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气象服务考试提纲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4748996 上传时间:2017-11-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0.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气象服务考试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公共气象服务考试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公共气象服务考试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公共气象服务考试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共气象服务考试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气象服务考试提纲(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什么叫公共服务、类型及特征?公共服务包括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就业岗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福利体系,促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展,公共服务还包括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如经济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发布公共信息等。公共服务的类型在我国目前公共服务包括四大类:一是基础性的公共服务,如基础设施、水、电、公路、电信等;二是经济性的公共服务,如规划与计划的制定,规范的监督,宏观调控,资金的动员与分配等;三是社会性的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人口等;四是安全性的公共服务,如国防、警察、消防等,用以维护整个社会安全与稳定。基本特征一是为大众的服务,具有广泛的覆盖面,而不仅是

2、对特殊阶层和特殊人群;二是基本的和基础的服务,如九年义务教育、新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养老保障制度等;三是非赢利性的服务,它指不以赢利为目的,其服务所得不用于利益分配,而用于公共事业发展。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是新时期公共气象服务深入发展的着力点:1、要强化体现政府行为的意识:在服务中发挥职能,在发挥职能中体现服务。2、要更加注重适应和满足公共服务的需要,发挥公共服务职能的更深要求。3、要探索气象服务多元化发展机制:履行和发挥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机制保障。公共气象服务概念, 公共气象服务的概念指气象事业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生产部门提供

3、气象信息和技术,并让用户了解和掌握一定气象科学知识,将气象服务信息和技术应用于自身的决策、管理和生产生活实践的过程。发展公共气象服务的基本原则:需求牵引原则、公益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以人为本,普惠公平原则公共气象服务的基本理念:发展理念:“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核心理念:增强气象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服务的能力服务理念:“ 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 ”重点理念:防灾减灾、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协调理念: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促进综合气象观测、气象预报预测与公共气象服务的协调发展公共关系服务属性、类型, 公共气象服务的属性:公益性是公共气象服务的本质属性。气象事业是科

4、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公共气象服务是气象事业公益性的具体表现分类: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专项气象服务。公共气象服务的产品类型:公众气象服务产品主要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网络等各种公共媒体适时发布的天气监测服务产品、天气预报服务产品、气候服务产品、环境预报服务产品、气象 灾害预警服务产品、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和气象科普宣传等。天气预报服务产品:短时临近预报产品,短期预报产品,中期预报产品专项气象服务主要类型:专项气象服务是从决策气 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和专业气象服务中逐渐衍生而发展形成的一种气象服务类型。两大类:一类是重大活动、重大工程建设、国防安全和军事等专项气象保障服务;另一类是人

5、工影响天气、雷电防护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专项技术服务。 专项气象服务的基本特征针对特定的服务需求,面向特定的服务对象,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产品。如何发展公共气象服务:要认识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既要看到已经取得的成绩,更要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2)要从更好地体现公共服务和我社会管理职能,找准推进深入发展的切入点。 (3)加强预报预测业务能力,提高预报预测水平,是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保障。为什么进行发展公共气象服务?中国气象局党组深入贯彻十七大、国务院 3 号文件、国办 49 号文件,总结 30 年来中国特色气象事业发展改革经验提出的战略任务。2 是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6、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的迫切需要。3 是增强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在整个气象业务中主导地位、实现气象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主要任务,体系中的关系主要任务-服务内容上面向防灾减灾的气象服务、应对气候变化的气象服务、为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气象服务、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交通、水、能源、电力、卫生等行业气象服务、城市气象服务、重大活动和重大工程等专项气象服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服务等。发展公共气象服务的再认识:“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转变发展方式的内涵:更加注重发挥公共气象服务的引领作用,促进气象服务不断适应需求

7、,气象工作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加注重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促进气象工作在建设服务性政府中的地位得到提高。二、气象灾害、类型、影响特点,类型:暴雨洪涝、干旱、热带气旋、霜冻低温等冷冻害、风雹、连阴雨和浓雾及沙尘暴等其他灾害共 7 大类 20 余种。特点:灾种多、突发性强、频率高、分布广、危害重等,同时由气象灾害引发或衍生的其他灾害如山洪爆发、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森林火灾等,对国家经济建设、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影响:不仅造成粮食减产和直接农业经济损失,还带来一系列社会、环境问题,诸如灾荒、饥饿、疾病、物价上涨、失业等,影响社会安定;干旱可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土地

8、干旱化、荒漠化;暴雨洪水可引起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破坏农业生态环境,间接影响农业生产。气象灾害及其影响的新特点:气象灾害呈多发,重发趋势、气象灾害的“灾害链”特征更显著、气象灾害的关联性特征更突出、气象灾害的社会敏感性更高。防御气象灾害概念及范畴,目前重点是什么?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有哪些?气象灾害防御概念:通过增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升气象灾害防御效益,实现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是气象部门履行政府部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综合体现。气象灾害防御的主要内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发布,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灾害综合防范,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气象灾害防御 工程措施。五项保障措施:将气象灾害防御规

