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成语教案 (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916454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文字运用成语教案 (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言文字运用成语教案 (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言文字运用成语教案 (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言文字运用成语教案 (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言文字运用成语教案 (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文字运用成语教案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文字运用成语教案 (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语言文字运用成语教学目标:1、把握考试要求2、熟记规律并灵活运用重难点:熟记规律教学方法:通过例题的分析总结规律教学时数:1教具准备:PPT 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光辉灿烂,我们身为炎黄子孙,对于自己祖国的文化必须要有一定的了解,这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光荣。而怎样体现自己的文化修养呢?一个很简单的方法:说话。你是妙语连珠还是笨嘴拙舌,是能言善辩还是词不达意,说上几句话就能了解了。而体现自己说话有水平有文采的极重要的一种方式就是:恰当适量使用成语。那么成语的使用到底应该注意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二、成语使用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误区误区一,望文生义有些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

2、的,我们看到某一不明含义的成语,如果只从字面上去附会,就极易出现望文生义的毛病,作出错误的或片面的解释。如:(1)对茶的重视很不够也说明了这一点,甚至形成偏见,以为中国的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次不如一些进口饮料。(2)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豹。“下里巴人”原指流行于战国时楚国的下里 巴人两首民间歌曲。后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艺作品,多用来谦称自己的作品。而(l)句在使用“下里巴人”这条成语时,把它误解成地位不高的人。“目无全牛”指解剖牛的肢体时,看到的是其各个相连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比喻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亦

3、形容办事准确熟练。而(2)句在使用该成语时,把它误解成只见部分不见整体了。误区二,对象误用有些成语使用的对象是特定的,如果掌握不牢,就很容易扩大其使用对象,从而造成错误。如:(1)这对老朋友分别了近半个世纪,没想到这次居然大街上萍水相逢,于是站在路边畅谈起来。(2)同学们有不懂的问题应虚心向老师请教,不耻下问。“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句(1)用该成语形容老朋友相遇属对象误用。 “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句(2)是学生向老师请教,用“不耻下问” ,显然用错了对象。误区三,褒贬不分成语在感情色彩上有褒义、贬义、中性之分,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加以分清,

4、避免误用。如:(1)全市几百名警察倾巢出动,终于将歹徒捉拿归案。(2)在成克杰治下,广西贪官前赴后继上刑场。“倾巢出动”比喻全部出动,多含贬义。句(1)用来形容警察有误。 “前赴后继”形容英勇战斗,勇往直前,多含褒义。句(2)用来形容贪官有误。误区四,轻重不当有些成语的词义有轻重之分,使用时应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如:(1)各种形式的周刊、月刊、分类细密的专业报纸不断出现,真有风起云涌之势。(2)每个考生都要注意休息,否则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考试。“风起云涌”比喻事物迅速兴起,声势浩大。句(1)用来形容各类报刊出现,犯了“大词小用”的毛病。 “三长两短”多用来指意外的事故或灾祸常用作“死亡

5、”的委婉语。句(2)用来形容考生,有些言重了。误区五,形近混淆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如:(1)周老师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非常关心,真称得上无所不至。(2)只要我们按照科学的方法去做,无疑一定能改变那种事半功倍的状况。“无所不至”指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后多含贬义。而(1)却把它与一字之差的成语“无微不至”混淆了。 (2)句把事半功倍“当成了”事倍功半“,意思用反了。误区六,语义重复在使用成语时,要注意将成语和句子语义进行比照,否则极易造成成语隐含义与句子语义的重复。如:(1)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吧。(2)我俩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6、“难言之隐”指难以明说的事情或缘由。该成语与(l)句中的“苦衷”义有重复。“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不分上下。该成语与(2)句中的“各有千秋”义有重复。误区七,功能混乱每个成语在句中都有自己不同的语法功能,如果对此把握不准,就易造成功能混乱的错误。如:(1)这则笑话,对旧中国办事推诿,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学习诸公”给予了有力讽刺。(2)他往四周一看,发现漫山遍野都是这种怪石,这时他心中就有了出奇制胜叛军的妙计了。“漠不关心”是一个动词性成语,在句中一般作谓语,不能带宾语。 “出奇制胜”也不能带宾语。而句(1) 、句(2)却硬让它们带上了宾语,都犯了功能混乱的错误。误区八,谦敬颠倒有些成语有谦词与敬词

7、之分,如果辨别不准,就会犯谦敬颠倒的错误。如:(1)王教授已谈了这些,算是抛砖引玉,下面请诸位发表高见。(2)刘厂长是这方面的行家,下面请他不揣冒昧地跟大家讲几句。“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常作谦词,用在自己身上,句(1)却用在别人身上,犯了谦词敬用的错误。 ”不揣冒昧“指不揣度自己言行轻率,常作谦词。句(2)却把它用在刘厂长身上、同样犯了谦词敬用的毛病。三、成语的分类按成语的结构来分类: 主谓式:名副其实、盛气凌人、杞人忧天、胸有成竹、买椟还珠 动宾式:好为人师、莫名其妙、视为畏途;联合主谓式:天翻地覆、水落石出、手舞足蹈;联合动宾式:知己知彼、养精蓄锐、防

