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管理基础--管理与运作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7137298 上传时间:2020-10-07 格式:PDF 页数:103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化管理基础--管理与运作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信息化管理基础--管理与运作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信息化管理基础--管理与运作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信息化管理基础--管理与运作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信息化管理基础--管理与运作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化管理基础--管理与运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化管理基础--管理与运作(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第一章 信息化管理基础-管理与运作 一、信息技术革命 二、信息化内涵 三、信息化管理与运作 四、组织与管理 一、信息技术革命 第一章 信息化管理基础-管理与运作 一、信息技术革命 二、信息化内涵 三、信息化管理与运作 四、组织与管理 一、信息技术革命 1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变革 科学技术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特别是一些重大 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革命性因素。人们习惯上把因为科 学技术革命导致的人类社会的全面突变或革命性变化称作“化”,如农 业化、工业化、信息化等,而对应的社会形态被称作农业社会、工业社 会和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等。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深深地刻着科学技

2、术的时代烙印。 “刀耕火种”即农业工具的发明和作物知识的发现农业的科学 技术革命,使人类逐步摆脱狩猎和游牧的原始社会,进入农业社会。它 经过了上千年的历程。 200 年前,机械与能源即工业的科学技术革命,利用机械力、蒸汽、 电力、石油等动力方面的变革,实现人类体力上的解放,提高劳动生产 率,是一场能源革命。机械化、电气化导致的社会化大工业生产方式, 把人类带入“工业社会”。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 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发展信息的 科学技术革命,使得信息迅速赶超上材料、能源成为影响人类社会发展 的一种决定性力量,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走向社会化、产业化。这 种变化不仅迅速改变着人类社

3、会的各种活动和社会运行机制,而且还贯 穿于各种社会职业活动之中。结果是:社会经济的信息投入产出比迅速 增长,社会交往合作不断加强,科技与经济加速发展。发生在现代社会 中的这一变化趋势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信息化”。信息化把人类带入 “信息社会”。 无处不在、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信息系统和主导现代社会发展的 支柱信息产业,成为信息化社会的重要标志。 2信息技术革命 2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 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处理的技术。具体包括有关信息的产生、收集、 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利用等方面的技 术。其中,最主要的是

4、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 它们相当于人类的思维器官、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效应器官。 与半导体材料紧密相关的微电子技术是它们的基础。微电子技术是 指在几平方毫米的半导体材料上,用微米及亚微米刻蚀加工技术,制作 成成千上万的晶体管构成的微缩单元电路,并应用这些电路装配成各种 微电子设备的总称。通俗地讲,微电子技术就是一门使电子器件或电子 设备微型化的技术。其基本构成是集成电路和微处理器,其特点是精细 或超精细的“微”加工技术,是一种节约材料、能源、空间和劳动的技 术。其技术工艺新、更新换代快、品种数量多、应用范围广,集中体现 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精华,全面推动了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

5、在过去的 30 多年间,芯片每 18 个月集成度翻番、价格减半(“摩 尔定律”) ,微电子技术造就了成千上万的信息技术应用,有人把它概 括为“3C”革命,即计算机(Computer) 、通信(Communication)和自 动控制(Control)领域的革命。三者相互联系,不断发展,集成应用, 使整个社会普遍实现了自动化工厂自动化 (FA) 、 办公自动化 (OA) 、 家庭自动化(HA) ,即“3A”革命。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被 广泛应用于从政府办公到企业生产运作再到家庭、个人生活的各个领 域。很难想象,当今信息化社会如果没有计算机将会成为什么样子,这 就如同工业化社会没有机器和电

6、一样。信息技术的发展完全改变了人类 社会的面貌,信息技术的水平、规模和应用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 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人们把这种因信息技术发展而导致的社会变革 称为信息技术革命。 3信息技术革命的特征 信息技术革命具有技术科学化、群体化、智能化、高新性等特征。 第一、与依赖经验完成纺织机械革新不同,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 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控制技术等信息技术发明和发展过程中, 科学理论与实验始终起着主导作用。科研成果渗透到技术的各个环节, 成为技术发展的关键,使技术越来越科学化和成熟。这一点不难从计算 机、通信、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历史中得到验证,如关系代数理论于数 据库技术,TCP/

7、IP 协议于互联网技术等。 3 第二、随着人们改造自然和生产实践活动的愈加深化,所面临的问 题就愈带有综合性,涉及范围广、难度大,绝非单一科技所能胜任,必 须依赖多学科、多技术所形成的技术群解决。如野外作业人员或移动商 务人员需要使用便捷可靠的移动终端设备,人们综合多种技术制造了集 PDA、GPS 和 Phone 于一身的智能手机及其应用软件。 第三、信息技术革命更强调智能化。比如,机电一体化的数控机床、 机器人;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涉及的语音处理、图像识别、软件代理、 搜索引擎技术等,无不带有智能色彩。 第四、信息技术具有高新技术的特征。一是高驱动,信息技术相当 大程度上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几

8、乎可以渗透应用于各个领域,带动各 行各业技术进步,它的应用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二是高增值,它是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倍增器。三是高智力,信息技术是知识密集、技术密 集的新技术,其发展主要依赖于智力,其次才是资金。四是高战略,信 息技术是以科学技术形式表现的战略实力,直接关系到一个组织、区域 或行业乃至国家的社会经济地位。五是高风险,信息技术的探索处于科 学技术的前沿,任何一项开创性构思,设计和实施都具有风险,要么获 得巨大成功,要么造成严重损失。六是高时效,信息技术发展变化快, 市场竞争激烈,时间效益特性突出。 二、信息化内涵 二、信息化内涵 1.信息化概念 现在,尽管“信息化”一词被社会广泛使

