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线上统一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148270331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汕头市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线上统一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广东省汕头市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线上统一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广东省汕头市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线上统一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广东省汕头市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线上统一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广东省汕头市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线上统一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汕头市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线上统一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头市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线上统一考试试题(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2020届高三化学下学期3月线上统一考试试题(含解析)1.我国古代的青铜器工艺精湛,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我国使用青铜器的时间比使用铁器、铝器的时间均要早B. 将青铜器放在银质托盘上,青铜器容易生成铜绿C. 本草纲日中载有一药物,名“铜青”,铜青是铜器上的绿色物质,则铜青就是青铜D. 用蜂蜡做出铜器的蜡模,是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方法之一,蜂蜡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答案】C【解析】【详解】A. 我国使用青铜器的时间比使用铁器、铝器的时间均要早,A项说法正确;B.将青铜器放在银质托盘上,会形成原电池,Cu比银活泼做负极,加快腐蚀,所以青铜器容易生成铜

2、绿,故B说法正确;C. 本草纲日中载有一药物,名“铜青”,铜青是铜器上的绿色物质,为铜锈蚀生成的碱式碳酸铜,故C说法错误;D. 用蜂蜡做出铜器的蜡模,是古代青铜器的铸造方法之一,蜂蜡的主要成分是酸类、游离脂肪酸,为有机物,故D项正确;故答案为C。2.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4mol AgNO3受热完全分解(2AgNO32Ag+2NO2+O2),用排水法最终收集到气体的分子数为0.2NAB. 6.4g CaC2中含有的离子总数目为0.3NAC. 1 mol FeI2与一定量氯气反应时,若已知有1mol Fe2+被氧化则转移的电子数为3NAD. 1mol 苯和苯甲酸

3、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时消耗O2的分子数为7.5NA【答案】CD【解析】【详解】A0.4mol硝酸银能分解,产生0.4molNO2和0.2molO2,用排水法发生4NO2O22H2O=4HNO3,显然氧气过量,反应后剩余0.1molO2,最终收集到的气体分子数为0.1NA,故A错误;B碳化钙的电子式为,6.4gCaC2中含有离子物质的量是=0.2mol,故B错误;C由于I-还原性强于Fe2+,当1mol Fe2+被氧化时,2molI-已经全部被氧化,所以共转移3mol电子,故C正确;D苯燃烧的方程式:C6H6O26CO23H2O,苯甲酸燃烧的方程式为C7H6O2O27CO23H2O,等物质的量苯和苯

4、甲酸消耗氧气的量是相等的,因此1mol该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7.5mol,故D正确;故选CD。3.用制溴苯的废催化剂(主要含FeBr3及少量溴、苯)为原料,制取无水FeCl3和溴的苯溶液,选用的方法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 用装置及其试剂制取氯气B. 用装置氧化FeBr3溶液中的溴离子C. 用装置分离出FeCl3溶液,不能选用装置分离D. 用装置将FeCl3溶液蒸发至干,可得无水FeCl3【答案】C【解析】A、1mol/L盐酸是稀盐酸,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氯气,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无法制取得到氯气,选项A错误;B、用氯气氧化溴离子时,导气管应该采用“长进短出”原

5、则,所以该装置错误,不能实现实验目的,选项B错误;C、利用有机溶剂将溴萃取后,用装置分离出FeCl3溶液,不能选用装置分离,选项C正确;D、加热氯化铁溶液时氯化铁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氢,升高温度促进水解,为防止水解,应在氯化氢氛围中加热蒸干氯化铁溶液,选项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涉及物质制备、实验操作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原理、物质性质、实验操作规范是解本题的关键,易错点是选项D,加热氯化铁溶液时氯化铁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氢,升高温度促进水解,为防止水解,应在氯化氢氛围中加热蒸干氯化铁溶液。4.已知:还原性HSO3-I-,氧化性IO3-I2。在含3mol NaHSO3

6、的溶液中逐滴加人KIO3溶液。加入KIO3和析出I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0-a段发生反应:3HSO3-+IO3-=3SO42-+I-+3H+B. ab段共消耗NaHSO3的物质的量为1.8molC. bc段反应:氧化产物为I2D. 当溶液中I-与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 : 1时,加入的KIO3为1.lmol【答案】D【解析】还原性HSO-3I-,所以首先发生:IO3-+3HSO3-I-+3SO42-+3H+,继续加入NaIO3,由于氧化性IO-3I2,所以IO3-可以结合H+氧化I-生成I2,离子方程式是IO3-+6H+5I-3H2O+3I2。A、根据以上分析

7、可知0a段发生反应:3HSO3-+ IO3-3SO42-+I-+3H+,A正确;B、a点碘酸钠的物质的量是0.4mol,根据碘酸钠和亚硫酸氢钠的关系式知,消耗NaHSO3的物质的量=3=1.2mol,则a点时剩余NaHSO3的物质的量为1.8 mol,因此ab段共消耗NaHSO3的物质的量为1.8mol,B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bc段反应:IO3-+6H+5I-3H2O+3I2,氧化产物为I2,C正确;D、根据反应IO3-+3HSO3-I-+3SO42-+3H+,3mol NaHSO3的溶液消耗NaIO3溶液的物质的量为1mol,生成碘离子的量为1mol,设生成的碘单质的物质的量为n,则根

