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联合考试物理试卷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9209437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83.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联合考试物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联合考试物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模拟联合考试物理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72017 级高三上学期段考三考试级高三上学期段考三考试 物物 理理 试试 题题 2019.112019.11 第第卷(选择题卷(选择题共共 4848 分)分) 一一、选择题选择题:本题共本题共1212 小题小题,共共 4848 分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第 1 18 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第要求,第 9 91212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第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 18 8 题每题题每题 4 4 分,共分,共 3232 分。第分。第 9 91212 题每题题每题 4 4 分,分,共共 1616 分,全部选对的得分,全部选

2、对的得 4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2 分,有选错的得分,有选错的得 0 0 分。分。 1 1如图,质量如图,质量m mA Am mB B的两物体的两物体A A、B B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 面下落过程中,物体面下落过程中,物体B B的受力示意图是的受力示意图是 2.2.如图所示,某质点以如图所示,某质点以 A A 点为起点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点为起点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 A A 点运动到点运动到 B B 点用时点用时 2s2s,再经过,再经过 6 6s s 运动到运动到 C C

3、 点,第点,第 10s10s 末到达末到达 D D 点。已知点。已知 ABAB8m8m、CDCD24m24m,则该质点的初速度,则该质点的初速度 v v0 0和加速度和加速度 a a 分别为分别为 ( () ) 来源来源: :学科网学科网 ZXXKZXXK A.3m/sA.3m/s 、4m/s4m/s 2 2 B.0B.0、1m/s1m/s 2 2 C.0C.0、4m/s4m/s 2 2 D.3m/sD.3m/s 、1m/s1m/s 2 2 3 3. .一简谐横波在一简谐横波在t t0 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a a的振动方向在图中已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的振动方向在

4、图中已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A.该波沿该波沿x x轴负方向传播轴负方向传播 B.B.从该时刻起经过一个周期,从该时刻起经过一个周期,a a、b b、c c三点经过的路程三点经过的路程 C C 点最大点最大 C.C.从这一时刻开始,第一次最快回到平衡位置的是从这一时刻开始,第一次最快回到平衡位置的是C C点点 D.D.若若t t0.20.2 s s 时 质 点时 质 点c c第一次到达波谷;则此波的传播速度为第一次到达波谷;则此波的传播速度为 5050 m/sm/s 4.4.如图所示,一质量为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2m2m 的物块在水平外力的物块在水平外力 F=F= mg 3

5、3 的作用下静止在角为的作用下静止在角为 3030的斜面体上的斜面体上. . 已知物块与斜面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物块与斜面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80.8,重力加速度大小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 g,关于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关于物块所受的摩擦力 f f,下,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列说法正确的是() C 2 A.fA.fmgmg、沿斜面向上、沿斜面向上 B.fB.f mg 3 3 、与、与 F F 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相反 C.C.mgf 5 34 、与、与 F F 方向的夹角为方向的夹角为 120120 D.D. mgf 3 32 、与、与 F F 方向的夹角为方向的夹角为 120120 5.5. 如

6、图所示,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如图所示,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与地面 垂直,一小物快以速度垂直,一小物快以速度v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平飞 出出,小物快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小物快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此距离最大时,大时, 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为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为 g g) A A 2 16 v g B B 2 8 v g C C 2 4 v g D D 2 2 v g 6.6.“双摇跳绳双摇跳绳“是指每次在双脚跳起后,绳连续绕身体两周的跳绳

7、方是指每次在双脚跳起后,绳连续绕身体两周的跳绳方法。在比赛中,高三法。在比赛中,高三 某同某同学学 1min1min 摇轻绳摇轻绳 240240 圈,跳绳过程脚与地面接触的时间约为总时间的圈,跳绳过程脚与地面接触的时间约为总时间的 2/52/5,则他在整个跳绳过程中的平,则他在整个跳绳过程中的平 均功均功率约为率约为( () ) A.A. 15W15WB.B. 60W60WC.C. 120W120WD.D. 300W300W 7.7.如如 图所示为图所示为 a a、 b b 两颗卫星运行的示意图两颗卫星运行的示意图, a a 为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动的卫星为绕地球做椭圆轨道运动的卫星,b b 为

8、地球同步卫星为地球同步卫星, P P 为两卫星轨道的切点为两卫星轨道的切点P P、Q Q 分别为椭圆轨道的远地点和近地点分别为椭圆轨道的远地点和近地点卫卫星星 在各自的轨道上正常运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在各自的轨道上正常运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卫星卫星 a a、b b 的周期可能相等的周期可能相等 B.B. 卫星卫星 a a 在由近地点在由近地点 Q Q 向远地点向远地点 P P 运行过程中,引力势能逐渐减小运行过程中,引力势能逐渐减小 C.C. 卫星卫星 b b 经过经过 P P 点时的速率一定大于卫星点时的速率一定大于卫星 a a 经过经过 P P 点时的速率点时的速率 D.D.

