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重要性的思考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8774685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20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重要性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重要性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重要性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重要性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重要性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重要性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重要性的思考(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重要性的思考 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重要性的思考 【摘要】长期以来,尤其是一系列国际大公司财务丑闻和经营失败事件爆发之 后,关于内部控制的研究和立法行动深受国际社会的重视和关注。我国也不例 外,新会计法和财政部、证监会、国资委等部门先后通过的法律或制度规 范都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然而,从实际经验上来看,企业内部控制是 否能够发挥作用并不在于其内控制度条例是否详细或者全面,而是在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控制环境的好坏。目前,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的状况不容乐观, 存在很多问题。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 尤其应该注意控制环境的建设。本文试通过典型而又

2、影响比较大的中航油事 件,分析中航油存在的内部控制环境问题,思考控制环境在内控体系中的重要 作用,并且为完善内部控制环境提出一点构想。 关键字:内部控制,控制环境,中航油 Abstract Foreign countries started to pay attention on the research and legislation on internal control long time ago, especially since a series of frustrated affairs of international famous company have been expos

3、ed. China cannot be exceptional. Many departments such as Ministry of Finance,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and Stated- owned Assets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Commission as well as newly adopted required all the enterprises must establish the system of internal control. However, whether the

4、 system of internal control is effective of not depends on the control environment, not on the adequacy of internal control. The internal control environment of Chinese companies is not very good at present, also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We must establish a well system of internal

5、control and focus on the control environment so that the economic benefit can be increased. Beginning with the typical and well-known case of China Aviation Oil (Singapor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oblems of internal control environment existed in the company,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control en

6、vironment and makes some proposals on the issues of perfecting the internal control environment as well. Key words: Internal control, Control environment, China Aviation Oil (Singapore) 目 录 一、序言1 二、文献回顾1 三、内部控制概述2 (一)内部控制理论的设置目的2 (二)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2 (三)内控框架的重点要素控制环境3 (四)我国的内部控制法律规范4 四、案例分析中航油事件5 五、中航油事件对我

7、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的思考8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9 一、序言 在国外,随着美国著名的安然、世通公司、施乐和默克制药等一大批国际大公 司因为财务会计丑闻,导致企业的诚信受到普遍质疑。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失 效,导致权力集中且缺乏制衡,是一系列造假案接连发生的主要根源。内部控 制是单位为了保护单位资产安全完整,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法律法规和规 章制度及单位的经营管理方针政策的贯彻实施,避免或降低各种风险,提高经 营管理效率,实现单位经营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控制措 施和控制程序。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企业管理的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从最初单 纯的内部牵制发展到今天的由控制环境、风险评

8、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 监控等五要素组成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在内部控制五要素中,内部控制环境 是基础。没有一个有效的控制环境,其他内部控制要素,不管质量如何,都不 可能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结果。我国加入 WTO 之后,企业融入全球经济竞争的 深度和广度会大大增加,面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为了适应日趋激烈的竞 争,必须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特别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环 境,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需要。控制环境 包括经营管理的理念、方式和风格,组织机构,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管理 控制方法,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外部环境的影响等,只有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 环境,才能

9、为有序的内部控制工作奠定基础。本文旨在通过典型而又影响比较 大的中航油事件,延伸透视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内部控制环境问题,思考控制 环境在内控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并且为完善控制环境提出一点构想。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上述序言部分是对本文研究的内容、目的、意义 的介绍;其次是对国内外文献的回顾;第三部分是对内部控制理论的概述,包 括:设置目的和发展历程,并且重点关注其框架体系中的重要要素控制环 境,同时关注我国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的发展情况;第四部分介绍科中航 油事件,分析导致中航油事件的内部控制环境问题;最后一个部分为完善内部 控制环境提出构想。 二、文献回顾 在美国,1988 年美国注册

10、会计师协会(AICPA)委员会(ASB)发布审计准则公告 第 55 号,第一次正式将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范畴,认为内部控制结构由控 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三个要素组成,并把控制环境定义为“对建立、 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1992 年,美国 “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组织参与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发布 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即 COSO 报告,1994 进行了增补。COSO 报告认 为内部控制由五个相互影响的要素构成,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 信息与沟通、监控。与 SAS NO.55 对控制环境的研究成果相比,COSO 报告对控 制环

