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马克思主义信仰调查报告

上传人:tang****xu6 文档编号:147426324 上传时间:2020-10-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马克思主义信仰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X年马克思主义信仰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X年马克思主义信仰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X年马克思主义信仰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X年马克思主义信仰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马克思主义信仰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马克思主义信仰调查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信仰调查报告篇一:当代大学生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调查报告目录一、前言二、研究方法三、数据结果与分析四、结论五、建议六、附件摘要:思想多元背景下,信仰问题十分突出。调查发现 当代大学生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淡化、理论淡漠,思想信仰多元发展态势,这些都急需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本次社会 调查,我们就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信任程度以 及学习、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就如何加强高校的马克 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修养并形成坚定 的信仰提出自己的思考。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大学生一、前言马克思指出,“信仰的本质,在于人类对自身本质力虽和生存发展的把握。”信仰就是人们对其

2、认定的最高生活价值 的某种对象的始终不渝的信赖和执著的追求,是一种对人生有限性的超越和对不朽精神的追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就 是指对马克思的理论及其奋斗方向坚信不移,并且愿意身体力行。青年,寄托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只有赢得青年,才能 赢得未来。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会前进的重要力虽。”现在“信仰教育”已经成为一个比较重要和流行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说 的信仰教育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信仰教育,即我国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教育。二、研究方法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收集资料,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本次问卷调查的是在校大学生,共发放了50份问卷,收回50份,有

3、效回收率100%通过对有效答卷的统计,被调查者大一占 86%,大二占 10% 大三占4% 大四群众为4%三、数据结果与分析1.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了解情况。针对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了解情况的调查,我们设 计了 3个相关问题。多数学生表示对马克思主义只有基本了解。对于问题:“你对马克思主义了解多少? ”,调查结果显示,66浦学生表示了解一点,24%勺学生表示比较 了解,10%勺学生表示完全不了解,0%勺学生表示非常了解。由上述数据可知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了解甚少,甚 至有学生完全不了解马克思主义。所以,帮助大学生们了解 马克思主义原理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因为若是我们都没有接 触了解马克思主

4、义,那乂何从谈起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呢?虽然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途径多样化,但是多数学生通过 仅课堂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对于问题:“你通过什么途径了解马克思主义?(多选)”,调查结果显示,88%勺学生通过课堂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或报刊杂志了解马克思主义,10%的学生通过上网查阅了解马克思主义,4% 勺同学通过其他方法了解马克思主义,例如:老师教授,观看电影。由上述数据可知,当代大学生极少有主动去了解学习马克思主义,大多数都是被动的接受课堂老师传授给 我们的知识。同时,我们要重视并且扩大大众传媒在马克思 主义教育中的比重。2.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情况:多数人持半信半疑态度。所谓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理

5、论或主义的极度相信和尊 敬,并把它拿来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为了了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状况,我们设置了 问题:“你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态度是? ”,调查结果显示,62漆学生表示对马克思主义持半信半疑态度,30%勺学生表小对马克思主义是坚信不疑的,8%勺学生表小高度怀疑马克思主义。由上述数据可知,马克思主义信仰总体还是比较乐观 的,虽然多数同学的态度是半信半疑。对此,我们要加强马 克思主义教育以改善大学生的信仰态度。3. 当代大学生对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看法。高校政治理论教学是大学生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途径,是故,大学生对高校政治理论课的认同如何, 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大学生的

6、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 成。所以,我们设置了 2个问题来了解相关情况。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形式和内容不容乐观,急需改 进。对于问题:“你如何评价当前学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 ”,调查结果显示,42%勺学生认为有一定作用,但是形式与风格陈旧,作用越来越小;32%勺学生认为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偏差,太多的大道理;20%勺学生说不清篇二:大学生一、前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青年大学生学习 马克思主义,可以把握方向、明辨是非,可以获得正确认识 世界的思维方法,获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政治素质,获得不 断奋斗前行的动力,获得伟大的人格魅力,因此,青年大学 生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当代青年大学生发展的现实

7、需求。同 时,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 ,中国的现实国情决定的。中国 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大国。今天的中国,站在历史的新 起点上,社会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 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 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对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新挑战、 新要求。实践表明,形势越是复杂,社会越是多样化,就越 需要在根本问题上统一思想、 凝聚共识。这是保证国家稳定, 社会发展的思想基础。因而,本着对中国社会的深切关注,通过我们小组的深 入调查和收集数据,我们完成了这份调查报告。也许我 们的数据不够权威,也许我们的分析不够准确,但我们有自 己的角度, 自己的眼光,自己的

