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案例分析题-新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814961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44 大小:44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经济学案例分析题-新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劳动经济学案例分析题-新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经济学案例分析题-新修订(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案例分析题 1.2011 年 5 月,南京市公布了企业工资指导线,首次对金融、电 力、房地产等垄断行业的工资增长幅度进行控制,这些行业的工资基 准线为 10%,预警线为 15%或 16%,均低于普通行业。2011 年 6 月, 北京市发布的企业工资指导线要求北京市属垄断行业的企业、 国家财 政补贴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一般不突破基 准线 10.5%。2011 年 8 月,浙江省也发布了企业工资指导线,明确规 定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 2010 年企业职工平均工资高于全省社会平均 工资 3 倍的,2011 年企业职工工资增长严格按 5%的下线进行控制, 不得突破。 (1)我

2、国垄断企业的工资收入高于其他企业, 这属于什么类型的工 资差别? (2)我国为什么在垄断企业会出现工资收入高于其他企业的现 象? (3)案例中,各地对垄断企业工资收入进行限制的意义何在? 答案:(1).垄断性的工资差别包括非自然垄断造成的工资差别 和自然垄断造成的工资差别。 前者一般是存在制度性因素如进入壁垒 导致的,后者则是从事某职业的劳动力非常稀缺或较为稀缺导致的。 金融、电力等从本质上看,由于较强的专业技术要求,应属于后者, 工资收入又可叫做租金性工资收入。 (2).垄断工资高于其他企业,原因应该有很多。咱们能想到的,包 括垄断利润,包括其工作的高价值,可能也包括用高工资吸引更多高 技能

3、人才的考虑。譬如,一个好的金融工程师设计一款产品,可能让 企业增加上千万利润,他怎么可能只赚几万块。 (3).对垄断工资进行限制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更多的是社会意 义。从经济角度看,在中国,垄断工资可能有政府管理的问题,限制 是合理的;从社会角度看,这对于降低基尼系数,消除社会不平等和 收入差距有作用。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妇女就业数量呈上升趋势。以 1982 年和 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为例, 1982年, 我国共有在业人口521505618人, 其中女性为 227844338 人,占全部在业人口的 43.69%;1990 年, 我国的在业人口已增至 647244706 人,其中女性为

4、2910144153 人, 占全部在业人口的 44.69%。 此间, 我国就业人数的增长率为 24.11%, 其中男性为 21.31%,女性为 27.73%,8 年内,女性劳动力在就业数 量的增长上高于男性 6.42 个百分点。 以城镇女职工的增长速度而言, 改革开放 14 年来,我国女职工人数平均每年以 4.3%的速度递增,快 于男职工的增长速度。到 1992 年底,我国女职工人数已达 5600 (5586)万人,占全部职工总数的 38%,比 1978 年提高 5.4 个百分 点。以乡镇企业女职工的增长速度而言,1985 年的乡镇企业就业的 女职工人数为 2100 万,到 1992 年,上升

5、为 3500 万人。以农村妇女 劳动力的增长速度而言,1982 年为 1.78 亿(177651381),1990 年 上升为 2.21 亿(221446361)人,增长了 24%。残疾妇女的就业状 况也有改善,目前已有 72.6 万残疾妇女在福利企业或分散在各单位 就业,还有数万残疾妇女个体从业,占残疾妇女就业总数的 33%。 据 1990 年人口普查资料,15-60 岁城乡有劳动能力的妇女,有 83.7%在业,这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与 80 年代世界其它一些国家 相比,就业妇女占全部妇女的比重,我国是 53.04%,日本是 34.6%, 印度是 11.8%,世界的一般情况是就业妇女占全部妇

6、女的 30%以下; 在全部就业人口中女性所占比重,我国是 44.96%,日本是 37.0%, 印度是 17.4%, 美国是 40%, 我国妇女就业比率明显高于其它国家甚 至某些经济发达国家。 较高的女性就业率一方面反映出我国的经济增长给女性就业带 来的发展空间, 国家在考虑经济发展时更注意社会稳定而采取了保持 高就业率的行政性措施;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女性所拥有的在政 治、经济、文化、社会,特别是劳动就业方面所拥有的与男子平等的 机会和权利,以及我国所实行的男女平等的政治主张。 问题:分析妇女就业率上升的原因。 答案 : 一、女性就业率问题,实际上也属于劳动力参与率的问题, 劳动力参与率是指经

