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套(20201021234649)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9221122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PDF 页数:56 大小:45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套(20201021234649)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套(20201021234649)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套(20201021234649)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套(2020102123464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套(20201021234649)(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全套 第 1 课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熟记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的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 理解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的原因及其签订南京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林则徐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 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和鸦片战争造成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读 1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1)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不但严重摧残了他们的体质,更 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

2、战斗力削弱。 师指出: 吸食鸦片对个人而言,损害健康 ,危害家庭、 社会。鸦片的毒性很大,吸上了就不容易戒除, 长期吸食有危及生命的可能。对社会而言,很多吸毒者走上了偷抢等犯罪道路,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危 害。 对国家而言 ,严重危害清朝统治:白银大量外流,造成国家财政困难;军队战斗力下降;官吏更加腐 败;由于白银大量外流,银贵钱贱 ,使人民负担加重。而人民负担加重,又使阶级矛盾尖锐,所以人民强 烈要求禁烟。 (2)针对鸦片的危害, 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什么? 措施:林则徐到广州后,派人明察暗访 ,缉拿烟贩; 英、美等国商贩被迫陆续缴出鸦片110 多万千克。 在林则徐的主持

3、下,1839 年 6 月 3 日至 25 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 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1)英国为什么要发动侵略战争?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毒品走私,发动侵华战争。1840 年 6 月,鸦片 战争爆发。 如果没有鸦片问题,鸦片战争也会发生,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即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 销工业品 ,掠夺原材料 ,实行对外扩张政策,把中国作为主要侵略目标。中国的禁烟运动只不过是其发动 战争的借口。 (2)战争的结局如何? 中国战败 ,腐败的清政府被迫签

4、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3 南京条约的签订 (1)南京条约签订于何时?有何特点?主要内容是什么?附件有哪些内容? 时间: 1842 年 8 月;特点: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 2100 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虎门条约 :列强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2)除了英国与中国签订不平等的条约外,还有哪几个国家同中国签订了哪几个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 二、合作探究 1虎门销烟 简述虎门销烟的过程。 人物:林则徐。时间: 18

5、39 年 6 月。 过程: 1839 年 6 月 3日 ,林则徐下令在虎门将鸦片公开销毁,并带领大小官员亲自监督。他令人将鸦 片放入挖好的两个大池子里,池中放入卤水 ,鸦片浸泡半日后,再加上生石灰 ,生石灰将生水煮沸,工作 人员用铁锄、 木耙来回翻搅 ,直到把烟土化尽,22 天后 , 才把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虎 门销烟”。 2 南京条约的签订 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的签订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主要影响:鸦片战争后, 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及其附属条约等一系列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结束了独立发展的历史进程,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三、课堂小结

6、鸦片战争 时间: 1840年到 1842年 导火索:虎门销烟 签订的条约: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四、课后作业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有带来 ,一经查出 ,货尽没官 ,人即正法。 ” 材料二“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1)材料一中的“货”指的是什么?“人”指的是谁? “人”指英国人或者从事贩卖鸦片的人;“货”指的是鸦片。 (2)材料二中的“本大臣”指的是谁?“此事”指何事? “本大臣”指的是林则徐;“此事”指的是禁烟运动。 第 2 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7、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识记圆明园被焚毁、领土被大量割占、主权进一步丧失的 耻辱。 2能力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列强肆无忌惮地侵略我国的根本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道民族的强弱同国家的先进或落后息息相关;作为青少年一代要为民族复兴和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 习,努力奋斗。 【教学重难点】 1第二次鸦片战争。 2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等列强侵华罪行。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读 1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1)此次战争为何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它与鸦片战争有何联系?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讲述: 因为这次战争与鸦片战争

8、在性质和目的上是一脉相承的,是英法等国为扩大在鸦片战争中所取得的侵 略权益而发动的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其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故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2)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政治上 ,它使中国损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如中国丧失了100 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中国社会半 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清朝统治者投靠外国侵略者,开始成为他们的附庸与工具,中外反动 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中国沿海各省,并伸向中国内 地,方便了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使中国受到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外交上,外国 公使驻京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