8、方法。它代表我们自己的 声音。希望广大读者和所有关心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人 们,能够通 过这份调查报告去把握当前大学生的马克思主 义信仰,了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之所以开展此项调查,主要基于以下两个目的:一是通 过对当前西南政法大学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调 查,以得出21世纪初的重庆市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对马克 思主义的看法。二是通过对西南政法大学的抽样调查,力图 解读当前全国高校大学生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信仰的方法。此次调查的对象为西南政法大学全体在校学生。采取问 卷调查的方式,问卷分为网络问卷(以邮件形式发送)和打 印的问卷,共有100位学生参与了此次问卷,

9、其中包括了大 一到大四所有年级,尽虽保证了其代表性。二、调查结果及其分析: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 42位男生,58位女生,其中, 女生对马克思主义更为了解和关注,专业以文科为主(可能 有政法学校的影响),但也有22测工科,12%勺生物、医学类,8%勺农学类 和12%的艺术类;其中 76%来自城镇, 而经调查,这些城镇学生的信道这些因 素对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影响。其中,58%认为马克思主义有说服力,没有过时 ,但32%勺人认为其没有说服力, 已过时,另外10妹示不了解,但所调查的人全部都认为树 立正确的信仰对到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可以看出, 信仰对学生很重要,但学生们的信仰已不再局限于马

10、克思主 义了。问及当今,许多大学生对“马列主义”等指导思想情 感淡漠,你认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的时候,大多数学生表示 认为是人们更多的追求物质生活,忽略精神家园的建设,出 现信仰危机及多元信息、文化、思想的冲击,没有学生认为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列主义的指导意义已不重要 或马列主义是空洞的理论,毫无任何实践性,不再信仰马列 主义,可以看出,学生们都认为马克思主义还是有其现实性,只是由于各种原因,它不一定成为学生们的第 一信仰。当然,问到如果非必要,你会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 吗时,接近一半的同学认为不会,这令人感到遗憾。在谈他 们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前途的态度如何时,只有6%勺学生充满信心,38

11、%勺表小对其前途比较有信心,56%勺学生表小态度一般,好在没有人表示对其前途不看好。学生们认为怎么对 大学生培养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途径最有效呢?只有2泓为%为是加强自身修养,另外 42%人 为是通过其他途径,这些其他途径包括以学生为本,转变教 育观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等,具体将会在下面的建议中指 出。三、问题总结:1. 学生对马一些学生的 政治立场和政治意识不坚定、不明确。2.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不足,学生对马克思主义 没有全面的认识,也不是很感兴趣,没有调动学生们的积极 性。3. 学校老师们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并未切实与实践相结 合,教育脱离实际,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也力不从心。4. 马克

12、思主义信仰的教育方式单一,学生们获得相关知 识的渠道也很单一。四、原因分析:1. 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学生的感染力不够要让学生自 觉、主动去学习马克思主义,因而必须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吸引 力和感召力,让学生喜欢马克思主义、愿意学习、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在取得 举世瞩 目成就的同时,在社会上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和矛 盾,如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导致在一些人中出现了拜 金主义、金钱至上论 ,以及政治中出现一些收贿受贿、贪污腐败等不良现象 ,再加上近年来 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 的影响,随着高校学生大规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长期影响着学生等等。因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具有长

13、期性 的特点,需要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化解,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见到成效,因而对部分大学生产生了错觉,使他们轻信马克思主义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马克思主义没用等错误思想。2.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在讲解和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对马克思主义讲解不深、分析不透,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的作用和意义研究不够,直接导致对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引导不到位,因而不能有效地向学生分析和解读马克思主义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以使学生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兴趣。3. 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渠道单一。从目前的高校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来看,主要平台还是课堂教学。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及分析在信仰、

14、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信仰等几个主题的调查中发现真信马克思主义的仍然是主流。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归结起来有以 下几点:一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有没有用的问题上,在调 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有其现实意 义,这说明各高校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育和灌输使学 生对马克思主义有了基本的认识,大部分学生信马克思主义,反映了学生中的主流。但很大一部分学生并不信仰马 克思主义,这既反映出了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的 不足,也说明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用马克思主义 科学真理去武装更多大学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如果不进一步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

15、育的实效性 ,不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去武装这部分学 生,将有可能被其他不良文化或西方腐朽价值观所占领。4.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宣传中,还存在着理论脱 离实际的问题,影响了青年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认同感。一些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宣传的形式、方式和方法过于僵 化、呆板,落后于当前社会形势的发展对教学、宣传手段的 要求。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学和宣传中“大”和“空” 的现象,一味地戴理论高帽。空话、套话多,其结果往往使 青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学风不够端正,形式主义比较严重。 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针对 性、实效性不强。5.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队伍不适应。一方面,马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