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季期小学精品德育建设方案

上传人:他**** 文档编号:148650226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春季期小学精品德育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年春季期小学精品德育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年春季期小学精品德育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年春季期小学精品德育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年春季期小学精品德育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春季期小学精品德育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春季期小学精品德育建设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年春季期小学精品德育建设方案xx年春季期小学精品德育建设方案xx年春季期小学精品德育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理论依据: 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2、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校正是根据党和国家的要求、时代的需求确定了学校德育基本思路。 二、总目标:立德树人,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世界人 三、方式方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具体措施: (一)环境教育 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外在形式。传统文化更需耳濡目染,校园已经成为学生感悟国学经典的摇篮。 学校外墙是让伟大

3、的中国梦伴我成长展板,xx和我们全校153名学生的合影,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和”的体现。 学校南墙,用魏碑字体书写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读书!”中国梦的主旨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荆小学子的梦就是勤奋学习,长大了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这就是国家的希望、也是我们每个荆小师生的梦。 学校西墙是感恩背景墙,感谢父母,感谢祖国,感谢自然,感 谢老师,感谢朋友,心怀一份感激之情,才会奉献爱心给他人、奉献忠心给祖国、奉献孝心给长辈。这是爱的源泉,是“仁”的起点。 北墙是我们每周五国学早读的地点,论语、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是国学课程的经典内容,彰显着中华传统美德,我们把这些美德和道理熟读成

4、诵,使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得以传承。 学校中心点对联是我校的培养目标,做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做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世界人,横批是明德立行的办学理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就是对面国旗下展板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人就是树立良好的文明习惯,我们学校的国学教育特色正是明德的教育,做世界人,我们这里马上就要建设新航城,我们也将从这里起航,走向世界。门道内两个橱窗分别是学校简介和校歌,门鉴,是一面镜子,想学、会学、乐学是我们的学风,博学、勤研、善导是我们的教风。学校后墙东侧书写着人和有序精细特色的办学思路,西侧书写着务本求真踏实创新的校风。 学校甬路西头是我们的校训:团结进取、勤奋求实,团结是

5、人和的氛围,进取是积极的态度,勤奋是学习的精神,求实是做人做事的基础。 甬路上是太阳系和中华五千年历史,学生每天上学来,就好像在这个空间与时间中穿越。 我们的校园温馨而美丽,竹有竹的气节,荷有荷的品格,海棠有她的灿烂,柿子有他的喜悦,国槐更有他诉说不完的春夏秋冬。 为了让同学们认识学校,感受校园文化,每年开学初,品德老师带领各班学生开展了一次读校活动,就是把学校里每一块展板都认真仔细的读一遍。甬路两边是我们各班的小花园,是前几届毕业生起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学校草坪中间摆放着六只硕大的荷花缸,每年夏天,静谧的莲花就会散发出阵阵清香,这花中君子的高雅,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姿,给人清净儒雅的享受。

6、校园文化主要功能是办学特色的一种物化反映,是一种人文氛围。我们精选了80首古诗词,做成展板、配以国画背景,张贴在每个教室的外墙,令学生喜闻乐见,既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又巩固了语文知识。 (二)四美教育 荆小四美指的是,在学生中,评选最美孝心少年和最美劳动之星,在教师中评选最美乡村教师和最美教学之星。 最美孝心少年每年寒假时评选,弟子入则孝,出则悌,侧重点在于感恩、美德教育,孩子在家是否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长辈是否孝敬,在学校是否对老师有礼貌,对同学是否尊重,参评学生的家长提供材料,学校班主任负责推荐,由学校最后认定。 最美劳动之星每年暑假时评选,这个奖项的设定,旨在鼓励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生活

7、和学习习惯,热爱劳动,不懒惰、积极面对生活,勤奋进取。最小的善行也强过最大的善念,止于至善的前提是学生乐于去做,而且会做,所有善行的发源点都是父母的爱,报答父母尽孝道正是回报这种爱,这种回报需要劳动。共3页,当前第1页123 最美孝心少年和最美劳动之星我校评选完成后,将孩子们的故事汇编成专刊,发表在我校校刊文韵育花香上,发给每个孩子一份,给家长阅读,使家长从中也学到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受到广大家长的好评。 最美乡村教师每年的春节假期之前进行评选,侧重在于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关爱学生、踏实工作、努力奉献的高尚师德方面。最美教学之星每年暑假之前进行评选,取代原来我校一直坚持评选的“卓硕杯”优秀教师

8、,在教育教学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方可获此殊荣。学校的主体是学生,关键在教师,师德是教书育人的基础,这两项教师层面奖项的评选,有力支撑着学校教师们的无私奉献、踏实肯干的素养。 (三)爱国主义教育 我校各排教室之间的墙壁上,分别为祖国的位置、祖国的河山、祖国的历史、祖国的文化、祖国的民族、祖国的发展六块大型展板,让孩子耳濡目染中接近祖国、了解祖国,萌发爱国情操。现在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更突显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五)劳动教育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必

