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感染岗前教育培训PPT演示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9055067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9.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内感染岗前教育培训PPT演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院内感染岗前教育培训PPT演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院内感染岗前教育培训PPT演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院内感染岗前教育培训PPT演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院内感染岗前教育培训PPT演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院内感染岗前教育培训PPT演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内感染岗前教育培训PPT演示课件(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感染” 重在防控,潘家卫生院2014院感知识培训,2020/10/24,3/66,什么是医院感染?,2020/10/24,4/66,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 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 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 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 感染。,医院感染定义?,静脉穿刺,插导尿管,肌肉注射,穴位注射,针灸,都有可能发生医源性感染,换药,口腔诊疗,急 诊 急 救,都有可能发生医源性感染,各类穿刺,输血,清创缝合,医院感染诊断原则,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 感

2、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 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 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TB杆菌等的 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2020/10/24,7/66,医院感染诊断原则,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

3、(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 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2020/10/24,8/66,诊断应把握的关键点,1、入院前不存在,入院后获得; 2、住院过程中获得,出院后发病; 3、与诊疗操作相关; 4、与医务人员、医疗设施、医院坏境中的病原体同源 5、本次感染与上次住院密切相关。,2020/10/24,9/66,2020/10/24,10/66,医院感染关系到病人、病人家属、医护人员的健康。 住院天数延长 医疗费用增加 加重感染死亡 医疗救治失败 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医院感染的危害,何为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

4、例及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也就是说:在特定人群中短时间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超过基础水平的现象。,例如: 某诊所短时间内(几天或几周内)发生了与注射相关的 局部感染病例增多; 输液室短时间内(1天或几天内)突然发生较多输液反 应; 口腔诊所近期内发现与诊疗操作相关的口腔感染病 例突然增多; 某科室或某诊所工作人员中患麻疹或不明原因呼吸 道感染的人突然增多;等 所有这些情况都有可能是 某些危险因素引发的医院感染暴发,如何发现医院感染暴发? 监测!监测是医院感染 预防控制的眼睛,如何监测医院感染病例?,对有住院病人的医院:重点住院病人 询问病史:了解基础疾病、接触史、手术史、侵袭性操作的内容和

5、持续时间、用药史等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不明原因的发热,体温38.5,应送血培养 48小时内填写报卡,上报院感科,2020/10/24,14/66,院内感染产生的原因,1、消毒灭菌不严格,2020/10/24,16/66,2、污染处理不当 2005年12月11日,宿州市立医院,为10名患者做白内障手术。结果10名患者均出现感染情况,其中9人的单眼眼球被摘除。 经调查,该院手术间先进行了一例中耳炎手术,患者排出大量含绿脓杆菌的脓性分泌物,之后于上午10点,在这间手术间进行了眼科手术,一直持续到下午一点多,十位病人全部做完手术。下午开始出现感染,2020/10/24,17/66,近年其他重大医

6、院感染暴发事件举例,2011年临汾市尧都区眼科医院白内障患者手术7人感染事件及处理情况的通报 2011年河南新安县人民医院院长因患者血液透析感染丙肝被免职 副县长停职 2011年11月安徽省涡阳县丹城镇近日发生一起约90人丙肝聚集性感染疫情 2012年2月广东河源市紫金县响水路 242人丙肝聚集性感染事件 2012年2月温州15人集体感染非结核分枝杆菌,内容提要: 一、消毒灭菌基本知识 二、重点科室重点管理 三、重点环节 四、职业防护 五、医疗废物管理,消毒灭菌知识,一、基本原则 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 、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先清洁,再进行消毒灭菌。 被传染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消洗消

7、。,二、常用诊疗器具及环境的消毒、灭菌 (一)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 体温表: 1.口表和肛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冷开水冲净,纱布擦干。 2.腋表也可采用酒精擦拭,终末用500mg/L含氯消毒剂盖盒浸泡30分钟 听诊器、血压计:用75%乙醇或25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袖带每周清洗、晾干备用。,压舌板、开口器、舌钳子中度危险性物品 (耐高温耐湿,高压蒸汽灭菌易于保存) 现状: 不消毒、 酒精棉擦拭消毒。,吸引瓶、引流瓶:先流动水刷洗,再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流动水冲净,晾干。有条件尽可能使用一次性吸引、引流装置。 痰盂、便器:专人专用,建议选用一次性便器。

8、,(二)换药用物品消毒 1.换药用的缸罐,每周更换2次。送供应室清洗、消毒、高压蒸汽灭菌。,存在问题: 1.容器不更换、不消毒。 2.容器不清洗,连同没用完的碘伏、酒精棉球一起高压蒸汽灭菌。 3.将未用完的碘伏、酒精棉球倒入新换容器内。,2.无菌持物钳(镊) 持物钳(镊)干式保存,每4小时更换一次,有污染时及时更换。 缸、罐、钳(镊)等清洗、消毒,高压蒸汽灭菌。 注意: 不得用消毒液保存持物钳(镊)。 一罐内不得放多把镊钳。 持物钳(镊)不能用于换药。 换药缸(罐)不能代替换药碗使用。,3.凡士林纱布不能用高压蒸汽灭菌。 解决办法: 因基层医院基本无干热灭菌设备。所以,选择使用一次性凡士林无菌

9、纱布,(三)气切导管、吸氧装置 中、高水平消毒 气管切开内套管 : 主要存在问题:不清洗直接消毒 使用中的气切内导管每4-6小时消毒,消毒方法: 1、煮沸消毒30分钟。 2、3%H2O2溶液浸泡30分钟 注意:消毒前一定要清洗干净。 终末处理:送供应室清洗-消毒-高压灭菌-备用。 氧气湿化瓶、氧气连接管: 1、氧气湿化瓶: 湿化液用无菌水每天更换。 湿化瓶每周消毒更换1次。流动水清洗、晾干,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干燥、保存于自封袋内备用。 2、一次性吸氧装置每周更换一次。,(四)环境与物体表面的消毒 地面、物体表面、床单元的清洁与消毒 普通诊疗病区:无明显污染时, 采用湿式清

