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高鸿业)-新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777995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83 大小:2.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高鸿业)-新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高鸿业)-新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高鸿业)-新修订(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 1 章 课后习题详解第 1 章 课后习题详解 1回想你看到过或接触过的西方经济学著作。它们各自属于本章所说的三种类别中的 哪一种? 1回想你看到过或接触过的西方经济学著作。它们各自属于本章所说的三种类别中的 哪一种? 答:答:第一类,企事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如行情研究、存货管理、产品质量控制、 车间生产流程布局等内容。著作有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等。 第二类,对一个经济部门或经济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如资源经济学、商业经济学、农 业经济学、 石油经济学, 对税收、 财政和通货膨胀等问题的论述。 著作有 资源经济学 、 农 业经济学 。 第三类

2、,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如微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经济思想 史等。著作有宏观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 、 经济思想史等。 2为什么我国学员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不同于西方?2为什么我国学员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不同于西方? 答:答:由于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质,它既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由是资本主义市场 经济的经验总结,这就决定了我国学员学习它所应持有的态度 : 在整个的理论体系上或整体 倾向上对它持否定的态度, 而在具体的内容上应该看到它的有用之处, 是否真正有用还需要 考虑到国情的差别,应结合我国的国情加以借鉴吸收,做到“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洋为中 用” 。 (1) 我国学习下岗经济学

3、的主要目的在于从中得到对我国有用的知识, 即 “学以致用” 。 对西方经济学而言, “为艺术而艺术”的学习目标是不适用的。因为,如果不是为了“实用” 而学习,那么还不如去从事其它的活动。 “经济学”这一名词的英文来源是希腊文的名词 “家庭管理” 。由此也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的“致用”的性质。 (2)既然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是为了“致用” ,那么就必须注意到它涉及对西方“致 用”的两个特点:其一,它宣扬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以便巩固西方社会的共识或凝聚力, 即增加西方学者所说的“社会无形资本” ;其二,它总结西方市场运行的经验,以便为改善 其运行提供对策。西方经济学之所以能够存在于西方,其原因即在于

4、此;这就是说:它存在 于西方的原因正是由于他对西方国家有用。 (3) 在以上两个特点中, 第一个特点显然对我国不但没有用处, 反而会引起有害的作用。 因为,西方实行的是资本主义,而我国则为社会主义,而二者在原则上是对立的。把资本主 义的意识形态施加于社会主义制度只能造成和激化后者的上层建筑与其经济基础之间的矛 盾,导致思想混乱、社会行为失控,甚至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类似的事例已经在世界上出 现。 (4)以上述第二个特点而论,虽然西方国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而我国则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是,二者在市场经济这一点上却有相当多的共同之处。因此,对西方 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总结和总结的方法有许多

5、内涵是值得而且必须加以借鉴的。以此而论, 学习西方经济学又是对我国有利的。当然,在借鉴时,决不能生搬硬套,必须注意到国情的 差别,在西方社会中行之有效的办法未必能在我国奏效。 (5)趋利避害,上述两个特点可以决定我们对西方经济学所应持有的态度,即:在整 体内涵上,否定它的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因为,在整体内涵上,它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 另 一方面,在具体内容上,它总结出的经验和总结的方法却存在着大量的值得借鉴之处。 总结上述五点,我国学员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态度应该是要做到“洋为中用” ,即:能充 分利用西方经济学中的一切有利于我国的知识, 而与此同时, 又能避免它在意识形态上所带 来的不良后果。

6、3英国的著名西方经济学家罗宾逊说:“宣传成分是这一学科(指西方经济学3英国的著名西方经济学家罗宾逊说:“宣传成分是这一学科(指西方经济学 2 引者)所固有的,因为它们是关于政策的,假使不是这样,就会无人过问。假如你需要一 门值得为其内在的吸引力而探索的学科,但对其结果并无任何目的,那你就不会来参加经 济学讲座,你就会去,譬如说,研究纯粹数学或鸟类的活动。 ”你同意罗宾逊的说法吗? 引者)所固有的,因为它们是关于政策的,假使不是这样,就会无人过问。假如你需要一 门值得为其内在的吸引力而探索的学科,但对其结果并无任何目的,那你就不会来参加经 济学讲座,你就会去,譬如说,研究纯粹数学或鸟类的活动。

7、”你同意罗宾逊的说法吗? 答:答:同意罗宾逊的说法。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和社会如何做出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 用途的稀缺的经济资源在现在和将来生产各种物品, 并把物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领域或集团 以供消费之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可见经济学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对政策制定的指导作用, 如果 研究经济学而不关心其结果的应用与否, 那么就丧失了经济学本来的目的, 研究经济学也就 没有意义了。 4在你学过的或目前学习的课程中,有哪几门与西方经济学有关?4在你学过的或目前学习的课程中,有哪几门与西方经济学有关? 答:答:目前高等院校开设的课程中,一下几类课程与西方经济学有关: 经济学入门课程: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理论基

