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解析(20200926131945)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558818 上传时间:2020-10-02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13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解析(20200926131945)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解析(20200926131945)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解析(20200926131945)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解析(2020092613194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解析(20200926131945)(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任元受 事 母尽孝,母老多疾病,未尝离左右。元受自言:“ 老母有疾,其得疾之由, 或以饮食,或以燥湿,或以语话稍多,或以忧喜稍过。尽言皆朝暮候之,无毫发不尽,五 脏六腑中事皆洞见曲折,不待切脉而后知,故用药必效,虽名医不迨 也。 ” 张魏公作都 督,欲辟 之入幕。元受力辞 曰: “ 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 不以献公。况能舍母而与公军事耶?” 魏公太息而许之。 (节选自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 【注】 任元受:名尽言。 事:侍奉。 迨( di):及。 辟:征召。 辞:推 辞

2、。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未尝离左右 _ 或以语话稍多 _ 尽言方养亲 _ 必持以遗老母 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 以” 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 A.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幼时记趣) B. 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赵普) C.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D.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3)用 “/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虽名医不迨也 (4)翻译下列句子。 魏公太息而许之。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 (5)老学庵笔记是宋人笔记中的佼佼者。选文对任元受这一形象的刻画很出色,请简 要分析。 【答

3、案】 (1)身边;稍微;正;给 (2)D (3)虽 /名医 / 不迨也 (4) 张魏公感动不已答应了他。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 (5)文章运用多种方法刻画了任元受至孝的形象。 动作描写:未尝离左右、皆朝暮候之。 语言描写: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 侧面烘托:魏公太息而许之。 【解析】 【分析】( 1) 句子大意为:不曾离开过母亲身边。左右:身边; 句子大意 为:或许因为话语稍微多了点。稍:稍微; 句子大意为:我正侍奉母亲。方:正; 句子大意为:一定拿回去给母亲。遗:给。 (2)例句: “ 其得疾之由,或以饮” 中的 “ 以” ,介词,因为

4、;A 介词,用; B 介词,把; C 介词,按照; D介词,因为。 (3)本题考查句子的停顿,注意结合句子意思分析句子的成分。这句话的大意是:即使 名医也比不上他。“ 名医 ” 为名词,作主语,其前后停顿。根据句意及语法结构,这个句子 停顿应为:虽 /名医 /不迨也。 (4)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 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 太息:表示某种感情,这里可以翻译为“ 感动 ” ;许:答应。故此 句可以翻译为: 张魏公感动不已答应了他。 亲:亲近;所以: 原因;兴隆:兴 盛。故这句话可以翻译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 (5)本题考查

5、人物的刻画,作答时先概括人物特点,然后再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刻画 人物的方法。本文中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以及侧面烘托的手法来刻画任元受。 故答案为: 身边;稍微;正;给; D; 虽/名医 /不迨也 张魏公感动不已答应了他。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 文章运用多种方法刻画了任元受至孝的形象。动作描写:未尝离左右、皆朝暮候之。语 言描写: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年,必持以遗老母,不以献公。侧面烘托:魏公 太息而许之。 【点评】 此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 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

6、死记硬 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本题主要考察一词多义。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后再根据句意解 释词语含义。 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 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 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 构。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基本 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 式,运用 “ 留 ”“删”“调”“换”“补” 的方

7、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 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刻画人物方法的能力。刻画人物方法主要是人物描写,包括动作描 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神情描写等,另外还会有侧面烘托、对比等手法, 具体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 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8、拉余同 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 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余拏一小舟 _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独往湖心亭看雪” 中的 “ 独” 字充分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苏的生活方 式。 B. 文章白描雪景后,详写喜遇知己,不但丰富了文章的内涵,而且绘景写人,相映成趣。 C. 开头说 “ 独往湖心亭看雪” ,后

