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小数教学反思(2020年10月整理).pptx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8949819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PPTX 页数:2 大小:2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小数教学反思(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认识小数教学反思(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认识小数教学反思(2020年10月整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小数教学反思(2020年10月整理).pptx(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小数教学反思 小数的含义是属概念教学,较为抽象。根据学生对概念的认知规律,采 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有效突破难点,让学生一目了然。引导学生观察、 分析、发现规律,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形成正确的表象。借助有序的板 书,突出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学完新知后,还可以自主地再次对所学的知识 进行有效的回忆及巩固。在教学中做到有扶有放,使学生在愉悦民主的教学 氛围中,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 个人认为在以下几方面把握的比较好。 1、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促进知识经 验的迁移。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离不开生活。小数的产生相对于整数而 言,是一大突破。只有整数概念就让学生形成

2、小数概念,其困难是不言而喻 的。本课教学不是从未知的数学概念出发,而是从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出发, 按照“生活感知,引出小数主动探究,理解小数巩固练习,拓展小 数”的过程展开教学,利用多媒体创设较为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 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感悟小数的含义,体会数学回归生活,让每一个知识 是充满生活的气息,又如找身边的小数,得出要研究的素材,让学生在不同 的生活情境中不断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2、准确把握教学起点,利用学生的已有认知,构建知识结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 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每天学的内容对他们而言未必都是全新的 知识,有

3、些会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作基础。小数的认识,从逻辑结构来看是全 新的,但从学生的生活现实来看,已有一些粗浅的了解。对本内容的教学, 我准确把握教学起点,不是按部就班地先学小数的意义再学读写,最后练习, 而是先让从学生有一定基础的读写开始,通过学生观察分类小数与整数,找 出小数与已知的整数的不同,我借此给出小数的定义,并介绍小数点前后的 名称,在初步感知小数的基础上,学生没有费什么周折,按整数的方法去读, 去写小数,很顺利的完成了学习目标。再重点突破小数的意义。在理解小数 意义时,借助于分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感悟小数 与分数的联系。 3.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在有序的活动中实现知

4、识的意义建构。 在学生独立学习例一前,我创造性的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放手让学 生在课前利用元、角分的关系,以“元”为单位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体现,1,生本教育的先学后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再通过课堂小组交流与追问加 学生深对这一知识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后,理解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形式, 再通过学生观察米尺,把 1 米平均分成了 10 份,要取其中的一份用整数表示 (1 分米),用分数表示(1/10 米),1/10 米可以用小数 0.1 米来表示,得出 1 分米1/10 米0.1 米,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理解小数。理解十分之几用 一位小数来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来表示,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知识结

5、构, 引领学生主动获得新知。 第一、在一些问题的提问上表述不够准确,比如,你见过哪些小数?应 该问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小数?在尺子上找出 0.5 米,结果我一时口误说成 把尺子拿出来找,结果孩子就拿出尺子找,后面我才意识到立刻让孩子看黑 板上的尺子。 第二、对出示的 4 幅主题图没有讲解,只注重了图片里的小数了,没有 起到小数在生活的应用这个作用。 第三、小数的意义是本课的难点,但对这个难点没有完全突破,过得太 快,讲解延伸的不够,学生在找 0.5 和 0.9 的时候写的是分数,自己也没有 改过来。 第四、课件的设计上还存在着问题,白板的应用水平还有待提高,在分 数化小数的练习题中,后面忘记了写

6、等号;板书的设计上内容过多,不够精 简。 上完课后,我发现本节课设计容量较大,大致分为 3 个知识点:小数认、 读,以元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小数与 分数互相转化。在教学中我总担心哪不处理透都会给后面的学习带来障碍, 所以导致有些超时,其次在设计时想利用王东的身高渗透小数的性质,但是 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在说出自己身高时就说出 1.30 米也可以用 1.3 米表示, 这时我没有再追问为什么,我觉得是课堂生成把握不够的表现,当时应及时 让学生结合米、分米、厘米的关系说一说为什么就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 如何及时的捕捉课堂生成,及时的调控,促进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我继续研究 的问题。,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