11、境的定义和要素未作较大的改变,但将控制环境的影响和作用上升到一个 新的高度。认为控制环境是其他控制要素的基础,是一种氛围和条件,内嵌于 企业文化之中,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和实施控制的自觉性,决定着其他控制要 素作用的发挥,并影响到企业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强调 “人”在控制环境及内部控制中的核心地位。只有“人”才能制定目标并设置 控制机制,反过来,内部控制也会影响着人的行为。此外,强调“软控制”的 作用。“软控制”主要指那些属于精神层面的事物,控制环境集中反映为董事 会与管理层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和态度。COSO 报告时的控制环境在强化内 部控制中的作用也得到广泛认同。 我国对内

12、部控制理论和实务的研究起步较晚,从 20 世纪 90 年代,由于政府的 大力推动作用,内部控制的研究才开始引起各界的重视,并于 1996 年开始逐步 颁布一系列内部控制的要求和规定。2000 年 5 月,厦门大学的吴水澎、陈汉 文、邵贤弟在国内权威期刊会计研究中发表题为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 展与启示一文,该文首次引进了美国最新的内部控制理论成果 COSO 报告,提 出该报告对构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综合框架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此后,三人再 度撰写论改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一由亚细亚失败引发的思考,以郑州亚细 亚集团的衰落为案例,根据 COSO 报告中的内部控制框架五要素,对我国企业的 内部控制现状进行了

13、系统分析,建议加快构建我国内部控制标准体系,该文发 表于 2000 年第 9 期的会计研究,同样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认可和强烈反 应。同年年底召开的财政部“内部控制制度研讨会”更是把对建立内部控制制 度体系的讨论带入了白热化,内部控制研究开始成为各界研究的热点。 三、内部控制理论概述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企业生命力的重要保证,现代企业的 生产经营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由于内部控制薄弱,企业会计造假 行为严重,财务报告严重失真,企业违法违规现象愈演愈烈,国有资产流失严 重,企业经营失败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为此,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越来 越受到各国政府部门、理论界和实务界的

14、重视。 (一)内部控制理论的设置目的 内部控制的历史几乎与人类活动的历史一样漫长,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内部 控制的思想很早就被应用到人类经济活动中。远在美索不达米亚文化时代,人 们就运用一种朴素的分权方式进行着内部牵制的实践,来保障公共资金的安 全。我国内部控制的思想,最早可见于周礼,每笔财物的出入都要经几个 人之手,以达到牵制的目的。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组织形式由业 主制、合伙制演变成公司制时,企业规模变得越来越大、经营运作的复杂程度 愈来愈高、管理的专业化程度日渐增强。因此,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 企业的基本特征的背景下,内部控制制度作为提高经营效率、加强财务信息的 可靠性和

15、相关性的作用尤为突出。美国注册会计师 David M Willis 和 Susan S Ligh 此两位博士在内部控制管理报告中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对 General Electric 等 78 家公司进行了调查,对于内部控制的目标,验证财务 报告的可靠性占了 87%;保护资产安全 占 81%;促使业务运营与管理政策的一 致性占 54%;提升道德品行占 51%1。总结内部控制得设置作用可以表述为以 下几点:(1)确保国家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这也是制定内部 控制制度的首要目标。(2)保护单位资产安全和完整。通过建立和完善内部会 计控制制度,防止和减少贪污盗窃行为和舞弊行为的发生,实

16、现保护财产物资 安全和完整的目的。(3)促进单位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 制制度,不断完善会计、经营工作相关的岗位责任制,规范经营管理行为,强 化管理工作,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营目标。(4)促进会计信 息质量的提高。加大对会计信息的采集、归类、记录、汇总等过程和相关环节 的监督和管理力度,以便能及时发现并有效纠正会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 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经营管理活动。 (二)、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 内部控制是从内部牵制发展而来的,其概念演变迄今已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内 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 段。 第一阶段:内部牵制。从原始的组织诞生开始,直至 20 世纪 40 年代,内部控 制的发展基本上停留在内部牵制阶段。这一阶段内部控制的着眼点在于职责的 分工和业务流程及其记录上的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内部牵制主要通过人员配 备和职责划分、业务流程、薄记系统等来完成。其目标主要是防止组织内部的 错误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