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6第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训练8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9127377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6第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训练8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6第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训练8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6第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训练8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6第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训练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6第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训练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创新设计】(浙江选考) 2018 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 6 古代中国 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 18 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训 练 1. (2014浙江学考) 南北朝时期,在一些地点自然形成了“草市”。这个时期的“草市” 是( ) A. 民间集市B.城市商业区 C. 商业都会D.草料专营市场 解析“草市”是指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地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 答案A 2.( 原创 ) 右图是某历史书籍插页。图中所说的“九市”是指( ) A. 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 B. 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 C. 定时一聚的庙会夜市 D. 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解析A项“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指“草市”,形

2、成于南北朝时期;C 项夜市最早出现 在唐代后期扬州等地,北宋开始较为普遍;D项清代时出现繁华的商业市镇,如汉口、佛 山等。汉代“九市”是指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故选B项。 答案B 3. (2016温州高一期末) 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置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 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之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 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这主要是说明( ) A. 唐代手工业经济发达 B. 唐代对“市”的贸易不加任何限制 C. 唐代商业经济发达 D. 唐代对商业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 解析史料显示唐代对“市”的管理有严格的时间空间限制。故选D项。 答案D 4.( 201

3、6绍兴高一期末) 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 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下列关于唐代“草市”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2 A. 它是自然形成的乡村城市 B. 它由“草市尉”实行行政管理 C. 它后来演进为地方性商业中心 D. 它有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 解析南北朝时期,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了民间集市“草 市”。 到唐代“草市”的作用已经十分显著,大多在水运方便的地方,富室大户往往在这 里聚居。“草市”是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故A项错误;“草市尉”属于南北朝时期草市 的状况,故B项错误;“草市”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故 C项正确;它有

4、 比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在宋朝时出现,故D项错误。 答案C 5.(2016年 9 月金华十校联考)汉代对大商贾重征商税,不许社会有大富之现象;唐初不收 一切商业赋税,为前代所未有。这一变化反映出( ) A. 汉代节制资本,有均富思想 B. 唐朝商人政治地位有所改善 C. 汉代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 抑商政策在汉唐有不同表现 解析A 项材料未体现,材料也没有体现唐朝商人地位的改善,B 项也错误, C 项本身错 误。 答案D 6.(2016年 9 月金华十校联考)费正清指出, 宋朝出现了“商业革命”。下列对宋代“商业 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在交通便利之处出现草市 B. 宋都有正式

5、的“市”九处 C. 城市中出现商业区“市井” D. 汴京已形成繁华的商业街 解析宋代打破了传统的坊市制度,沿街设市,出现了商业街,因此D项正确。 答案D 7.(2016年 3 月宁波模拟 )雍正帝曾令宫廷画师精心绘制耕织图册,图里的主要人物, 如农夫、蚕妇等都被画成他本人及其家眷的容貌。这一做法体现出的经济思想形成于 ( ) 3 A. 西周B.战国 C. 秦代D.清代 解析题干内容反映了雍正帝对农桑的重视,体现的是重农抑商的经济思想。故选B项。 答案B 8.(2016年 9 月台州质量评估)西汉时期确立了商人应入市籍,一入市籍不得为官的制度。 这种情形开始转变于( ) A. 唐代B.宋代 C.

6、 明代D.清代 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开始有所转变。 答案B 9.(2016年宁波九校高二联考)明代凌濛初编著的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 “徽州风俗以 商贾为第一等生业,科第反在次者。”这反映了( ) A. 政府主张工商皆本B.商人社会地位提高 C. 徽商足迹遍及天下D.人们不再热衷科举考试 解析明代文学作品出现“商贾为第一等生业”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对传统重农抑 商政策的冲击。故选B项。 答案B 10. (2016杭州高一期末) 乾隆二十二年 (1757 年) ,清廷规定外国商船“将来只许在广东 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如或再来,必令远船返棹至广,不准入浙江海口”。材料所 述规定 ( )

7、A. 断绝了中外经济交流B.旨在扼制工商业的发展 C. 禁止国人赴海外经商D.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 解析材料体现清闭关锁国政策,只保留广州十三行作为来华外商的唯一通道。故选D 项。 答案D 11. 对明清两代实行闭关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一概禁绝外商来华贸易 B. 使中国与世隔绝,落伍于世界潮流 C.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范西方国家的侵略 D. 根本上是由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决定的 4 解析小农经济的封闭性是“闭关锁国”这一政策产生的经济根源,虽然这一政策造成了 中国逐步落伍于世界潮流并最终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但在当时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防范 作用,因此B、C、D三项表述均正确,而A项

8、“一概禁绝”的说法错误,因为清朝时仍开 放广州一处与外国通商。 答案A 12. (2016金温台高二联考) 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 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B. 东汉时期出现了水力鼓风冶铁的新技术 C. 唐朝能够制作精美的青瓷和白瓷 D. 清代开始实行海禁,阻碍对外贸易发展 解析“海禁”开始于明代。故选D项。 答案D 1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 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

9、凡 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 材料二宋神宗时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 邸店、酒楼、 质库 ( 即后来的当铺 ) ,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 去处,通晓不绝”。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 问题。“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为工、为匠、为镊、为负贩”。草市镇内 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镇市还建立了书院。 傅宗文宋代的草市镇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春秋战国至唐代“市”的特点。

10、(2) 结合材料二说明宋代“市”的新变化,并据材料三概括“草市”的作用。 (3)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市”与“草市”的主要区别。 5 答案(1) 特点:实行集中贸易;政府直接监管;时间和空间上限制严格。( 如答其他且符 合题意,同样正确) (2) 新变化: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作用:方便了百姓日常生活;促进了农村商品经 济的发展;推动了手工业技术的进步;有利于文化教育的发展。 (3) 区别:“市”主要设立在都城,“草市”出现在交通便利的地点;“市”是政府设置 的贸易场所,“草市”是自发兴起的民间集市。( 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同样正确) 14. 中国古代政府的经济政策严重抑制了商

11、业经济的发展,并最终影响了中国近代化的进 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 ) 高祖抑贾人衣丝、 乘车,而孝悌力田有常科,三老有常员, 以驱民于南亩 龚自珍对策 材料二海船除给有执照,许令出洋外,若官民人等,擅造两桅以上大船,将违禁货物出 洋贩往番国,并潜通海贼,同谋结聚,及为向导劫掠良民;或造成大船,图利卖与番国; 或将大船赁与出洋之人,分取番人货物者,皆交刑部分别治罪。大清会典事例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统治者对待农业和商业的不同态度。并说明由此而制定的经济 政策是什么。 (2) 材料二反映出清政府的哪一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对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有何影响? 答案(1) 态度:鼓励农业发展,限制商业发展。政策:重农抑商。 (2) 政策:“海禁”政策。影响: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发展的可能性,也使得中国社 会在 19 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