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正确理解十一五规划党课材料

上传人:tang****xu6 文档编号:147159823 上传时间:2020-10-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5.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正确理解十一五规划党课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X年正确理解十一五规划党课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X年正确理解十一五规划党课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X年正确理解十一五规划党课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X年正确理解十一五规划党课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正确理解十一五规划党课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正确理解十一五规划党课材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确理解一五规划党课材料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十一五”规划是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 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党中央在提 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后 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规划为我国未来五年的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了宏伟蓝图,明确指出了 “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 务。(一)指导思想五中全会指出,制定“十一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这就明确指出了 “十一五”规划的

2、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 一五”规划的思想灵魂。做好“ 一五”时期的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工作,关键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 会发展全局,切实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 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轨道。坚持不同的发展观,就会有 不同的发展前景。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新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 核心就在于经济社会发展要“以人为本”。发展的力虽于广 大人民,发展的成果也必须惠及最广大人民。“以人为本” 的发展观念强调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真 正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无产阶级政 党,中国共产党执政就是为了实现好、维护

3、好、发展好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 指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四项原则”即:坚持发展是硕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 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 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统领和“四项原则”思想 指导下,五中全会对“十一五”期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六个必须”:一是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发展的较快速度,是实现现代化建 设宏伟目标的要求,也是解决就业等各种社会问题的要求。 为此“十一五”规划强调,必须统筹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 求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各方面因素,

4、合理确定经济增长速 度,努力在长时期内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二是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 式转变为现代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 战略性调整,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 发展 三是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十六大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自主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 大助推器。如果国家的自主创新不足,就很难为经济发展提 供长期强劲的动力支持。为此“十一五”规划强调,科技发 展要坚持自主创新、 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 不断

5、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四是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 展不是只有城市的发展,而没有农村的发展;不是只有一个 或几个重点区域的发展,而没有所有区域全面的发展。科学 发展观要求,必须实现城乡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推动城乡 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共同发展,推进统筹区域发展和现代化 建设总体布局的落实。五是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面对我国正经历的经济转 轨、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大虽复杂的社会矛盾, 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努力创造良好 的发展环境。“十一五”规划对和谐社会建设作出了全面安 排,即建立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 力、安定

6、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六是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从我国改革开放的现实 看,有些改革进展不快,有些改革仍止于表层,这已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因此,必须不断 深化改革开放,形成一整套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 增长方式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节约能源资源的体制机 制。(二)总体目标五中全会按照十六大对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提出了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 要目标:第一,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 实现20XX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 20XX年翻一番。最新的 20XX年版统计报告显示,20XX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 名义

7、汇率折算(即以所谓实际数字)为840美元。这是中国实 现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的重要标志。20XX年底,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达到 1000美元。按 照“十一五”规划的发展目标,至V 20XX年我国人均国内生 产总值将达到1680美元。第二,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 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右。简单地说,所谓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就是指每创造一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所 消耗的能源数虽。根据惯例,一般以生产一万元国内生产总 值所消耗的标准煤吨数作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从中国环境资源信息网得到“十五”计划制定时的数据(具体数据尚未统计出),预计“十五

8、”期间,我国每万元国内 生产总值能耗(以1990年不变价)由20XX年的吨标准煤下降 到20XX年的吨标准煤工业 。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节能目 标,至V 20XX年我国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 (仍以1990年 不变价)将约为吨标准煤。第三,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 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一般而言,一个经济强国必须要有一 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名牌企业,作为拉动 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虽。我国的名牌优势企业集 中在服装纺织、轻工制造和电子通讯类产业,先后出现了海 尔、联想、华为、春兰等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名牌企业。今后,我国企业发展必须走加大科学技术含虽、提高服务和

9、管理水 平的道路,不断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拓展国际市场的能 力,争取有更多业绩良好的企业能够进入世界500强。第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 到新水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今后,我们将通过推进行政 管理体制改革、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以及金融体制改革,进一 步加强和改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 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经济机制。要按照十 六大提出的要求,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 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重点推进“走出去”战略,是“十一五”规划的一大亮点。“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的迫切需要

10、,也是我国行使在世贸组织中的权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需要,更是形成中国式跨国公司、增强我国国际 竞争力的需要。近几年,一些具有战略眼光的中国企业(如中石化、海尔、春兰、联想等 )主动走向国外,已形成全球 生产销售网络,初具跨国公司雏形。此外,我国加入世贸组 织之后,进一步融入国际经贸体系,经济对外开放程度日益 提高。在加快发展对外贸易中,确保国际收支平衡在国民经 济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从现实来看,保持良好的国际 收支状况,既是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对外经济交往取得 明显成效的结果,同时对于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保障国家经 济金融安全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五,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城镇就业

11、岗位持续增 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贫困人口继续减少。今后,在 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要进一步在财政上和政策上加大对城 乡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以及困难群体的支持力度, 提高公共教育、公共卫生以及困难群体经费的投入比重,体 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公平正义的社会政策价值取向。第六,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虽普遍提高,价格总 水平基本稳定,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 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 一五”规划在经济增长的目标上 将更注重人文本质,为提高以城乡居民生活质虽为核心的人 的全面发展不断积累物质条件。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 质虽上,更加强调“共同富裕”和“共享成果”的政治理念, 使中

12、国城乡十几亿人都能够在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 生和环境等方面共同参与发展的机会,共同分享发展的成 果。第七,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 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 步。民主法制建设是依法执政、依法治国的本质要求。只有 通过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才 能真正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党的十六大报告从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的战略全局,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 文明一同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明确提了出来。精神文 明建设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精神 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理论指导、智力支持和精神 动力。稳定的社

13、会治安和良好的安全生产状况既是推进国民 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保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 要组成部分。今后,要继续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落实 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 机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 理工作机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要进一步抓好煤炭生 产、危险品运输、公共交通安全等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 活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从 源头上、从根本上治理好安全生产中的各种隐患问题,确保 人民群众能够在稳定安全健康的环境中安居乐业。(三)主要任务五中全会在认真总结“十五”计划提前顺利实现的经验 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今

14、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 国际国内形势,并对“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 要任务作出明确安排:第一,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成为“十 一五”规划的首要任务。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全 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中央、国务院一再强调要按照工业反 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 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 业,千方白计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按照“生 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 求,加大对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 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使农村面貌出现 历史性的

15、新变化、新气象。第二,实行以提高经济“质虽”为重点的新产业政策。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在产业结 构调整上,要合理安排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 在加强和巩固基础广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下,要重点加 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同时加快 发展服务业,提升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在经济增长方式上, 要变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为 高技术、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型增长方式。为此, 必须加大技术改革和制度创新,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增 强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开发能力,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 根本转变。第三,统筹区域发展,形成合理的区

16、域发展格局。进入 新世纪,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我国的区域发展基本 完成了由“沿海发展战略”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转变, 初步勾勒出了未来区域发展的宏观格局:要继续推进西部大 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 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 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第四,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健康发展的城乡格局。在城 市化进程中,中国的城市发展出现了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的反 差、城市与乡镇的反差。为了防止大城市向超大城市盲目扩 张,防止中小城市因各种政策或资源因素而萎缩,防止城市 和乡镇之间差距扩大,“ 五”规划将坚持大中小城市和 小城镇协调发展,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 合理布局”的原则,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第五,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 友好型社会。“十一五”规划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 加快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彻底转变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