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五苏教版落实应用案:第三单元第11课渔父含答案1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8964517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五苏教版落实应用案:第三单元第11课渔父含答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苏教版落实应用案:第三单元第11课渔父含答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苏教版落实应用案:第三单元第11课渔父含答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苏教版落实应用案:第三单元第11课渔父含答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苏教版落实应用案:第三单元第11课渔父含答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五苏教版落实应用案:第三单元第11课渔父含答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五苏教版落实应用案:第三单元第11课渔父含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必修五苏教版落实应用案:第三单元 第 11 课渔父含答案 1(时间: 45 分钟分值: 45 分)一、基础巩固 (23 分)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 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举 世皆浊我独清举:全B何不淈 其泥而扬其波淈:搅浑C新沐 者必弹冠沐:洗身D可以濯 吾足濯:洗解析: 选 C。沐,洗头。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与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 分 )()例: 葬于江鱼之腹中A 吾闻之B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C儿之 成,则可待乎D 填然鼓之 ,兵刃既接解析: 选 B。 B 项与例句的 “ 之” 都是结构助词,的。A 项,代词; C 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

2、子的独立性;D 项,音节助词。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 分 )()例: 鼓枻而去植也B 内 无应门五尺之僮A 吾妻死之年所手 C使人听此凋 朱颜D 乃歌 曰解析: 选 D 。D 项与例句都是名词作动词。A 项,名词作状语; B 项,名词作状语; C项,动词的使动用法。4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 分)()例句: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A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游于江潭C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第 1页共 5页D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解析: 选 C。 C 项与例句都是定语后置句。A 项,被动句。 B 项,状语后置句。D 项,判断句。5下列对文中知识解说有误

3、的一项是(3 分 )()A 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常用语气助词“兮”,并且结构一般比较宏大,篇幅一般比较长。B“渔父”是一位远离尘嚣的隐者形象,具有与世推移、随遇而安、明哲保身、知天达命、无拘无束、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C“三闾大夫”是战国时鲁国特设的官职,主持宗庙祭祀,兼管王族屈、景、昭三大姓子弟教育的闲差事。屈原被贬后任此职。D古代的酒以酒质的厚薄来分,质厚的如“酎”。礼记月令中有“孟夏之月,天子饮酎”。质薄的如“醨” 。渔父中有“何不其糟而歠其醨”。解析: 选 C。“ 三闾大夫 ” 是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6.对应一课一考点下列对渔父一文理解不 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屈原被

4、流放后“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是因为他深为楚国的命运担忧,同时也是为自己不被理解和信任而痛苦。B“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反映了屈原对楚国人民的失望和憎恶。C“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用设喻的方法表明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D渔父最后唱着歌而去,表现了隐者与世无争、自得其乐的思想。解析: 选 B 。屈原只是对楚国的统治者失望和憎恶。7名句默写。(5 分)(1)屈原既放, 游于江潭, _ ,_ ,_ 。(2)_ ,而能与世推移。(3)_ ,可以濯吾缨。(4)_ ,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答案: (1)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2) 圣人不凝滞于物(3)沧浪之水清兮(4)安能以皓

5、皓之白二、阅读提升(2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 12 题。屈原列传 (节选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 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 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 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 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第 2页共 5页以为 非我莫能为 也。” 王怒而疏 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

6、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 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 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于辞令娴:擅长A 明于治乱,娴 B屈平属 草稿未定属:写作C王怒而疏 屈平疏:疏远D明 道德之广崇

7、明:光明解析: 选 D 。明,阐明。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A 治乱之条贯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B争宠而心害其能信而 见疑,忠而被谤C竭忠尽智以 事其君中述汤武,以刺世事D为 楚怀王左徒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解析: 选 C。均为连词,表目的。A 项,助词,的;代词,代指宪令。B 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D 项,动词,担任;动词,制定。10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 全都是屈原写作 离骚的原因的一项是(3 分)()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第 3页共 5页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

8、蜕于浊秽屈平之作离骚 ,盖自怨生也A B CD 解析: 选 A 。 是离骚的内容; 是赞美屈原高洁的品行,不是原因。对应一课一考点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11.A 因为当时朝廷内部邪恶不正的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派的人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屈原忧愁苦闷,作了离骚 。B屈原在楚怀王面前称颂远古的帝喾, 称道近古的齐桓公, 称述中古的商汤、 周武王,目的是讽刺楚国当时没有贤君。C屈原文笔简约, 言辞含蓄, 志趣高洁, 品行端正, 这些都表现在他的 离骚 当中,文如其人,志洁行廉是文约辞微的基础。D屈平正道直行,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君王,却遭到小人离间,处境艰

9、难,怨恨遂生,这是他写作离骚的内在原因。解析: 选 B 。不是 “ 在楚怀王面前 ”,应为 “ 在离骚之中”。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5 分 )译文:(2)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5 分)译文:答案: (1)大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道法令发出,屈原总要夸耀自己的功劳。(2) 由于志趣高洁,所以文章中多用香花芳草作比喻。由于行为廉正,所以到死也不为奸邪势力所容。屈原名平,与楚国的王族同姓。他曾担任楚怀王的左徒。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 熟习外交应对辞令。 对内与怀王

10、谋划商议国事,发号施令; 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怀王很信任他。上官大夫和他官位相等,想争得怀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怀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了就想强行更改它,屈原不赞同, 他就在怀王面前谗毁屈原说: “ 大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总要夸耀自己第 4页共 5页的功劳,说: 除了我,没有人能做。”怀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屈原痛心怀王不能听信忠言,明辨是非, 被谗言和谄媚之辞蒙蔽了聪明才智,让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的人,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 写下了离骚。“ 离骚” ,就是离忧的意思。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

11、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原,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屈原行为正直,竭尽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辅助君主,谗邪的小人来离间他, 可以说到了困境了。诚信却被怀疑,忠实却被诽谤,能够没有怨恨吗?屈原之所以写离骚,就是由怨恨引起的。它对远古称道帝喾,近世称述齐桓公,中古称述商汤和周武王,用来讽刺当时的政事。阐明道德的广阔崇高,国家治乱兴亡的道理,无不完全表现出来。 他的文笔简约, 词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洁, 行为廉正。文章说到的虽然细小,但意义却非常重大, 列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含义却十分深远。由于志趣高洁, 所以文章中多用香花芳草作比喻。由于行为廉正, 所以到死也不为奸邪势力所容。他独自远离污泥浊水之中,像蝉脱壳一样摆脱浊秽,浮游在尘世之外,不受浊世的玷辱,保持皎洁的品质,出污泥而不染。可以推断,屈原的志向,即使和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第 5页共 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