游吗?你们在郊外都看见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师:你们看到了那么多呀?老师也去了郊游,你们猜猜老师看到了什么,老师看到了大片的田野,你们有没有 人告诉老师,田野是什么颜色的吗?(

11、板书课题:田野的色彩) 学生发言 师:同学们看到了这么多的颜色呀!真棒!那到底田野是什么颜色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拍的照片,看看 田野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同时我们玩个游戏好吗?老师点到哪个图片,你们就举起图片中田野颜色的水彩笔,让老 师看看谁最快最棒!(打开 PPT,互动游戏,让学生感知颜色) 1.这几块田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田?蓝色,刚刚插秧的水田。那这应该是什么季节的田野呢?对!是 春天! 2.这是什么颜色?生长的是什么?绿色,没有成熟的水稻。这时候是夏天,水稻长得茂盛却还没有成熟的 时候。 3.这一片呢?橙色,成熟的水稻。这时候是金黄色的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4.这是什么颜色?棕色的土壤

12、。为什么只有棕色的土壤呢?对!因为庄稼都收割了。剩下了田野里棕色的 土壤。 5.这个呢?油菜花、红高粱、紫云英,这些都是田里的庄稼,没想到有这么多颜色! 总结:这些都是田野的颜色,没想到田野有这么多的颜色呀。 除了在田野里看到了不同的颜色,我们还看到什么?(引导学生开始细化田野中的小路和植被) (三)借助线条、色 彩, “涂鸦”田野 三、启发学生大胆表现: 我们也来开垦庄稼,谁愿意先来画一画?请三名学生上台用笔来表现。好看吗?为什么? 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 教学设计 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具体的分析、讲解。强调线条要求流畅、有变化。直线、竖线、曲线相互穿插,有节奏感。 师:我们把画纸想象成一片

13、肥沃的土地,我们随意的走着,踩出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再从另一个方向 走一走?三条路,把这片土地分成了好多块田地了,这几块太大了点,谁能画条小路再分一下? 四、你们想在自己的田野里种什么庄稼呢?你们喜欢吃什么就可以种什么?看看老师喜欢什么?课件展示图片, 教师示范将黑板上的作品补充完整,可以让学生上来画,注意庄稼的表现方式要丰富多彩一些。 五、拓宽学生视野,看看其他同学的庄稼地是什么样的?你最喜欢哪块田野?为什么? 启发思考,扩散思维:想想还会有什么庄稼,分别是什么颜色? 六、启发想象,“创意”田野: 看完了这么多的庄稼地,老师也想看看我们小朋友心中的田野,那我们的田野里种些什么呢,是什么

14、颜色的?我们 一起来试试。相信自己,你能行! 1.师生共同尝试大片涂色(哪里也种这个呢?) 、线条排列(新翻的土壤也可以用波浪线) 、点点播种(表现苗、 花、果子) 、颜色叠加(色彩更丰富)等方法画出几片田野。 2.如果你想还可以在一个田里画个田野守护精灵或者是收割机、稻草人、谷仓。 七、创意时刻, “留住”田野: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美丽的田野,此时就请大家把心中的美画下来和大家共同分享: 作业要求:线线交织、块块涂色,画出一片心中的田野。 八、作品展示, “鉴赏”田野: 第 4 课 大眼睛第 4 课 大眼睛 教材分析 儿童对人的眼睛很熟悉,但平时却没有有意识、积极地去表现和了解。在本课的

15、学习中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收集 有关资料,主动的接触、观察、了解人眼睛的形状、特征、色彩等一些知识,体会美术和生活、自然科学的渗透关系, 并且通过欣赏音乐、观看图片、讨论交流、表演体会感受眼睛所表达出的人的精神内涵和保护眼睛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眼睛形状、颜色、结构等的特点; 2.学会综合运用不同的材料表现眼睛的形状、颜色、神态特点; 新湘教版一年级上册美术 教学设计 3.通过课程中观察图片和欣赏音乐,让学生交流和讨论,体验人的精神内涵和保护眼睛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刻画眼睛的形状、神态和特点; 难点:亮眼睛的不同表达,眼睛情感意义的表达。 教学准备 黑卡纸,铅笔,彩色铅笔、油画棒

16、;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感受诗歌美丽意境。教师边念诗歌边出示教具。 1夜晚来了,眼睛要闭上了。一个一个梦会从你的枕边甜甜地升起。假如睡不着,你睁开眼睛望出去,呀!有 好多好多的眼睛和你一样睁着!(出示夜晚背景图)你看见了哪些眼睛?我看见了星星的眼睛,月亮的眼睛, 小朋友躺在床上睁着眼睛。 2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念首诗歌,诗歌的名称叫明亮的眼睛,等会儿听完后,请你告诉大家诗歌中有哪些 明亮的眼睛。 教师:夜里的风微微地吹着漆黑的大海上,航标灯睁着眼睛,轮船就不会撞上暗礁!遥远的大森林里,虎 妈妈睁着眼睛,虎宝宝就能安心地、甜甜地进入梦乡!夜里的风微微地吹着夜风里还有好多好多的眼睛睁着, 但你看不见它们:卫星的眼睛睁着,在传送电波;雷达的眼睛睁着,在保卫和平。夜里的风微微地吹着你瞧那 夜空里,有好多好多星星眨着眼,它们正静静地望着你。原来,它们也没睡着,正调皮地睁着眼睛。 提问:你听见这首诗歌中有哪些明亮的眼睛? 二、讨论作画方法 请你想一想,在我们生活四周,在朗朗的星空中,在遥远的大森林里,还有哪些明亮的眼睛也正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