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复习提纲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7260541 上传时间:2020-10-08 格式:PDF 页数:70 大小:67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复习提纲(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 贺刻奋 贺刻奋 导论 导论 第一节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 一、商业银行的定义 表述 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经营短期存贷款为基本业务、综合性和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它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产物,也是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管理资金最有效的形式。 商业银行的基本作用是融通短期资金。 理解 这一定义突出了商业银行的以下内涵: 业务特点 业务范围 经营目标 性质 内涵之间的联系 补充 商业银行的所有权 商业银行的称呼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 商业银行的最基本的性质是企业,具体地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商业银行具有一

2、般的企业特征 商业银行具有一般工商企业的基本特征。 商业银行经营的对象具有同一般工商企业的经营对象相同的商品属性。 商业银行是一个特殊的企业 商业银行有一个特殊的经营活动范围货币信用领域,经营的是一种特殊商品资金。至少在两个方面显 示了其特殊: 经营内容:经营的是使用权而非所有权 交易形式:以货币形式的资本购买货币形式的资金。 商业银行不同于其他金融机构 与中央银行相比 客户不同,创造货币的性质不同。 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 能否吸收活期存款,能否提供综合服务。 是金融体系的主体 银行的金融活动和经济主体的理财活动 三、商业银行的产生 银行的产生 现代银行和早期银行 早期银行是指由铸币兑换业和金匠

3、业(goldsmith)发展而来的、为消费服务的、带有高利贷性质的银行; 现代银行是指由于资本主义发展需要而按股份制原则建立起来的、为生产服务的、利率较低的银行。 早期银行的形成过程 货币兑换业货币经营业银行业 商业银行的形成 现代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企业,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现代银行形成的三 条途径: 早期银行演变 以股份制形式组建 由国家组建 现代银行形成途径的有关背景 四、商业银行的发展 商业银行的发展基本上是循着两种传统,形成了商业银行的两种模式。 英国式融通短期资金模式 德国式综合银行模式 关于两种发展模式 背景 优缺点 对经营和监管的影响 第二节第二节

4、 商业银行的职能和地位商业银行的职能和地位 一、信用中介 二、支付中介 三、信用创造 四、金融服务 五、调节经济 六、商业银行的地位 商业银行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所发挥的职能主要有 5 项,这些职能奠定了它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 信用中介 支付中介 信用创造 金融服务 调节经济 一、信用中介 通过负债和资产业务,充当资金闲置者和资金短缺者之间的中介人,实现资金的融通。 理解: 既是“借者的集中”,又是“贷者的集中”; 经营的是“货币的使用权”; 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 问题:为什么说商业银行经营的是“货币的使用权”?教材上讲的是“资本商品使用权”,也有直接讲经营的是 “货币”,你认为那

5、个正确?为什么? 作用: 使闲散货币转为资本; 使闲置资本得到充分利用; 续短为长,满足社会对长期资金的需要。 关于信用中介 信用中介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信用中介包括狭义的信用中介、期限中介、利率中介、货币中介等; 充当信用中介,通常需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这里的“信用中介”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还有,你认为当我们说“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时,这 个“信用中介”应该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 二、支付中介 利用活期存款账户,充当客户之间各种货币清算和转移的中介人。 1.理解: 客户的货币保管者、出纳人和支付代理人; 商业银行的传统职能,历史上支付中介职能的发挥要早于信用中介职能; 与信用中

6、介职能的关系。 2.作用 使商业银行能够持续拥有比较稳定的廉价资金来源; 可节约社会流通费用,增加生产资金的投入。 转账结算是商业银行发挥信用创造职能的必要条件之一。 三、信用创造 利用可以吸收活期存款的有利条件,通过发放贷款,创造存款货币,从而扩大社会货币供给量。 1.理解: 是在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基础上形成的。 信用创造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受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需求的制约。 因直接对社会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故商业银行就成为货币当局监管的重点。 是商业银行的特殊职能。 2.作用 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支付手段的需要。 关于信用创造 信用创造和“有弹性的货币” 信用创造职能对货币政策实施和效果的

7、意义。 四、金融服务 商业银行利用其在资金、设备、管理、信息上的优势,向客户提供除资金以外的各种服务。 1.理解 围绕着充当信用中介这一最基本职能展开。 一方面表现为信用中介职能的延伸,另一方面表现为因履行信用中介职能而拥有的优势的充分发挥。 虽然许多金融服务在信用中介职能形成之前已经存在,但一旦银行具有了信用中介职能后,金融服务就变成围 绕着信用中介这一职能开展。 2.作用 满足了社会对金融服务不断增长的需要,同时也有力地保证了信用中介这一基本职能的更充分的发挥。 关于金融服务 这里的金融服务是狭义的,是指银行向客户提供的非直接资金服务。广义的金融服务则包括了直接提供资金的 各项业务。 五、

8、调节经济 通过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对国民经济施加影响。 1.理解 具体内容包括: 微观上调节结构, 宏观上调节总量, 对外调节本国的国际收支。 调节资金余缺本身不应被理解为调节经济。 2.作用 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一个重要途径,国家干预经济的一个重要工具。 六、商业银行的地位 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中枢; 对全社会的货币供给具有重要影响; 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中心; 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途径和基础; 社会资本运动的中心。 第三节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一、商业银行的创立 创立商业银行必须经过严格的论证。 由于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靠负债,其负债率相当高,这使得商业

