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江城子·密州出猎》

上传人:五****心 文档编号:147516 上传时间:2016-11-28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相见欢》《江城子·密州出猎》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相见欢》《江城子·密州出猎》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相见欢》《江城子·密州出猎》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相见欢》《江城子·密州出猎》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相见欢》《江城子·密州出猎》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相见欢》《江城子·密州出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相见欢》《江城子·密州出猎》(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词六首相见欢李煜执教:英德市浛洸中学 谢志标绝代才子薄命君王 五代十国时 南唐 国君, 961年 重光,初名从嘉,号莲峰居士 ,是 南唐 最末一个皇帝,史称 李后主 。 975年,南唐被北宋灭亡,李煜肉袒出降,被押送到汴京,封 “ 违命侯。一个掌握生杀予夺之权的一国之主,忽而变为任人宰割的阶下之囚,景况一落千丈,他的悲痛愁恨乃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 978年的七夕是他 42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 “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之词,赐牵机药将他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 虞美人 、 浪淘沙 、 乌夜啼 等词。被称

2、为 “ 千古词帝 ” 。李煜虽不是一个好皇帝,但他却是一个优秀的词人。李煜( 937煜的词 以南唐亡国分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 主要写奢侈豪华的宫庭生活;后期 主要是回忆往事,怀念故国,描述被囚禁后的苦闷生活。 浪淘沙 李煜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虞美人 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 . 结句 “ 一江春水向东流

3、” ,是以 水喻愁的名句,含 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相 见 欢南唐 】 李煜 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想一想:给 词作加上词题。例: 沁园春 雪 天净沙 秋思 加词题: 相见欢 ? 自由朗诵,体会词作感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口头描述画面内容本词中都从哪些字中描绘了 “ 愁 ” 或体现着“ 愁 ” ?上阕: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不见 ,不见 ,不见 ,不见 。西楼是怎样的楼?美酒佳肴人呼万岁前呼后拥爱妃宫娥为什么 “ 无言独上 ” 呢?无言:无话可说,无人可伴,无人相随,无人相对。独上:语言、动作描写 孤独、哀愁 之甚步履滞缓,黯然伤

4、神。是作者西楼凭栏 仰视 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 “ 三千里地山河 ” ( 破阵子 ),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月如钩 ” ,为何写到 “ 钩月 ” ?残月象征现实的悲惨为何写 ” 梧桐 “ ?为何 “ 锁 ” 清秋?梧桐 凄凉悲伤梧桐,在古典诗词中,从来就是个表现愁情的物象, “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 (温庭筠 更漏子 )、 “ 依约相思碎语,夜凉桐叶声声 ” (陆甫之 清平乐 ) “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 (张炎 清平乐 )等等,表现的都是愁闷的境界;秋天是个萧条悲凉的季节,“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 (吴文英 唐多令 ),

5、秋景所引起的是一种凄切、悲伤的情绪。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1、清秋被锁在我的庭院中2、 “ 我 ” 也被深锁在寂寞的庭院之中。“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这里, “ 寂寞 ”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渲染出凄凉、寂寞、愁苦的氛围这句像波涛汹涌,把全篇推向高潮。 离愁本身是一种抽象的思想情绪,它能感觉到,但却看不见,摸不着,要对它本身作具体描写,确实非常困难。 然而,在这首词中,词人通过 比喻 使之变得具体可感,而且表达得如此贴切、自然,以至成为千古名句。“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为什么被称为 “ 名句 ” ?写愁之深,如李白 远离别 :“ 海水直下万

6、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 ” ;写愁之长, 如李白 秋浦歌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写愁之多,如秦观 千秋岁 :“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 。写 “ 愁 ” 的句子 又用了一个 比喻 ,写离愁的另外一个境界,即人对它的具体感受。 这种感受是不可名状的,不知是什么滋味,它既不能用酸、甜、苦、辣之类滋味来概括,也不能用任何一种具体东西的滋味来比拟,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只能称之为 “ 别是一般滋味 ”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怎样理解?1、思念故国之 “ 苦 ”2、深锁清秋之 “ 愁 ”3、寄人篱下之 “ 悲 ”4、灭家亡国之 “ 痛 ”别是一般滋味小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

7、桑句始工 ” 。这首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 苏辛 所谓的 “ 豪放 ” 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 承前启后 的大宗师。王国维 人间词话 所言: “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江城子 密州出猎宋 苏轼执教: 英德市浛洸中学 谢志标江城子 密州出猎宋 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读这首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在你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怎么读,才能表现出这种壮阔的出猎场面,才能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哪些词句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怎么读,才能表现出这种满腔豪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 ,是苏轼的第一首豪放词,结合词作谈谈,豪放词有哪些特点?赏析诗词之法抓住意象,理解诗词内容;结合经历,体会作者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