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某知名中学高二历史10月阶段检测试题_2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9107161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某知名中学高二历史10月阶段检测试题_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山东省某知名中学高二历史10月阶段检测试题_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山东省某知名中学高二历史10月阶段检测试题_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山东省某知名中学高二历史10月阶段检测试题_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山东省某知名中学高二历史10月阶段检测试题_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某知名中学高二历史10月阶段检测试题_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某知名中学高二历史10月阶段检测试题_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济宁一中2017级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学期阶段检测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命题人: 审题人: 2018年10月第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其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具备忠信、克己、礼让、仁恕等美德,还具有经世济民的情怀。孔子大力倡导君子之道,反映了当时A士阶层的思想品格和政治耍求B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C儒家重建社会秩序的政治主张D思想家对理想人格的共同追求2.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所以“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

2、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认为“制礼义”的目的是A消灭人的欲望 B维护社会稳定C满足物质需求 D调节社会纷争3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爱无差等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D存天理,灭人欲4.王莽建立新朝取代西汉,仅遭到朝野人士的零星反对;东汉末年既有割据一方的豪强,更有权势滔天的权臣,却大都不敢称帝。东汉末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权臣豪强对中央集权的畏惧 B当时社会对君权神授的尊崇C儒学忠君思想进一步理论化 D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恢复5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学士大夫家

3、族,经过两百余年的彼此联姻、互通声息、积累声望、垄断知识,终于演化为各地的士族集团,并且在魏晋时期居于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这一现象反映了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最终确立B古代选官重视经济基础C古代政治制度不断发生变化D儒学对政治的强大影响6.封禅大典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礼仪,礼仪的执行者往往是封建帝王,但在唐高宗举行封禅泰山时,皇后武则天随行并参与祭拜。690年,武则天做了皇帝。这在本质上反映了A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彻底改变 B武则天具有超强的能力和意志C儒家思想地位受到严重地冲击 D唐代有不拘礼数的传统和风气7.唐代女服的主要特征为风华美丽、不拘一格、个性突出,宋代女服一反唐代时的绚丽开放,呈现一种内敛

4、拘谨而又不乏淡雅精致的风格。这一变化反映A理学的道德观念日渐普遍化 B宋代治国理念发生根本变化C商品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D工商市民阶层日益发展壮大8陈寅恪认为,在政治体制、生活行为以及日常观念等许多基本方面,即使释道两教极盛,也未能取代儒家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但在意识形态特别是哲学理论上释道却风靡数百年。材料意在强调A社会传统信仰改变B儒学正统地位已动摇C儒学自身存在不足D文化呈现多元化状态9.朱熹编著小学集注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行为、读书、写字、饮食等习惯提出具体行为规范。这反映出他对儒学发展的主要贡献是A.树立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 B.初步建立儒学的教育系统C.推动

5、儒学的普及化与通俗化 D.使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10.宋明理学家倡导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A研究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C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11. 周公要求统治者“敬天保民”,孔子主张“德治”,孟子提出“仁政”,董仲舒提倡“天人感应”、“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朱熹强调“正君心”。材料表明,儒家主张为政者应该A.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B.发挥楷模和教化作用C.顺应天意,无为而治 D.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12在中国传统政治观念中,社会等级关系往往就是家庭内部关系的延

6、伸,“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由父子推及君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由个人、家庭扩大到国家和社会。这表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统治集团内部等级秩序分明 B政治权利依靠宗法制度维系C政治制度与儒家伦理相结合 D个人价值与国家利益相统一13.明末清初某位思想家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A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B抨击清朝腐朽统治 C提倡自由民主平等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14明代中后期,一些学者摒弃了纯学术研究的路子,从空谈“心性义理”转而投身到军事史、边疆史、科学技术史、外国史等方面的研究。上述现象的出现A受反君主专制

7、民主思想的影响B说明儒家经典权威受到质疑C彻底改变了读书人的价值取向D有利于探讨和解决现实问题15.“经世致用”是中国儒学的优良传统之一,而爱国“经世”又是明清实学思潮处于高潮时期的主要特征。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以天下为己任,反对封建专制的腐败统治,竭力主张进行改革,反对和批判宋明理学的空疏教条学风,要求学用一致、经世济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经世致用思潮已成为社会主流 B经世致用思潮否定了儒学思想C对理学批判符合统治者的需要 D爱国“经世”思想得到继承发扬16.两千多年前,中国先人通过观察等活动,探寻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凝练成了“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

8、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A中国先人有“道法自然”的理念 B历代气象的变化有规律可寻C重农抑商政策对科技发展有影响 D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可控性17.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甚至有人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被严厉禁止。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A造成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 B天文知识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C观测天象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 D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18.关羽故事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经在民间流传,但基本忠于历史原貌。宋代道士编造关公战蚩尤的故事,关羽成了道教的财神。明代时三国演义不断传播,关

9、羽的忠义勇武精神得到人们追捧。关羽故事的流传A还原了历史的细节,增加历史的真实 B传播了道教的观念,反映思想的进步C丰富了正统史学观,扩充历史的内涵 D折射了市民价值观,影响百姓的行为19.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20.“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A书法 B绘画 C戏剧 D杂技 21.古希腊建筑师们在设计伊瑞克提翁神庙时,计划把6根单调的石柱雕刻成少女形象,但少女的脖子纤细,无法承受神庙的重量,如

10、果加粗少女颈部,则会影响美观。建筑师们经过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给每个少女颈后保留一缕秀发,再在头顶加上花篮。这主要体现了古希腊A注重人文与审美契合的建筑理念 B妇女的社会地位已逐渐提高C建筑师具有活跃思维和高超技艺 D希腊艺术人才辈出成就斐然22.柏拉图在辩诉篇中写道:“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代价予以抵制。”苏格拉底的主张体现了古希腊公民A.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的特点 B.服从城邦与珍视自由有机结合C.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D.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23.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

11、家把苏格拉底视为先驱和战友,主要因为苏格拉底A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B尊崇理性、追求自由C强调美德即知识 D是希腊的伟大哲学家24.下图为布鲁特斯胸像(创作于公元15371538年)。雕像中,布鲁特斯身披古罗马长袍,脸向左侧有力地转动着,嘴角紧闭着,专注的眼神凝视着前方,面部神情表现出勇敢、公正、机智、坚定和决不妥协的英雄气概。该作品A体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觉醒 B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C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D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25. 薄伽丘十日谈中有个裁判官的故事。故事描述了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了句:“我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因为亵渎耶稣被宗教

12、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通过送礼疏通关系,被释放回家。该故事主要意在A提倡人现世生活的享受 B揭露教会腐败C鼓动人们去反对教皇统治 D反对禁欲苦行26.宗教改革家路德提出“因信称义”,主张只要直接阅读圣经,有虔诚信仰,灵魂便可得救。“因信称义”的提出A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 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C摧毁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D扩大了基督教会的影响27. 英国作家赫乔威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C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D反宗教的民

13、族革命28. 马丁路德认为:基督徒的自由是一种内心自由,纯属精神范围,只为上帝所知;在世俗事务方面,一个好基督徒应完全服从业已确立的权威。据此可知,马丁路德主张A教随国定原则 B强化教会权威C信仰即可得救 D简化宗教礼仪29.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促进了西欧社会制度的转型 B推动了文艺复兴向西欧的扩展C诱发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D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30有学者称王阳明为“中国的马丁路德”,他认为,王阳明心学对朱子理学的改造与西方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改造具有同等的价值与地位。这主要是因为两人A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B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C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