8、础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分析方法课程: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 经济学应用学科课程:产业组织、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 、公共经济学 (公共财政) 、货币金融学、制度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环境经 济学、卫生经济学等。 5为什么入门教科书的内容可以对初学者产生较大的影响?5为什么入门教科书的内容可以对初学者产生较大的影响? 答:答:西方经济学教材或教科书所讲授的内容,不论其正确与否,往往很容易被学生一 概接受,因为初学者一般没有能力辨别其内容的是非。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中所含的甚至是 错误的东西可以成为学生头脑中先入为主的不朽思想。 6你能举出一些正确借鉴

9、西方经济学取得成果的例子和误解或误用它所造成的损害的 例子吗? 6你能举出一些正确借鉴西方经济学取得成果的例子和误解或误用它所造成的损害的 例子吗? 答:答:略 第 2 章 课后习题详解第 2 章 课后习题详解 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供给函数为。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供给函数为。PQ d 550PQ s 510 (1)求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并做出几何图形。(1)求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并做出几何图形。 e P e Q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605 d QP 求出相

10、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并做出几何图形。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并做出几何图形。 e P e Q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求(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求55 s QP 出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并做出几何图形。出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并做出几何图形。 e P e Q (4)利用(1) 、 (2)和(3) ,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4)利用(1) 、 (2)和(3) ,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 、 (2)和(3) ,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

11、影响。(5)利用(1) 、 (2)和(3) ,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解:(1)已知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PQ d 550PQ s 510 3 均衡时有:, d Q s Q 代入即得:505P105P 解得:6, e P 将均衡价格6 代入需求函数 e P605 d QP 解得均衡数量:20; e Q 图图 29 供求均衡9 供求均衡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6,20。如图 29 所示。 e P e Q (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和原供给函数605 d QP 代入均衡条件,有:PQ s 510 d Q s Q 605P105P 解得

12、:7, e P 将均衡价格7 代入需求函数 e P605 d QP 解得均衡数量:25 e Q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7,25。如图 210 所示。 e P e Q 4 图图 210 需求变化10 需求变化 (3)据题意可知新的供给函数为,将其与原需求函数代55 s QP PQ d 550 入均衡条件, d Q s Q 可得:505P55P 解得:均衡价格5.5,均衡数量22.5,如图 211 所示。 e P e Q 图图 211 供给变化11 供给变化 (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 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 也可以说, 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

13、济模型中根据给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内 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以(1)为例,在图 29 中,均衡点E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 征的点。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个均衡点。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 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和需求函数表示, 均衡点E具有的特征PQ s 510PQd550 是 : 均衡价格为, 且当时, 有; 同时, 均衡数量为,6 e P6 e P20 e sd QQQ20 e Q 5 且当时,有。20 e Q6 e sd PPP 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静态分析:在外生变量包括需求函数中的参数(50,-5)以及供给 函数中的参数(-10,5)给定的条件下,求出的内生变量分别为和。6

14、e P20 e Q 依此类推,以上所描述的关于静态分析的基本要点,在(2)及其图 210 和(3)及 其图 211 中的每一个单独的均衡点都得到了体现。)2 , 1( iEi 而所谓的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 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也可以说,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在一个经济模型中外生变 量变化时对内生变量的影响, 并分析比较由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所决定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 值,以(2)为例加以说明。在图 210 中,由均衡点 E1变动到均衡点 E2,就是一种比较 静态分析。它表示当需求增加即需求函数发生变化时对均衡点的影响。很清楚,比较新、旧 两个均衡

15、点 E1和 E2可以看到:由于需求增加导致需求曲线右移,最后使得均衡价格由 6 上 升为 7,同时,均衡数量由 20 增加为 25。 也可以这样理解比较静态分析:在供给函数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需求函数中的外 生变量发生变化,即其中一个参数值由 50 增加为 60,从而使得内生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 其结果为,均衡价格由原来的 6 上升为 7,同时,均衡数量由原来的 20 增加为 25。 类似地,利用(3)及其图 211 也可以说明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点。 (5)先分析需求变动的影响。 图 29 中,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于 E1点。在均衡点 E1,均衡价格 P16, s Q d Q 均衡数

16、量 Q120。图 10 中,需求增加时需求曲线向右平移,新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交点 为 E2点。在均衡点 E2,均衡价格上升为 P2 7,均衡数量增加为 Q225。因此,在供给不 变的情况下, 需求增加会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 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 ; 同理, 需求减少会使需求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减少。 再分析供给变动的影响。 图 29 中,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于 E1点。在均衡点 E1的均衡价格 P16, d Q s Q 均衡数量 Q120。图 11 中,供给增加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至 S2曲线的位置,并与 D1曲线 相交至 E2点。在均衡点 E2,均衡价格下降为 P2 5.5,均衡数量增加为 Q222.5。因此,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均衡数量增加。同理,供给减少会使供给曲线向左平移,从而使得均 衡价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