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上《4[越调]天净沙秋思》word教案(2)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7455118 上传时间:2020-10-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7.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上《4[越调]天净沙秋思》word教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上《4[越调]天净沙秋思》word教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上《4[越调]天净沙秋思》word教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上《4[越调]天净沙秋思》word教案(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上《4[越调]天净沙秋思》word教案(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上《4[越调]天净沙秋思》word教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初中语文七上《4[越调]天净沙秋思》word教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净沙秋思课前预习:了解作者及本文背景资料。相关课程标准:“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教学目标:1、能朗读、背诵天净沙秋思。2、能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评价任务:1进行朗读,把获得的整体感觉读出来。2再次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赏析。3 诵读,与开初的朗读比比,哪一次更读出了思乡的感觉?4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经典画面,看看能否写出作者那样的凄凉

2、与思念。教学过程:一、导入:“自古逢秋悲寂寥” ,在中国文学历史的长河中,总是飘零着偏偏红透的枫叶,荡漾着秋波粼粼, 吹撒着阵阵秋风。似乎中国的文人格外钟情于金秋时节,因为秋天容易引发人们的情思, 在你眼中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曲,读一读它带给我们的秋天,是不是有着别样的情愫。二、检查预习简介作者:马致远 (1250 一 1321) ,字千里,号东篱,大都( 今北京市 ) 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 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

3、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 思,它的体裁的“曲” 。介绍“曲”这种文体: 在中国古代文学长廊中,宋以前一直以诗最盛行,宋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又有词的兴起。 到了元代, 另一新兴的体裁就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散套和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三、朗读诗歌:1师配乐范读2学生自由读3学生给诗歌划分节奏,注意重音:枯藤 / 老树 / 昏鸦,小 / 流水 / 人家,古道 / 西 / 瘦 。夕阳 / 西下,断 人 / 在 / 天涯。4学生个 5. 学生配 朗 。小 : 首小令一、三、五句押

4、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 ”, 来朗朗上口, 前三句是典 型的整句排列, 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 要 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 美和明快的 奏感。 一 。 最后一句是散句, 要 得曲折跌宕, 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 一 。 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 一遍。 朗 我 感受到了它整散相 , 短 合的形式美。6. 学生 7. 背 意 此 主要 学生 的能力并能 歌划分 奏,注意重音:古人 , 百遍, 其 自 。体会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 些 表达作者感情所起的作用。四、整体感知,把握大意一首好的 往往是“ 中有画,画中有 ”。 完 文后你的 中出 了怎 的画面? 以“我仿佛看到了

5、” 开 ,将画面描述出来。展示 片,示例一 我仿佛看到了 在深秋的黄昏, 一个 仆仆的游子, 着一匹瘦 , 迎着一 冷 的西 , 在古道上踽踽独行。 他走 枯藤的老 , 看到即将 巢的暮 在 梢上 旋;他走 横架在溪流的小 ,来到溪 的几 人家 前, 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 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 夜,不禁悲从中来,肝 寸断。示例二我仿佛看到了几根枯藤 着一棵棵 ,那凋零了的黄叶在 的秋 中瑟瑟的 抖, 黄昏的天空中点点寒 ,声声哀 一片悲凉的秋景。眼前呈 出一座小 , 下小溪潺潺的流水,不 有升起 炊烟的 家小院,那里有安居落 的人 。在 瑟的秋 中,在寂寞的古道上,

6、辛的游子 着一匹瘦瘦的老 ,在夕阳西沉的余 中,向 方踽踽 (j?) 而行。2 你想象画面, 首小令另 一个小 。明确:断 人秋旅 、深秋郊野独行 、天涯断 人、古道?西 ?瘦 ?断 人五、品 析,感受 情 用“我最喜 ( 或句) ,因 它”的句式来描述自己喜 的句子。小 : 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 落人的凄苦之情, 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 于表达,作者运用 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 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 、昏 、小 、流水、人家、古道、西 、瘦 、夕阳, 些有形可感的事情,具有明 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 ,用 有形表 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 。3、用自己的 言,

