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高邮高三(上)历史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沙*** 文档编号:147911486 上传时间:2020-10-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扬州高邮高三(上)历史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苏扬州高邮高三(上)历史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江苏扬州高邮高三(上)历史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江苏扬州高邮高三(上)历史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江苏扬州高邮高三(上)历史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扬州高邮高三(上)历史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扬州高邮高三(上)历史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扬州高邮高三(上)历史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江苏省扬州高邮2020高三(上)历史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2.请将第I卷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題卡上,第II卷笞案用黑色墨水笔直接书写在答题卡上的规定位置。教育精品第卷(选择题)、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古代中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谚语盛行,农村家族组织历经几千年而牢不可破,异姓间的互相排斥,宗族、村寨间的仇杀、械斗频发,这些均根源于教育精品A. 社会宗法观念B. 血缘亲族团结C. 封建观念盛行

2、D. 散漫自私意识A【解析】【详解】由题目中的信息“亲兄弟”“父子兵”“家族组织”等可知这些现象由宗法制所致,故A正确;血缘亲族团结是宗法制思想的体现,不是材料中现象的根源,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宗法思想,不是封建观念盛行,也不是散漫自私意识,和项错误。教育精品【点睛】宗法制即宗教法规,是一种权利继承制度,将君位的承传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和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宗法制下的等级尊卑观念非常严格,等级森严,尊卑有序,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君臣关系为纲纪,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贵族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世袭制、分封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

3、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育精品2.宋朝科举制有如下规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别头考生若与考官有亲戚关系,则别置考场考试弥封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家世等封贴,以免考官徇私誊录重新誊写考生考卷,以免考官认识笔迹锁院知贡举者受任后,锁居贡院与外界隔离直至考试结束A. 防弊措施流于形式B. 选拔方式多样C. 考试规程渐趋严密D. 参考人员多元【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别头、弥封、誊录和锁院”可知体现的是宋朝的科举考试程序日趋严格,主要是为了维护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C选项符合题意;防弊措施流于形式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材料就体现的是科举考试的一种

4、选官方式,B选项排除;参考人员多元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教育精品3.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有多种观点。丁平在对甲午海战的再认识中认为:纵观世界海战史,在一场海战中,一支海军舰队战死或以身殉国、尽节以终的将领占到高级指挥军官半数以上,是极为罕见的。这有力地驳斥了教育精品A. “中国战略战术落后”的观点B. “李鸿章避战求和”的观点C. “北洋海军腐朽无能”的观点D. “清政府昏庸腐败”的观点【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一场海战中,一支海军舰队战死或以身殉国、尽节以终的将领占到高级指挥军官半数以上”可知,作者评价甲午海战的原因时,突出以身殉国、尽节以终的高级指挥军官,说明

5、北洋水师的将领以及士兵是爱国的,不怕牺牲的,可以驳斥“北洋海军腐朽无能”的观点,故选C。材料没有涉及战略战术,故排除A。材料没有提及避战求和的政策,故排除B。材料没有提及清政府在导致海战失败的原因,故排除D。教育精品4.20世纪20年代,某文章宣称:“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齐奋斗,齐奋斗。”据此推断,该文呼吁教育精品A. 支持五四运动B. 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C. 进行国民革命D. 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答案】C【解析】【详解】国民大革命时期北伐的目标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材料“20世纪20年代”、“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可知是国民大革命时期,正确;五四运动主要是反

6、对巴黎和会外交失败,错误;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是指中共一大,不符合“打倒列强”信息,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世纪年代,错误。教育精品5.下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最大成果是A. 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B. 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C. 探索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D. 确立毛泽东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图片信息的解读和分析能力。图片中的井冈山、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足以证明这一时期是土地革命时期,而这一时期取得的最大成果只能是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所以答案选C。教育精品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土地革命6.19

7、49年1月中旬,斯大林知道中国的这个消息后也很高兴,认为是奇迹,因此在他的台历上写上了“奇迹、真是奇”。被斯大林认为是“奇迹”的事件最有可能是教育精品A.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B. 淮海战役的胜利C. 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D. 国民党统治被推翻【答案】B【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1949年l月中旬,斯大林知道中国的这个消息后也很高兴,认为是奇迹”信息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反映的应该是淮海战役,淮海战役中国民党80万,共产党60万,属于以少胜多新战役,故B项正确;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是在1947年,渡江战役和推翻国民党统治是在1949年1月以

8、后,不符合题意。教育精品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名师点睛】阶段时间概况战略防御1946年6月1947年6月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战略反攻1947年6月1948年9月刘伯承、邓小平率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战略决战1948年9月1949年1月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渡江战役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7.1954年6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宪法草案全文并发表社论,号召全国人民讨论宪法草案,参加讨论的人数达15亿,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下图为1954年

