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高三生物4月月考试题(九)(含解析)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9137850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高三生物4月月考试题(九)(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高三生物4月月考试题(九)(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高三生物4月月考试题(九)(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高三生物4月月考试题(九)(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高三生物4月月考试题(九)(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高三生物4月月考试题(九)(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高三生物4月月考试题(九)(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照一中2014级“圆梦之旅”(九)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1. 甲胎蛋白(AFP)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后约两周AFP从血液中消失。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会持续性异常升高。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 肝细胞中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AFP的加工与运输B. 肝细胞的分裂周期变长时,AFP合成会增加C. 指导合成AFP的基因属于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后才表达D. 肝细胞发生癌变后因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而容易发生扩散【答案】A.2. “玉兰花欲开,春寒料峭来”。每年初春,天气仍然寒冷,我们看到玉兰的花已经开放,而叶却尚未长出。关于这时玉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花的开放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 B. 花瓣

2、细胞将葡萄糖氧化分解C. 诱导花芽萌发的温度较叶芽高 D. 利用了上年贮存的光合产物【答案】C【解析】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的调节,所以花的开放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A正确;所有的植物细胞都能够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正确;每年初春,天气仍然寒冷,我们看到玉兰的花已经开放,而叶却尚未长出,说明低温下花已经萌发,而也没有,即诱导花芽萌发的温度较叶芽低,C错误;玉兰的叶还没有长出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此时利用的是年贮存的光合产物,D正确。【点睛】3. 对下图所示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 B系鼠和C系鼠的皮肤对于子代A系鼠是抗体B. 子代A系鼠的浆细胞裂解了移植的B系鼠皮肤C.

3、C系鼠的皮肤没有引起子代A系鼠的免疫应答D. 注射淋巴细胞使子代A系鼠的基因型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B系鼠和C系鼠的皮肤对于子代A系鼠是抗原,A错误;B系鼠皮肤是抗原,而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作用,B错误;据图分析,移植C和B鼠的皮肤后,子代A鼠没有对C系鼠的皮肤产生排斥反应,说明C系鼠的皮肤没有引起子代A系鼠的免疫应答,C正确;注射淋巴细胞并没有改变子代A系鼠的基因型,D错误。4. 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灰身和黑身是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长翅灰身果蝇杂交的子代中出现了残翅雌果蝇,雄果蝇中的黑身个体占1/4。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 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

4、体上B. 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C. 子代不会出现残翅黑身雌果蝇D. 亲本雌蝇只含一种隐性基因【答案】B【解析】依题意:双亲均表现为长翅灰身,必然都含有长翅基因和灰身基因,子代出现残翅雌果蝇,说明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且该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双亲与翅的长度相关的基因组成均为Aa;子代雄果蝇中出现黑身个体,说明至少双亲之一含有黑身基因,且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若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子代雄果蝇中的黑身个体占1/2,与题中的1/4不符,说明双亲都含有黑身(b)基因,且该对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双亲与体色相关的基因组成均为Bb,进而推知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Bb。这两对基因无论位

5、于同一对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同两对染色体上,该对长翅灰身果蝇杂交,其子代都会出现残翅雌果蝇,雄果蝇中的黑身个体占1/4,A项错误;综上分析:这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B项正确;若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两对染色体上或A和B连锁,a和b 连锁,该对长翅灰身果蝇的杂交子代都会出现残翅黑身雌果蝇,C项错误;亲本雌蝇含两种隐性基因,D项错误。【点睛】为了便于分析,在自设相关基因符号的基础上,依据双亲与子代的表现型判断性状的显隐性进而推知双亲的基因型以及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 5. 三刺鱼通常以浮游动物水蚤为食。研究人员在有水蚤的人工水域,利用翠鸟模型和饥饿的三刺鱼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与本实验相关的分析

6、错误的是A. 本实验研究三刺鱼在有无翠鸟威胁时的取食行为B.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水蚤密度和翠鸟的有无C. 翠鸟在水蚤密度小的水域攻击三刺鱼的次数更多D. 翠鸟的存在改变了三刺鱼的捕食策略【答案】C【解析】三刺鱼通常以浮游动物水蚤为食。据图分析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水蚤密度和翠鸟的有无,因变量是三刺鱼对水蚤的进攻次数,由此可推断本实研究三刺鱼在有无翠鸟威胁时的取食行为,故A、B项正确;翠鸟是三刺鱼的天敌,利用翠鸟模型和饥饿的三刺鱼进行实验,由实验结果可知,当没有翠鸟时,饥饿的三刺鱼喜欢取食高密度的水蚤来解除饥饿的威胁,即此时饥饿的三刺鱼对高密度区的水蚤的攻击次数更多。当有翠鸟时,饥饿的三刺鱼会转移

7、到水蚤低密度区去捕食,即此时三刺鱼对低密度区的水蚤的攻击次数更多。由此可推知,翠鸟的存在改变了三刺鱼的捕食策略,故C项错误,D项正确。6. 为了探究生长素(IAA)和乙烯(ACC是乙烯的供体)对植物生根的影响,科学家用拟南芥下胚轴插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 促进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为50mol/LB. 两种激素浓度为0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仍能生根,这与其自身的激素有关C. 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细胞中,生长素和乙烯是同时合成并发挥作用的D. ACC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作用的影响是促进其生根【答案】B【解析】分析图示可知,促进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的最