7、济活动人口数占(劳动力资源总数)的比例。影响 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错综复杂,各因素对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程度、 影响方向也不一样,对不同的劳动力供给决策主体,其发挥作用的 程度和方向也不一致。一般来说,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包括以下 几方面: 1)教育制度与教育供给规模; 2)工资政策及工资关系; 3)工资水平; 4)个人非劳动收入; 5)居民家庭生产率的变化; 6)社会保障制度; 7)宏观经济状况; 8)其他因素。 二、根据影响劳动参与率的因素可分析到,我国城市女性就业率 上升的原因有: 1)政府重视宣传教育,使全社会认识妇女就业的重要性。国家 政府针对就业妇女自身的观念差异,家庭的阻力,社会的

8、偏见等问题 不断深入进行宣传教育,宣传男女平等观念,宣传妇女就业与促进经 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必然联系的观念,从而促进妇女的就业提高。 2)不断完善就业管理机制,为妇女就业大开方便之门。政府职 能部门要根据妇女的特点,采取多层次分流和多元化安臵,积极发展 第三产业,扩大妇女就业的渠道。健全职业介绍所,为妇女就业牵线 搭桥、提供信息,同时也鼓励和引导妇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 求,走自主就业,竞争就业的路子 3)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发展中的市场经济为妇女就业提供大量岗 位和施展才干的机会。 3)受教育机会增大、受教育层次提高,以及各类职业培训使妇 女就业提高竞争能力。 三、在经济结构调整后,妇女就业

9、很关键的一点从过去一味追求 “铁饭碗”、“终身制”的观念中解放出来,转变过去那种“等、靠、 要”的观念。要面对现实,积极想办法,找门路,把需要和可能结合 起来,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和工作,要乐于到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去 工作。同时也要摒弃相互攀比思想,不要认为自己和别人同时参加工 作,人家有一份比较体面的工作,自己没有更好的工作就不去上班, 在择业上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现实情况,。 只有这样不断转变就 业观念,城市女性在产业结构调整后,才能重新转向新的工作岗位再 就业。 3. 材料:据三湘都市报7 月 22 日报道,为防止人才流失, 株洲某大型集团规定夫妻双方任何一人辞职即视为两人同时辞职。 迫

10、 于无奈,同在该公司工作的一对夫妻只好先离婚,并商定等一方辞职 手续办下来后再复婚。报道还称,现在一些国有大型企业也有类似的 规定。市场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国企也好,私企也罢,靠事业 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才是吸引人才的正途。株洲某集团的这 种留人方式,不仅难以留住人才,甚至可能会加速人才的流失。 问题: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影响劳动力流失的主要因素。 答案: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很多,有社会历史因素,也有文化 因素, 但是对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的流动影响最大的因素还是经济因 素。经济因素是通过以下各种因素发挥作用的。经济因素是通过以下 各种因素发挥作用的。 1) 年龄:研究表明,年龄是劳动力流

11、动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 在其他和要件相同的情况下,年龄越大, 流动行为越少。 之所以如此, 可能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年 龄越大者收回投资的年限越短;年龄较大的人往往拥有较多的人力 资本;年龄较大者流动成本高于年轻人。 2) 家庭:劳动力流动成本会随家庭规模的扩大而成倍增加。许 多经验研究发现:未婚比已婚更易流 动;妻子就业阻碍着流动;妻子就业时间越长,家庭越不易 流动;有学龄儿童的家庭不易流动。 3) 教育:教育是同一年龄群体内部影响流动性大小的重要因 素。统计结果发现,受过大学及以上教育 的劳动力市场可能是地区性的或是全国性的。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 情况下,学历越高,越有可能流动。 4)

