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培训市场将要发生的五个颠覆性剧变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8766902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17.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O2O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培训市场将要发生的五个颠覆性剧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O2O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培训市场将要发生的五个颠覆性剧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O2O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培训市场将要发生的五个颠覆性剧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O2O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培训市场将要发生的五个颠覆性剧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O2O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培训市场将要发生的五个颠覆性剧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O2O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培训市场将要发生的五个颠覆性剧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O2O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培训市场将要发生的五个颠覆性剧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O2O 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培训市场将要发生的五个颠覆性剧变 O2O 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培训市场将要发生的五个颠覆性剧变 )剧变一:企业大学将掀新一轮高潮剧变一:企业大学将掀新一轮高潮 曾经被认为只是一阵流行的企业大学,在未来的几年会迎来一个新的建设 高潮。建设主体不再仅是外资 500 强企业、央企、民企中的龙头企业,而是在 各行业的细分领域,各地方的市场经济主体和以 A 股上市的企业们。 在未来的 23 年内,近 1000 家企业大学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而且可能 出现“世界级”的企业大学。 “世界级”不是指硬件,而是指在顶层设计理念、运营方式上的创新以及 对企业的战略意义。 这股高潮的出现主要

2、基于三大原因:这股高潮的出现主要基于三大原因: 第一,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拐点。 即经济学上的刘易斯拐点。中国经济必须向效率型转变,这就对企业整体 的人才效率、人才质量提出了高要求。 第二,政治推动企业进一步改革。 十八大三中全会的市场意义在未来几年会充分的展现出来,其背后的思路 是“国进民进”,推动更多的央企国际化,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充分竞争,相当 于二次创业。 同时推动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国企,更多的民企进入原来国企相对垄断或者 控制的市场,推动国有资本更加市场化。 只有通过竞争充分,人的重要性才会充分释放出来。这时候着急的首先是 企业的一把手,企业大学会成为他考虑采用的一种战略工具。 第

3、三,中国企业家群体的成熟和崛起。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积累,中国企业家群体逐渐成熟和崛起,思考问题的高 度、视野和传统计划经济时完全不同。 人作为第一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认同,迫切希望发现人 才,得到人才,充分的使用人才。 这三个因素,加上一批中国企业大学标杆的示范效应,注定企业大学会进 入他们的视野并得到充分重视。 剧变二:人才培养核心逻辑彻底颠覆剧变二:人才培养核心逻辑彻底颠覆 企业培训体系设计的主逻辑、传统培训的方式需要彻底颠覆。 从传统人力资源培训逻辑彻底转变为战略逻辑,变成真正的人才发展体系 逻辑。 无论是公开课还是面授课,管理者培训都会从传统的培训转为研讨式,专 题项目式

4、(有时候也被培训业内简单理解为混合式,但不是 O2O)。 当越来越多的 CEO 意识到自己的角色是首席教育官时(Chief Education Officer),企业大学顶层设计的主逻辑就应该是战略层面(使命价值观-战略定 位-商业模式)到组织能力到人才规划,岗位发展体系和核心岗位能力建设体系 及培训实施。 从这个逻辑出发,就要求市场上相关的服务提供商,无论是商学院、培训 公司还是咨询公司,提升其与高层对话,解读对方战略的能力。 由于高管的关注和参与,传统的培训方式尤其是管理者的培训方式会有巨 大转变。 只讲外部案例,不结合业务挑战的案例甚至不和企业的实际呼应是不可能 的。 这就要求对传统的培

5、训方式做改变,转为结合企业的业务主题,甚至定制 开发一些企业自己的案例,让企业管理者参与到案例开发、案例讲授的过程中 来,这样企主才会买单。 剧变三:移动互联网影响 5 年后大爆发剧变三:移动互联网影响 5 年后大爆发 大家最近谈得火热的 O2O 教育模式在 35 年不会成为企业培训的主流,但 是 5 年后会有个大爆发。 大部分传统的商学院和咨询培训公司都做不成这个模式,跨界者或迅速具 备互联网思维和运作能力的培训机构才可能最终在这个领域占据高点。 目前中国企业的中高管主体人群是 60 后 70 后,虽然大部分都在努力学习 拥抱互联网,但是就像出国定居的第一代移民,即使努力融入,骨子里的一些

6、东西是无法改的。 他可以鼓励员工去尝试,但让这个群体发自内心地集体拥抱互联网几乎不 可能。 真正将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融入工作和生活的是 85 后,所以中高管的 管理培训市场彻底 O2O,必须在 85 后全面接班掌权的 5 年以后。 但是,谁能在现在布局、理解这个趋势,谁就是 2020 年时代的教育培训领 域的王者。 越是有名的大的商学院或者教育机构越完成不了这个转型,很可能成为克 里斯滕森的颠覆式创新的又一个例注。 因为这个转型不是改善,而是彻底的革命,把原来的教学设计逻辑、营销 方式、教授队伍甚至利益合作机制都革命掉,这个几乎不可能发生。 所以大多数商学院的传统招生都在下滑,却无力改变。

7、一批有一定品牌积 淀的咨询培训公司也不一定能在这个趋势下完成转变。 因为这类公司大多数的收入来自客户而非用户,即是一种 B2B 的模式而非 B2C 的模式。 只有机构的最高领导团队(最好是创始人)彻底拥抱这种转型才有可能在下 一个浪潮中存活下来。 这个机会就如 BAT 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在移动互联网的生态布局尚未完成留 下来的窗口,最多只有 2-3 年。 一是这些传统的互联网巨头在忙于争夺用户的移动互联网入口,这是他们 现在最主要的战场。 二是教育尤其是企业培训教育毕竟不同于日常生活消费,在他们的整个生 态布局中还不是第一优先。 不要小看这 23 年,为将来移动互联网下的企业培训市场留出一个巨大

