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新农村调查报告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47504556 上传时间:2020-10-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新农村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X年新农村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X年新农村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X年新农村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X年新农村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新农村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新农村调查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农村调查报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 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 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 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以下是XX收集的关于新农村调查报告的文章,欢迎阅读了解 !调查时间:20XX年3月23日 20XX年3月25日调查地点:安徽省黄山市西递镇叶村调查对象:叶村村民调查方式:访谈、查阅资料、观察调查内容:通过对西递镇叶村新农村建设的了解,切实 感受叶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在经济、文化、社会方面表现 出的新气象。把叶村村民自身的深切感受与西递镇政府资料 结合起来,科学认识西递叶村新农村建设取得的丰

2、硕成果。 从而总结出叶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 的重大意义。西递被誉为“桃花源里人家”,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古 村落是世界文物和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这使西递发展有着无 可比拟的优势。西递镇一方面积极开发古村落这个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旅游资源,另一方面在保护古村落的基础上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力图形成旅游带动经济、经济保护资源的 良性发展模式。西递镇把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 来,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 了新动力。西递叶村是新农村建设的典型代表。一、西递叶村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叶村是位于西递古村落不远处的一个村落,是新农村建 设理念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新型

3、农村。叶村依托西递古村落丰 富的旅游资源,积极发展现在现代商业经济,从而形成与西 递古村落遥相呼应的现代新型新农村。叶村从80年代开始进行商品化发展,一开始就瞄准蚕桑的发展空间惊醒蚕茧生 产。因此全村形成“家家有桑田、户户出蚕茧”的局面,共 有XX多亩桑田,蚕桑收入约占叶村收入的80哒右。XX年人均纯收入达4500元。XX年正式实行新农村建设规划,围 绕生产发展,以西递为中心,发展经济,同时发展蚕桑、茶 叶和林业,XX年叶村人均纯收入达 5000多元。农村基础设 施改善,道路四通八达,建成现代化叶村小学,可容纳学生 200余人,同时配备电视、电脑等教学设备。基本形成“生 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

4、整洁、管理民主、乡风文明”的社 会主义新农村面貌,因此被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二、叶村新农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原因叶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新农村建设理念发挥作用的成功实例。叶村的成就与村 镇的建设理念、基础项目建设、经济发展机制、重视教育、 文化建设等具体举措分不开,叶村实现了政策扶持、政府导向、群众参与的有效结合1、科学全面的发展思路。叶村是西递镇整体规划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西递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大力发 展叶村的蚕桑经济。叶村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 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建设新农村的指导思想,从经 济、生活、文化、民主等层面进行整体

5、规划, 切忌盲目发展 确立“以发展蚕桑推动旅游,以旅游带动蚕桑生产,打造黄 山一流茧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思路,建立千亩 桑园示范基地,把农村新面貌与古村落文化遗产连成一个整 体。对叶村的项目建设和文化宣传活动进行整体布局,合理 分配,各方面统筹兼顾。结合“奇山、秀水、古建筑、徽文 化”的地域特点,按照“统一规划、切忌盲目”的原则,进 一步突出叶村“古朴、典雅、秀丽、文明”的特色,切实落 实叶村小集镇规划和林业整治规划,严格按照新农村建设具 体要求,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新农村 格局。2、加大投入,做好基础项目建设。全力抓好叶村商贸 区项目、农家乐旅游项目、村级道路建设

6、项目、沼气建设项 目、千亩桑田示范建设等项目建设,确保硕件设施齐全。以 项目建设为龙头、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坚持“保护第一、 合理利用”的原则,加快在建项目的建设步伐及新建项目的 落实。建设特色农业旅游基地、旅游食品休闲加工基地、农 家乐基地、生态养生基地,发展多种多样的林业经济和自然 风光。开辟了叶村商贸区,大力解决道路设施或道路路面差 等问题,建设道路交通网,加快与西递古民居间的联系。建 设酒店、旅馆、娱乐场所,为西递旅游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场所。建设沼气池,各家各户都可以筹资建设,叶村村委给 予补助,以解决能源问题和环境破坏。3、形成政府村民互助机制。力图形成“政府引导,村 级为主,农民

7、自愿,人人参与”的良性机制。政府积极宣传 政策,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同时建立鼓励和激励机制。 政府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积极开展以 “促经济发展,建和谐叶村”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切实为民 办实事、办好事。积极规划建设千亩桑园,解除群众扩大蚕 桑养殖的顾虑,为群众解决蚕桑的销路问题。尤其是金融危 机影响下,蚕茧价格下降,村民开始丧失对蚕茧春出卖的信 心。叶村村委积极寻求市场,为村民蚕茧的出卖做好准备工 作。同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措施,对村民养蚕的经济损失进 行补偿或进行经济援助。叶村村民叶积极地向村委献言献策, 结合自身实际提供发展策略。同时利用政府提供的先进设备 学习养蚕、种茶技

