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教 学 导 航 【教学目标】 1. 学会观察事物,体验观察的乐趣,并进行创作 2. 理解不同词语有着相同的意思,并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3. 积累节气谚语 【教学重点】 1. 积累节气谚语 2. 理解不同词语有着相同的意思,并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教学难点】 学会观察事物,体验观察的乐趣,并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叶圣陶经过细致观察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有句俗话说得好,“处 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获得更多的乐趣想体验一下吗?现 在,我们来到语文园地这个版块,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三, 去汲取里面的营养 吧 (板书设计:语文园地)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2 / 4 1. 交流平台 同学们,学习了这一单元, 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和大家交流一下吧?(板书: 完成填空) 蟋蟀的住宅 中蟋蟀建造住宅是作者运用了一些动词来描写,如:扒、搬、 踏、推、铺作者进行了的观察,才能写得这么准确? 爬山虎的脚 中表示时间的词: 不过几天、后来,说明作者不但细致观察, 还观察了一段时间,把爬山虎的脚写的这么详细。
“那倾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 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平坦”是作者观察时用到的, “安 静”是作者用到的,“弹琴”是作者用到的 (板书设计:细致连续眼睛看耳朵听心想) 片段一:灰鹤在沼泽地上开舞会,它们围成一圈, 起初用两条长腿蹦高,后 来越跳越上劲:索性大跳特跳起来了那奇形怪状的花步子,真能把人笑死! 转 圈呀,蹿跳呀,打矮步呀活像踩着高跷跳俄罗斯舞! 片段二 : 街上出现了一些大苍蝇, 他们身上蓝里透绿、 闪着金光 . 它们跟秋天 一样,一副没睡醒的样子 它们还不会飞, 只能勉勉强强用它们的细腿在墙壁上 爬摇摇晃晃的 片段三:叩头虫在表演它那晕头转向的把戏把它仰面朝天放着,它就把 头吧嗒一点,蹦个高儿,在空中翻个跟头,一直落在地上,站的好好的 以上片段均选自法布尔的森林报 这都是作者认真观察才写出来的通过这些句子的学习, 让我们知道了, 首 先,要想把文章写具体、 写准确必须进行认真观察; 接着,要想写出事物的变化, 还要连续观察一段时间;最后知道了观察时要动用多种感官,如:用眼看、用耳 听、用鼻子闻、用舌头长和用心想等 2. 词句段运用 (1)把下面的字组词,体会相同事物的不同说法。
A.大声朗词语 狗窝鸟窝鸟巢猪圈猪棚马厩马棚鱼塘 B.思考并说一说它们的用法相同吗 两个词语的意思是一样的如: “马圈” “马棚”一个词还有另一种说法 我们写作时要注意 (2)比较每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3 / 4 A.读句子,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 B.理解加上“逐渐”“最多”的不同含义 师:一个句子加上不同的词含义含义也不相同 逐渐:在第二句写出了爬山虎的脚是一点儿一点儿变成灰色的,使句子更加 具体 最多:表示程度,在第二句中写出了蟋蟀住宅的深度 师总结:通过比较, 我们发现, 一些句子加上某些限定的词语更加准确表达 意思 (板书:有些词语会使句子意思更加准确) 3. 日积月累 (1)朗读谚语 (2)解释谚语的含义 (3)学生读读背背 (4)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谚语 (板书设计:表示节气的谚语)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观察的方法,明白了有些词语还有另一种说法, 一个句子加上一个词语表达更加准确、具体,还学习了一些谚语, 希望同学们在 以后的学习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完成填空 语文园地细致连续眼睛看耳朵听心想 有些词语会使句子意思更加准确 表示节气的谚语 【教学反思】 1. 在本课的教学中, 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 设计了合理的练习形式, 让学生 更容易理解,如在“交流平台”的练习中,我设计了完成填空,让他们轻松地掌 握了知识。
2. 美中不足的是,在“日积月累”的授课中,由于学生对这谚语很陌生, 讲得不够详细, 没有照顾到学困生的接受能力,因此,有的同学没能真正理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4 / 4 解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 我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让自己的教学有较大幅度地 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