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地理视角下的区域合作研究——以成渝经济区为例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9221162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经济地理视角下的区域合作研究——以成渝经济区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经济地理视角下的区域合作研究——以成渝经济区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经济地理视角下的区域合作研究——以成渝经济区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经济地理视角下的区域合作研究——以成渝经济区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经济地理视角下的区域合作研究——以成渝经济区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经济地理视角下的区域合作研究——以成渝经济区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经济地理视角下的区域合作研究——以成渝经济区为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宏观谨济研 宏2 0 1 3 年 第 4 期 新经济地理视角下的区域合作研究 以成渝经济区为例 李 霞王明杰 内容提要本文选取 成渝经济区为案例 区, 以 新 经济地理的理论视 角, 从 密度 、 距 离、 分割三个空 间维度 , 选取相应度量指标和模型 , 构建 了区域 空间 组织结构特征评判体 系, 并结合 G I S 空间分析功能, 对成渝经济 区进行 实证研 究 , 进而诠释 案例 区区域 合作的空间发展机理 , 基于研 究结论 , 提 出成渝经济 区的“ 4 + 4 + 4 + 4 ” 区域合作层 次: 第一层 次( 成都 、 重 庆、 德 阳、 绵 阳) 、 第二 层 次(资 阳、

2、 眉 山、 内江 、 泸 州) 、 第三层 次( 自贡 、 南充、 遂 宁、 宜宾 ) 、 第四层次 ( 乐山、 雅安 、 广安、 达 州) , 最后 , 提 出了成渝经济区 合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 经 济地理成渝 经济 区 区域合 作GI S 世界人口及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是极不均 衡的, 全球土地面积的1 5 囊括了世界一半的生产 活动, 北美、 欧盟和 日 本三者总人 口不到 1 0 亿, 却是 7 5 的世界财富聚集之地。 自2 0 世纪 8 0 年代改革开 放以来 , 我国经济在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 也出现了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就是以区域合作推进

3、区域协调。 就目前实际情况而 言, 我国区域间的合作尚未真正展开, 最首要的原因 是理论指导方面存在不足 。 目前我国大量学者致力 于区域合作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 但是 这些研究大多立足于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角 度 , 对区域合作的目标、 机制、 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 究和分析, 而忽视了区域合作的空间发展机理。 本文 以成渝经济区为例, 试图以新经济地理的理论视角, 从密度、 距离、 分割三个空间维度, 诠释区域合作的 空间发展机理 , 划分出成渝经济区的区域合作层次, 并从空间发展机理的内涵 , 就如何开展区域合作提 出对策建议。 研究数据均来源于 重庆市统计年鉴 和 四川省

4、统计年鉴 。 一 、新经济地理理论简介 新 经济地理学理论认为 , 不平衡 的经济增长和 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并行不悖 , 相辅相成 , 在空 问上 , 均衡分配经济活动的意图只会阻碍经济 的增长 , 依 托区域资源禀赋等相对优势, 推进区域合作, 才是区 域协调发展的根本所在。 目前 , 新经济地理学第一代 理论 已经发展成熟 , 主要包括 : 核心一 边缘理论 、 城 市演化理论和集聚与贸易理论 。 核心一边缘理论 。 克鲁格曼提 出的核心一 边缘 理论奠定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基本框架。 该理论 通过离心力和 向心力解释 了报酬递增 、 运输成本和 要素流动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并最终演变出完全不同

5、 的经济结构。 离心力来源于某种固化效应存在而导 致交易成本增大 , 向心力则主要 取决 于激励劳动者 更接近消费品生产商的“ 前向联系” 以及激励生产者 集聚在较大市场 的“ 后向联系” 。 当运输成本足够低 、 产品差异性显著和生产规模足够大的前提条件下 , “ 前向” 和“ 后 向” 关联足以克服非流动性农 民产生的 离心力, 经济将会演化成“ 中心一外围” 模式 , 即所有 制造业都集中在一个地区。 城市与区域演化理论 。 新经济地理学 的城市与 区域演化理论一方面关注集聚 的空间分布 , 比如集 聚的数量、 规模和产业间的空间协 同等现象 ; 另一方 面抽象化集聚的内部空间结构, 将

