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最重要)(2020年10月整理).pptx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9215938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PPTX 页数:7 大小:46.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最重要)(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最重要)(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最重要)(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最重要)(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最重要)(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最重要)(2020年10月整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最重要)(2020年10月整理).ppt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1)党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三个方面。 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并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 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2、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其基本根据是: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是区别于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公有制经济。把非公有制经济 纳入到基本经济制度之中,是因为它们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

3、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 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 要基础; 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 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2)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提高;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公有制经济的性质体现在所有权的归属

4、上,坚持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 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财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3)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 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 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 ; 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前提), 决定了收入分配领域必然实行按

5、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a.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 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1,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 在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这里不包括公有制中的按劳分配,主要是个体劳动者(个 人劳动经营

6、所得)和被雇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雇佣劳动者(出卖劳动力); 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主要包括:a.资本所有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凭借 资本所取得的利润;b.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将自有的货币或资本借给他人经营或存入金融机 构所取得的利息;c.以实物形态资本租借给他人经营或使用而取得的租金等。 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4、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1)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a.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 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 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

7、; 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引领新常态要主动得力 稳定经济增长,要更加注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实施宏观调控,要更加注重引导市场行为和社会心理预期,实现反周期目标; 调整产业结构,要更加注重加减乘除并举,引导增量,主动减量,发挥创新引领动力作 用; 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推动更多人口融入城镇; 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着力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 局; 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更加注重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精准帮扶,使他们有现实获得感。 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具体措施: a.

8、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要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 b.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c.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在手上; f.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2)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 是党在理论上的又一重大创新,这个判断 a.有利于在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 b.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d.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

9、切实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 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 a.保持宏观经济稳定,b.加强和优化 公共服务,c.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d.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 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2,3,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新始终是推动一整个人类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驱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 趋势,我国经济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道路,坚持 a.自主创 新、b

10、.重点跨越、c.支撑发展、d.引领未来的方针。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 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 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是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 需求侧管理,重在解决总量性问题,注重短期调控,主要是通过调节税收、财政支出、 货币信贷等来刺激或抑制需求,继而推动经济增长。 供给侧管理,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增长动力,主要通过优化要素配置和 调整生产结构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 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

11、、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 生产目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a. 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b.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c.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 灵活性,d.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言之,就是 a.去产能、b.去库存、c.去杠杆、d.降成本、e.补短板。 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在手上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 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坚持 a.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b.耕地红线不突 破、c.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不断加大

12、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 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 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 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保障粮食安全是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底线。 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技术创新步伐,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 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

13、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 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具有重大意义。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a.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b.坚持优化布局,促 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c.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 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d.坚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 美丽城镇。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4,(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

14、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 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决定 的。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政治文明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当家作 主,保证党的执政地位。依法治国的实质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统一。 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

15、。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 a.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b.能够 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c.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 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d.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b.是马克思 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

16、结合的产物;c.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d.是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及社会各界民主人士的共同选择;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多党合作是核心内容;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 共”;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a.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b.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 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c.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把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相结合、把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相结合、把历 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相结合,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 则,是党和各族人民的一个伟大创举。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 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 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群众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