8、据反应IO3-+6H+5I-=3H2O+3I2,消耗的NaIO3的物质的量为mol,消耗碘离子的量为mol,剩余的碘离子为(1-)mol,当溶液中n(I-):n(I2)=5:1时,即(1-)mol:nmol=5:1,故n=0.15mol,故加入的n(NaIO3)=1mol+mol=1mol+0.05mol=1.05mol,D错误,答案选D。5.化合物X(5没食子酰基奎宁酸)具有抗氧化性和抗利什曼虫活性而备受关注,X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X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14H15O10B. 该分子可由酯化反应制得C. 1 mol X最多可与4 mol NaOH反应D. 1 mol X

9、最多可与4 mol NaHCO3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4H16O10,故A错误;B该物质有酯基这个官能团,故该分子可由酯化反应制得,故B正确;C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为3个酚羟基、酯基和羧基,1molX最多可与5molNaOH反应,故C错误;D只有羧基与碳酸氢钠反应,则1molX最多可与1molNaHCO3反应,故D错误;答案选B。【点睛】酚羟基和羧基使有机物显酸性,能与氢氧化钠反应。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使用含微量NaF的牙膏,可以使牙齿上的Ca5(PO4)3OH转化为Ca5(PO4)3F以防止蛀牙,则一般可说明后者的Ksp小于前者的KspB. 室温下向

10、苯和含少量苯酚杂质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浓溴水,振荡,静置后过滤,可除去苯中少量苯酚杂质C. 用1.00mol/L 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10.00mL,滴定前将25.00mL 酸式滴定管中盐酸调至“0”刻度,将盐酸滴完恰好滴定至终点,则可得c(NaOH)=2.50mol/LD. 向4ml 2%的CuSO4溶液中加入几滴1%的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mL 有机物X,加热后未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X结构中不含有醛基【答案】A【解析】【详解】A、加入少量的NaF,化学反应向着更难溶的方向去进行,因此前者的Ksp大于后者,故A正确;B、苯酚与浓溴水生成三溴苯酚,三溴苯酚是有机物,其可

11、溶于苯,因此不能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故B错误;C、盐酸滴定完后恰好滴定至终点,消耗的盐酸体积大于25.00mL,因此计算出的c(NaOH)2.50molL1,故C错误;D、醛基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要求反应环境是碱性,向4mL2%CuSO4溶液中加入几滴NaOH溶液,溶液不显碱性,故D错误。故选A。7.柠檬酸(用H3R表示)可用作酸洗剂。常温下,向0.1molL1 H3R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固体(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H3R、H2R、HR2和R3的含量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正确的是A. 图中b曲线表示HR2的变化B. HR2的电离常数Ka3106C. pH7时,c(Na+)c(H2

12、R)+c(HR2)+c(R3)D. pH5时,c(H2R)+c(HR2)+c(R3)0.1molL1【答案】B【解析】【分析】柠檬酸是弱电解质,能发生三步电离:H3RH2R-H+、H2R-HR2-H+、HR2-R3-H+。当pH=1时,H3R电离程度都很小,溶液中的微粒基本上为H3R,随着溶液pH的增大,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电离开始依次增大,所以曲线a、b、c、d代表的微粒分别为H3R、H2R-、HR2-、R3-的含量变化曲线。【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图中b曲线表示H2R的变化,故A错误;B.由图可以看出,当pH=6 时, HR2-R3-H+的平衡体系中,c(R3-)= c(HR2)

13、,c(H+)=1mol/L,HR2的电离常数Ka3= c(H+)c(R3-)/ c(HR2)=c(H+)= 1,故B正确;C.pH=7 时,溶液呈中性,c(H+)=c(OH-),根据电荷守恒,c(Na+)=c(H2R-)+2c(HR2)+3c(R3),故C错误;D.由于原溶液H3R的浓度为0.1molL1,加入适量NaOH后pH =5,此时溶液的体积变大,所以c(H2R )+c(HR2)+c(R3)0. 1molL1,故D错误;本题答案为B。8.已知SO2可以用Fe(NO3)3溶液吸收,按如图所示装置展开相关探究:取一定量的铜片于三颈烧瓶中,通入一段时间N2后再加入足量的浓硫酸,加热;装置A中

14、有白雾(硫酸酸雾)生成,装置B中产生白色沉淀。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用于添加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_。(2)实验开始前需进行的操作是_。(3)加入浓硫酸之前先通入N2一段时间,其目的是_。(4)排除装置A中白雾影响,可在装置A、B间增加洗气瓶C,则C中盛放的试剂是_;若用NaOH溶液处理尾气,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5)经过讨论,该小组对装置B中产生沉淀的原因,提出下列假设(不考虑各因素的叠加,不考虑体系残留的氧气);假设1:装置A中白雾进入装置B中参与了反应;假设2:_;假设3: Fe(NO3)3溶液显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NO3-能氧化SO2。(6)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3,写

15、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实验步骤(简述操作过程)预期现象和结论测1.0mol/LFe(NO3)3溶液的pH取与Fe(NO3)3溶液中c(NO3-)相同的适量Ba(NO3)2溶液滴入试管中_向试管中通入适量SO2气体_(7)若假设2正确,请写出B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答案】 (1). 分液漏斗 (2).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 排除空气的干扰 (4). 饱和NaHSO3溶液 (5). SO2+2OH-SO32-+H2O (6). SO2被Fe3+氧化为SO42- (7). 向试管中滴加少许稀硝酸,调节pH与相同 (8). 若有白色沉淀,则假设3成立;反之,则假设3不成立 (9). 2Fe3+SO2+2H2O2Fe2+SO42-+4H+【解析】【分析】(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