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附解析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46996124 上传时间:2020-10-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46.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附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附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附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附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附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附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附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古代诗歌五首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共一、单选题(共 10 题;共题;共 20 分)分)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呜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B. “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C. 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 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 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

2、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中的“古人”指古代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风云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 限向往之情。 B. 颔联中的“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不及见“来者”的无限伤感之意。 C. 颈联“念天地之悠悠”中的“悠悠”意思为“长远得无穷无尽的样子。” D. 尾联“独怆然而涕下”中的“涕”解释为“鼻涕”。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

3、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全诗紧扣“望”字,从朝至暮,由近及远,热情讴歌泰山的秀美景色和雄伟气势。 B. 首联以设问统领下文,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高耸入云,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之情。 C. 颈联写细望所见,对仗工整。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广阔。 D. 尾联点明全诗主旨,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下列

4、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诗是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B. 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 C. 颈联写乡俗民事,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佛求神保佑的陋习。 D. 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B. “吟鞭”指诗人马鞭。“东

5、指”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C. “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D. “更护花”的“花”指青少年,此句表明自己要为培养下一代作出牺牲。 6.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B. 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 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 D. 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 7.对己亥杂诗这首词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 “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B. “吟鞭”指诗人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C. “落红”指落花。此

6、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D. “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作出牺牲。 8.关于望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用了设问、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 B.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均是倒装句。 C. “一览众山小”暗引论语,因为这本书中有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句子。 D. 这首诗选自杜少陵集详注,作者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9.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 B. “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

7、. 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 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 这首诗借景说理,语义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林的矛盾心理。 10.下列对登幽州台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幽州台,即蓟北楼,又名蓟北楼、燕台,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筑。从诗题看,这是一首 古体诗。 B. 联系诗人的境遇和心情,可将“古人”理解为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是指自己这样有抱 负、有才能的文人。 C.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涕”就是眼泪。 D. 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岁月漫长;第三 句写

8、天高地迥;第四句描绘苦闷情绪;全诗笼罩一股悲壮苍凉的气氛。 二、诗歌鉴赏(共二、诗歌鉴赏(共 2 题;共题;共 29 分)分) 11.读游山西村,完成下列各题。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全诗紧扣一个“_”字,按_推移展开叙述。 (2)首联写出了什么内容? (3)“古风存”一句用来赞美农民的什么品格? (4)本诗中哪两句流传最广?含有什么哲理?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 (5) “柳暗花明”写出了自然美景,请问:为什么用“暗”来形容“柳”、

9、用“明”来形容“花”?“柳暗花明” 流传下来成为一个成语,它现在意思通常指什么? 12.阅读古诗次北固山下,完成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颔联写船上所见景,“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_;“风正”,_。 (2)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解析】【分析】ABC 赏析正确。D 赏析错误,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但没有表现出 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故选 D。 【点评】本诗考

10、查理解诗歌内容及思想感情的能力以及赏析古诗语言的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赏析题,在 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练习这样的题,答题时要反复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然后再结合具体语句理解诗歌内 容,把握诗歌的感情,最后再赏析诗歌的语言及表现手法。 2.【解析】【分析】ABC 赏析正确,D:赏析错误,尾联“独怆然而涕下”中的“涕”解释为“眼泪”不是“鼻涕”。 故选 D。 【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赏析诗歌要注意熟读全诗,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 感情,并懂得用心去感悟,有时需结合写作背景进行赏析。 3.【解析】【分析】A 赏析错误。本诗写的是傍晚时候“望”泰山,并不是从朝至暮。本诗围绕“望”字展开,

11、第一联为远望,第二联为近望,第三联为细望,最后一联为远望。BCD 赏析正确。故选 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的重点词句的赏析能力。鉴赏诗歌,首先要掌握一定的鉴赏知识、专业 术语,如表达技巧:象征、烘托、寓情于事、托物言志、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等等,然后再结 合具体的语句做具体的分析,这样才能准确地鉴赏。 4.【解析】【分析】ABD 赏析正确。C 赏析有误,颈联写乡俗民事,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这首先并 没有批评农村宣扬迷信、拜佛求神保佑的陋习。故选 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对诗词表达技巧的运用与把控能力。解答时,应先通读全诗, 理清诗意;然后细读相关语句,

12、提取相关信息;最后结合诗歌的写法,筛选并整合其相关信息,从而选出 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 5.【解析】 【分析】 ABC 赏析正确。D 赏析错误。“花”比喻国家,此句表明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 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诗歌中关键语句的能力。理解诗歌关键语言一定要在理解诗歌内容和主旨的基础 上结合语境分析,有时还要联系作者的经历和写作背景。 6.【解析】【分析】“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可知时已薄暮,故选 D 错误。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重点诗句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大意,结合作品及写 作背景来理解。 7.【解析】【分析】D 错误明显

13、。对古诗中意象的理解在基于诗歌本身的内容。在诗中,“花”指的是国家。 D 的理解是现代人借用本诗赋予的新的意义。 【点评】古诗中的此名句富有哲理,对古诗赏析时要立足于诗歌本身,分析作者的表达意图,而不应该用 现代人的引申义来替代诗中的本义。 8.【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D 这首诗选自杜工部集,作者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A、B、C 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9.【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这首诗作者借景抒怀明理,表达

14、诗人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并没有归隐山林的意思。因此,D 项理解不准确。A、B、C 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10.【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B“来者”应理解为“后来的贤明之主”。因此,B 项理解不准确。A、C、D 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二、诗歌鉴赏 11.【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文的理解能力,全诗紧扣一个“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 叙述。(2) 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15、”描写丰收年景,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品行。(3) 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既写出春社欢快,又表达民风的淳朴可爱。(4)颔联:“山 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描绘山村风光,被后世用来形容已陷入绝境,忽又出现转机。不 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 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5) 用“暗”来形容“柳”、用“明”来形容“花”。柳色深绿,所以用 “暗”;花光艳丽,所以用“明”。 比喻困境后重新出现转机,看到希望。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体味诗歌的遣词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2.【解析】【分析】(2)这首诗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 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颔联写船上所见景,“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 ;“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2)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寄去的家书不知何时到达,请问归雁几时 飞到洛阳边。诗人想到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乡愁)。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对诗句理解的能力。体味诗歌的遣词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