7、丰富小令的内容,形成一段 美的文字。六、拓展延伸(一)比 ,体 意境1、学生自由 ,理解 三首小令的大意。【明确】 越 天 沙日 平西,落霞 天,小村披拂着斜 ;炊烟 几如凝止,老 枝 不 , 羽 立枝 。在 一片宁静的秋景当中, 突然掠 一只大雁, 下地面。 是秋山和秋水,近 是秋天的植物:白草、 叶和黄花。 越 天 沙江上大雁 地叫着落在水 沙地上,夕阳余 之中, 天 残留着一点晚霞,野 在空中 地 着,隔河 望,稀疏的 林里 有几 人家。再看河上,一条小船犹如一幅画, 民的歌声 入芦花深 。 越 天 沙溪 的 沙上 着斑斑的 的青草, 溪水蜿蜒流去, 水声潺潺, 塞外的秋天 得特 寒冷。

8、一声新雁, 南下避冬的雁儿声,开始掠 秋空, 眼望去,尽是黄云、 叶和尚未 青的山。2、再 三首天 沙, 什么 致 的天 沙秋思似乎更能打 人?【明确】 致 的天 沙秋思之所以比另三首天 沙更 人,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马致远秋思的情绪、情感特点(惆怅、忧愁、悲苦)鲜明,这和诗中的一系列景物富有这类情调的特征而且妙合无垠有密切关系。其他三首比较模糊,甚至不统一。 (如白朴的“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使读者很难感觉到其情绪是悲凉的还是明快的。)“断肠人在天涯”是画龙点睛的一笔,其他三首没有这么醒豁的“诗眼”。而且这一句使全诗进入了人的心灵,显出情感的深度,其他三首基本上或较多的停留在视觉图景的表

9、层。张可久和无名氏的作品,虽然都用 “渔歌唱入芦花”、“一声新雁”来打破宁静的画面,但是,仍然停留在视觉和听觉的表层,没有心灵的深度。写的是羁旅愁思(被称为“秋思之祖”、“思乡绝唱” ),思乡愁绪往往更能打动人。因而,马致远的秋思对读者的感染程度,对读者心灵的触动都更大。当然,另三首天净沙也自有其好处,风景色彩明丽,心境平和宁静,也有好些佳句,如“隔水疏林几家”等等。其中,张可久的又尤好。3、你还可以联想出一两句关于思乡主题(或者与原作的意境相同,或者表达的情感相同)的诗句吗?床头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诗)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乡书何处达?归

10、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黄鹤楼)台湾作家余光中的新诗乡愁,表达台湾同胞盼望回归之情。还可联想到现居美国的诗人彭邦桢的新诗月之故乡表达在国外的华人、华侨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 。读了后我们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三)总结课文,感悟提高这堂课我们通过朗读小令,将文字转化为画面,体会它的意象,从总体感受了小令的意境; 再通过联想和想象感受了作者绘秋的思乡之情,进入它的艺术境界,提升了我们的文学素养。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阅读欣赏一首诗(曲)的一般方法:1、从语言入手,再现画面;2、从画面感受意境; 3、运用联想、想象,进行再创造,进入它的艺术境界,丰富诗(曲)的内容。希望大家在课外阅读中实践。七、板书设计小桥流水人家(孤独思乡)古道西风瘦马(游子惨状)夕阳西下(特定的时间环境)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主旨)寓情于景悲凉之景惆怅之情写景铺垫游子之悲羁旅之悲哀愁教学反思诗歌教学应以指导学生吟诵为主,但诗歌教学同样离不开“讲”,此案讲和诵结合,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诵读贯穿全堂,教师适时点拨、启发和疏导,或共同品味诗歌语言运用之妙,或抓住“诗眼”等关键处,领悟诗歌内涵,体味诗歌情感、形象和意境。不足之处在于范读效果一般,在指导朗诵的环节中不够细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