8、适宜生长素浓度在10mol/L和100mol/L之间,若进一步探究最适浓度,可以在10mol/L和100mol/L范围内缩小浓度梯度,但不能判断50mol/L是最适宜浓度,A错误;两种激素浓度为0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均有一定的生根量,说明枝条本身就含有自身产生的生长素,B正确;该实验没有涉及拟南芥胚轴插条细胞中,生长素和乙烯合成时间,C错误;由图中信息可知,与ACC激素浓度为0比较,低浓度的ACC对插条生根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对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D错误。【点睛】本题是对IAA和ACC对插条生根的影响,分析题图获取信息并进行推理、判断是考查的重点;本题一定要有对照性思维,不同实验组需要与空白对

9、照组作对比,得出促进或抑制作用。二、非选择题7. 在25条件下对美花石斛和春石斛光合作用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点条件下春石斛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_,B点条件下美花石斛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产生的O2的扩散路径是_。据图分析,_更适宜在阴生环境中生活。(2)石斛类植物干重最主要的物质来源是_(填“无机盐”、“CO2”或“H2O”)。在无光条件下_的干重减少得更快。(3)光合色素的作用是_,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证实春石斛光合色素含量高于美花石斛,图中曲线表明的与之相匹配的实验结论是_。【答案】 (1). 叶绿体和线粒体 (2). 从叶绿体扩散到线粒体和细胞外 (

10、3). 美花石斛 (4). CO2 (5). 春石斛 (6). 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 (7). 在相同光照条件下,春石斛的总光合速率大于美花石斛【解析】试题解析:从图形可知:春石斛的呼吸作用那个较美花石斛大,但净光合速率春石斛的呼吸作用那个较美花石斛小。A点是美花石斛的光补偿点,此时呼吸作用和光合速率相等。B点为净光合速率最大的点。在光照强度较低的情况下,美花石斛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春石斛,故美花石斛更加适合生活在光照强度较低的环境中。解析:(1). A点时,既有光合作用,又有呼吸作用,能够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B点时,美花石斛叶绿体产生的氧气,一部分给线粒体有氧呼吸使用,另一部

11、分释放到细胞外。植物干重的增加即有机物的增加,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固定。在无光条件下只能进行细胞呼吸,由图可知,春石斛的呼吸作用大,故其干重减少更快。光合色素具有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作用,春石斛光合色素含量高于美花石斛,其光合作用速率高。即在相同光照条件下春石斛的总光合速率大于美花石斛。点睛: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越大,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速率就越快。能够产生ATP的结构是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但是细胞质基质不是细胞器。8. 健康成年人饮用1000mL清水后1-2 小时内,尿量显著增多,而饮用等量的生理盐水后,尿量变化幅度不大,回答下列问题:(1)饮用1000mL的清水后

12、,尿流量增多的原因是细胞外液的_下降,下丘脑分泌的_减少,_对水的重吸收减少。(2)当膀胱中尿液充盈时,膀胱中的相应感受器就会感受到刺激,产生_并传递到脊髓腰段的排尿中枢,且能上传到大脑皮层,产生尿意。如果排尿条件不成熟,大脑能抑制脊髓排尿中枢,这体现了神经调节具有_的特点。(3)若某人胸部脊髓因外伤截断,排尿反射可以完成吗?_请简要说明原因_。【答案】 (1). 渗透压 (2). 抗利尿激素 (3). 肾小管和集合管 (4). 神经冲动 (5). 分级调节(初级中枢受高级中枢的控制、调节) (6). 可以 (7). 排尿反射的反射弧还是完整的【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水盐平衡调节、神经调节、

13、反射弧的相关知识,对于(3)中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孤来完成,反射孤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1)当机体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尿量增加。(2)如当尿液在膀胱内积存到一定量时,就会刺激膀胱壁上的感受器,使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同时,神经冲动经过神经纤维向上传到大脑,使人产生尿意。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下,由大脑发出神经冲动经过神经纤维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神经冲动再沿着传出神经到膀胱,引起排尿反射。如果外界环境

14、不适宜(比如在课堂上),大脑就暂时抑制脊髓中的排尿中枢而不排尿。可见,脊髓里的神经中枢受大脑的控制。这体现了神经调节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3)如果某人胸部脊髓因外伤而截断,但排尿中枢位于脊髓腰段,由于排尿反射的反射弧还是完整的,因此可以排尿。9. 下表是某荒地一条食物链3个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单位:J/hm2.a)。后来由于该荒地被附近居民掘土而成为洼地,进而成为沼泽地。(1)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A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包括_;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该荒地的群落演替类型为_。 (2)受水浸泡的沼泽土壤,由于_,使有机物积累量增加,可成为开发有机肥和生物能源的场所。【答案】 (

15、1). 未被自身呼吸消耗,未被捕食者捕食,未被分解者利用(或答“A营养级现存总有机物的量”) (2). 3.2% (3). 次生演替 (4). 缺氧,微生物的活动减弱,土壤有机物的分解速度降低【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A为生产者,其同化量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2.481011J/hm2。a,这部分能量是由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A、B、C间的关系为ACB。荒地上发生的是次生演替。(1)根据表格中三个营养级生物的同化的能量,构建食物链为ACB,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A(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为2.481011J/hm2。a。这部分能量是由表中A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