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表格)(2020年10月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8529378 上传时间:2020-10-20 格式:PDF 页数:68 大小:94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表格)(2020年10月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表格)(2020年10月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表格)(2020年10月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表格)(2020年10月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表格)(2020年10月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表格)(2020年10月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表格)(2020年10月整理).pdf(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授 课授 课 内内 容容 1 1怎样才能更省力怎样才能更省力 教教 学学 目目 标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设计 3 种以上省力的方法。 2能说明一种简单工具是如何省力的。 3能通过对图片或实物的观察,发现在动物的行为中,哪些属于省力行 为,并对自己的观察结果说明理由。 4能在生活环境中找到动物省力的行为。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与其他同学探讨生活中所见到的省力的方法。 三、科学知识目标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简单机械。 教学教学 重、重、 难点难点 指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对简单机械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综合实验现象 和生活经验,对简单机械的使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教

2、学环节及策略教学环节及策略 补给内容补给内容 修改补记修改补记 (一)导课: 1由教材的单元页人类使用工具的历史过程导 入。 2提问:单元页的内容说明了什么? (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发明的工具提高了工 作效率。 ) 结论:我们要学会怎样才能省力。 (二)新课教学 活动 1:拔图钉比赛 谈话:同学们,相信大家都拔过图钉,但是怎样 2 拔更省力呢?现在就让我们亲身体验一下吧。 1提问: 你能用几种办法拔出钉在木板上的图钉? 体验使用机械和不使用机械的区别? 2组织学生小组活动 提示:在此活动中要注意安全。要求学生活动时 不能猛然用力撬图钉,防止图钉飞起刺伤眼睛。 活动:小组中确定一种最好的方法参加

3、小组间的 比赛。 3讨论与交流 谈活动中的体会。 活动 2:简单机械的应用 1读图回答问题。 教师:大家翻开书 P2,看活动 2 的插图,我们怎 样才能轻松省力的完成下面的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提示:可以用连线的方法将用什么工具去完 成图上的哪项任务连起来。 2教师总结。 撬油桶盖的钢板工作时是一种简单机械叫杠 杆。 木棍和磨盘相结合的简单机械叫轮轴。 架在台阶上的木板所形成的简单机械叫斜面。 绳子与树干组合的简单机械叫滑轮。 杠杆、 斜面、 滑轮、 轮轴等都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3讨论 教师:根据老师刚才讲的知识,请大家找一找 P3 插图中人们在生活中利用了哪些简单机械? 4交流 将自己找到

4、的简单机械与同学交流。 拓展活动:动物的省力“工具” 3 1观察课本插图回答问题。 教师:请同学们看书上 P3 拓展活动插图,说说 动物身体上的哪些器官或结构具有省力的作用? 2教师举例总结。 啄木鸟的喙相当于镊子和凿,属于简单机械中 的杠杆和斜面,在取食等活动中更省力,提高工作效 率。 虎的齿和爪相当于凿,属于简单机械中的斜 面,在捕食、切断食物等活动中很省力,也可提高工 作效率。 板书板书 设计设计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第一课第一课 怎样才更省力怎样才更省力 1杠杆、斜面、滑轮、轮轴等都是常见的简单机械。 撬油桶盖杠杆。 木棍和磨盘相结合轮轴。 木板叫斜面。 绳子与树干组合叫滑轮。 2动

5、物的省力“工具” 课后小记: 本课的教学思想是先组织学生动手体验使用工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然后联系日常生活 中使用工具的事例来认识简单机械; 最后寻找生物器官与简单机械结构的联系。 教学过程循 序渐进,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4 授 课授 课 内内 容容 2 2撬棍的学问撬棍的学问 教教 学学 目目 标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常见物体设计简单机械。 2能用实验研究的方法找出使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 3能找出日常生活中应用了杠杆原理的工具。 4 能从应用了杠杆原理的工具中找出组成杠杆的三个要素点的具体位置。 5能够应用所学的杠杆原理制作一个小模型。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研究问题时能主动