12、 流动的距离 : 劳动力流动的可能性与流动的距离成反方向变 动。统计结果表明,随着流动成本的上 升,流动的劳动力数量会随之下降。距离越远,可能流动的劳 动力获得工作的机会的信息越有限;流动的实际距离越远,流动费 用及流动后的探望亲友和家属的交通费用、流动的心理成本都会越 多。 5) 失业率:根据人力资本原理,失业率高的地区,通过劳动者 向外地流动,将使流动者的净收益增加。 有失业者存在的家庭比其他家庭更有可能流动;地区的失业 率与劳动力流出成正相关关系。不过,在年龄较大、学历较浅或失业 补贴和其他转移性收入相对较高的情况下, 这种流出并不如想象的那 样多。 6) 职业许可制度:有些职业要有职业

13、许可证才能开业,而许可 程度由地方政府及有关专门机构控制, 这也对这些职业的劳动力在地区间和职业间的流动有一些限制。 7) 国家和地方政策将影响劳动力的流动:高个人所得税将阻 止劳动力的流动;政府花费在服务上 的人均费用状况将促进流动;政府吸引新行业的政策会导致特 定地区劳动力的较大里流动。 8) 国际环境:流入地的语言、政治压迫和战争常常是导致国际 间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 9) 工会:由于能够代表工人呼吁改善 工作条件,所以工会将减少劳动力的自愿流出,从而影响劳动力 的流动。 10) 流入地的环境质量和气象状况:流入地环境质量优良、气 象状况好将促进劳动力的流入。 以上各项因素虽各不相同,

14、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它们都通 过影响劳动力流动的预期收益或预期成本,最终影响流动的净现值。 (写出其中四条给比较高的分数) 4.材料 : 康某, 女, 新疆籍考生, 于 2013 年 8 月 2 日拿到了 “广东 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通 知书上表明学费 4180 元/年,住宿费 1500/年,学制 4 年。但同时通过亲戚介绍,在深圳得到一份工作, 包吃包住。他在考虑:我到底去上大学好,还是去工作呢? 问题:教育投资的成本和收益有哪些?(从微观方面回答) 答案:(1)教育投资的成本:大学教育人力资本投资费用包括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两大部分:1)直接成本:又称现时的成本,它 包括支付学杂费、

15、书本费即其他一些费用,但不应包括全部的住宿和 伙食等费用, 原因是即使不上大学或不在学校登记注册也会发生这些 费用,但直接成本中应包括那些任何超出不上大学的生活费用。2) 间接成本:又称有机成本,是指高中毕业就参加工作所获得的、大学 生如果不上大学而直接参加工作也同样能够获得的收入。 (2)教育投资的收益:教育投资收益是一种未来的收益,在微 观上表现为家庭或个人的货币收入增加、福利状况和工作条件的改 善、生活质量的提高。此外,还有一些非货币性收益,如社会地位或 声誉的提高、拥有较大的职业机动性以及精神生活更加充实等。 5. 材料:在过去的 20 年当中,中国经历过一个经济飞速发展 的阶段:大学

16、生越来越多,劳动工资越来越好,正不断向发达国家 靠拢,与此同时就业状况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目前,就业问题已成 为我国严峻的话题之一。中国大学毕业生寻找工作时,面临越来越 多的困难。确实,20 年之前,大学生毕业初次就业工资超过未上过 大学学生初次就业工资的2到3倍。 但到目前为止, 此差别逐年减少, 在一些城市,已经不超过 1 倍。大学生已陷入“镜花水月”的尴尬境 地。确实,获得大学毕业证现在已无法保障财富的未来。因为 20 年 前,大学毕业生都会找到好工作,所以许多父母都认为如果孩子考 上大学,会对父母带来回报。而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比以前有 很大的变化,他们仍“陷学债泥潭”。在过去的 10 年中,众多科学 研究者讨论过我国面临的严峻就业问题与经济形势。研究表明大学 生比其他劳动者面临更多的就业阻碍。刚毕业的大学生的入职工资 等同甚至低于未上大学人群就业工资。劳动社会保障部一项调查结 果显示, 2006 年进城农民工月薪平均预期是 1100 多元, 而应届大学 毕业生对月薪的平均预期仅为1000元。 再加上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