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07个人收入的分配讲含解析修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8487991 上传时间:2020-10-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6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07个人收入的分配讲含解析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07个人收入的分配讲含解析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07个人收入的分配讲含解析修订(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 07 个人收入的分配 1. 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 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知识点一我国的分配制度 1生产决定分配 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 (1)含义: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 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 劳多得,少劳少得。 (2)原因 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3)地位: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

2、体地位。 (4)意义: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 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主要形式含义(表现)意义 按生 产要 按资本要 素分配 资本所有者投入资本所得,包括私营企 业主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 是对市场经济条件 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 素分 配 的利息收入、股息分红、债券、股票交易收 入等 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 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 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 动、知识、人才、创造 的尊重,有利于完善按 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 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 增加居民收入

3、、推动经 济发展 按劳动要 素分配 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 资、奖金等收入 按管理要 素分配 企业管理人才凭借在生产经营中的贡 献参与分配的方式 按技术、 信息等要 素分配 科技工作者、 信息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和 信息资料取得的收入 (技术入股、 专利使用、 技术转让等) 按土地要 素分配 凭借土地取得的收入(土地的租金、 转 让金等) 【特别提醒】根据所属范围区分收入分配方式 (1)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工资、奖金、津贴收入,农村家庭联产承 包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2)按生产要素分配存在于股份制企业、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个人投资活动中,凡是看到股息、

4、利 息、科技入股、出租、私营企业工资、土地流转等信息都可直接判定为按生产要素分配。 4. 正确认识各种收入 劳动 收入 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金收入而言的。包括 按劳分配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收入 非劳 动收入 分为三类,即要素收入、政府转移支付和捐赠。要素收入是指通过资 本、技术、经营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获得的收入,其中包括分红、利息、 租金、出售专利等获得的收入 【特别提醒】 (1)工资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私营外资企业中工人获得的工资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2)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劳动收入不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3)非劳动收入不一定是

5、剥削收入,只有在雇佣劳动的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的企业主凭借资本获得 的收入才是剥削收入。 知识点二效率与公平 1收入分配公平 (1)内涵:要求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大,要保证人们的基本生 活需要。 (2)意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2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 (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如果收入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 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 (2)收入分配方式对公平的影响: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 体现。 3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

6、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2)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4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 角度具体经济意义 一个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一个着重、 两个同步 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 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 步提高 再分配 领域 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 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功能,加快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7、 效率与公 平的关系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在大 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公平 【知识拓展】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1)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关系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政 府通过法律法规和税收进行调节和规范,不直接干预。 (2)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 政策、 法律等对收入要素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 主要通过税收、财政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进行。 考点一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典例 1】(2018 年高考海南卷政治1)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8、的分配制 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企业里工人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公有制经济中职工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工程师提供新技术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农民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获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A.B. C.D. 【答案】 D 【解析】考查我国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经济的前提下,中的企业布置是公有制还是 私有制,排除;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公有制经济中职工收入中的工资和奖金是属于按劳分配,福利和社 会保障就不是按劳分配;正确。答案选D。 【方法技巧】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但公有制经济中的分配方式不全是按劳分配。 【变式 1】 (2019浙江杭州高级中学模拟)

9、据统计, 2018 年全国居民新增财产性收入45% 来自房地产, 19% 来自银行理财,12% 来自存款, 10% 来自股票,其他来自信托、基金、保险等。对该经济现象的正确解读 是() 体现按生产要素分配 居民投资风险不断降低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 A B C D 【答案】 B 【解析】本题的题眼是“新增财产性收入来自房地产、银行理财、存款、股票、信托、基金、保险等”。 通过房地产、存款等获得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体现,说法符合题意;新增财产性收入来自多 方面,表明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说法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提到投资风险,不符合题意;居民新增 财产性收入属于投资收入,

10、是初次分配而不是再分配,也没有体现更加注重公平,说法不符合题意。 【方法技巧】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土地等) 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 财产增值收益等。 考点二按要素分配 【典例 2】( 2019广东广雅中学模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 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强调,要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 积极性。实施股权激励方式() A是我国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 B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 C是我国按劳分配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11、 D保障了科研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答案】 B 【解析】股权激励方式是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体现,并没有改变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 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A不选;用股权激励方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这是股权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 分配的体现, B项正确; 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而材料说的是“各类企业”,所以 C不选; D夸大了科研人员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 【方法技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区分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的范围及其形式。科研人员凭借技术 入股所获得的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中的按技术要素分配。 【变式 2】 (2019湖南雅礼中学模拟)股权激励,是公司对员工进行长期激

12、励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 公司用于激励并留住核心人才而实行的激励机制。通过有条件地给予被激励对象部分股份、股权等,使其 与公司结成利益共同体,有助于公司长期目标的实现。实施股权激励() 有利于降低公司员工的投资风险 有利于调动公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是公司调整经营战略的客观要求 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体现 AB CD 【答案】 C 【解析】材料中的“股权激励”是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体现,是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种 手段,符合题意;投资风险是由市场决定的,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公司经营战略的调整,不选。 考点三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 【典例 3】 (2019福建漳州一中模拟)国务院决定,2015 年我国

13、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 准由 2014 年的每人每年320 元提高到380 元。下列选项中,对国务院的这一决定理解正确的是() A提高医疗补助标准,优化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 B健全初次分配机制,协调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 C加大再分配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D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 【答案】 C 【解析】本题的题眼是“国务院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属 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提高这项补助,能提高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故C项正确;医疗补助与优化城乡 居民消费结构无关,故A项不符合题意;财政补助不属于初次分配,故B项与题意无关

14、;财政补助是财政 政策, D项中“增加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排除。 【方法技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正确区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初次分配是在 物质生产部门中进行的分配,国民收入经初次分配被分为三部分:国家财政收入、企业基金、员工劳动报 酬;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财政、税收等措施,调节各收入主体之间收入分配的过程。 财政政策常通过税率和税收、利润、国债、收费和财政支出方向等的调整来实施,而货币政策常通过利率、 存款准备金率、信贷规模、货币的供应量等的调整来实施。 【变式 3】 (2019湖北荆门一中模拟)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基 本

15、生活,截至4 月 25 日,已经有辽宁、新疆、江西、西藏、广西、上海、云南和山东8 个省份上调了2018 年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范围从100 到 280 元不等。这一举措() 是保证劳动者享受型生活水平的需要 有利于收入分配公平,实现共同富裕 是再分配领域重视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能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AB CD 【答案】 B 【解析】这一举措只是保证劳动者的基本生活水平的需要,错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不属于国民收 入再分配的内容,不选;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劳动收入,有利于收入分配公平,实现共同富裕,有 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正确。 考点四兼顾效率与公平 【典例

16、4】 ( 2018 年高考江苏卷政治10)最低工资制度旨在保护低收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最低工 资应高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时的工资水平。2017 年,我国有22 个地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在其他条件 不变的情况下,如图2 中(P代表劳动力价格,Q代表劳动力数量,D、S分别代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P1、 P2分别表示变化前后的劳动力价格)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最低工资制度旨在保护低收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最低 工资标准属于初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最低工资应高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时的工资水平,劳动力价格直 线 P1应高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时的工资水平。BCD不符合 题意。答案为A。 【方法技巧】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 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变式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