9、 卫星卫星 b b 经过经过 P P 点时的向心力一定等于卫星点时的向心力一定等于卫星 a a 经过经过 P P 点时的向心力点时的向心力 8.8.如图所示,质量均为如图所示,质量均为 m m 的的 A A、B B 两物体通过劲度系数为两物体通过劲度系数为 k k 的轻质的轻质 弹簧拴接在一起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弹簧拴接在一起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 A A 处于静止状态。在处于静止状态。在 A A 的正上方的正上方 h h 高处有一质量也为高处有一质量也为 m m 的小球的小球 C C。现将小球。现将小球 C C 由静止释由静止释 放,放,C C 与与 A A 发生碰撞后立刻粘在一起

10、,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忽略空发生碰撞后立刻粘在一起,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忽略空气 阻气 阻 3 力,重力加速度为力,重力加速度为 g g。下列说法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确的是( () ) A.CA.C 与与 A A 碰撞后瞬间碰撞后瞬间 A A 的速度大小为的速度大小为 B.CB.C 与与 A A 碰撞时产生的内能为碰撞时产生的内能为 mgh/2mgh/2 C.CC.C 与与 A A 碰撞后弹簧的最大弹性碰撞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势能为 mgh/2mgh/2 D.D.要使碰后物体要使碰后物体 B B 被拉离地面被拉离地面, h h至少为至少为 mg/8mg/8 9.9.如图所示是一个玩具陀螺

11、如图所示是一个玩具陀螺,a a、b b 和和 c c 是陀螺上的三点是陀螺上的三点当陀螺绕垂直于当陀螺绕垂直于地 面 的地 面 的 轴线以角速度轴线以角速度稳定旋转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稳定旋转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Aa a、b b 两点的线速度相同两点的线速度相同 B Ba a、b b 两点的线速度比两点的线速度比 c c 点的线速度大点的线速度大 C Ca a、b b、c c 三点的角速度相等三点的角速度相等 D Dc c 点的向心加速度比点的向心加速度比 a a、b b 点的向心加速度大点的向心加速度大 10.10.如图所示,两个质量为如图所示,两个质量为 m1=2kgm1=2k

12、g,m2=3kgm2=3kg 的物体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两的物体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两 个大小分别为个大小分别为 F1=F1= 40N40N、F2=10NF2=10N 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 m1m1、m2m2 上上,则达到稳定状态后则达到稳定状态后,下列说法正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确的是 A.A.弹簧秤的示弹簧秤的示数是数是 28N28N B.B. 弹簧秤弹簧秤 的示数是的示数是 30N30N C.C.在突然撤去在突然撤去 F2F2 的瞬间,的瞬间,m1m1 的加速度大小为的加速度大小为 6m/s6m/s 2 2 D.D.在突然撤去在突然

13、撤去 F2F2 的瞬间,的瞬间,m2m2 的加速度大小为的加速度大小为 4m/s4m/s 2 2 11.11.如图所示如图所示,质量为质量为 m m 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现有一与水平方向成现有一与水平方向成角的恒力角的恒力 F F 作用于物作用于物 体上,恒力体上,恒力 F F 在物体上作用了一段在物体上作用了一段时间时间( (作用过程中物体始终未离开水平面作用过程中物体始终未离开水平面) ),则在此过程中,则在此过程中 A.A.力力 F F 对物体做的功大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对物体做的功大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B.B.力力 F F 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对物体做

14、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C.C.力力 F F 对物对物体的冲量大小大于物体动量变化的大小体的冲量大小大于物体动量变化的大小 D.D.力力 F F 对物体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对物体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 1212如图甲所示,为测定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如图甲所示,为测定物体冲上粗糙斜面能达到的最大位移x x与斜面倾角与斜面倾角的关系,将某一物体的关系,将某一物体 每次以不变的初速率每次以不变的初速率v v0 0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推出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推出,调节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调节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实验测得实验测得x x与斜与斜 面倾角面倾角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的关系如图乙所

15、示,g g取取 1010 m/sm/s 2 2,根据图象可求出( ,根据图象可求出() gh 2 4 图甲图甲图乙图乙 A A 物体的初速率物体的初速率v v0 03 3 m/sm/s B B 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750.75 C C 取不同的倾角取不同的倾角,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位移,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位移x x的最小值的最小值x xmin min 1.441.44 m m D D 当某次当某次3030时,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后将沿斜面下滑时,物体达到最大位移后将沿斜面下滑 第第卷(非选择题卷(非选择题 共共 5252 分)分) 二、实验题二、实验题: :每空每

16、空 2 2 分,共分,共 1010 分。分。 实验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实验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提供的器材有:带定滑轮的长,提供的器材有:带定滑轮的长 木板,有凹槽的木块,木板,有凹槽的木块,20g20g 的钩码若干,打点计时器,电源,纸带,细线等。实验中将部分钩码悬的钩码若干,打点计时器,电源,纸带,细线等。实验中将部分钩码悬 挂在细线下挂在细线下, 剩余的全部放在木块的凹槽中剩余的全部放在木块的凹槽中, 保持长木板水平保持长木板水平, 利用打出的纸带测量木块的加速度利用打出的纸带测量木块的加速度。 来源来源:Z_xx_k.Com:Z_xx_k.Com 来源来源:Z:Zxxxxk.Comk.Com (1)(1)正确进行实验操作,选取一条纸带,从某个清晰的打点开始,依次标注正确进行实验操作,选取一条纸带,从某个清晰的打点开始,依次标注 0 0、1 1、2 2、3 3、4 4、5 5、6 6, 分分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