9、用,但目前还没有一个统 一的定义(甚至没有统一的翻译参考网络学习题) 。不同的人站在 不同角度,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述。一般可归为如下一些理解: 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逐步应用的过程; 信息化是继农业化、工业化之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 其结果是导致人类进入信息社会; 信息化是政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战略;国家信息化 包含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家庭与个人信息化 等多个层面; 信息化是各级社会组织为顺应社会发展潮流,所从事的应用信息 技术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活动。有人把“活动”形象 地分为 3 个任务:“铺路”建设信息网络,“买车”建 4 设信

10、息系统,“运货”提供信息内容。 本课所用“信息化”一词的内涵主要限于最后一条,信息化特指一 个具体组织实体(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提高信息 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的过程与活动。 2信息化社会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等建立在知识的生 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之上的科技密集型经济形态,使信息成为社会 发展主导性或支配性资源。信息极大的丰富,信息活动在社会生活中的 各个领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以信息产品制作和信息服务为主的信息产 业,成为社会支柱产业。我们正面对的一个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化) 社会,它具有如下典型特征: 非物质性 各种文字的、图形的、图像的、声音的信息被

11、进行 0-1 二进制编码 即数字化,社会进入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所描述的“比特 时代”。正如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元一样,比特是构成信息世 界的基本单元。在信息社会中没有重量的、虚拟形式的、非物质的比特 (bit)比原子(atom)更加重要和活跃,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其物质 重量在减轻或消失。正像人们看到的,在数字化时代,人们会花钱买创 意、娱乐、式样、便利、速度、创造性和美观。因此,出现了一大批非 物质性的高附加值服务业,如信息咨询、代理服务、媒体制作、软件开 发等等。 超时空性 由于信息网络的存在,到处都是以光速在全球传输的没有重量的比 特,它们无视空间和地域,时空距离被消除,地球

12、变成了“村”。电子 商务、全球经济一体化、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超越了时空,实现了信 息的网络化。 可扩展性 5 因为比特可以共享且方便传播,所以信息社会具备某种“无限可扩 展性”。传统稀缺经济学“物以稀为贵”的价值观念受到挑战,传统的 生产观念、生产方式和产品交换方式等都受到重要影响。 三、信息化管理与运作 三、信息化管理与运作 国家信息化的任务会分层次(领域或行业、区域或地方、企业或事 业)而具体地落实到相应的部门或机构,一个具体的社会组织如何顺应 历史潮流,在国家信息化建设战略和方针指导下,因地制宜地运作本单 位的信息化,实现“铺路、买车、运货”,需要各种统筹、规划和管理 工作。 一个组织

13、的信息化管理与运作通常包括信息化规划、 信息化组织、 信息化实施和信息化评价等环节和相应管理任务。 1. 信息化规划 信息化规划是在分析一个组织经营管理战略的基础上,对组织信息 化建设的远景、使命、目标、战略、原则、架构和进程等进行的筹划与 设计。组织的经营战略规划是它的基础,一般的信息化规划可以被细分 为信息化战略规划、信息基础设施规划、信息系统规划、信息资源规划 等。它们使组织有计划地完成不同层次的信息化任务。能否制订好的信 息化规划,往往决定着信息化的成败。而制订好的信息化规划,既需要 有既懂信息技术又熟悉业务的复合型信息管理人才,也需要有科学规划 的方法,更需要组织决策层的领导和支持。

14、 2. 信息化组织 信息化需要配置各种各样的资源,而人是最重要的,他们是完成信 息化任务的主体。组织如何构建以信息主管(CIO)为核心的信息化管 理机制和相应的队伍,是信息化组织的首要问题。对一个组织来说,信 息化是一场革命。如何有效地实施信息化,即使信息技术与业务管理有 机结合,提高效率,创造效益,通常也需要业务流程重组(BPR) ,组织 结构调整。 3信息化实施 6 在信息化规划的指导下,具体完成各类信息化建设任务。它包括两 方面的工作:1)信息化项目管理,即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信息化 项目过程的启动、计划、实施、收尾等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监控。2) 信息系统运作,主要解决信息化项目完成,

15、信息系统上线以后,如何实 现系统的良性运行、高效使用和安全维护等问题。 4信息化评价 信息化不仅会产生一个结果,同时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信息化评 价不仅要对组织的信息化水平(结果)进行客观的状态评价,以便纵横 向比较。同时,也要对信息化过程包括其各个环节进行过程绩效评价。 信息化评价是一种多准则的系统评价,需要建立客观可行的评价指标体 系和科学的评价方法。 四、组织与管理 四、组织与管理 1.社会组织及其分类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生活在世界上的人被分在社会特定群体中, 遵循特定的行为规范,履行相应的义务,这便是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是指:一定的人群为实现某种目标,按照特定的相互关系 和活动规则所

16、组成的群体。人员、岗位、职责、关系和信息构成组织的 5 个基本要素。组织是有目标的,它决定着组织的性质、行为活动的内 容和方式。我们把社会组织分为 4 大类: 1) 政府机构:包括国家各级立法、司法、行政部门。政府是社会 发展的宏观调控机构,主要从维护社会公益角度,建立社会秩序(包括 市场秩序) ,为社会提供安全和稳定的保障(如社会保障体系等) 。 2)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 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 社会服务组织。 3)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独立核算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如个体 工业者) 。它们为数最多,是社会生产与发展的基本力量。 4) 其他:不属于上述的单位。如非政府机构、社团(如妇联) 、协 会等非赢利性组织。 2管理的概念 7 管理是人通过一定的手段和过程,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人、 财、物、时间、信息、技术、方法等,高效地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