9、控制。文化上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英法联军占领京城, 火烧圆明园 , 对中国文化和心理造成严重破坏。 (3)战争过程与签订的条约 1856 年 10 月,英军炮轰广州 ,挑起战争。次年,英国和法国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1858 年,英 法联军北上 , 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 条约的危害:通过这些条约, 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 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随后 ,清政府在与英、 法、美签订的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中,又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2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1)第

10、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的侵华罪行主要有哪些表现?又签订了哪些条约?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1860 年初 ,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抢劫并焚毁圆明园。英法联军在北京城郊抢掠烧杀近50 天,京郊皇 家园林如圆明园、清漪园、静明园(玉泉山 )、静宜园 (香山 )、畅春园等均被付之一炬。 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 ,并扬言要直捣皇宫。奕被迫与俄、英、法、美交换了天津条 约批准书 , 并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在条约中 ,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 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2)当你看到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你有什么感想? 生:我们要努力学习, 正视历

11、史、不忘历史,时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只有祖国强盛了, 国民才能不受欺侮。我们应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而努力。 3沙俄侵占北方大片领土 (1)简述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情况。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 多万 平方千米领土。具体情况如下: 1858 年 ,中俄瑷珲条约 , 割占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 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1860 年 ,中俄北京条约 , 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 万平方千米领土。 1860 年 ,中俄北京条约和1864 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尔喀什

12、湖以东、以南44 万 多平方千米领土。 1881 年 ,中俄改订条约以及以后5 个勘界议定书割占西北部7 万多平方千米领土。 (2)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的主权、领土更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在一步加深,中国为 什么会遭到如此的劫难,主观原因是什么?人民作出了什么反应?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无条件的妥协以及“落后就要挨打”的命运。 反应: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极大不满。人民纷纷起义, 反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反击外国的侵略势力。 二、合作探究 1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英法为什么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后 ,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英、法两国在俄、 美两

13、国的支持下,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的签订并没有使侵略者感到满足。1860 年 ,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 津,进逼北京。 2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英、法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10 月初 ,英法联军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这充分说明资本主义国家的贪婪、残暴、野蛮。也说明了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3沙俄侵占北方大片领土 俄国侵占我国北方领土主要是依据哪几个不平等条约来完成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

14、北150 多万平 方千米领土。按时间顺序如下: 1858 年瑷珲条约 ,1860 年中俄北京条约 ,1864 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1881 年中俄改 订条约以及以后5 个勘界议定书。 三、课堂小结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政治上 ,中国损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中国丧失了150 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经济上 ,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中国沿海各省, 并伸向中国内地,方便了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和廉价 劳动力 ,使中国受到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 中下游地区 , 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5、 四、课后作业 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点 提示: (1)相同点:主要发动者都有英国;发生的根本原因相同,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性质 相同 ,都是非正义的侵华战争;侵略者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要割占的领土,掠夺中国的原料和财 富;手段相同,都是用武力侵略;对中国造成了一些相同的危害:失地、赔偿、丧失主权,使中国日 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不同点: 背景不同: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在欧美列强普遍完成了工业革命之后,并是在中国内战(太 平天国运动 )期间发动的;侵略国有所不同:第一次以英国为主,第二次以英法为主,俄美成为帮凶; 规模不同:第二次有更多国家参与,时间更长 ,侵略范围更广(不限于沿海

16、 );危害不同:第二次鸦片战 争危害更大 , 它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土地,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到内地。 (3)战败的主要原因:清朝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整体落后;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愚昧;没有 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战。 (4)结论 (教训 ):落后就要挨打。 第 3 课太平天国运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包括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北伐、西征、东征、天京事变、天京陷落 等;了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2能力目标 理解洪秀全的农民革命思想特点, 提高分析历史现象本质的能力;剖析太平天国运动不断发展的原因, 理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颁布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培养辩证分析史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 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通过对太平天国革命纲领的学习, 认识天朝田亩制度把两千多年来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提高到了单纯的农民运 动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分析比较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 容和异同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