9、来又写到“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况且文章末尾还出现了舟 子,显得前后矛盾。 D. 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包含了对“ 痴” 字的称赏,同时以 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淡淡的愁绪。 【答案】 (1)撑(船);哪;尽力 (2) 在湖上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 (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散粒人影罢 了。 (3)C 【解析】 【分析】( 1)第一句话的大意是我撑着一叶小舟。故“ 拏” 的意思是撑(船)。第 二句话的大意是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故“ 焉” 的意思是哪。第三句话的大意是 我尽力

10、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故“ 强” 的意思是尽力。 (2)第一句的重难点词语有:焉,哪;更,还。第二句的重难点词语有:惟,只;痕, 痕迹。 (3)C 项,前后说法不矛盾。在作者看来,芸芸众人不可为伍,比如舟子,虽然存在却如 不在,反映了张岱文人雅士的孤傲性格。故选C。 故答案为: 撑(船);哪;尽力 在湖上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 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散粒人影罢了。 C 【点评】 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 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

11、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 言词语进行积累。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此题要遵循翻译的原则,掌握翻译的方法,要忠于 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翻译时要注意重点词语和常见句式的正确 理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能力。考生要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对选项逐项 审读,仔细辨析,判断正误。 【附参考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 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往湖心亭看雪。 (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 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

12、、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 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 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 (他们)拉 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 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 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 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 肖,知我不遭时。吾尝三

13、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 死 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 母,知我者鲍子也。 (注释)吾:即管仲,春秋时期齐国的著名政治家。贾:g 做买卖。穷困:困厄,窘迫。 公子纠:齐国公子,当时与另一位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争夺王位。其时,管仲与 后文的 “ 召忽 ” 同为其辅臣。死之:为公子纠而死。 (1)解释划线的词 鲍叔不以我为贪_ 三战三走 _ (2)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尝试多次做官又多次被国君罢免 B. 我曾经三次做官三次看见有人追逐国君 C. 我曾经多次做官又多次被国君罢免 D. 我尝试三次做

14、官三次看见有人追逐国君 ( 3)管仲早年的所作所为,在别人看来是“ 贪 ” 、 “_”、 “ 不肖 ” 、 “_”和 “ _ ”,而鲍叔则用不同的眼光看到管仲的另一面。 (4)鲍叔是一个_的人,文章表达了管仲对鲍叔“ 知遇之恩 ” 的感激之情 【答案】 (1)是;跑 (2)C (3)愚;怯;无耻 (4)识人大体(或察人准确) 【解析】 【分析】(1)考查重点词语。 鲍叔不以我为贪:鲍叔并不认为我是贪财。 为:是。 三战三走:我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逃跑。走:跑。 (2)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我曾经多次作官多次都被国君驱逐。尝:曾经。三:多次。 逐:驱逐。见:免职。于:被。故选C。 ( 3)考查内容理解

15、。结合原文“ 鲍叔不以我为愚 鲍叔不以我怯 鲍叔不以我为无 耻”归纳答案:愚、怯、无耻。 (4)朋友相交,贵在知心。“ 管鲍之交 ” 之所以被传为佳话,就是因为在管鲍之间存在着 一种真诚的宽容和谅解。朋友之间相互理解、帮助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鲍叔牙 的胸怀,管仲可能很难在历史上留名;如果没有管仲的雄才大略,鲍叔牙也许永远只是一 个商人。所以,天下人都赞扬管仲的才能,但更赞扬鲍叔牙能够了解举荐贤人。 故答案为: 是;跑; C; 愚;怯;无耻; 识人大体(或察人准确)。 【点评】 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 断。学生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结合所学课文语

16、境积累常用的实词的意思和所运用的具体 语境以及所属词性或语法功能;二要关注所做试题选文的语境,以及所给比较选项的语 境,在具体语境下理解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 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答题时应注意,准 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既可作答;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 【附参考译文】 管仲说: “ 我当初贫困时,曾经和鲍叔一起做买卖,分财利时自己总是多要一些,鲍叔并 不认为我贪财,而是知道我家里贫穷。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他更加困顿不堪,陷 于窘境,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