6、城市抽象为区位 空间中的一点。 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 导致腹地外部 延伸并且远离中心城区, 从而形成了众多新的城市。 一 旦城市的数 目变得足够多, 由于向心力和离心力 的相对力量的存在, 城市规模和城市之间的距离往 往保持大体固定水平。 随着农业、 工业运输成本的相 9 3 宏观锂济 研 充 2 0 1 3 年 第 4 期 对下降, 则可能最终形成由大的核心城市组成的大 都市群。 产业集 聚与贸易理论 。 新经济地理学通过细微 修正中心一 外围理论 , 把研究重点从集聚资源转到 特定产业的地域集聚 , 并进一步从产业之间的关联 、 运输成本和要素的流动性来研究产业集聚与贸易。 克鲁格曼认 为

7、 , 产业的“ 后向关联” 和“ 前向关联” 是 促进产业聚集和区域专业化发展的两种力量, 上游 和下游生产商由于运输成本和递增回报的影响集中 在单一 区位。 系 二、 构建区域空间组织结构特征评判体 基于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内涵并结合前人的研 究 , 本课题发现密度 、 距离和分割是新经济地理视角 下区域空间发展的三大基本特征, 同时提高经济密 度、 缩短经济距离、 减少区域分割也是解决区域空间 组织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 。 密度指每单位面积的经济总量, 它反映了经济 的集中程度, 往往是经济越集中的地方越富裕。 距离 指商品、 服务、 劳务、 资本、 信息和观念穿越空间的难 易程度 , 这不单指

8、空间距离 , 更重要的是指 由于基础 设施落后、 制度障碍等造成的经济距离。 分割指国家 之间、 地区之间商品、 资本、 人员和知识流动的限制 因素, 简言之, 就是阻碍经济一体化有形和无形的障 碍 。 基于密度 、 距离 、 分割三个空 间维度 , 选取相应 度量指标和模型, 构建区域空间组织结构特征评判 体系, 如表 1 所示。 基于空问结构特征评价体系, 建立了下面的空 间组织结构特征评判的概念模型 : 1 密度 分割 距离 即: 区域联系紧密度= 经济密度 经济距离 从空问组织结构特征评判概念模型, 可得知 : 第一, 从模型参数来看, 区域经济密度与区域分 割程度成反 比关系 , 区

9、域间经济距离与区域分割程 度成正 比关 系 , 即经济密度越高 , 经济距离越短 , 区 域间分割程度越低 , 区域联系紧密度越高。 表 1 区域空间结构特征评判指标体 系 结构特征 度量指标 表征意义 度量模型 趋势面坡度越陡峭, 表示所选指标在该区域的 z ( x , y j ) = ( x , y 】 ) + 8 空间趋势面 数值越高; 趋势面越平缓, 表示所选指标在该区 z ( x I y 】 ) 表示所分析现象的特征值; ( x , y J ) 表示趋势值; 表示剩 域的数值越低 余值 表征在一定连续的时期内, 区域经济空间发展 = 重心迁移 的动向和趋势 X 表示第t 年的横坐标,

10、 Y 表示第t 年的纵坐标 , 密 度 N指 区域个数 P指第 i 个 区域第 t 年的经济指标 区位商 表征一定区域内产业专业化程度、 集聚程度 经济距离数值越大, 区域间交往便捷程度越低 ; 距离 经济距离 E经 济距离 = D地 理距离 A通勤系数 X B经济落差 系数 反之, 则越高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联系紧密度数值越大 , 区域间经济联 M 经济密 度 m经济密度 分割 系越紧密, 区域问分割程度越低; 反之, 区域间 经济 联 系 紧 密程 度 一 口2 联系 紧密度 经济距离 经济联系越松散, 区域间分割程度越高 M 和m , 本课题带入两地区的G D P 资料来源: 重庆市统计

