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四章教学导案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7305654 上传时间:2020-10-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第四章教学导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毛概第四章教学导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毛概第四章教学导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毛概第四章教学导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毛概第四章教学导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概第四章教学导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第四章教学导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毛概第四章教案 作者: 日期:2 广西城市职业学院教 师 教 案(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年 级:2014级教 研 室:社会科学部任课教师:邵望玉广西城市职业学院教案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教案编写时间 2015年4月 授课教师邵望玉授课对象 14工程造价(2) 14工程造价(3)14工程造价(4) 14建筑工程管理(4)授课方式理论课( );实践、实训课( );实习( ) 课程教学 总学时数64学 分 数4章节名称第四章 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学时分配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2、1课时)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 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难探索的过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能力目标使学生明白社会主义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教学方法理论讲解、PPT、视频材料教学重点和难点社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具体过程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意义。教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教学过程设计1、 课程导入2、 课程讲解3、 课程小结4、 课后作业教学内容备注 第一节 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1、 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

3、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就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这一根本思想。论十大关系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2、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调动各

4、种积极因素(1)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4)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调动各种积极因素(6)汉族与少数民 族的关系;(7)党与非党的关系;(8)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9)是非关系;(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3、毛泽东这里讲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既包括党内的因素,也包括党外的因素;既包括国内的因素,也包括国外的因素;既包括直接的因素,也包括间接的因素。 总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方针,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

5、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二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1、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2、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3、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针、原则: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

6、原则,要努力克服政府机关的官僚主义,也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自由讨论和科学实践、艺术实践去解决;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一)中国共产党很早就开始重视国家的工业化问题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2、抗日战争时期指出,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须工业化 ;3、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 (二)毛泽东

7、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1、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2、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应当采取“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

8、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3、关于经济建设方针。党的八大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毛泽东多次阐述了统筹兼顾的方针,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生产两大部类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既要顾全大局,突出重点,也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综合平衡。同时,也要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外援,开展与外国的经济交流,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设备和资金,学习外国的长处和好的经验,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4、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毛泽东、

9、刘少奇、周恩来提出了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的思想。朱德提出了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思想。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是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在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里,国家市场是它的主体,一定范围内的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国家市场的补充。5、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毛泽东提出了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认为商品生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有利的工具,要有计划地大

10、大地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毛泽东还主张企业要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责任制,要实行民主管理,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即“两参一改三结合”。6、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党的八大提出,要进一步扩大民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必须加强对于国家工作的监督,特别是加强党对于国家机关的领导和监督,加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对中央一级政府机关的监督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地方各级政府机关的监督,加强各级政府机关的由上而下的监督和由下而上的监督,加强人民群众和机关中的下级工作人员对于国家机关的监督;提出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

11、法律,健全法制。7、关于科学和教育。党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科学技术现代化,要实行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科技发展战略,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毛泽东强调,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必须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刘少奇提出实行“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一种是全日制的劳动制度,全日制的教育制度;一种是半日制劳动制,半日制的教育制度(即半工半读)。此外,毛泽东以及党的其他领导人还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实现祖国统一、交和国际战略、执政党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

12、要思想观点。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第2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例:10年新修铁路8000公里,全国除西藏外,各省、市、自治区都有了铁路,宁夏、青海、新疆等第一次通了火车。 1958年洛阳拖拉机厂生产出第一批拖拉机1959年试制成功的中国第一台大型快速通用数字计算机1964年10月16日,成功地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有力地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也取得突破性进展。1965

13、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6年,从贵阳至昆明的贵昆铁路建成通车。这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条重要通道。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4、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1、中国革命和建设胜利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又探索马列主义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的第二次结合。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指出现在中国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要求“进行第二次结合”,强调“在结合上下功夫”,“努力找出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是一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创举。毛泽东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为和平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新经验。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曾设想过,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可以对资产阶级采取“赎买”的办法。但是,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机会实践他们的设想。列宁虽在1918年和1921年两次提出“赎买”的主张,但也因受到俄国资本家的抵制而失败。只有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在世界的东方大国采取“赎买”办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并取得了成功。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