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试题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9213604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通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通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通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通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通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通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通史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秦始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军事方面:1.秦军有以下特点:1). 纪律森严。 2). 赏罚分明。 3). 更大的编制。4).更优的武器生产。5). 拥有不出世的天才将领。秦人带给我们一些震撼的名字:白起,蒙恬,蒙括,王翦,王贲.或许从今天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脸上依稀还可以看到他们的影子。2.军事谋略上,主要有:1). 分化瓦解、各个击灭的战争指导思想。嬴政为消灭六国,对敌采取政治瓦解和军事打击相结合的手段。重视用间,以重金收买六国权臣,扰乱其计谋,瓦解其斗志,离间其良将。2).筑墙而守、徙民实边的边防思想。嬴政在击走匈奴后,命蒙恬主持修筑长城 ,增设亭障连接燕、赵、秦旧长城绵延数千里,另

2、开筑直道,驻守重兵,移民实边以为北方屏障。 3). 全民总体战略。即人无分老幼,地无分南北,把能参与战争的一切人都推到了战争前线。经济方面:1.秦始皇于公元前216 年发布命令,“使黔首自实田”,确认土地私有制度。2.秦始皇改革并统一了原来混乱的度量衡,以商鞅所制定的度量衡为标准。3.废除六国通用的货币,统一使用的货币,以秦“半两 ”钱为流通货币。4.以秦国通行的文字大篆为基础,命李斯简化之而制定小篆,颁行全国,统一文字。5.在开创统一的邮驿制度方面,秦朝也有不世之功。6.促进制造工艺。思想方面:焚书坑儒, 对中国文化进行一次清洗。 为了钳制人民的思想, 接受李斯的建议 ,除了秦史、农业、 卜

3、筮和医药的书籍外, 下令将所有史书一律烧毁, 全国百姓和士人私自收藏的经书和诸子百家的典籍,也全部由官府统一烧毁,此即“焚书 ”。由于百姓与士人不满,而言论遍布各地。有两个方士 (以求神仙、 炼仙丹为业人) 叫做卢生、 侯生,在背后议论秦始皇的过失。秦始皇得知,派人去抓捕他们, 他们已经逃跑了。 秦始皇大为恼火,又发现咸阳有一些儒生也一起议论过他。 秦始皇把那些儒生抓来审问。 儒生经不起拷打, 又东拉西扯地供出很多人来。秦始皇下令,逮捕 460 多人押到骊山的山谷中,全部坑杀,也就是活埋。由于这些人绝大部分是儒生,所以被后人称为 “坑儒 ”。其余犯禁的儒生被流放边境。政权方面:1.秦始皇改变了

4、历来的帝王称号。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高过了三皇和五帝, 最后将皇和帝并称为 皇帝 。2.秦始皇对中央政治体制进行了改革。皇帝之下是三公九卿:三公是丞相、 太尉和御史大夫。3.在地方,加强君主集权的重要措施是实行了郡县制。这是地方政治体制的历史性变化,代替了原来的分封制。设置郡县,由皇帝亲自任命官吏进行治理,罢免权也操纵在皇帝手里。这样就能使天下长期稳定,政权永远掌握在中央皇帝的手里。14.除了政治体制改革外,秦始皇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集权统治。第一,修造长城。第二,没收天下的兵器,然后熔化铸成十二个巨大的铜人,每个有 24 万斤,防止天下人作乱。第三,修建官道,即弛道。第四,为了根绝先

5、前六国后裔的反叛行动,秦始皇将后裔贵族们连同富豪一块迁到了咸阳, 这样便于监视, 同时也繁荣了都城的经济。 第五,开拓南越,使中国的版图包括了今天两广,以至扩张到今天越南北部一带。二,概述汉承秦制:秦统一 后,建立了一套以丞相 为核心 的中央官僚体制 ,其主要职官是丞相、太尉 、御史大夫。丞相是百官之长,其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全国 政务 。所谓 “相国 、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 ,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太尉,负责管理军事 ,“金印紫绶,掌武事”, “为百官之长 ”。御史大夫,其位次略次于丞相,是丞相的辅佐。汉书 百官公卿表 :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紫绶,掌副丞相。”在秦代 ,掌司法是御

6、史大夫的主要职掌。御史大夫并不受制于丞相,而是直接受命于皇帝。西汉 建立后,承袭秦制,虽略有所改,但在汉武帝 以前的中央 行政体制 ,基本上没有突破秦代模式。故有“汉承秦制 ”之说。只是在汉武帝时,中央官制出现了内朝 与外朝的划分,皇权 也进一步 集中 。三:概述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一、建立三省六部制。所谓三省,指:中央的决策机构 内史省,负责起草和颁布皇帝诏令,头子称“内史令 ”;中央的审议机构 门下省,负责审察政令,头子称“纳言 ”;中央的执行机构 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头子称“尚书令 ”。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户、礼、兵、刑、工部。二、将东汉以来的州、郡、县三级制,改成州、县两级制。三、

7、规定九品以上的地方官,必须由中央的吏部任免,州县佐官要三年一换,不能连任。所用之人,必须是外州县者,凡本地人一律不得征用。四、重视吏治,奖励良吏,严惩奸吏。五、废除 “九品中正制 ”,命令各地选拔人才时,要注重德才兼备,推荐上来的人才当中再以考试加以选拔。六、废除前朝各种酷刑,以“以轻代重,化死为生”为指导思想,颁布了开皇律。七、将所有士兵的户籍全部划入当地州县,土地分配和赋役征收与原来的农民一样,只是他们仍有士兵的职责,受军府管辖。八、下令除边疆和京师守卫军队以外,其余的军事装备立即停止制造和销毁,军人子弟应弃武从文,要把尚武之风变成习文之气。九、采取了 “大索貌阅 ”和 “输籍法 ”两项措

