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修订编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401629 上传时间:2020-10-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6.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修订编选(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浅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家庭,而学校教育是基础和重要补充,学校和家庭是密不可分的,它 能配合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每位教师应关注家庭教育,做到密切与学生家庭的联系 和交流,发挥学生家庭的教育作用。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否充分发挥教育职能,不仅关系到 子女的成长成材,整个家庭的兴衰,而且也会影响到全社会的安定团结,民族的健康发展,古 时就有“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说,因此,我国十分重视,关心和引导家庭教 育,并逐步通过法律和社会舆论来规范家长对其子女的教育,并把父母与教师对

2、下一代的教育 相提并论,不允许父母推卸教育后代的责任和义务。 目前,由于受不良社会的影响,青少年的犯罪率越来越高。这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病 态现象和发展中国家的毒瘤,因此人们呼吁,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充分发挥家庭的潜在 力量,去抚养、教育、监护下一代,传授文化遗产和价值观念,同犯罪现象和违法行为作斗争, 将出现不堪设想的社会危机。 二、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是家庭教育 一个家庭新生命的诞生就欲热着家庭教育的开始,甚至从胎教就开始启蒙了。从出生到六 岁左右。 大部分或全部时间在家中或幼儿园度过, 在生活和心理上对家庭存在着极大的依赖性, 父母的言行举止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时做父母就成了孩子

3、良好品质的传播者和诱导者。 当孩子进入学校后,开始接受学校有目的和系统的全方位的培养和教育。这时候学校教育 起着主导的作用。然而孩子的成长阶段离不开家庭教育。因为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主要形式是走 读制。 学生与家长相处的时间要比学校教师的时间长, 所以其父母的教育仍然经常性的起作用。 同时,学校校教育的主导作用,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因为家庭固有的血缘关系,感性和 伦理道德等内在的关系,家庭教育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效果。因此,孩子进入学校后,家庭 教育起着学校教育的必要的补充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家庭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这样一来,父母都把

4、所 有的希望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如何教育独生子女,就成为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家庭教育的新 课题, 每一位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风, 但由于教育方法的不得当, 给孩子过多的压力, 造成不良的后果,随着社会竞争力加强,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越来越高,往往又适得其反,有的 父母对孩子又过于娇贯,造成了独生子不能在社会独立的现象。研究表明,父母对子女娇宠无 度,过分珍爱,过分袒护,过分放纵,过分照料,过分刺激,会妨碍独生子女健康成长,是他 们产生性格缺陷的“苗床” 。由此可见,独生子女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关键在于是否有良好的 家庭教育。 四、家教的任务和良好家教的条件 家庭教育的任务是遵循我国的有关法律。在

5、我国教育目的指导下,同学校密切配合,全面 关心子女的成长,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父母要关心子女的身心正常发展。1、父母要关心子女的身心正常发展。 父母首先要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有了健康的身体、智力、品德、美感等心理方面的发展 才有可能的物质基础。为使孩子的身体充分地生长发育,其中营养是最基本的条件。此外,父 母还应督促子女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父母还应当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有些父母认为孩子长得 壮,不生病就是健康的。但不全面,真正的健康,不仅指身高、体重、体型、体质、五官、四 肢发育健全, 生理活动功能正常, 而且也要心理健康。 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及其他原因的影响, 不少父母对

6、于孩子的身体健康重视不够,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则更为忽视,甚至采取违背心理保 健的教育方法,造成或加重心理上的不健康状态,这是不利于子女成长的。 2、子女良好习惯的培养2、子女良好习惯的培养 一种与需要相联系的稳定的行为方式是习惯,它是人在生活实践和教育过程中经反复重复 或练习逐步形成的。习惯一旦形成,只要遇到相关的情景,人就会不由自主付出特定的反应, 所以人们把习惯看得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称之为第二天性,好习惯成就一生,坏习贻害终身。 3、培养子女独立自强的精神3、培养子女独立自强的精神 历史上有所成就的人,都具有独立自强、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从小培养孩子 独立生活能力,是养成独立自强精

7、神的重要内容和起点。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父母们:“孩子 要有自身的根,父母的业绩,父母的荣誉不能成为孩子赖以生活,索取财富和特权的资本。 ” 因此,溺爱,娇惯实际上是一种愚昧的表现。明智的有远见的父母,应当注重培养和爱护子女 的独立性,教育他们自重、自强、自律,懂得个人与社会,劳动与消费,创造与享乐的关系, 引导他们逐步形成在真理的追求,事业的进取和自身的完善诸方面奋斗不息的精神。 4、与学校共同配合教育子女4、与学校共同配合教育子女 学校是专门教育的机构。一般来说,学校教育集中体现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所以 父母应当支持学校,启发和督促子女认真接受教育,同学校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子女健康的成

8、 长。有的父母有意无意地在子女面前贬低学校,贬低教师,甚至对子女提出与学校正确教育背 道而驰的要求,这是不慎重的。当然,父母对学校教育有意见,也应当向学校提出,有利学校 的工作改进。 五、良好家教的基本条件 首先,父母要起表率作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教师,父母对待生活、工作、学习怎样,对 待社会、同事、邻居怎样,为人处世,认为什么叫好,什么叫坏等。都在子女的头脑中留下深 刻的印象。因此,要形成民主和睦的家庭气氛,父母之间,互相关系,互相尊重,相互支持, 互相体谅,互相爱护,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六、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 不容质疑,家庭教育在年轻一代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家庭教育受父母的文 化修养、教育观念和方法的影响有其局限性,需要学校的指导和帮助,针对个别学生和特殊家 庭的情况,教师要分别做好不同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工作。教师要与班主任教师配合,不定期地 走访家长,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是非常必要的。这是指导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但要 防止每月不登门,一登门就“告状”的做法,对学生,家长要诚恳地教育,互相尊重,以协作 的态度与家长一道研究教育问题。 实践证明,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紧密联系的,相互补充完善的关系,只有二 者相结合,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以关心与促进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