8、的 想象空间,谁提前在这里面占据用户,建立内容-用户的生态圈,谁就占了先 机。 剧变四:培训行业参与格局完全打破剧变四:培训行业参与格局完全打破 第四个趋势就是未来企业培训市场的格局将重新产生变化,市场至少将有 几方力量重新设计。 过去传统的市场格局划分方式将完全被冲乱。传统的企业培训市场是可以 按照一个二维矩阵划分的: 纵轴为大型企业市场和中小企业市场, 横轴为提供的服务是精品课程还是咨询方案。 这四个市场在未来的界限会完全打破,而且有跨界者进入。 横轴上的融合重设秩序 横轴上的融合重设秩序 第一股重新设计秩序的力量来自在横轴上的融合,其实背后是中国企业的 对人才培养需求升级,推动市场服务能

9、力必须升级。 这意味着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越来越需要一个整体方案,从企 业的问题出发,提供从诊到疗的全面服务。 这方面这个市场无论是传统的商学院和以提供咨询服务即传统咨询业的 Paper work 模式为主的咨询公司,都需要对组织能力重塑。 对于传统的商学院和培训公司来说,这个欠缺的能力是对企业判断的统一 有效的方法论。看似商学院是不缺方法论的,但其实商学院并没有统一的方法 论,每个教授会有各自的理论框架,没有统一的如同麦肯锡 7S 那样的企业诊断 方法论。 而且更重要的挑战是商业模式带来的转变,同为知识工作者,管理考核奖 励咨询顾问和讲师是不同的体系,甚至是不同的亚文化,这都对组织者

10、提出新 挑战。 中小企业冲击市场 中小企业冲击市场 第二股影响行业秩序的力量来自于大批中小企业的人才培养需求愈发成 熟,开始真正进入这个市场。 虽然在过去的近十年中,有数家以核心明星老师为主的大型公开课为主产 品的培训公司在这个市场上取得了成功,销售额甚至超过很多商学院和大牌咨 询公司。 但是这个市场还是处于产业的早期阶段,中小企业这个群体随着经济的复 苏和企业家精神的逐步成熟,对于人才梯队的建设渴求才刚刚开始。 过去大型公开课市场的本质是 B2C 业务,其实客户就是中小企业主本人。 但是这个需求主体慢慢转为是企业主带领的企业,需求不再是简单的管理 知识 ABC,而是一个一揽子服务。 这个趋势

11、已经开始出现,一些做的比较大的公开课培训公司都意识到这个 变化。 这个需求一旦成熟起来是非常可怕的,对于整个国家的人才质量升级都有 巨大意义,无论从政策层面,市场层面都会有一个巨大的爆发。 外来者颠覆市场 外来者颠覆市场 第三股力量是最莫测也是最有可能颠覆这个市场的,就像很多传统产业一 样,可怕的是外来者。 一路是原来的战略管理咨询公司 传统的战略咨询业务在急速下滑,而人才培养是新兴的需求市场,他们过 去通过战略咨询业务接触到企业的 CEO,有可能进入这个市场。 第二路人马是一些灯塔企业或者一些大型企业的企业大学,如华为、忠良 书院。 他们从企业品牌的角度和新盈利点的角度,希望辐射上下游价值链

12、,辐射 市场,可能从需求方变成行业的参与者。 第三路可能是 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巨头。 他们拥有当前中国最可怕的商业生态圈,拥有几乎所有的商业资源,如百 度学院、淘宝大学,为其生态圈提供这样的服务,匹配其互联网技术和品牌, 杀伤力极大。 这三种力量加上原有的市场参与者,这个行业将在未来的几年内彻底重 塑。 剧变五:培训从业标准将发生巨变 剧变五:培训从业标准将发生巨变 在未来 56 年内,现有的个体从业者至少有一半会被扫地出门或者逐步沉 淀到行业人才金字塔的底部。 前一阵猎头公司为企业大学校长职位开出超百万年薪的不在少数,但就是 找不到人,为什么? 是因为行业的发展诉求,

13、远远超出过去这些年行业的人才沉淀。 符合这个产业趋势的人才至少需具备四方面的知识结构: 符合这个产业趋势的人才至少需具备四方面的知识结构: 1.产业知识: 只有从产品层面去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才会对接企业的战略,才会解读 人才结构; 2.组织发展知识: 包括企业文化建设,组织能力,关键岗位能力建设一系列知识积累。 3.人才发展专业知识: 包括人才标准设计,人才培养规律理解,学习项目设计,培训全流程的组 织等。 4.移动互联网知识: 未来时代一定属于移动互联网,不拥抱这个趋势,是无法真正理解学习人 才培养方法的趋势变化。 除了这四个层面的知识,高情商和持续的学习能力是必不可缺的。 由于是研究人的发展规律的岗位,没有高情商,在甲方企业中工作,无法 真正调动起资源,也无法建立影响力。 在乙方服务,也得不到客户的信任。 无论是多么资深的讲师,无论做了几个年头的学习顾问,不沉下心研究方 法论和案例背后的规律,就会沦为播音机,难逃淘汰的命运。 持续的学习能力,多强调都不过分。 总之,在未来的 5-6 年间,这个行业会在这五个趋势下产生巨变,但是带 来的影响是积极而有意义的,无论是对每个从业者,还是对企业,对国家,让 我们拭目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