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北伐战争》课堂教学实录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8752793 上传时间:2020-10-2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0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5课北伐战争》课堂教学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15课北伐战争》课堂教学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15课北伐战争》课堂教学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5课北伐战争》课堂教学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课北伐战争》课堂教学实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5 课 北伐战争课堂教学实录 【课标要求】 简述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的主要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 成立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1知道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要战场、重要战 役;概述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 3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4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北伐战争使中国各革命阶级 参加到反帝反封建的正义斗争中,它的胜利是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说明各革命 阶级的联合与支持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前提和保证。 5中国革命的进程是在曲折中发展的,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坚

2、持 共产党对革命的领导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国共合作;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右图是黄埔军校的校门上引人注目的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 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这副对联使人耳目一新, 它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 但后来却有人将其改为“升官发财莫往他处;贪 生怕死请入斯门! ”这又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学习第15课北伐战争,了解那 一段轰轰烈烈的革命时期。 新课探究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国共合作的实现 教师: ( 展示材料 ) 材料一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 因此要救活它, 就需要新的血液。 盖 今日

3、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 孙文 材料二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 自然不能产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 广大群众的党, 以应目前中国革命之需要。 依中国社会的现状中国现有 的党,只有国民党是一个比较革命的党。 中共三大宣言 教师: ( 总结)当孙中山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意识到自己的孤单; 当中国工人的斗争一次又一次被军阀镇压,中国共产党意识到自己的弱小。 那国 共两党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学生: ( 分析,得出结论 )国共两党都需要合作。 教师: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标志是什么? 学生: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了。 教师:国民党一大的主

4、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 确定了联俄、 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教师:在此基础上,国共携手,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2黄埔军校的建立 教师: ( 展示幻灯片 ) 教师: 孙中山创办了黄埔军校, 蒋介石任校长,那你知道政治部主任是谁吗? 学生:周恩来。 教师:领导人的组成说明什么? 学生:国共合作 教师:(总结) 国共合作最直接的成果就是成立了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成立为 国民革命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学生:培养出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教师:(总结) 黄埔军校最大的价值在于培养了中国革命的军事政治人才,为 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这些年轻的革命者代

5、表着中国未来的希望。这六期 的学生之中, 有不少人日后也成了共产党的高级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 中,有四人出自黄埔军校。徐向前、林彪、聂荣臻、叶剑英。国共携手在反帝反 封建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为北伐战争奠定了政治基础; 黄埔群英创建的国民革 命军为北伐战争奠定了军事基础。 二、北伐胜利进军 教师: ( 播放国民革命军军歌 ) 教师:(总结) 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是北伐战争,当年国民革命军就是唱着这 首歌开赴北伐前线的。 那么,你知道歌词中的军阀主要指哪些人吗?国民革命军 为什么要打倒他们呢?北伐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其主要战场在哪里?代表性 战役有哪些? 学生: ( 结合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

6、 ,阅读教材“北伐胜利进军”一目) 学生: ( 合作探究,回答 ) 北伐从 1926 年开始。北伐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北伐军总司令为蒋介石。 北伐的主战场是湖南、湖北。 湖北战场的代表性战役是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之战。 教师:(补充) 在汀泗桥、 贺胜桥战役中, 发挥先锋作用的是被誉为“铁军” 的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这是一支大部分由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组成的队伍。 教师:北伐战争取得胜利了吗? 学生:北伐军基本消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主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所以北伐战争取得了胜利。 教师:北伐战争为什么能够胜利进军? 学生:

7、( 小组讨论探究 ) 教师: ( 总结) 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够胜利进军是因为:(1) 北伐战争是反对帝 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正义战争。(2) 作战方针正确。 (3) 国共两党齐心协力。 (4) 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5) 广大北伐官兵的浴血奋战 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教师: ( 过渡) 北伐战争基本打垮了北洋军阀。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到了武汉。 就在北伐战争将要继续北上消灭张作霖的时候却风云突变,阴霾突降!那么北伐 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教师: ( 展示图片 ) 教师设问:(1)1927 年 4 月 12日发

8、生了什么事件? (2) 结合上面的两幅图片, 你认为国民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 P73本目第一段, 回答)国民党右派突然背叛革命。 蒋介石 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他们大肆屠杀工农群众。 教师:(补充) 国际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极力破坏中国革 命,反革命力量大大超过了革命力量;国民党右派不断制造反人民的反革命 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严重削弱了革命力量; 再加上中国共产党 还处于幼年时期, 缺乏斗争经验。 领导人陈独秀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放 弃了革命的领导权, 导致在敌人发动突然袭击时,不能组织有效的反抗。 历史上 国

9、共的第一次握手仅仅持续了三年,便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宣告终结。第一次 国共合作彻底破裂了,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 2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73本目第二段, 归纳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的时间、 人物、性质和统一全国 ) 学生:南京国民政府于1927 年 4 月由蒋介石建立;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 帜,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1924 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的 形成,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但是,革命统一战线仅维持了三年半时 间,在革命形势一片大好, 即将取得国民革命胜利之时,国民党右派却突然叛变 革命,疯狂屠杀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国共合作宣告破裂, 轰轰烈烈的第一次 国民大革命失败了。 【板书设计】 第 15 课北伐战争 北 伐 战 争 前提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黄埔军校 高潮:北伐胜利进军 开始 对象 主要战场、战役 成果 失败: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