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名词作状语(2020年10月整理).pptx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8832258 上传时间:2020-10-23 格式:PPTX 页数:3 大小:2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汉语名词作状语(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古汉语名词作状语(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古汉语名词作状语(2020年10月整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汉语名词作状语(2020年10月整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汉语名词作状语(2020年10月整理).ppt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汉语(文言文)名词作状语现象例析 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其他名词一般是不能独立作状语的, 但在文言文(古代汉语)中,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 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却是很普遍的。名词作状语是文言语法词类活用 的一种现象。按说名词一般是不能做状语的,做了状语就意味着带了 副词的性质。 一、名词作状语的特点 1、这个名词后面一定是一个动词,但又不是这个名词做出的动 作,只是对这个动词起着直接修饰或限制的作用。例如:操引军从 华容道步走。赤壁之战其中的名词“步”是指后面动词“走”的 方式,做“走”的状语。 2、这个名词不做主语,只是表明后面动作的性状、处所、方向 或使用的工具。 二、名词

2、作状语的分类 根据表修饰或限制的不同情况,名词作状语可归纳为下面几种类 型。 1、普通名词做状语 (1)表示比喻,也就是拿用作状语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 行动特征,来描写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的方式或状态,可译作 “像一样”“跟似的”。例如: 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名词“人”,修饰动词 “立而啼”,比喻“立而啼”的状态,译为“像人一样”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犬坐于前”,“像 狗一样坐在面前”。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名词“斗”,修饰 动词“折”,译为“像北斗星那样”;“蛇”修饰动词“行”,译为 “像蛇那样”。 (2)表示对待动作对象的态度。也就是把动词宾语

3、所代表的,1,人,当作用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对待,可译作“当 作对待”“用待的态度”“像待似的”例如: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兄事之”,“当 作兄长来对待他”。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 以隶使之”(五人墓) “隶使”“当作奴隶使唤”。 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所处方位。“在”“向” 例如: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表示动作进行的工具、凭借或依据。例如: 叩石垦壤,箕畚运於渤海之尾。(列子汤问) 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活板)“火令药熔”,“用火 让药熔化”。 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

4、(促织) “力叮不释”,“用力叮着不放”。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隧入”“用打洞的办法进入”。 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促织) “笼 归”“用笼子装着拿回家”。 2、时间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时间。例如: (1)时间名词“日”“月”“岁”充当状语,有“岁岁”“月 月”“日日”的意思,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或经常性。例如: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孟子滕文公下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伤仲永)时间名词“时” 修饰动词“扳”,作状语,表示“扳”的频率,译为“每天”。 岁赋其二。(捕蛇者说)“岁”表示“赋”的频率,译为“每 年”。

5、学而时习之。(论语十则)时间名词“时”修饰动词“习”, 译为“按时”。,2,3,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时间名词“朝”和“暮” 分别修饰动词“辞”与“宿”,表示“辞”与“宿”的时间。 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旦”和“暮”表示“往” 与“归”的时间。 时间名词“日”充当状语,当“一天一天”讲,表示情况 的逐渐发展变化。例如: 事日急。(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时间名词“日”用在句首主语的前面做状语,当“往日” 讲,表示追溯往事。例如: 日臣之使于楚也,子重问晋国之勇。(左传成公十六年),3、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一般翻译为“向+ 方位名词,例如: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

6、指,刘琮束手。(赤壁) “南指”“向 南指”。,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 诗)方位名词“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分别修饰动词 “买”,作状语,表示“买”这一动作行为的发生处所。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 不兴”,石青糁之。(核舟记方位名词“右”“左”,分别修饰 动词“刻”,译为“在右边”“在左边”。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小石潭记 )方位名词“下”作状 语,修饰动词“彻”,表示“下”的趋向,译为“向(往)下”。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方位名词“西”,修 饰动词“行”,译为“向(往)西”。 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方位名词“前”,修饰动 词“行”,译为“向(往)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