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课外阅读--修订编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411851 上传时间:2020-10-26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32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课外阅读--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课外阅读--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课外阅读--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四年级课外阅读--修订编选(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四年级课外阅读理解四年级课外阅读理解 (一)_ 雨越下越大,本来我要到同学家去学习,这下只好拉倒了。我坐在门口,看着瓢泼大雨出神。 爸爸喊我 : “你看, 雨水都溅在身上了。” 我没理会, 却好像发现了什么奇妙的东西 : “爸爸, 你看! 屋檐下的石头,怎么隔着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小窝?”爸爸还没有回答,我就自己解释说:“爸爸, 我知道了,那是让屋檐滴下的雨水打的。”“是吗?”爸爸故意惊奇地问:“雨水有那么大的尽儿, 把石头打出窝窝来?”爸爸这一问,我也愣住了。 爸爸见我答不出,就走过来笑着说:“这叫水滴石穿 。咱们这房子已有几十年了,雨点的力 量虽小,可是长年累月,它总滴到一个地方,渐渐地

2、就打出小窝来了。”接着,爸爸又说,“无论 干什么事情,只要有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就一定会成功的。” 听了爸爸的话,我心里想:要永 远记住滴水穿石的启发。 1.给本文命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2.“我”发现了什么美妙的东西?(用波浪线划出文中的句子回答。 ) 3、用“”标出有关的句子,来说明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 4、联系这篇文章回答: 、爸爸为什么要“故意”地发问? 、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二)_ 春雨过后,竹林里,尖尖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一夜之间,新竹遍地。 竹子是怎样长成的呢?它是一年成材的植物。冬天,竹根在土壤里吸饱了养分,气候开始萌发。 春季,是竹子生长的

3、(初期 旺期 中期) 。可这时,常常因为土壤比较(干旱 干燥) ,水分不够, 笋芽都藏在土里。 等到一场春雨下来, 土壤里水分多了, 春笋吸足了水分, 就破土而出, 一日能长一、 二尺,有时还能长高一米。春笋成竹,不到一年时间,就能长成竹林。 竹子能做成笙、笛、箩筐,能制成扁担、竹杠、脚手架,为人民盖房作梁,它都默默无言,甘心 情愿。它的枝丫,扎成扫帚,也能除污去尘;甚至它的落叶,也要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腐烂成肥料。 它,从根到梢,从竿到叶,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 1、从下面选出合适的题目填在题前横线上。 竹 竹笋 竹林 竹器 2、把短文中两处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划去。 3、给“日”字只添一画写出不

4、同的常用字,至少写出 4 个。这些字是:_、_、_、_。 4、“藏”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 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 部,再查_ _画。 5、第二自然段的第一个句子是一个( ) 。 A、疑问句 B、设问句 C、反问句 2 6、能读全文后,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下面的括号内。 竹林 新竹 春笋 ( )一夜之间能长一、二尺, ( )不到一年能长成( ) 7、选字填空:这篇短文介绍竹的用途的顺序是( )( )( ) 【梢 竿 叶】 8、 本 文 主 要 写 了 竹 , 赞 扬 了 竹 。 (三)三月桃花水(三)三月桃花水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5、? 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木,舞动着绚丽的朝霞,向前流淌。 有一千朵樱花,点点洒在了河面 ;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三月的桃花木,是春天的竖琴。 每一条波纹,都是一根轻柔的弦。那细白的浪花,敲打着有节秦的鼓点;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 应和着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 石块的叮咚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那急流的水浪声,是在催促着村民们开犁播种啊! 三月的桃花木,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裹着白云;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如雾如烟;它看见一群姑娘来 到河边,水底立刻浮起一片片花瓣;边疆看见村庄上空,很早很早,就升起

6、了袅袅炊烟 比金子还贵啊,三月桃花水! 比银子还亮啊,三月桃花水!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木,叫人多沉醉。啊!掬一捧,品一口,让这三月的桃花水 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 1、理解短文内容填空。 ( 1) 第 一 自 然 段 作 者 把 比 作 了 铃 铛 、 丝 绸 , 写 出 了 河 水 的情景。 (2)“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淌。”这是一种 的写法,写出 了 。 2、感悟全文,请你从三个方面说说桃花水的美。 3、看到这么美的三月桃花水作者会是怎样的心情? 4、“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说说你从镜中看到了哪些景物。 我看见 我还看见了 3 5、写一句关于春天的