8、术,科学发展农业。村委定时开展农民培 训班,村民可免费学习的咨询。因此形成“政府引导、村民 参与”的互助发展模式,大大提升了村委的工作效益。4、加大教育力度。XX年10月叶村开始建设叶村小学, 致力于提高教育水平。叶村小学项目是新农村示范镇村义务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暨民生工程建设项目,XX年年8月正式完工。叶村小学改扩建后,彻底解决了叶村教育基础设施落后 的问题。新项目将学校旧教学楼拆除,建成一幢建筑面积为 300余平方米的综合楼,增加厨房一间,改建学校大门与围 墙,整个项目完全按徽派建筑风格进行建设,确保了与古民 居的和谐统一,拓宽了学校通往公路的道路。在新建的校园 里增添了课桌椅、dvd、彩电

9、、电脑等电教设备,建成了一 个门类齐全的多功能教室。据陈女士介绍,学校不仅是教育 学生的教育基地,还是培训农民的活动场所。平时学生利用 先进现代化设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周末或晚上叶村村委组 织农民学习农业新技术,借用新设备推广蚕桑、茶叶制作技 术。建设图书室,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书香校园”。按照全县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和“创新业绩,树新 形象”主题实践的部署,深入开展以“解民忧、访民情、促 民风、谋民富”为主题的蹲点调研活动,以点带面,加快我 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乡党委、政府决定开展乡领 导班子成员“办公日、住村周、调研月”活动。根据要求, 我于XX年6月24日至30日蹲点*村,对社会

10、主义新农村 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此次调研的情 况报告如下:一、*村的基本情况*村与xx省的xx县接壤,总面积平方公里,辖 3个自然村,人口 1102人,耕地713亩。XX年,农民人均收入 3112 元。二、我乡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县 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 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 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 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教 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正在朝着全面协调可 持续的方向发展。(一)农村经济稳

11、步发展,农民收入逐步提高深入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良策, 农业农村经济实现较快发展。XX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 2630万元,同比增长18%其中农业总产值达到 1700万元,同比 增长10%;农民人均收入2454元,同比增长7%积极发展粮 食产业,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 全乡油菜面积扩大到 300亩; 菜园蔬菜生产面积,发展到500亩;成立了全县首家早姜专业合作社一富源早姜合作社,带动80户农户发展早姜 300亩;发展葛根药材基地 110多亩。通过多种方式培训,加大 农民知识化培训力度,全年劳务输出3400人。(二)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在国家政策和省、市、县政府的大力

12、支持,积极争取国 家政策和项目,组织实施了林业生态建设、农网改造、人畜 饮水改造、乡村康庄工程建设、村环境整治等一批基础设施 项目建设,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 事业发展迅速,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医疗救 治和疾病预防控制机制。移动电话、计算机逐步进入农户家 庭,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村居民的信 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新的提 局。(三)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保障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逐年 加大了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中小学校舍、农业信息网络、 电化教育设施建设发展较快。立足本地旅游资源优势,积极 发

13、展以岭上湾革命纪念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核心的旅游 业,并以此带动相关景点的开发和建设。村财乡管的财务管 理体制进一步健全,政务、村务、财务公开不断完善。抓好 生产救灾和扶贫开发工作,深入开展“一户一策一干部”帮 扶活动,积极引导、帮助贫困户发展项目,落实贫困户120多户,扶持资金 20多万元。关注弱势群体,积极开展农村 弱势群体帮扶和关爱农村老党员活动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 合治理工作,严厉打击“六合彩”等赌博行为,做到促一方 经济保一方平安。(四)民主法制不断健全,基层组织进一步加强在国家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大环境下,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以宪法为核心,农业法、村民委 员会组织法

14、为重点的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广泛普及,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 作格局逐步形成。全面推进了村党支部“两推一选”,一批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讲奉献、有知识的农村能人、致 富能手进入“两委”班子,农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 的提高。全面建立和推行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机制, 把群众关心的事情全部公开,村中重大问题向人大代表、村 民代表征询意见,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 化、制度化的轨道。综上所述,洲岭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 大多数村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 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 展的

15、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三、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一)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洲岭乡的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产业化经营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农产品科技含虽低,附加值不高,竞争力较弱。农户与加工 或营销企业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功能作用有待增强。(二)农村投入严重不足 。各村历史上形成的债务都较 多,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由于 受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瓶颈制约,部分行政村的农田水利 建设和土地治理无法开展,导致农业抗风险能力薄弱。(三)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

16、 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 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 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 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虽然乡里积极推行“农 民知识化”工程,但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 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 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 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 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还 较为普遍存在。(四)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 。洲岭乡农村总体上的医 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