8、微杜渐、发号施令; 联合名词式:粗心大意、南辕北辙、镜花水月;联合动词式:突飞猛进、勇往直前;动补式:逍遥法外、问道于盲;兼语式:以邻为壑、令人生畏;并列式:千山万水、画蛇添足;偏正式:倾盆大雨、窈窕淑女(中间可加“的” 字)。成语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而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 形象鲜明的作用。它的本身就有不少比喻和对比以及加重的措辞方法。如“阳奉阴违” 、“外强中干”、“ 五光十色”、“一知半解”、“ 七嘴八舌” 、“患得患失”、“不寒而栗” 等各有妙用。四、成语使用规则及步骤1、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2、体会成语的感情色彩; 3、要注意成语

9、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4、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5、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合要求的。 具体地说,就是: 1、 事理简单,更要深思。 例如: (1)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99全国) (2)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3)人们走回头路的劲头没有来的时候,有些人走累了,就成群结队地坐在柏油马路边的树阴底下聊天。 (4)心目中先有了跃然纸上的人物,才能写出生动的故事来。 2本义出现,要敢于相信。 不少成语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决不能认为它用错

10、了。例如: (1)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92全国) (2)他在攀登峭壁时跌了下来,肝脑涂地,惨不忍睹。 (3)还有十分钟就要上车了,你只粗枝大叶地告诉我就行了。 (4)他被扔进了地牢,从此光天化日同他再也没有缘分了。 3见一字,更要见其余。 例如: (1)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95全国) (2)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来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95全国) (3)天下决无一挥而就之事,亦无一学即能之业,无不从一点一滴的积累而成。 (4)为了给心爱的儿子送大衣,母

11、亲在风雪中已经茕茕孑立地等了一个小时。 (5)几近年来,伊拉克因受制裁,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困难。最近又遭到美英飞机的袭击,真是祸起萧墙。 4、 “两栖”色彩,要能兼知。 例如: (1)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 想象力、 (91全国) (2)父亲从来没有像今晚这样口若悬河,仿佛他有满肚子的苦衷要告诉我一样。 (3)驻科索沃地区的几位青年记者发回的新闻背景材料信息丰富,平铺直叙,得到新闻部主任的赞扬。 (4)蹇叔的老谋深算,弦高的勇敢机智,先轸的忠直刚烈,都只寥寥几笔,便刻画得栩栩如生。 5字面重复,要能看出。 例如: (1)他乐不可

12、支,笑醒了,原来是一场南柯一梦。 (2)她一语道破了他的隐私,使他好像如芒在背。 (3)他在监狱里受尽折磨,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6、变更用法要能明白。 例如: (1)搞好群众关系对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可是有人等闲视之。 (2)土郎中的名堂可多啦,山上有的是万验灵丹,比这里的盐水强多了。五、课堂练习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昨天晚上,忽然狂风大作,暴雨如注,我被 振聋发聩的雷声惊醒醒了。 B、 康熙王朝是一部以史实为依据的 鸿篇巨制,它囊括了康熙在位时所有的重大历史事件。 C、最近,那位足球明星在场上情绪低落,心不在焉,传球和防守都差强人意,真是令人失望。 D、当

13、年中国音乐家往外走,现在世界著名音乐大师趋之若鹜地进入中国。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时下,田园风光游、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很流行,满足了人们走近自然、返璞归真的愿望。 B、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去年春天来得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 C、本届影展表现出参赛者对民俗摄影的深刻理解,参赛作品的题材从日常生活习俗、人物服饰到节庆活动应有尽有,真是蔚为大观。 D、这部电视剧虽然遭到了一些人的尖锐批评和指责,但是批评者认为,作者的创作动机是无可厚非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

14、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B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 C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D学习了他的先进事迹后,我们每一个青年都应该追本溯源,看看自己做得如何。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一句是( ) A.大英博物馆近来因财力吃紧,裁减工作人员,与中国文物有关的职位首当其冲,这样,中国文物的巡展活动自然难以开展。 B.有的国家靠“采购”外籍运动员提高在国际赛事中的名次,使本土选手减少了在更高舞台上历练的机会,这真是买椟还珠。 C.有些地方的球迷,对主队的平庸表现绝不漫骂,而是将大家耳熟能

15、详的老歌即兴换上新词,齐声歌唱,委婉地表达不满。 D.有的专家认为,能无所顾忌 地发表自己的想法而且面对困难不胆怯的孩子,往往具有领导者的潜质。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们班的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B随着两个儿子的出世,家庭状况更是捉襟见肘,她不得不去打工赚钱贴补家用,可她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挣的钱少得可怜。 C他搜集了许多经济学方面的图书来看,仿佛走进了令人应接不暇的名胜区,每跨一步总要点头叫绝,赞叹地说“平生初见” 。 D这些人垂头丧气,连眼皮也不敢抬,个个噤若寒蝉,都

16、挤到角落去找遮掩的坐位,正襟危坐,就像待审的犯人。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 “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 ,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B王大伯十分喜爱小动物,只要见到流浪的小猫小狗,他都要想办法把它们喂饱,有的人对此感到不解,他却乐此不疲。 C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拍手称快。 D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题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B在灿若群星的世界童话作家中,丹麦作家安徒生之所以卓尔不群、久享盛誉,是因为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