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示范教学PPT课件【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统编)】

上传人:大宝 文档编号:147912454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3.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示范教学PPT课件【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统编)】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示范教学PPT课件【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统编)】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示范教学PPT课件【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统编)】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示范教学PPT课件【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统编)】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示范教学PPT课件【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统编)】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示范教学PPT课件【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统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示范教学PPT课件【初中历史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统编)】(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新课导入,晚年的冰心,系于她的人生经历、民族情感与父辈的仇恨,打算撰写一部记实性的长篇之作,书名就叫甲午战争。为此,老人多次提笔,“可是,她竟然一个字都没有留下!”不是因为老,因为病,“而是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下的热泪”此时的冰心,一边哭,一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真可恨!真可恨!” -冰心的遗憾,一、甲午中日战争,“大陆政策”的最终目标是独占亚洲,称霸世界。核心是征服中国。,明治政府刚一建立,就认定“强兵为富国之本”,穷兵黩武,并制定了旨在征服中

2、国和世界的所谓“大陆政策”:第一步侵占的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侵占的东北和蒙古;第四步征服全中国;最后独占亚洲,称霸世界。 郑师渠中国近代史,1.“大陆政策”,朝鲜,满蒙,中国,亚洲乃至全世界,日本,一、甲午中日战争,1.“大陆政策”,一、甲午中日战争,根据今日之形势,日清冲突已不可避免,而早日开战对我有利。开战的口实,除朝鲜自主问题外,别无其他借口。自主问题光明正大,亦可对列国充分显示我国之义举。清国虽地域辽阔,然从近年来之陆海军备看,徒具其表,实则极不完备,不足为惧。 杉村濬明治二十七八年在韩苦心录,2.导火线,导火索:朝鲜东学党起义。,一、甲午中日战争,3.战争经过,1894年7月

3、,日本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的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正式挑起了侵华战争。针对日本的蓄意进攻,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1)战争爆发,一、甲午中日战争,3.战争经过,(2)主要战役,一、甲午中日战争,3.战争经过,(2)主要战役,1894年9月,平壤战役,左宝贵殉国,叶志超弃城逃跑,平壤陷落。 1894年,黄海大战,邓世昌牺牲,北洋舰队损失较大,但主力尚存,最终日军夺取黄海制海权。 1894年10-11月,辽东战役,徐邦道奋勇抗敌,但最终败退,日本占领九连城、大连、旅顺等地,并在旅顺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1895年初,威海卫战役,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

4、中的决战是哪一场战役?这场战役有何重要意义?,一、甲午中日战争,5个多小时的激战,不仅决定了北洋水师和日本舰队的命运,而且决定了战争全局。说的远一点,它同时又决定了此后半个世纪里中日关系的格局;把37年之后“九一八”的炮声看做黄海海面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黄海海战。此次海战,北洋舰队损失较大,日军趁机夺去了制海权。不仅决定了甲午中日战争的全局,也决定了此后几十年的中日关系格局。,3.战争经过,(2)主要战役,一、甲午中日战争,伤痕累累的镇远舰,黄海海战历时5个多小时,北洋水师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5艘军舰,来远受重伤,死伤官兵约600人;日本舰队松岛

5、、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舰受重伤,伤亡239人。,3.战争经过,(2)主要战役,2014年,考古人员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命名为“丹东一号”。2015年11月4日,国家文物局确认丹东一号为甲午中日战争中沉没的战舰致远舰,将进行整体打捞。,一、甲午中日战争,3.战争经过,(2)主要战役,一、甲午中日战争,3.战争经过,(3)战争暴行,英国人网伦曾亲眼见过日军在旅顺的大屠杀,在他的旅顺落难记里有这样一段: 十来个日本兵捉了许多逃难的人,有的砍下一只手,有的割下一只耳,有的剁下一只脚,有的砍下一个头,我所见的,无论男女老幼,没有饶过一个。所过街道,死尸堆积有几尺高,那

6、男女老幼死得奇形怪状,没有相同的。在一个钱铺里,看见地板上铺满了死尸。当中男的也有,女的也有,小孩也有,亦有开膛破肚的,亦有斩做两段的。那柜台旁边还有一个大钉子钉着一个几个月的小孩,地板上的血,足有三寸厚,死尸重重叠叠堆了起来,零零落落的手到处都有。”,一、甲午中日战争,【畅所欲言】尽管清军百病缠身,但战场上依然涌现出不少铮铮铁骨的民族英雄。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被哪一位英雄所打动?从他身上,你感受到了哪些精神品质?,左宝贵,邓世昌,左宝贵、邓世昌 忠勇无畏、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爱国精神等。,一、甲午中日战争,4.战败原因,北洋舰队和日本联合舰队的舰船实力对比表,一、甲午中日战争,4.战败原因,材料

