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编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606957 上传时间:2020-10-2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6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编订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编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2)-编订(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 20 分) 1. x 2 ? x 3 的计算结果是() A. x 5 B. x 6 C. x 8 D. x 9 【答案】 A 【解析】 x2 ? x 3=x2+3=x5. 故选 A. 2. 计算( x 3)2 的结果是() A. x 5 B. x 6 C. x 8 D. x 9 【答案】 B 【解析】. 故选 B. 3. ( 2xy) 4的计算结果是( ) A. 2x 4y4 B. 8x 4y4 C. 16x 4y4 D. 16xy 4 【答案】 C 【解析】. 故选 C. 4. 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有() (2) A. 1 个 B. 2

2、 个 C. 3 个 D. 4 个 【答案】 C 【解析】(1)a 10 a2=a8, (2)a 5?a a=a5, (3) (-a) 5 (-a)3=a2 , (4)3 0=1 所以计算有误的有3 个 故选 C 5. 下列多项式的乘法中可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A、两项相同,故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B、有一项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数符合平方差公式的特征,故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C、两项都互为相反数,故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D、两项都不相同,故不能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故选 B 【点睛】平方差公式的结构:两个二项式中有一项完全相同,另一项互为相反

3、数,并且相同的项和互为相 反数的项必须同时具有 6. 下列各式计算结果与相同的是(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A 选项:a 2-4a+4+1= ,故与题意相符; B 选项: a 2 +4a+4+1=,故与题意不相符; C 选项:a 2+4a+41= ,故与题意不相符; D 选项: a 2-4a+41= ,故与题意不相符; 故选 A. 7.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3a+4b=7ab B. (ab 3)2=ab6 C. (a+2) 2=a2+4 D. x 12 x6=x6 【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选项A,3a 与 4b 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选项A 错误

4、;选项B, (ab 3)3ab9,故 选项 B错误;选项C, (a2) 2a24a 4, 故选项 C错误;选项 x12x 6x126x6,正确,故选 D. 考点:合并同类项;积的乘方;完全平方公式;同底数幂的除法. 8. 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 ( 2) 3 与 23 B. ( 2) 2 与 2 2 C. 3 3 与() 3 D. ( 3) 3与( )3 【答案】 D 【解析】试题分析:A( 2) -3 ;相反数为;B( 2) -22-2 C 3 3=-27.而( ) 3= 考点:实数运算与相反数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生对实数运算与相反数的掌握。要注意负数幂的运算转化。

5、 9. 下列说法完整且正确的是() A. 同底数幂相乘,指数相加;B. 幂的乘方,等于指数相乘; C. 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D. 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等于系数 相乘,同底数幂相乘 【答案】 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法则进行计算 解: A、同底数的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故选项不完整; B、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故错误; C、正确; D、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系数相乘作为系数,相同的字母相乘,故错误 故选 C 考点:单项式乘单项式;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式的运算和幂的运算法则记忆要准

6、确,完整,要注意区分它们各自的特点,以避免 出错 10. 下列关于单项式乘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单项式之积不可能是多项式; B. 单项式必须是同类项才能相乘; C. 几个单项式相乘,有一个因式为0,积一定为 0; D. 几个单项式的积仍是单项式 【答案】 B 【解析】 A、单项式之积一定是单项式,不可能是多项式,正确; B、只有同类项才能合并,而单项式不一定要同类项才能相乘,错误; C、0 与任何数相乘,积都是0,正确; D、几个单项式的积仍是单项式,正确 故选 B 【点睛】考查了单项式乘法的有关知识:几个单项式的积仍是单项式,不可能是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相乘, 有一个因式为0,积一定

7、为0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计 24 分) 11. 用计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0.00000072 =_(2)0.00000861 =_(3)0.00000000000003425= _ 【答案】(1). 7.2 10 -7; (2). 8.61 10 -6 ;(3). 3.425 10 -14; 【解析】根据记数法的表示形式(a 10 n 的形式,其中1|a| 10,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 成 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 时, n是正数;当 原数的绝对值1 时, n 是负数)可得: (1)0.00000072 =7.2 1

8、0 -7 ; (2)0.00000861 =8.61 10 -6; (3)0.00000000000003425=3.425 10 -14 . 故答案是: 7.2 10 -7, 8.61 10-6 ,3.425 10 -14 . 12. 4(mn)3 (nm)2_ 【答案】 4( m-n) 【解析】4(mn)3 (nm) 2=4(mn)3 (m-n)2=4(m-n)3-2=4(m-n). 故答案是: 4(m-n). 13. _. 【答案】 4-9m 2 【解析】=(2-3m)(2+3m)=2 2-(3m)2=4-9m2 . 故答案是: 4-9m 2. 14. _. 【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