9、银行成为一种高风险行业。同时,商业 银行的经营行为又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十分巨大。因此,创立商业银行必须经过严格的论证。 创立商业银行的条件 经济条件 人口状况;生产力发展水平;工商企业状况;地理位置。 金融条件 信用意识;货币化程度;市场;竞争;监管法规。 想一想:这些条件是从哪种主体的视角出发的? 创立商业银行的程序 申请登记 招募股份 验资经营 二、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绝大多数商业银行是按公司法组织起来的股份制银行,因此它们的组织体系基本相仿。其组织体系由决策 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组成。 决策系统 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及董事会下设的各委员会。 执行系统 执行机构包括行长及其领导的各部门

10、和各委员会。 监督机构 监督机构包括监事会、稽核委员会和稽核部门。 监事会 监事会是通过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监督机构, 其职责是代表股东大会对本行全部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和检 查。 稽核委员会和稽核部门 稽核委员会和稽核部门的设置及隶属关系有许多不同的做法。常见的一种方式是稽核委员会隶属于董事会,稽 核部门隶属于行长,各自在职权范围内履行自己的职责。 三、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和网点 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 分支机构是指总行在某一区域设立的、代表总行对该区域的业务进行统一管理的机构。 商业银行的业务网点 业务网点是指商业银行直接接触客户、受理业务(通常指零售业务)的营业机构。 附属机构 其他机构 第四节

11、第四节 商业银行制度商业银行制度 一、建立商业银行体系的基本原则 商业银行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用法律形式所确定的商业银行体系、结构及组成这一体系的一系列原则的总 和。 这些原则可以归纳为: 竞争 安全 适度规模 二、商业银行体系及主要类型 按资本所有权划分 私人的, 合股的, 国有的。 按业务覆盖地域划分 地方性银行, 区域性银行, 全国性银行, 国际性银行。 按能否从事证券业务划分 德国式全能银行, 英国式全能银行, 美国式职能银行。 按组织形式划分 单一银行制, 分支银行制, 持股公司制, 连锁银行制。 三、国际商业银行体系的发展趋势 1.建立以超大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趋势 动机:在扩大

12、银行业务的同时更有效地防范风险。 “大则不倒(too big to fail)”观点 两大依据:抗风险能力强;对社会影响大。 两大途径:自身积累;并购。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简要评价 优势: 有利于扩大规模,增强竞争优势; 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拓展业务范围; 有利于采用最先进的经营管理手段进行金融创新; 有利于银行提高盈利能力; 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科技产业发展。 弊端: 管理的难度增大; 可能干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效果。 第五节第五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一、经营目标和经营原则 经营目标:利润最大化。 经营原则: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通常把“三性”看作是要实现利润

13、最大化这一经营目标而必须坚持的经营原则。 关于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存在前提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这只是比较笼统的说法。在现实中,如果要使“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利 润最大化”这一命题成立, 除了经营管理者必须是“理性经济人”这一假设外,还必须作以下限定: 第一,该人是这家商业银行的投资者(所有者) ; 第二,该人全部资产只投资这家商业银行; 第三,这家商业银行的损益没有外部性。 关于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存在前提(续) 显然,这与现实差距甚远。 第一,一家商业银行的股东和经理层的选择是不同的。股东们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更确切地说是税后利润最 大化) ,经理们追求的则是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14、在许多时候两者是不一致的甚至是对立的。 第二,如果一个投资者除了商业银行外还投资了多家其他企业,而这家商业银行与其他企业之间存在着损益的 相互转移,则这家商业银行往往也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而是以财团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二、安全性原则 含义 安全性,是指银行在经营活动中使资产免遭损失的可靠程度。 安全性通常与经营活动中的风险程度有关。 关于安全性的不同理解。 收益与风险,概率与标准差(或方差) 。 理解 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 证券资产的安全性 安全性必须包括收回资产的本金和利息两个方面 根据你的理解,银行的安全性还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理解银行安全性的视角。 途径 控制:控制资产质量 资产的

15、安全是通过对资产风险的控制来实现的。简单地说,就是要尽量减少银行的各种不良资产。 补偿:提高补偿损失的能力 三条途径:一是提高资本充足率;二是增加拨备;三是提高盈利水平。 想一想:你觉得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坚持安全性原则还存在哪些途径? 三、流动性原则 含义 流动性,通常是指银行随时满足各种支付(流动性需求)的能力。 理解 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 流动性的存量和流量 流动性需求的不确定性 想一想:你原来对流动性的理解是怎样的? 流动性的基本含义与银行流动性 途径 资产流动性方面: 安排好支付准备金(备付金) ,包括第一准备金、第二准备金和第三准备金; 安排好资产的流动性结构(主要是期限结构) 。

16、负债流动性方面: 开辟各种低成本资金来源,即各种主动负债手段。 四、盈利性原则 含义 盈利性,是指银行在业务经营中获得利润(收益)的能力。 理解 利息收益和非利息收益 直接效益、间接效益和潜在收益 个别效益和综合效益 途径 银行利润是“收益成本”,因此收益的增加和成本的减少都可以提高盈利性。 降低成本 调整结构 创新产品和服务 想一想:这些途径背后的理论依据。 五、“三性”的协调 “三性”与最终目标的关系 “三性”之间的关系 “三性”和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 “三性”之间的关系要从经营管理的角度来分析,而不是从外部即社会的宏观角度来分析。 “三性”协调途径的探讨。 第六节第六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 一、宏观经济 二、金融市场 三、银行监管 四、金融意识 第一章要点 节 知识点 内容 重点 第一节 起源与 发展 一、定义 表述,理解 最主要特征 二、性质 企业,特殊的企业 特殊性,与其他机构区 别 三、产生 表述,三个途径 背景 四、发展 两种方向 对经营和监管的影响 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