7、一:日本当时已是一个现代国家,民族主义意识使政府和人民团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国在战争中所面对的是日本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在中国,政体基本上仍处于中世纪式的,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战争压根儿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在作战。西方观察家就精辟地将这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舆日本一国的战争。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1894年正值慈禧六十大寿,清政府在一年前就开始筹办盛大庆典,庞大开支除要各级官员捐纳外,还提用户部饷需与边防经费,甚至挪用海军军费。11月7日寿辰恰好是日军攻陷大连之日,重镇失守,慈禧太后却照样在宫中升殿受贺,大宴群臣,还让皇

8、帝与大臣陪坐听戏三日,不问国事。 王晓秋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两次中日战争比较研究,一、甲午中日战争,4.战败原因,(1)双方实力差距不大,日军略占优势。 (2)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迅速提升,对外扩张蓄谋已久,战前准备充分。 (3)统治集团腐朽不堪,消极避战。,二、马关条约的签订,1.马关条约内容,马关条约部分原件,(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二、马关条约的签订,1.马关条约影响,马关条约使中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

9、加深了。,清政府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是被迫的,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而今天我国的招商引资,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是主动的,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二、马关条约的签订,【想一想】马关条约中清政府被迫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而今天中国同样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这二者有什么不同?,1895年6月10月台南陷落,抗击日军50000余人 台湾居民与日军战斗100余次 抗击日本3个近代化师团和1支海军舰队 打死打伤32000余人,不堪回首的日本殖民50年,据不完全统计,日本殖民统治台湾的50年间,毫无人性的日本侵略者残忍杀害了约数十万台湾民众,平均每6个台湾人中就有一人死于国难。,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10、,【知识拓展】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也牵动着列强的神经。清政府原以为可利用列强制约日本,促使其放弃对中国的领土要求。却没想到不久竟传来三国干涉归还辽东半岛,不包括台湾的消息,三、瓜分中国的狂潮,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的侵略利益。三国向日本提出照会,并以武力威胁日本放弃占领辽东半岛。日本被迫同意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但向清政府勒索了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中国近现代史,三、瓜分中国的狂潮,1.三国干涉还辽,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日本同意归还辽东半岛的主要条件是什么?,原因: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三国在华的侵略利益。 条件

11、:清政府向日本支付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三、瓜分中国的狂潮,2.瓜分中国狂潮,列强通过抢夺利权、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等。 主要国家及“势力范围”:德国山东,沙俄长城以北以及新疆,法国广东、广西、云南,英国长江流域,日本福建。,三、瓜分中国的狂潮,2.瓜分中国狂潮,德国香肠,沙俄熊,法国蛙,英国犬,日本太阳。 鹰美国。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美国正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但美国和其他列强一样有着侵略中国的野心。,三、瓜分中国的狂潮,3.“门户开放”政策,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门户开放”政策是指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12、”和既得特权,同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三、瓜分中国的狂潮,3.“门户开放”政策,美国政府的政策乃是寻求一种解决办法,使中国获得永久安全与和平,保全中国的领土和行政完整,维护各友邦受条约与国际法所保障的一切权利,并保护全世界在中华帝国境内平等公正贸易的原则。,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是为了“保全中国的领土和行政完整”吗?为什么?,不是。材料中美国“维护各友邦受条约与国际法所保障的一切权利”,事实上就等于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因而,所谓的“保全中国的领土和行政完整”,只是维护中国在形式上的完整,而不是真正的完整。,课堂小结,黄海海面的隆隆炮声已经远去了,这场日本以朝鲜东学党起义为契机而蓄谋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留下的创伤和反思却始终被历史铭记。消极避战、落后挨打、腐败误国无一不刺激着先进中国人的觉醒。此后,实业救国、变法改良、革命救国的形势逐渐高涨。 今天,我们有幸生活在日益强大的当代中国,在加强中外友好交流的同时,不要忘却那段屈辱的历史,以史为鉴,理性爱国!,课堂小结,再 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