10、洁。(床单元每日清水擦拭,地面每日湿式清扫2次以上) 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如手术室、产房、口腔科等每天常规消毒液擦拭, 所有区域:当地面、物体表面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病人出院或死亡后应对床单元及其相邻区域进行清洁和终末消毒。,注意个人防护,地面消毒采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 1000ml加1片500mg/L) 物体表面消毒方法同地面。,量好刻度: 准确 减少工作量 避免随意性,5000ml,洁具的处置: 用后清洗干净,抹布用250mg/ L含氯消毒剂浸泡 30min 、拖布清洗后用500mg/ 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

11、清洗干净,晾干备用,内镜的消毒与灭菌 常规消毒时间:2%戊二醛 10分钟 支气管镜浸泡:2%戊二醛不少于20分钟 当日不再使用的内镜:消毒时间20分钟 需要达到灭菌时间:浸泡10小时,用无菌水冲洗,无菌巾擦干后使用。,紫外线消毒灯的安装和使用,紫外线灯管安装的数量 存在问题:安装数量随意性。 正确的安装的数量:按照1.5wm3计算。 例:6m5m3m=90m3 (901.5)30=4.55支 此房间应安装5支30W紫外线灯管。 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酒精布巾擦拭一次。 注意眼睛和皮肤的保护。(最好在无人情况下使用) 定期监测(每半年监测1次)紫外灯的照射强度,使用中的强度应不低于70W/

12、 cm2。,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一、基础措施 无菌物品、清洁物品、污染物品应当分区放置。无菌物品必须保持包装完整,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以及检查打包者姓名、灭菌编号、灭菌批次号等标识,按灭菌日期顺序置于无菌物品存放柜内,保持存放柜清洁干燥。,6项信息必不可少,二、流程,紧紧相扣,物品包装规范要求,1、灭菌包质量要求:器械包重量不宜超过7公斤,敷料包不宜超过5公斤。 灭菌包体积要求: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不宜超过30cmx30cmx25cm;脉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不宜超过30cmx30cmx50cm。 纺织品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4天,未达到环境标准时,有效期宜为7天;使用一次性

13、皱纹纸、医用无纺布、一次性纸塑袋、硬质容器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无菌包储存要求,存放架或柜距地面高度20cm25cm,离墙5cm10cm,距天花板50cm。 无菌包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应去除包装。 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应干燥、包装后专柜存放 接触无菌物品前应洗手或手消毒。,无菌物品卸载,应注意 化学指示带颜色变化、生物监测或批量监测等 有无湿包 包装完好性,内容提要: 一、消毒灭菌基本知识 二、重点科室重点管理 三、重点环节 四、职业防护 五、医疗废物管理,基层医院重点部门存在的主要共性问题,1、布局流程不合理、坏境欠整洁 2、手卫生执行不规范 3、标准预防和

14、职业防护意识差 4、不能正确掌握常用物品的消毒灭菌方法 5、一次性医疗用品重复使用,如电刀 6、消毒灭菌监测不规范,产房、人流室,手术室,内 容,口腔科,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事件一:18例剖宫产产妇发生切口感染,2009年10月至12月27日广东省朝阳区谷饶中心卫生院因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导致38名剖宫产患者中,18例产妇发生快速生长分枝杆菌切口感染。 感染原因是该院手术器械等清洗不彻底,存有血迹。手术用刀片、剪刀、缝合线和换药用剪刀等用戊二醛浸泡,不能达到灭菌效果,对部分手术器械及物品的灭菌效果未实施有效监测,手术用的外科手消毒剂不达标等诸多因素引起。,手术室规范的落实,一、布局流程 1、

15、独立设置,分区明确,流程合理,标识清楚,分为无菌区、清洁区和污染区。 2、遵守洁污通道分开的原则。,手术室的布局流程,不交叉,人员双通道: 工作人员出入通道 患者出入通道,物品双通道: 清洁物品通道 污染物品通道,污,洁,交叉可以采取密闭式污物车,密闭无菌物品运输车,手术室规范的落实,二、环境管理 1、手术室内物品必须保持清洁、整齐,物面无尘,地面保持干净。 2、连台手术之间、当天手术全部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术中被血液或体液污染应及时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3、不同区域、不同手术间的保洁工具(拖布、抹布)应分开使用。 4、术中产生的废弃物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处置。,手

16、术室规范的落实,三、人员管理 1、手术人员经专用通道,更换手术室专用的衣、帽、一次性外科口罩、鞋后方可进入手术间。 2、非感染手术和感染手术应分室进行,如在同一手术间进行,应先安排非感染手术,再安排感染手术。 3、实施手术者应认真执行外科手消毒法,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后方可接触无菌物品和无菌区域;不应在手术者背后传递器械和用物,坠落在手术器械台面以下的器械和物品应视为污染。,手术室规范的落实,四、手术器械及物品的管理 1、手术器械与物品使用后尽快清洗,器械必须一用一灭菌,清洗、包装、灭菌应符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耐湿耐高温器械与物品应使用压力蒸汽灭菌。灭菌后的手术器械包应存放在清洁干燥的存放柜内。 2、麻醉用具定期清洁、消毒。可复用喉镜、螺纹管、面罩、口咽通道、简易呼吸器等须“一人一用一消毒”,清洁、干燥、密闭保存。,产房、人流室,手术室,内 容,口腔科,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产房、人流室规范的落实,1、区域相对独立、分区明确、标识清楚,邻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