9、运用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解:. 故答案为: 4. 15. 若,则_. 【答案】 27 【解析】 x 6n=(x2n)3 =3 3=27 故答案是: 27.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幂的乘方的性质,逆用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 若, ,则 _. 【答案】 52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再整体代入求值即可. 当,时,. 考点:代数式求值 点评:计算题是中考必考题,一般难度不大,生要特别慎重,尽量不在计算上失分. 17. 同底数幂相称:底数_,指数 _;用式子表示:=_ 【答案】(1). 不变,(2). 相加,(3). 【解析】同底数幂相称:底数不变,指数相加;用式子表示

10、:=. 故答案是 :不变 , 相加,. 18. 幂的乘方:底数_,指数 _;用式子表示:=_ 【答案】(1). 不变,(2). 相乘,(3). 【解析】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用式子表示:= 故答案是:不变,相乘,. 19. 积的乘方:等于_ 【答案】积中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相乘 【解析】积的乘方:等于积中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相乘. 故答案是:积中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相乘. 20. 同底数幂相除:底数_,指数 _;用式子表示: =_ 【答案】(1). 不变,(2). 相减,(3). 【解析】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用式子表示:=. 故答案是:不变,相减,. 21. 零指数幂:=

11、_() 【答案】 1 【解析】任何不等于0 的数的 0 次幂都等于1,所以=1 故答案为: 1 22. 负指数幂 :=_为正整数) 【答案】 【解析】负指数幂:=. 故答案是:. 三、计算题(每小题2分,共计 34 分) 23. 【答案】; 【解析】试题分析:利用同底数幂乘法、除法、乘方计算法则计算即可. 试题解析: x 2+5=x7 ; ; ; (-1) 4 =x 20y8. a 9-3=a6; . 24. 【答案】 (1); ( 2); ( 3); (4).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单项项乘单项式法则计算即可; (2)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3)按完全平方差公式展开即可; (4)运用单

12、项式除单项式法则计算即可; 试题解析: (2)x 2-25; (3)(2a) 2- =4a 2-4ab+b2; (4); 25. 。 【答案】(1); (2) 5a+4; ( 3); (4) 【解析】试题分析:(1)运用同底数幂乘除法则计算; (2)变形后,运用同底数幂乘法则计算; (3)利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差公式计算; (4)原式变形后利用积的乘方逆运算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试题解析: a 3m+2-m =a 2m+2; 22a+3a+4=25a+4; (x 2-y2)(x2-y2)=(x2-y2)2= ; ; 26. 用简便方法计算: (1)982;( 2)899 9011;(3) (

13、) 2002 ( 0.49)1000 【答案】 (1)9216(2)810000 (3) 【解析】试题分析: (1)原式变形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2)原式变形后,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3)原式变形后,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试题解析: (3)原式 =() 2002 ( 0.49)1000= 四、 先化简,再求值(每小题2分,共计 4 分) 27. (x+2) 2-(x+1)(x-1), 其中 x=1.5 (2)( a+b)( ab) b(a b) ,其中, a= 2,b=1 【答案】(1);11; (2)6 【解析】试题分析:(1)先利用整式的乘法和

14、加减的混合运算计算方法化简,再进一步代入求得数值即 可; (2) 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去括号合并得到最简结果,将a与 b 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试题解析: (1) (x+2) 2-( x+1) (x-1) , =x 2+4x+4-x2+1 =4x+5 ; 当 x=1.5 时, 原式 =4 1.5+5=11; (2) (a+b) (ab) b(ab) a 2-b2-ab+b2 = a 2-ab 把 a=2,b=1 代入原式 4+26. 五、解答题( 28-31 每题均 3分,32 题 6 分) 28. 已知 2 x=3,2y=5求: (1)2 x+y 的值;(2)2 3x 的值;(3)2

15、2x+y 1 的值 【答案】(1)15 (2) 27 (3)22.5 【解析】试题分析:将所求式子利用幂运算的性质转化,再整体代入即可得到结果 试题解析: (1)2 x+y =2 x?2y=3 5=15; (2)2 3x=(2x)3=33=27; (3)22x+y-1=(2x) 2 ?2 y 2=32 5 2=22.5. 29. 在长为,宽为的长方形铁片上,挖去长为,宽为的小长方形铁片,求剩余部分面积。 【答案】 4ab-3a-2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利用大长方形的面积减去小长方形的面积即可. 试题解析:( 3a+2) (2b-1 )- (2a+4)b =6ab+4b-3a-2-2ab-4b =4ab-3a-2 30. 求下列各式中m的取值范围 (1)( m+3) 01;(2) ( m-4)01; (3) ( m+5)-3 有意义 【答案】 m - 3;m4;m -5 【解析】 试题分析: 由零次幂、 负指数幂的底数不能为0 可得: (1)m+3 0, 即 m 3; (2)m40 ,即 m4 ; (3)m+50 ,即 m 5. 试题解析: (1)m+30 , m 3; (2)m40 ,m4 ; (3)m+50 , m 5. 点睛:掌握零次幂、负指数幂有意义的条件,即底数不能为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