6、地与其他同学讨论和交流。 2能大胆想像并设计抬起地球的装置。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杠杆由哪三部分构成。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杠杆的含义。 3能用自己的话描述杠杆尺的平衡规律。 4能解释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还要应用“费力”杠杆。 教学教学 重、重、 难点难点 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研究杠杆的作用。 教学环节及策略教学环节及策略 补给内容补给内容 修改补记修改补记 (一)导课 谈话:杠杆是一个具有一个支点并在两点受力的 刚性杆,中国古代的墨经上就有记载,说明在古 代就已经普遍利用杠杆,那杠杆究竟有哪些具体的用 途呢?今天我们就学习第二课撬棍的学问。 (二)新课教学 5 1提问:阿基米德真的能把地球抬

7、起来吗? 2活动:把重物抬起来。 (1)谈话:大家翻开书 P4 看上边的插图,我们 的任务是想办法利用绳子和长木棍制作一种简单机 械,将重物抬到岸边的汽车上。 (2)学生思考提出解决办法。 (3)根据自己的想法利用手中的材料设计简单 机械并思考问题。 认识杠杆上的三个点 (动力点、 阻力点、 支点) 。 怎样做才能在抬高重物时最省力? 如果物体很轻,怎样才能很容易地将它抬高? 实验中自己发现了什么规律? (3)记录结果。 省力的杠杆(能用较小 的力把较重的物体抬 高) 省距离的杠杆(能拉动 很短的一段绳子,把重 物抬得很高) (4)小结 实验中能绕一个支点旋转的棍子就成为杠杆,而 单放在地上的

8、木棍就是一根木棍,不能说它是杠杆。 杠杆具备三个点:动力点、阻力点、支点。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课 提问:什么是杠杆?杠杆的三个点?举例。 (二)新课教学 活动 2:怎样使杠杆保持平衡 1认识杠杆尺 见书上 P6 上方图片。 2实验 6 (1)确定杠杆尺一侧的一个点为阻力点,挂一 定数量的钩码。 (2)在另一侧确定动力点的位置,看看在不同 位置上需要挂多少钩码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并记 录结果。 (3)改变阻力点的位置,重复第二步。 3记录 阻力点 动力点 阻 力 点 到 支 点 的 距 离 (格) 钩码 (个) 动 力 点 到 支 点 的 距 离 (格) 钩码 (

9、个) 方 法 1 方 法 2 方 法 3 方 法 4 方 法 5 方 法 6 4交流。 分析自己小组的记录表,能发现杠杆平衡的规律 吗?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第二课第二课 撬棍的学问撬棍的学问 阻力点 动力点 阻 力 点 到 支 点 的 距 离 (格) 钩码 (个) 动 力 点 到 支 点 的 距 离 (格) 钩码 (个) 方 法 1 方 法 2 方 法 7 3 方 法 4 方 法 5 方 法 6 板书板书 设计设计 一、三种杠杆结构 1跷跷板 支点在中间,动力点、阻力点在两边。 2蒜夹压汁器 阻力点在中间,支点、动力点在两边。 3夹子 动力点在中间,支点、阻力点在两边。 二、应用: 剪刀和

10、划桨属于支点在中间的杠杆。 高尔夫球杆属于动力点在中间的杠杆。 课后小记: 本课从古代传说阿基米德抬地球的假说开始, 对学生提出问题, 阿基米德可以抬动地球 吗?在学生的心目中阿基米德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因此, 他说的话应该是科学的、 可信的。 但是抬地球的举动又是一种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种矛盾的心理, 形成了学生急切地要探求结 果的驱动力,激发学生研究撬棍学问的兴趣,经过活动 1、2、3 的实验探究学习后,教材又 设计了帮阿基米德抬起地球的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回答“阿基米德可以抬动地球吗?”这个 从理论上可以成立但实际上却无法实施的问题, 为学生展开想像创造了较大的空间。 为了降 低难度,学