9、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气象灾害繁育经费投入机制,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强部门间和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气象灾害防御的范畴: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和防御应急体系,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方案和法规标准体系,建立比较完善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运行机制,建成一批对经济社会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关键性作用的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提高全民气象灾害防御意识和知识水平,减轻各种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到 2020 年减少 50%,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减少 20%,农牧业开发控制在气象资源的承载力之内,气象灾害防御措施达

10、到相关标准,城乡人居气象环境达到优良标准。重点气害防御工程: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大城市群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工程、台风灾害防御气象工程、高影响行业气象灾情综合监测预警工程、气象防灾科普教育工程、气象卫星工程气象灾害防御的主要内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和发布,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象灾害综合防范,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气象灾害防御 工程措施。气象灾害防御的五项保障措施:将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气象灾害繁育经费投入机制,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强部门间和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气象灾害防御概念:通过增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提升气象灾害防御效益,实现公共气

11、象服务均等化,是气象部门履行政府部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综合体现。气象防灾减灾机制?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政府主导(行政组织协调、制定发展规划、政策法规建设、财政经费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管理体制、减灾队伍建设)部门联动(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为消息树的部门间气象灾害应急响应联动机制、信息共享联动、监测预警联动)社会参与(气象志愿者参与、社区气象防灾减灾、公众参与、企业参与、社会组织参与)三、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与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农村气象服务:2010 年中央 1 号文件提出两个体系建设要(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服务“三农”的重要作用。2010 年春季

12、农业生产会议上把两个体系建设做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中国气象局党组高度重视气象为农服务,将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作为推进新时期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重要任务。农业气象服务主要内容?包括农用天气预报、气候和农业气候资料服务,农业气候资源分析与区划,农业气象情报,农业气象预报以及各种农业气象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等。具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 1)农业气象情报服务。主要有农业气象旬(月)报、雨情、墒情、农情、灾情和春秋季播种季节低温情报等;(2)农业气象预报服务。主要有播种期预报,物候期预报、土壤水分条件预报、 物和牧草产量预报、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预报以及农用天气预报等

13、;(3)农业气候评价和专题分析。主要是对作物或全年的农业气候利弊进行全面鉴定或针对农业生产中的某一农业气象问题进行专题分析服务;(4)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应用服务。从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和区划入手,充分利用各地的农业气候资源,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优化作物布局、改革种植方式等提供科学依据。 农村气象服务解决办法: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向综合化发展(融入农村:与党政、民政、农技部门建立综合信息站。发展农网,建立综合信息平台:将气象信息服务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紧密结合。发展新的技术服务方式,适合农民的应用水平。强化管理职责(明确定位:农村气象服务是地方公共事业的一部分,要纳入地方公共服务的发展之中。县级气象局承

14、担对农村气象服务的运行管理,包括气象服务的网络体系建设、气象服务、信息队伍的管理维护等。探索县级气象局的机构建设新模式。县级气象部门的转型发展:由业务为主的部门向更多承担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转变) 。建立投入保障机制(扩大中央财政的支持规模:2011 年已安排近 1 亿元的乡村专项。通过中央财政的匹配政策,争取各级政府的投入,信息服务站的维持纳入公共财政。 )两个体系的整体推进(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向乡镇全面推进。 )强化为农气象服务的能力建设发挥各级业务的整体优势,改变过去国家和省两级侧重于为决策者和农业部门服务的倾向。 (形成以省级为龙头的农业气象业务体系,明确职责分工和业务流程。省市气象

15、业务单位加强精细化预报预警和农业气象技术支持能力。培养县局气象服务队伍。 )四、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切实转变发展观念,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遵循“3R 原则” ,即减量化,在使用,在循环,尽量减少资源投入和废物生产,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实现生产过程中废气、废渣及日常生活废物的循环利用。引导全民从我做起,保护地球家园,保护环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仅仅是工业经济的事,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来组织环境继续恶化。在环境气候全球治理中进一步发挥大国作用。一是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有效控制温

16、室气体排放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二是大力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强度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和对企业的激励与约束。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大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三是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非化石能源比重大力发展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和地热能发展,努力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四是增加森林蓄积量,提高固碳能力加强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和管理,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森林碳汇。五是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在农、林、水、气等重点领域和海岸带等脆弱地区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建立应急机制,提高综合监测和预报预警能力。六是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开发,增强技术支撑能力加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相关学科建设和基础科学研究,建立完善温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