7、谚语。 (四)渴望读书的“大眼睛”(四)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十几年前,一位年轻的摄影爱好者深入大别山地区采访“希望工程”。在安徽省金寨县,他 遇到了一群每天跋涉 30 里路求学的孩子,在众多孩子中间发现了一双闪亮的大眼睛。这个大眼睛的 小女孩年龄最小,最叫他担心,因为她上学走的是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还在一座大水库上面。可 是,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十分坚强,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这位记者十分感动,一天早 晨,他随着这个孩子走进教室,拍下了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从此,照片中那双渴 望读书的“大眼睛”打动了无数的热心人,也在小朋友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明亮

8、,那样专注。它注视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 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 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虽然她上学前 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 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你,看着我,向我们讲述着成千上万濒临失学的儿童的故事。 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大人,看着孩子,看着所有人,从心灵深处唤起人们的同情和关心。 这幅照片发表后,“大眼睛”很快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这双忧郁而充满渴望的大眼 睛激起了海内外千百万人的爱心,无数援助之手伸向了渴望求学的孩子们。无数同龄的孩子也自愿 向贫困地区的孩子捐献文具图书, 把

9、省下来的零花钱积攒起来援助小伙伴。 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 “ 希望工程”开展十年后共收到捐款 17.82 亿元人民币。220.9 万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贫 困地区崛起了 7549 所希望小学。因此,“希望工程”被公认为是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人为改变教育 落后面貌所付出爱心的一块丰碑。 直到今天,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还在注视着人们,召唤着更多的人投入到“希望工程”当 中,激励着千百万孩子更加努力学习。 1、课文题目中的“大眼睛”加上了引号,其作用是( ) A、特定称谓 B、着重指出 C、表示引用 2、阅读第 1 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1)、“大眼睛”是怎样读书的? (2)、记

10、者为什么要拍摄这张照片? 3、课文是怎样描写大眼睛的?从第 25 自然段中各找出一个关键词语。 4 4、第 2 自然段中的两个“生怕”写出了小女孩 。第 3 自然段中加点词语“虽然”写出了学习 条件的 ,“可是”说明了小女孩对 的渴望,以及内心充满 的原因。 5、这双“大眼睛”还“生怕”什么呢?展开想象写一写。 6、用“”和“ ”从文中分别画出一个排比句和一个比喻句。 7、“大眼睛”为什么能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 8、你了解“希望工程”吗?你曾经为它做过什么呢? _ (五)井蛙之志(五)井蛙之志 有一天, 一只小井蛙对来井边饮水的画眉鸟说 : “朋友们都 (潮 嘲) 笑我坐井观天, 见识短浅

11、, 这太不公平了!这回我(立下 树下)雄心壮志:订好学习计划,两年内成为一名知识渊博的学者! 不信你瞧,我的学习计划都订好了!”大概是由于过分(感动 激动)吧,小井蛙(的 得)肚皮 一鼓一鼓的,看样子真要发奋干一(番 场)事业呢! 画眉鸟说:“井蛙弟弟订了计划可得努力去实现呦!好吧,两年后我听你的好消息。 ”说完,就 飞走了。 小井蛙爱不释手地看着自己的(红 宏)伟计划,越看心里越美。他兴冲冲地(借 惜)来了 几本厚厚的书籍,心想,这一来当上学者就更有把握啦! 第二天,小井蛙拿出一本书,翻开看了几行,哟,看书还挺吃力的呢!他想,先好好休息几天, 等精力(充分 充沛)了, (在 再)来啃这本厚书

12、也不迟。 一个星期后,当他第二次拿起书的时候,忽然想起 : 蝌蚪们不是约我今天去做游戏吗?去不去呢? 小井蛙又想:两年的时间还长呢,先去玩,明天再看书吧! 从蝌蚪那里回来后,小井蛙感到身上有点酸胀酸胀的,不过精神还是挺不错。他正准备看书, 抬头一望,(园园 圆圆) 的月亮正挂在井台的上空, 好几颗星星还直冲他眨眼呢!小井蛙的心又动了: 这么好的天气不赏赏月,开开心,那才是傻瓜呢,明天再看书吧! 这样一天推一天,两年时间不知不觉地溜走了。一天清晨,小井蛙正在睡懒觉,朦胧中从井台 传来唱歌的声音:“明日推明日,明日有多少,万事推明日,时光空消磨” “谁呀?这么早就来 吵吵,烦死了!”小井蛙嘟囔了一句。 “我是画眉姐姐,特地赶早来祝贺你成为学者的。太阳都晒着 屁股了, 你怎么还没起床呀?” 小井蛙一翻身爬起来, 张开嘴巴, 摊开双手, 半天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