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答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558756 上传时间:2020-10-02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11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答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诗歌鉴赏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答案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江行 宋严羽 瞑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梢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 声。 【注】 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尾联一个 “ 厌” 字写出了作者那种_、 _的情感。 (2)发挥想象,试描绘出“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梢行” 这一联所写的景与情。 【答案】 (1)思乡心切;厌倦漂泊生活 (2)在舟中远眺,天在水中,水与天接,江天一色,彼此不分;小舟起起伏伏慢慢前行, 树杪隐隐约约,缓缓后退。天无尽,水亦无尽,而行舟又悠悠,这样的行旅何日是尽头 呢? 【

2、解析】 【分析】( 1)“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 。离家的日子,诗人是每天都在心头盘 算的。天天盘算着,日子一长也就茫然了,“ 今几宿 ” 的疑问,一则说明诗人离家之久,二 则表明诗人心中盘算着回家的次数之频。桨声一如游子心中的离家悲歌,一声声、一阵 阵,把心都敲碎了,更敲倦了。 (2)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 天”“江水 ”“舟”“树” 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再 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舟中远眺,天在水中,水与天接,江天一色,彼此不分;小 舟起起伏伏慢慢前行,树杪隐隐约约缓缓后退。天无尽,水

3、亦无尽,而行舟又悠悠,真不 知这样的行旅何日是尽头。景中寓情,作者把羁旅之情、思乡之感寄寓于“ 舟行所见 ” 之景 中,情与景完美地交融在一起,表达了漂泊在外的乡愁与孤单。 故答案为: 思乡心切;厌倦漂泊生活 在舟中远眺,天在水中,水与天接,江天一色,彼此不分;小舟起起伏伏慢慢前行,树 杪隐隐约约,缓缓后退。天无尽,水亦无尽,而行舟又悠悠,这样的行旅何日是尽头呢? 【点评】 本题考查诗歌鉴赏的炼字。考生要读懂诗歌,了解诗歌的内容,感悟诗人的情 感,要结合诗句进行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诗歌意境的理解能力。考生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特点,进行描绘。语言要生动 形象,忠于原诗,运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要表达

4、出诗人的情感。 2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小题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1)本词的作者是_(人名 ), 词中 “ 沧州 ” 的意思是 _。 (2)下列对这首词的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诉衷情 ” 。 B. “ 当年万里觅封候” 写出了词人当年远离家乡、壮志报国的情景。 C. “ 关河梦断何处” 流露出词人对将要离开军队而产生的遗憾之情。 D. “ 泪空流 ” 表达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和不甘。 【答案】 (1)陆游;滨水之地,古时隐士所居之地 (2)C 【解析】 【分析】(

5、1)诉衷情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词作,这首词通过今昔对比,反映 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 沧州 ” 指靠近水的地方,古时常用来泛指隐士居 住之地。 (2)C 项有误, “ 关河梦断何处” 的意思是 “ 梦醒后不知它在何处” ,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 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不平之情。 故答案为: 陆游;滨水之地,古时隐士所居之地 C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 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和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整体理解诗歌,对选项逐项审读,理解辨 析,判断正误。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望

6、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春望一诗紧扣“ 望” 字,表达的感情很细腻。请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题中的“ 望” 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2)古人做诗十分讲究炼字,你认为“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中哪个字用得好?请简要 分析。 【答案】 (1)一方面是看到了“ 国破山河在 ” 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亲人团聚的期盼。 (2)示例一: “ 破 ” 字用得好,一个“ 破” 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令人触目惊 心。 示例二: “ 深 ” 字用得好。一个“ 深 ” 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

7、然。 示例三: “ 破” 字在本诗中堪称诗眼,景、情皆由此出。“ 国破 ” 对“ 城春 ” , “ 国破 ” 的颓垣残壁 同富有生气的“ 城春 ” 对比强烈。“ 城春 ” 当为明媚之景,后面却缀以“ 草木深 ” ,则叙荒芜之 状,前后对比,表达精巧。 【解析】 【分析】( 1)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 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所以,题目中的“ 望 ” ,既指看 到了 “ 国破山河在 ” 的惨景,也指诗人对期望和平、企盼家人团聚。据此理解作答。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一联中,一个“ 破” 字写出了由于“ 安史之乱 ” 造

8、成的国都沦 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一个“ 深 ” 字写出了蒿草遍地、林木苍苍的凄凉景象,让人触目惊 心,为全诗营造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 一方面是看到了“ 国破山河在 ” 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亲人团聚的期盼; 示例一: “ 破 ” 字用得好,一个“ 破 ” 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的景象,令人触目惊 心。 示例二: “ 深” 字用得好。一个“ 深” 字写出了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景象,令人满目凄然。 示例三: “ 破” 字在本诗中堪称诗眼,景、情皆由此出。“ 国破 ” 对“ 城春 ” , “ 国破 ” 的颓垣残 壁同富有生气的“ 城春 ” 对比强烈。 “ 城春 ”

