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148421 上传时间:2016-1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一 公司概况1 长虹公司始建于 1958 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公司由单一的彩电产业发展为拥有电视、空调、视听、电池、器件、通讯、小家电及可视系统、娱乐科技、液晶显示、应用电视等产业的多元化、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近年来,在加速向“信息家电制造商、关键器件供应商、品提供商”的角色转变中,公司综合实力全面提升,其技术水平、市场营销、产品质量均处世界领先水平。公司总部位于中国西部新兴科技城时在江苏南通、吉林长春和广东中山分别设立了多家参股、控股子公司。在实践“以科技造福人类”的企业宗旨过程中,长虹彩电市场占有率连续十余年位居行业榜首;“精显王”背投彩电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逐

2、渐成为全国最大的背投基地。到 2001 年,长虹公司品牌价值达 261 亿元,居全国电子行业前列。是国家确定的六家技术创新试点企业之一。公司始终坚持技术是企业生命的原动力作用,时刻保持对高新技术的充分接触和跟踪,不断加大技术开发的力度和投入,壮大雄厚的科研开发实力。公司拥有国家级的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与中科院、清华大学等国内著名的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技术合作关系,并先后与松下、东芝、飞利浦、汤姆逊等国外著名企业建立了多个联合实验室,与国际家电同行站在了同一起跑线。市场是企业展示实力的舞台。为更好地迎接挑战,长虹“高低结合,双拳出击” ,在决胜国内市场,继续叱咤风云的同时,运筹帷幄,放眼

3、全球,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大竞争。近几年,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中东、俄罗斯、澳洲等地,出口创汇连续保持着100%以上的高速递增。通过尝试,公司已成功实现从产品出口到技术、资本输出的转型。新世纪,新长虹。秉承“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 ”的企业文化,坚持 速度领先,规模取胜 的经营理念,坚持“创世界名牌,树百年长虹”的发展战略,长虹正抓住 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努力进行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管理创新,全力塑造长虹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长虹的二次腾飞,打造世界级企业集团而奋斗!2总裁简介倪润峰:男,汉族,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党员,1944 年 2 月出生,山东荣城人。 主要名誉和职务有: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

4、大代表、十五大代表、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四川省第七届人大代表,四川省第七届政协常委主要贡献:自 85 年上任以来,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在倪润峰同志的领导下,以创“世界名牌”为战略目标,以“产业报国,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的经营理念,通过技术开发,市场开拓,科学管理,股份制改造,资本运营,长虹公司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彩电生产基地,长虹彩电已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中国名牌产品,中国电子第一品牌。主要获奖情况: 国家电子工业系统优秀企业家 国家级享受特殊津贴专家 国家军转民十佳企业家 “中国 500 名企业创业者 ”之一 1990 年荣获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五一” 劳动奖章 国家优秀企业家“金球奖” 国家

5、电子行业优秀企业家“金牛奖” 94 年度全国“有突出贡献的科研、技术、管理中青年专家” 1995 年,荣获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全国劳动模范” 荣誉称号 1995 年 8 月,荣获国家统计局颁发的“中国经营管理大师” 荣誉称号 96 年度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企业家 1997 年 1 月,香港亚洲周刊亚太区 96 年度企业家成就奖中国大陆区唯一获得者 1997 年,荣获原电子工业部颁发的 96 年度电子工业部“杰出人才专家奖” 1998 年 6 月,荣获日本经济新闻社颁发的第三届“日经亚洲大奖”。 二 国际化经验1 1998 年 7 月 9 日,长虹 1998 年 8 月 18 日,长虹 19

6、98 年 8 月 2425 日,长虹8 年综合技术交流会在绵阳举行,开启了双方全面技术合作新历程。公司同时建立了长虹斯高柏、长虹虹- 东芝等联合实验室,跟踪研究世界最新科技成果。 1999 年 4 月 2 日,美国通用电器(次从海外直飞成都,专程访问长虹,这是近百年来,司高层负责人首次专程对中国企业的访问。双方进行了中肯的交谈,达成了共识,为双方建立战略性的合作伙伴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9 年 5 月 8 日,长虹彩电生产线落户俄罗斯。1999 年 11 月 24 日,长虹印尼商品展示厅、服务中心开业剪彩。此举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2001 年 2 月 19 日,以副社长井植基温为团长的

