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15诗四首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8831504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15诗四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15诗四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15诗四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15诗四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15诗四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15诗四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15诗四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5 课 古代诗歌四首学案编写:温晓华审核:余知真学习目标:语文知识:熟练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诗歌作者及有关背景,并掌握一些四季时令的诗歌。基本技能:培养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高级技能:体会诗中有画,画中含情,理解曹操的抱负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形象美、情感美情感态度: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观沧海预习导学一、写作背景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 207)秋。当年的夏五月 , 诗人率军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 ,九月大获全胜。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二、作者(),字

2、(),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家,(),()。曾历任大将军、丞相,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卒。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三、读准加点字字音碣石 ()澹澹()竦峙()萧瑟 ()四、阅读,整体感悟1、文中写景部分, 勾画了汹涌的 (),耸立海中的 (),岛上繁茂的 () ,给人以如画的感觉。2、诗中写了()地点、()季的景色,流露出作者希望()的雄心壮志的感情。课堂学习1、检查预习。2、 学生开始共同研讨下列问题。问:整首诗是由一个字来展开诗的线索,统领全篇的,请指出是哪个字?问: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主要写了哪些景色?显示了什么样的景象?问:诗中哪几句又是写虚景?这种景象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表达

3、了作者怎样的情怀?3、 小结,朗读、背诵。第 1 页共 6 页这是一首以写景为主题的名作,通过对登山观海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4、学生齐读,当堂背诵。作业布置1、背诵全诗。2、课外阅读有关曹操诗句。钱塘湖春行学案预习导学1、本诗作者 (),字(),晚年又号 (),()代大诗人。 著有2、朗读全诗A、找一找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描写的B 围绕诗眼“春”,诗中勾画了哪些早春特有的景物C 通过对这些春景的描绘,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习过程】一、检查预习二、熟读感知全诗友情提醒:( 1)读准字音;( 2)读清节奏;( 3)读出韵味首联孤山 / 寺北 / 贾亭 / 西,水面 / 初平

4、/ 云脚 / 低。( d)颔联几处 / 早莺 / 争 / 暖树,谁家 / 新燕 / 啄 / 春泥。( n)颈联乱花 / 渐欲 / 迷 / 人眼 ,浅草 / 才能 / 没/ 马蹄。( t )尾联最爱 / 湖东 / 行 / 不足 ,绿杨 / 阴里 / 白/ 沙堤。( d)三、听读尽显春机白居易用妙笔为我们绘出了一幅 ()的西湖早春图。同学们,闭上双眼,在“导游”描绘的春景中插上想像的翅膀,飞翔到早春的西湖。品味想象 用散文化的优美语言写出本诗的画面:四、悟读景中情语诗中哪一个词最能概括这种感情?五、品读寻觅春踪1、“钱塘湖春行”中的“春”是写了春天的哪一个阶段?()第 2 页共 6 页2、请同学们

5、仔细推敲、 揣摩诗中的语言。 你认为哪一句写得最好?为什么?重点应该在颔联和颈联。先看简单的颈联:花迷人眼草没马蹄妙处乱花迷人眼浅草没马蹄妙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妙处再看颔联:莺争树燕啄泥1 、莺争暖树燕啄春泥妙处:2 、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春泥妙处: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妙处:(处处)(家家)六、小结:这首诗虽是写景,但景中有情,对尽兴游春的喜悦感情表达得淋漓酣畅次北固山下预习导学一、了解写作背景: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诗题的 “次 ”字是停宿、 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 在今江苏省镇江市, 三面临

6、江 .。诗人这次途经北固山去游吴中,但见船下江水潮平岸阔,头顶南雁北归,触发了心中情思,于是写下这首传世佳作。二、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结合注释理解内容,用自己的话写出诗歌内容。三、背诵。课堂学习一、检查预习1、背诵:2、 说出诗的内容。二、学生小组讨论下列问题:次北固山下 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三、品读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好在哪里?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第 3 页共 6 页以上句子都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请细细品味它们的不同之处。天净沙 ?秋思预习

7、导学一、解题: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曲有小令、套曲之分,天净沙是小令。曲与词体式相近, 都按调填词, 但较词明快自由。“天净沙” 是(),“秋思” 是()。马致远,()代著名散曲家,早年热衷于功名,却屡不得志,经历了漂泊生涯20 余载,本曲是这种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 “”,元人誉之为 “”。二、按节奏熟读并背诵诗歌:枯藤 / 老树 / 昏鸦,小桥 / 流水 / 人家,古道 / 西风 / 瘦马。夕阳 / 西下,断肠人 / 在 / 天涯。三、通过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图景(不能翻译),体会思乡之情。课堂学习一、检查预习:二、思考以下问题

8、:( 1)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哪九种景物?(即诗歌的意象)你认为这样做有何好处?( 2)体会篇末所写的: “断肠人”应是怎样的人?( 3)说说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其“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在文中得到体现的?( 4)我们说“枯藤老树昏鸦”和“古道西风瘦马”能使人感受到一种苍凉和伤感,那么“小桥流水人家”插在其间是否协调呢?这是什么写法?作业布置背诵描写乡愁的诗歌,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于光中的乡愁 ,并想想:信息社会中的我们还拥有乡愁吗?第 4 页共 6 页思乡是中国文学的主题之一,无数的乡愁陪伴着无数的诗人,同时无数的诗人创造了无数的乡愁诗。乡愁丰富了我们的情感世界,乡愁

9、诗丰富了我们的文学世界。思乡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结” ,一个套在炎黄子孙身上的“结” 。在我们语文七年级下册里,还推荐了这样一首诗,是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大诗人笔下的乡愁吧。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现在我想让大家先欣赏一首著名诗人于光中先生写的现代诗,题目叫做乡愁乡愁于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 写出诗中四个精练的物象2、 本诗真正要表现的不是缠绵悱恻,也不是儿女情长,而是()3、自由问答:你是如何认识中国诗歌的思乡情感的?第 5 页共 6 页4、讨论:信息社会中的我们还拥有乡愁吗?第 6 页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