9、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崇尚劳动,造福劳动者,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我校鼓励全体师生用劳动诠释自己的孝心,用劳动创造自己的生活和未来。 现在的孩子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好习惯好品格当然是在磨砺中诞生的,而劳动恰恰能够锻炼人的意志。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何以体现?我校以劳动作为践行北京精神的突破口,让热爱劳动成为孩子必备的习惯,让热爱劳动成为孩子成长的标志。 我校将六个小花园“分田到户,联产承包”给二年级到六年级六个班,老师和孩子非常喜爱本班的小花园,纷纷为自己班的小花园命名,采菱归、丛中笑、若比

10、邻、花满蹊、留青花园、躬行园地,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每年四五月间,孩子老师都忙着在自己班的小花园里栽花种草,浇水施肥,其乐融融。去年,六年级在自己的小花园里种了两行西红柿,在同学们和老师的辛勤劳作下,获得丰收,每个同学都尝到了自己劳动的果实。我们也受到启发,今年为五六年级开辟了两块劳动基地,五一放假归来,师生们就在自己的“责任田”里种上了西红柿、柿子椒、蒿子菜、油麦菜、苦瓜、丝瓜、葫芦,看到师生劳动的场景,六年级一个同学说,“臣本布衣,躬耕于荆小”。 (六)校本课程的国学教育 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如何立德、怎样树人。xx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

11、次集体学习时进行了全面透彻的诠释: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xx年我校开始自编国学校本课程文韵育花香教材,到xx年使用国学艺术研究中心的统编教材,我们始终坚持国学课程的开设

12、,没有一年荒废懈怠,现在孩子们可以熟练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声乐启蒙、论语等国学经典。 每周五我校是国学早读时间,孩子们在小操场列队,诵读经典,声震蓝天,也许孩子们对这些经典理解还只是肤浅的,但这就是一个启蒙,国学经典本身也有这一个特性,不同年龄理解的层次各有千秋,几岁的小儿和百岁老者都能谈论国学,这就是几千年文化的魅力。 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通过教师组织学生诵读、熟背经典作品,让孩子们在一生学习、生活压力最轻,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让他们拥有熔铸在古诗文中的中华民族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情操,成为富有文化底蕴的新一代建设者。 国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13、,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在立德树人方面的成效十分显著,学生明礼谦恭、好学善思,如家长所言,“这所学校先教学生如何做人,孝敬长辈”。共3页,当前第2页123 (六)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1.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 社会大课堂实践活动对于一所农村小学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农村的家庭经济状况必定还不是很宽裕,很多家庭没有这种开支计划,所以社会大课堂是那么令人期待,孩子们更是喜欢的不得了,通过大课堂,孩子们增长了知识、获取了才干、开阔了眼界,在实践过程中,更是在习惯的培养、行为的塑造、品格的形成方面都得到了锻炼。近几年我们分别去了比如世界、陶瓷管、海洋馆、劳动基地、野生动物园、自然博物馆等孩子喜欢的地方参观,孩

14、子们那叫一个兴奋,同时也得到了教育。 2. 常规教育的落实 我校着眼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管理的水平直接反映着孩子习惯的习惯水平。在上课习惯上,如:正确的坐姿、正确的书写习惯、文具摆放有调理、书包的整齐度、课上举手发言的统一要求,并为各班制定了上课习惯评价表,由上课教师亲自填写。文明习惯:会用文明用语、标准的队礼行礼或鞠躬、不说脏话、进入他人房间先敲门等等。各班学期初都制订了习惯培养细则及措施,经过全体教师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们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来弯腰写作业,趴着读书的学生越来越少;同学之间有了小矛盾主动道歉说:对不起的现象越来越多。卫生、早读、路队、两操的检查我校少先队大队已经可以独立完成。

15、 3. 家校协作共促习惯 家校两样是习惯培养的薄弱点,构建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习惯培养体系,才有可能真正使养成教育有实效。每年我们都会把家长请进课堂,让家长和孩子共上一节课,共同担负习惯培养的重任。每学期至少开一次家长会,解决家长在习惯培养方面的困惑,交流习惯养成的办法思路。家校协作力度增加了,孩子的习惯养成自然事半功倍。 4.班级文化和班队会 我们的班级文化要求各班必有的习惯培养内容的同时还要有针对本班特点的内容。班级文化体现一个班的班风班貌,在这个方面我校要求各班的布置统一要求的同时要有符合本班特点的内容。4、5、6年级有负责班级文化的小组,旨在培养孩子们的自我管理意识。我校四年级在班级文化方面结合我校国学特色,师生设计了“承国学瑰宝、育谦谦君子”的班级文化特色,使学生在记得到了传统美德的熏陶又得到了品行的历练。 班队会活动中,老师们精心设计,各具特色。在六年级王洪梅老师“诚信”主题班会上,看到孩子们童稚、真诚的笑脸,听到朴实、醇厚的话语,让人真切感受到希望的幼苗茁壮成长;在五年级马松月老师“感恩父母、点亮亲情”主题队会上,不只是孩子与父母的那份情,更有老师对学生的那种无私的爱。 综上,我们认为,学生良好品行的培养过程,其实也是一所学校教育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