11、年鉴 和 四川省统计年鉴 9 4 宏观锂济研 定2 0 1 3 年 第 4 期 参考文献: 冷宣荣: 依托运行机制推进环渤海区域合作 , 4 领导之 友) 2 0 0 8 年第5 期。 李刚、 周加来 : 共生理论视角下的区域合作研究以 成渝综合试验区为例 , 兰州商学院学) 2 0 0 8 年第3 期。 李国平、 张杰飞: 基于O T T 框架下的新经济地理模型评 析 , 西北大学学报) 2 0 0 8 年第3 期。 刘薰词: 论“ 大湘南” 经济圈的区域合作机制 , 衡阳师 范学院学报) 2 0 0 8 年第5 期。 齐峰 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之探讨 , 宁波经济( 三江 ) 2 0 0

12、9 年第 1 期。 齐峰、 武南 、 黄丹: 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条件分析与 路径探讨 ,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 0 0 8 年第4 期。 世界银行: 4 2 0 0 9 年世界发展报告: 重塑世界经济地理 , 清华大学出版社2 0 1 0 年版。 石祖葆: 西方学者关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若干反思 , 经 济学动态) 2 0 0 4 年第7 期。 杨玉慧、 彭吉泽 : 自贡参与川渝经济区合作的思考 , 4 9华文化论坛) 2 0 0 8 年第s 1 期。 袁彦峰、 杨绪萍: 力 口 强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 思路 , 经营管理者) 2 0 1 0 年第8 期。 朱建中: 中西部地区县域

13、经济体制机制创新的几点建 议 , 中国 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2 0 0 8 年第6 期。 F u j i t a ,M a n d Mo r i , T , F r o n t i e r s o f t h e n e w e c o n o mi c g e o g r a p h y P a p e r s I n Re g i o n a l S c i e n c e , Vo 1 8 4 , No 3, 2 0 05 ( 作者单位: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 究院) 责任编辑希雨 ( 上接第6 3 页) 文通过构建两阶段博弈模型对此进行 了分析, 发现跨国公司在前期通过提高投入品价

14、格来 使得合资企业连年亏损, 后期再通过增资扩股扩大自 己对合资企业的股权比例, 达到股权侵占目标, 也正 是由于可以实现该目标, 跨国公司在前期提高转让价 格的动力更为强大, 前期转让价格对跨国公司总的税 后利润的影响更大。 这一模型成功地解释了在我国很 多合资企业连年亏损的同时 , 跨 国公司一方却还不断 要求增资扩股的现象。 我国很多中方合资方在组建合资企业的过程中, 大都 已经把企业的优质资产注入到了合资企业之中, 自己承担着其他非优质资产的沉重负担。 但是由于经 常由跨国公司负责合资企业的核心部件采购和最终 产品的国际销售, 跨国公司拥有对合资企业进行转让 定价的多种途径 , 合资企

15、业的连年亏损也就不足为奇 了。 尽管我国税务部 门已经加大了对跨 国公司转让定 价进行调查和惩处的力度, 但毕竟跨国公司转让定价 行为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仅仅依靠税务机关的查处未 必完全有效。 但是以产业基金来支持中方参与合资企 业的增资扩股, 对于抑制跨国公司的“ 阴谋亏损” 却更 加直接有效。 具体支持的形式既可以是贴息贷款, 也 可以是 以货币资金对我国合资方进行股权注资 , 最终 通过持有对合资方股权来间接持有对合资企业的股 权, 从而避免我国合资方向产业基金转让合资企业股 权可能面临的外方优先购买权问题。 注释 : 本文区分使用最高管理层和母公司这两个概念, 最高管 理层所追求的目标是跨国公司整体的税后利润最大化, 而母公 司只追求其在投资国的实体的利润最大化。 此时所要解决的问题类似于B o n d ( 1 9 8 0 ) , 即在给定的 各下属企业的有关内部投入品的需求和供给情形下, 如何通过 制定转让价格来实现跨国公司的总税后利润最大化。 为了避免混淆, 用最优转让价格来表示使跨国公司税后 总利润最大化的转让价格, 用均衡转让价格表示在跨国公司向 合资企业提供投入品时母公司的供给量与子公司的需求量刚 好相等时的转让价格。 参考文献: 乐为、 陈洁、 王顺林 : 在华外商投资企业股权结构与转 让定价决策相关f生 分析 , 4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