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11愚公移山》word教案(3)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7455547 上传时间:2020-10-0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11愚公移山》word教案(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11愚公移山》word教案(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11愚公移山》word教案(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11愚公移山》word教案(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11愚公移山》word教案(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11愚公移山》word教案(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下《11愚公移山》word教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愚公移山教案一、课前预习:1、扫清 字词障碍,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能较顺利地翻译课文。二、课程标准新课程要求教和学都要利用尽可能多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引下主动探索发现新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思维。三、教学目标1、 深入理解课文,了解寓意;感受寓公精神的现实意义。2、分析人物和写作特色。3、熟读并背诵课文。4. 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四、评价任务鼓励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切磋,参照注释疏通全文,见,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讨论氛围中,感悟到愚公精神的可贵及其现实意义通过细研课文,引导学

2、生各抒己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学过寓言故事吗?让学生讲一个寓言故事,然后引入愚公移山课文。二作家作品的介绍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所著,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列子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小,寓意深刻而含蓄。三、通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1、给下列字注音:龀()匮()厝()孀()箕畚()()仞()娥() 叟()拢()断2、互读课文。两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读,一个听。听者发现读音有错

3、,当即指出。3、再读课文。学生再次放声读一遍课文。借助“读准字音”这一要求,基本上实现了熟读课文的目的。在反复的朗读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对课文内容 有所了解,这就为完成后边的教学环节打好了基础。4、读好停顿。教师逐一出示下列语句(制成卡片,或写在小黑板上),请学生读出其中的停顿,然后,对为什么这样读作一点解说。 其间,随时提示学生会借助注释来读,慢慢培养使用注释的习惯。下边语句中所画的 “”为停顿处,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读好停顿,一是为了会读文言文,二是为了弄明白句意。学生随着读文言文数量的增多,尤其是随着对内容的深入理解,会慢慢

4、读好句中停顿的。5、翻译课文方法指导(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必须忠实原文,)根据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特点,翻译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加。文言词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文则以双音节为主。有些文言实词的基本意义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词上加一个字,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如“方”即“方圆”指面积。( 2)改。有些文言实词至今已不用了,可以改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来代替。如“仞”可改为“丈”。当然,“仞”的长度不等于“丈”,但这里的“万仞”是虚数,所以,可以用“万丈”来代替。( 3)补。文言文中通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所以翻译时, 必须补出。 如“二山” 即“两座山”。( 4)调。文言文的语序有的与

5、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需要调整。如“甚矣,汝之不惠”这是谓语提前的倒装句,翻译时可作“你太不聪明了!”( 5)省。文言文中的发语句,即句首的助词,或句中语气助词,如果省略后不影响原意的可省去。如“虽我之死”“之”字是助词,在句中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时可省6、讨论疑难提出疏通文意时遇到的问题,全班研究、讨论。意见不一致时,教师适时给予点拨。四、巩固提升(尽量独立完成,不会的查阅后一定要记住哦。)1、給下列字注音。仞()娥()孀()龀()箕畚()()匮()厝()()叟()拢()断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指通豫南甚矣,汝之不惠无陇断焉3、解释加点字。年且 九十其妻献疑何苦 而不平惩山

6、北之塞以君之力闻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一厝朔东河曲智叟无以应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杂然相许遂率子孙惧其不已 也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而山不 加增,何苦而不平?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汝心之固固不可 ,曾不若孀妻弱子。五、教学反思学文言文,熟 文是第一件要做的事。 文 得不 ,像字音 不准,句中停 得不恰当,是不利于引 学生理解 文基本内容的。因此 主要 学生通 多 来了解 文。第二 一、整体感知1、 复述故事情 。2、 文中写到了哪几个人物?愚公其妻荷担者 男智叟二、 堂

7、探究 思考以下 :1、愚公 什么要移山( 移山原因 ) (原句)? 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2、移山有什么困 (用自己的 概括)山高大、工具 陋效率低、 力少、路 往返用 3、 果怎 ?帝感其 ,命夸娥氏二子 二山一厝朔 ,一厝雍南。4、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表 人物性格特征的? 言描写5、家里人与周 人 此事的反映怎 ?家 里 人:子 “ 然相 ”妻子 :献疑曰:“且焉置土石”周 围 人:京城孀妻 男:“跳往助之”河曲 智叟:“笑而止之”6、智叟的笑和质疑与愚公妻子的献疑有什么不同?其妻献疑曰献:提出,不反对以君之力君:是尊称河 曲 智 叟笑笑:讥笑以残年余力残年:极端鄙视7、这样看来,愚

8、公和智叟到底哪个人聪明,哪个愚笨呢?而止之曰愚公不“愚”损:减少山之土曾 不 能 损如太行王屋何因为他不怕困难,有坚强的毅力, 他的伟大信心和伟大实践取得了胜利,说明了人定胜天的伟大意义。魁父之丘“毁 ”“一毛 ”:拔智叟不“智”“其 ”字加强了曾不能毁根小草的力量也其如土石何反问语气因为他是个懒汉懦夫,把困难看得太重,把人的力量估计过低没有山之一毛8、叫愚公的做事并不“愚”,叫智叟的做事并不聪明。课文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呢?(面对困难,要敢于斗争,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会取得成功。能够这样做的人,才是聪明的)妻子的态度: 关心智叟的态度: 嘲讽9 、怎样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

9、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10、 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要克服困 就必 下定决心, 持 斗)三 展研 。1、在今天我 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 ?愚公精神的 是:排除千 万 ,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 个 代仍然需要 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 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年来的 煌成就;哪里会有 代的 展、人 的 步? 我 从 愚公手里接 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

10、亮前行的路, 去追 明天的太阳!2、有人 :“ 愚公不愚,我看就很愚。高山 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很傻, 什么 叫子子 去吃 苦 呢? 山开道或干脆搬家不就行了 ?”你 此是怎 看的?三、背 文。背 教材指定的段落“河曲智叟笑亡以 ”。方法: ,学生随之默 (不看 ); 若干学生站起来 背,全班背。大 四、布置作 。作文写作:愚公不“愚”、有志者事竟成 愚公移山有感五、板 ;2 3 分 自己背;然后,教 段5 7 分 完成。愚1两山 模、位置移之 公2移山原因塞 移山目 指通豫南,达于 阴移移山行 叩石 壤寒暑一反山3.移山 局无 断焉六、 1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始一反焉 (反返)汝之不惠一厝朔 (厝措)无 断焉(惠慧)河曲智叟亡以 ( )(亡无)2 说出下列语句的意思1. 方七百里2. 河阳之北3.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4.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 毁山之一毛5. 叩石垦壤6.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7. 甚矣,汝之不惠8. 而山不加增9. 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