7、日本三洋株式会社高级代表团访问长虹,双方就如何在中国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加强合作达成了意向性协议。 2001 年 4 月 28 日,俄罗斯首家空调生产企业 司宣告成立,同时举行了该公司从中国长虹公司引进的空调生产线启用剪彩仪式,这也是俄罗斯迄今为止第一条现代化空调生产线。 2001 年 7 月 16 日,四川长虹、绵阳海关、绵阳市外经贸委、绵阳市商检局在绵阳火车货站举行“长虹彩电直通美国 ”出口专列首发仪式,此批长虹各类彩电 2 万余台的出口标志着长虹公司开拓美国市场取得重大进步。 2001 年 10 月 24 日,韩国 团公司会长具本茂先生率公司高层代表团访问长虹,探索建立长期战略性合作伙伴关

8、系。 2002 年 2 月 27 日,“长虹- 东芝数字高频器件技术合作签字仪式”隆重举行,双方就数字高频器件的共同研发、人员互访、采购等方面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为长虹在未来 5 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器件供应商奠定了基础。2分支机构(1)国际拓展部为适应公司海外事业的迅猛发展,进军海外市场,公司于 2001 年 8 月份成立了国际拓展部。国际拓展部是公司负责海外投资、海外机构建设与管理的经营管理部门。负责海外市场调研、市场分析、海外投资及海外机构的布局;负责海外机构(子公司、办事处)的综合管理,制定海外机构管理办法,确保海外机构合法有序的经营;负责制定海外子公司发展战略及年度经营方针目标,并组织

9、实施。进军国际市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有出口、许可证交易、证券投资、对外直接投资等几种主要模式。长虹在进军国际市场上采取多种形式,取得了斐然的成绩,长虹产品已远销海外 40 多个国家或地区。目前长虹在澳大利亚投资成立了长虹电器(澳大利亚)有限公司,在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阿联酋设立了代表处,同时,我们竭诚欢迎有志开拓长虹国际市场的单位(个人)与我们联系。(2)长虹海外营销本部长虹海外营销本部成立于 1998 年,是承担长虹公司彩电、空调、数字视听、电池等产品出口的重要部门,是集业务洽谈,生产安排,单证运输、售后服务及广告参展于一体的综合职能部门。 近来年,公司在巩固和扩大国内市场主导地位的同时

10、,确立了“开拓国际市场,争创世界名牌”的发展战略,加快了国际市场营销的步伐。 2000 年长虹实现出口销售近3000 万美元,同比 1999 年增长 3 倍。而 2001 年,长虹的出口销售将实现 1 亿美元。同时,一套适应海外市场开拓的管理机制正在逐步建立,适合开拓海外市场的人才队伍正在逐步成长,并初步形成了一定的长虹品牌知名度和长虹产品的国际销售渠道,为长虹真正走向国际市场,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开放型经济环境,从容应对加入 下了坚实基础。海外营销本部是一支年轻而充满朝气的新生力量。正是这样一支充满战斗力的集体,使长虹的出口高速成长,实现一个又一个的重大突破。目前,长虹产品已远销美洲、澳大利

11、亚、中东、南亚、独联体、东南亚等主要市场;在东南亚、俄罗斯、澳大利亚等重点市场组建了分公司、办事处。在依靠自已力量全力扩大长虹产品的出口销售的同时,长虹也与多家国际企业开展如 多方面的合作,利用他们的成熟销售渠道网络和经验、品牌及影响,扩大销售规模。为克服地域劣势,巩固市场,降低运行费用,提高产品竞争力,长虹正在逐步探索在市场潜力大的市场直接建立生产基地,适应产品制造、销售、服务本地化的趋势,以获得更多的当地政府支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及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利益。目前,长虹协助客户在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分别组建了彩电、空调生产线,运行顺畅,缩短了市场反应时间,大大提高了出口效率,最终赢得竞争优势和市场

12、先机。为积极有效地寻求客户,将长虹品牌打入国际市场,近年来,海外营销本部组织参加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国际展览会,如美国全球消费类电子产品展;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印尼的“”等,取得了显著成效,引起行业瞩目。钟声已经敲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世纪,长虹将以“ 创新的观念、创新的产品、创新的管理模式”赢得在国际市场竞争的胜利。三 品牌1999 年 2 月,长虹彩电 98 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国家统计局发布)。 2001 年 3 月 24 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第五届全国商品销量信息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宣布其年度最新调查统计排名,长虹彩电在 2000 年度位列同类商品全国第一名。 2001 年 11 月,2001 年度中国最有价值品牌评选活动落幕,“长虹”以 261 亿元的品牌价值再次荣膺中国电子行业第一名。 2001 年 12 月,在中央电视台“2001 家电售后服务消费者满意品牌”评选活动中,长虹顺利进入全国十大家电售后服务消费者满意品牌前三甲之列。四 财务状况1 四川长虹 2001 年度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统计年鉴/数据分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