9、第9期人民画报封面,展现了北京中央民族学院的少数民族学生正在讨论宪法草案的场景。由此说明教育精品A. 群众参政能力大为提高B.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广泛建立C. 人民民主意识显著增强D.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以确立【答案】C【解析】全国人民讨论宪法草案,参加讨论的人数达1.5亿,约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说明人民参与的积极性高,反映了人民民主意识的增强,故选C;AB在材料中没法体现,D应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就确立了,故排除ABD。教育精品8.“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与邻为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活动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 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B. 参加曰内瓦会议C. 实现中

10、日邦交正常化D. 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与领近的中亚以及俄国等国家建立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是由中国发起成立,体现出“与邻为善”的特点,D正确;美国与中国不是邻国,错误;日内瓦会议是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年,不符合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成就,A、B和C错误。教育精品9.古城雅典的中心广场上,新上任的首席执政官梭伦宣布一项重要的法律,他将刻在木板上的新法律条文呈现在人们面前,高声宣读:“此法律的有效期为一百年”。顷刻间,掌声雷动,欢声四起,整个雅典城被一片异常热烈的气氛所笼罩。下列哪一社会群体可能不在“欢声四起”的范围内教育精品A. 贵族B. 农民

11、C. 手工业者D. 新兴的工商业主【答案】A【解析】【详解】梭伦改革中法律措施不利于贵族,显然贵族不会“欢声四起”,A符合题意;梭伦改革中解负令有利于农民,梭伦改革实行奖励工商业的措施,显然有利于手工业者和新兴工商业者,B、C和D不符合题意,排除。教育精品10. 公元前509年,罗马进入共和国时期,这一时间也可表述为( )A. 公元前5世纪初B. 公元前5世纪末C. 公元前6世纪初D. 公元前6世纪末【答案】D【解析】一百年为一世纪,如公元前1世纪指的是公元前100年-公元前1年,故公元前509年为公元前6世纪末。所以选D。教育精品11.十二铜表法第九表规定了立法者不得为个人利益立法,贪官污吏

12、应受到惩罚,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被处死刑;第八表限制了利率,每月利息不得超过1%;第三表规定了还债的30天“恩惠期”等等。有关十二铜表法的上述规定教育精品A. 体现了平民斗争成果B. 保护了自由人的利益C. 强调司法程序的严格D. 凸显法律公平与正义【答案】A【解析】【详解】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成果,题干中的“立法者不得为个人利益立法”等规定说明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平民的利益,体现了平民斗争成果,A项正确;十二铜表法并不是保护自由人的利益,B错误;司法程序的严格不是材料强调的内容,C错误;材料中没有凸显法律公平与正义,D错误。教育精品12.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

13、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回来基本满脸都是口水。”上述言辞主要反映了英国首相( )教育精品A. 作为内阁首脑,接受议会监督B. 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C. 为官清廉,能与阁臣共进退D. 政治上无实权,必须服从议会【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首相代表内阁行使行政权,有实权,排除D选项;材料没有提及首相与阁员集体辞职等信息,不能说明与阁臣共进退,排除C选项;材料并未提到其经济待遇低,而是侧重强调首相没有特权,排除B选项;根据责任内阁制的特点和规定,以及材料中“每周二、周

14、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可知其受到议会的监督。A选项符合题意。教育精品13. 18世纪,英国人常说: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王权是完美的权力。这表明A. 内阁制度形成,国王成为“虚君”B. 王权与议会权力实现分割C. 普遍选举权得到了广泛落实D. 工业资产阶级分享了权力【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18世纪中期,随着责任内阁制的完善,英国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统而不治,只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内阁行使行政权。故材料中“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表明国王成为“虚君”,王权与内阁权力实现分割,故B说法错误,A正确。C、D两项说法与材料时间“18世纪”不符,这两项都是工业革命后的事情。所以

15、应选A。教育精品考点: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特点14.2018年12月23日据CN最新消息,由于美国国会与总统特朗普在边境墙计划拨款金额上存在分歧,美国政府于当地时间22日凌晨00:01部分关闭。早些时候,国会领导人和白宫继续就特朗普建立边界墙的请求进行谈判,但结果似乎在几个小时前就被“剧透”,美国政府“部分关闭”已成定局,这表明教育精品A. 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B. 总统对立法无否决权C. 三权分立但互相制约D. 总统由最高法院任命【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由于美国国会与总统特朗普在边境墙计划拨款金额上存在分歧”“国会领导人和白宫继续已成定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三权分立之下,三者又相互制约。故答案为C项。A项美国总统不对国会负责,排除;B项美国总统对国会立法拥有否决权,排除;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教育精品【点睛】美国总统的否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