8、施,严格核对户口,实行户籍制度。2十、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 ”,调整租赋。十一、 命令宇文恺率领民工开凿广通渠, 以便把潼关以东的东西运到首都, 也为两岸土地提供灌溉条件。十二、下令改铸五铢钱,废除其他古币和私人铸币,只准五铢钱流通。四:为什么宋朝是繁荣与创造的黄金时代?宋朝有它辉煌的一面, 它处在中国历史从中世纪向近世转变的转折点, 也就是唐宋之际的社会变革时期,无论在经济、科技、文化各个领域,它都是繁荣与创造的黄金时代。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北宋的科举制基本上本着“三公”(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为封建王朝选拔出各级政府官员和人才,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这也为以后

9、官僚政治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最能反映宋朝官僚政治特点的是君主独裁体制的形成。 宋初统治者通过分化事权削弱宰相的权力,将一切行政权、军权、财权收归中央,集中到皇帝手里,空前强化中央集权和皇帝的权力。二、宋朝传统农业的新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早稻优良品种占城稻; 其二是, 原先水稻栽培采取粗放的直播法,这一时期把直播法改造成为移植法, 也就是说, 过去把稻种直接撒播到田里, 现在先把稻种在秧田上培育,然后移植(即插秧)到大田。其三是,对于水稻栽培的各个环节都讲究精耕细作:秋收后的耕田,务求再三深耕,使土壤疏松细碎;春耕时再三耕、耙,使土细如泥。三、宋朝的“商业革命”如果对宋朝的首都东京

10、 (开封) 与唐朝的首都长安加以分析比较, 就可以发现唐宋之间的巨大社会变革,也可以从这个中原大都市中看到商业革命的真实状况。唐朝的长安是一个棋盘状的封闭结构, 纵横相交的街道形成许多由围墙封闭起来的居民区“坊 ”,商业区也封闭在 “坊 ”的区域内,这就是东市与西市。这种封闭性结构在宋朝的开封被打破了。随着开封的繁荣,不再有坊市之间的严格区分。这种变革在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中有着巨大的意义, 它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 把商业活动从封闭的 “坊 ”中解放出来,扩散到大街小巷的沿线,形成了近代都市商业街的雏形,为都市商业拓展了新空间,也为都市增添了繁华的商业气息与市井色彩。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

11、万多户, 其中六百四十家资本雄厚的商户, 分别属于一百六十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开封城位于汴水(汴河)两岸,汴水北通黄河,南通淮河、长江,因此开封市场上有来自江淮的粮食、沿海各地的水产、辽与西夏的牛羊,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酒、 果品、茶、丝绢、纸、书籍, 还有日本的扇子、 高丽的墨料、 大食(阿拉伯)的香料和珍珠。凡此种种,无不显示商业气息的浓厚,表明这一时期的商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四、领先于世界的宋朝科技成就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造纸术这四大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其中的三项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在宋朝有了划时代的突破。五、经济重心南移的最终完成3宋金对峙时期,

12、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他们与南方人民一起, 共同促成经济重心南移的最终完成。 靖康之乱后北方人口的南迁, 是继永嘉之乱、 安史之乱两次南迁高潮之后的第三次高潮。此后,南方地区的开发,农业的集约化经营,都有明显的发展。经济最发达的江南地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五:试述雍正的历史功绩整顿吏治。雍正皇帝即位之初克服各个方面的阻力, 在全国上下大规模的开展清查亏空,设立会考府,实行耗羡归公,实行养廉银制度,取缔陋规等多项工作,由于他态度决断,雷厉风行, 清朝的财政状况在短时间内得到明显改善, 官吏贪污吏治腐败的坏况都有很大的转变。摊丁入亩。雍正实行改革,将人丁税摊入地亩,按地亩之多少,定纳税之数目。地多者

13、多纳, 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是谓 摊丁入地 ,一举取消了人头税。这项措施有利于贫民而不利于地主,是我国财政赋税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耗羡归公。我国古代以银、铜为货币,征税时,银两在兑换、熔铸、保存、运卸中有一定损耗,故征税时有一定附加费。此项附加费称耗羡 雍正实行 耗羡归公 ,将此项附加费变为法定税款、固定税额,由督抚统一管理,所得税款,除办公费用外,作为养廉银 ,大幅度提高官吏们的俸入。这样,既减轻了人民负担,又保证了廉政的推行。创立军机处,推广奏折制度。清雍正把权力进一步集中在皇帝手中,创立军机处,作为皇帝的秘书班子,为皇帝出主意、写文件,理政务,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其特点是处理政事

14、精简速密。军机大臣直接与各地、各部打交道,了解地方情形,传达皇帝意旨。改土归流。雍正即位后,废除了云南、贵州、广西、四川、湖南各地的许多土司,改成和全国一致的州县制度。 改土归流 是一场严重的斗争,许多土司武装反抗,雍正坚决派兵平定。从长远来说, 改土归流 是进步的措施,打击和限制了土司的割据和特权,对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有利。另外,废除贱籍,废除腰斩也是他一个功绩。其实,废除腰斩的原因是这样的:雍正皇帝有一次杀了一个人,是用腰斩,因为腰斩是一刀从腰部砍下去,砍下去之后人还活着,这个人在被砍之后,用手指蘸着血在地上连写七个 “惨”字,雍正皇帝听说之后觉得非常惨,所以就下令废除腰斩。六:试述历史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第一 ,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是旅游.尽管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不完全等同于旅游,但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旅游关系密切.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不仅可以为旅游部门增加直接的收入 ,还可以带动整个第三产业的发展, 实现经济和就业的目标. 同时通过旅游开发进行资源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