11、生可以用画图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的想法。 授 课授 课 内内 容容 3 3轮子的妙用轮子的妙用 8 教教 学学 目目 标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比较、分析说出应用轮轴(简单机械)工作时省力的原因。 2能通过观察发现吊车上使用了几种轮子。 3能通过观察找出变形的轮轴。 4能独立设计一个应用轮轴原理的简单机械,帮助自己完成一项特殊任 务。 5能通过实验找出各种轮子的优点与不足。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自己对变形轮轴的认识。 2能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各种轮子的作用。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轮轴的基本组成。 2能说出齿轮与轮轴有什么关系。 3能说出轮轴在什么情况下省力,在什么

12、情况下费力。 4能用类比的方法解释螺丝刀的工作原理。 5能准确地说出齿轮的作用。 教学教学 重、重、 难点难点 认识各种各样的轮子及其工作原理,并会运用其原理制作简单机械。 教学环节及策略教学环节及策略 补给内容补给内容 修改补记修改补记 (一)导课 1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 提问:杠杆的工作原理? 2语言过渡引出下文 教师:简单机械有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等,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杠杆,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轮轴和滑 轮。 (二)新课教学 活动 1:杠杆和轮轴 1观察书上 P9 两幅图,分析以下问题。 9 分析石磨上杠杆(木棍)的工作原理。 比较汽车方向盘与石磨工作原理的相同点; 分析汽车方向盘工作时的优

13、点,它可以给人们 带来哪些方便? 2阐述原理。 工作时轮轴上有一个支点、一个动力点、一个阻 力点, 根据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关系, 决定轮轴的作用。 3试着将石磨上杠杆的三个点标在 P9 左图中, 将方向盘上杠杆的三个点标在 P9 右图上。 4小结 像方向盘一样由一个圆轮和轴组成的机械叫轮 轴。 5交流 把自己小组的分析与其他组交流,并听取他们 的意见。 找一找,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轮轴? 活动 2:巧用“轮子” 1提问:如何改造一下轮子,使它变成另一种 简单机械,帮助我们完成一些特殊的工作呢? 2观察书上 P10 插图,轮子变成了哪种机械? 左图一个学生在升旗,轮子变成了滑轮。 右图中的轮

14、子变成了齿轮。 齿轮属于传动机械,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动力机的 动力传递给工作机。 3交流 我们用“轮子”改造的简单机械有什么优点?有 什么缺点? 活动 3:研究吊车上的“轮子” 1认识吊车上的轮子。 教师:看书上 P11 插图,回答吊车上使用了几种 “轮子”?它们有什么作用? 定滑轮 定滑轮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用力的方 向。 动滑轮 动滑轮省力但不改变用力的方向。 10 实验验证 选择吊车上的一种轮子进行研究,根据实验来验 证动滑轮和定滑轮的优点与不足。 2拔河比赛 根据书上 P12 的插图样式,选择不同的滑轮进 行一场拔河比赛,亲身体验滑轮的作用。 讨论:分析滑轮在比赛中的作用。 3结

15、论 使用定滑轮的优点是改变力的方向;缺点是不 省力。 使用动滑轮的优点是省力;缺点是不改变力的 方向。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形成了滑轮 组, 滑轮组合理的利用了两种滑轮的优点, 既能省力, 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4思考:除了滑轮以外,你们小组还想研究吊 车上的哪种“轮子”? 板书板书 设计设计 第三课第三课 轮子的妙用轮子的妙用 使用定滑轮的优点是改变力的方向;缺点是不省力。 使用动滑轮的优点是省力;缺点是不改变力的方向。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形成了滑轮组,滑轮组合理的利用了 两种滑轮的优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课后小记: 本课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轮子出发,在学生研究了杠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探究轮轴、 滑轮及齿轮的作用。 教材设计了四个活动: 活动 1 帮助学生利用杠杆工作时省力的原理去分 析轮轴工作时的省力原理;活动 2 在认识轮轴的基础上,认识各种“变形”的轮子;活动 3 组织学生研究滑轮的种类和作用; 活动 4 为学生提供了细致的研究齿轮的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