9、当为明媚之景,后面却缀以“ 草木深 ” ,则叙荒芜之 状,前后对比,表达精巧。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回答本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 诗词内容,再进行概括即可; 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 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炼字赏析常见答题格式: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是 ,作用是 ,它运用了的修辞(或化静为动,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写出 了 的景象,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4阅读韦庄的早发,回答问题。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 。 【注】 珪

10、:一种玉器。 (1)诗歌题为 “ 早发 ” ,请简要分析全诗四联分别是如何体现“ 早” 字的。 (2)请选择合适的角度,简析尾联运用的手法和蕴含在尾联中的思想感情。 【答案】(1)首联用 “ 早雾 ” 直接点题,第二联用“ 鸡未唱,马频嘶” 强调客人起得早,第三 联“ 树色遥,泉声暗” 突出了时间之早,尾联写诗人行“ 三十里 ” 后月亮依然高挂,可见诗人 出发之早。 (2)示例1: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一种玉器(珪),突出了早行时月光的皎洁;尾联蕴 含(表达)了诗人远行时的孤独寂寞之感;示例2:运用衬托,用行了“ 三十里 ” 后月亮依 然高挂,来突出出发之早;尾联蕴含(表达)了诗人远行时的孤独寂

11、寞之感。 【解析】 【分析】( 1)首联用 “ 早雾 ” 直接点题,颔联用“ 鸡未唱 ” 强调客人起得早;颈联用 “ 树色遥,泉声暗” 突出了时间之早;尾联写诗人行“ 三十里 ” 后, “ 城月尚如珪 ” ,叙写月亮依 然高挂,可见诗人出发之早。据此分析作答。 (2)诗歌的尾联“ 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 ,将 “ 月亮 ” 比作 “ 珪 ”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 法,用 “ 独吟三十里 ” 后月亮依然高挂,运用了衬托的写作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早行时月 光的皎洁和出发时间之早,表达了诗人远行时的孤独寂寞之情。据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 首联用 “ 早雾 ” 直接点题,第二联用“ 鸡未唱,马频嘶

12、” 强调客人起得早,第三 联“ 树色遥,泉声暗” 突出了时间之早,尾联写诗人行“ 三十里 ” 后月亮依然高挂,可见诗人 出发之早。 示例 1: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一种玉器(珪),突出了早行时月光的皎洁;尾联蕴含 (表达)了诗人远行时的孤独寂寞之感;示例2:运用衬托,用行了“ 三十里 ” 后月亮依然 高挂,来突出出发之早;尾联蕴含(表达)了诗人远行时的孤独寂寞之感。 【点评】 本道题考査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总体把握能力,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揣摩是如 何体现 “ 早” 字的。 本道题考査学生对诗歌修辞手法和情感内涵的分析能力。“ 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 这 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亮比作“ 珪”

13、 。说自己已经走出了三十里,天上的残月依旧 高悬,极力说明行路之早,表达了远行时的狐独寂寞之感。 5阅读下面这首苏轼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东栏:指诗人当时庭院门口的栏杆。 (1)“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这两句诗描绘了梨花淡白,柳色深青,柳絮飘飞,鲜花满城的春天景象。 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条透露出浓郁的春色,飘飘洒洒的柳絮夹带着如雪的梨花,布 满了全城。 (2)惆怅。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

14、逝,想到人生短暂,年华似水,发出“ 人生看得几清 明” 的感慨。 “ 惆怅 ” 一词包含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奈的思想感情。 【解析】 【分析】( 1)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 梨花 ”“柳色 ”“柳絮 ”“鲜花 ” 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 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这首诗,梨花满城本是精美绝伦的美景,偏偏伴着无处不飞的纷纷柳絮,这使绚烂的 春阳成了一种伤感短暂的美丽。“ 柳青深 ”“柳絮飞 ” ,既衬托出梨花素白晶莹漫城盛开的情 状,又从侧面沉郁地引发出人生几何的追问,以至于下句的“ 惆怅 ” 二字似乎已冲到了嘴 边,

15、不吐不快。诗人见梨花而“ 惆怅 ” 是因为他感到春光易逝,人生短促。 故答案为:(1)这两句诗描绘了梨花淡白,柳色深青,柳絮飘飞,鲜花满城的春天景 象。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条透露出浓郁的春色,飘飘洒洒的柳絮夹带着如雪的梨 花,布满了全城。 (2)惆怅。作者由花开花谢,春光易逝,想到人生短暂,年华似水,发出“ 人生看得几清 明” 的感慨。 “ 惆怅 ” 一词包含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奈的思想感情。 【点评】( 1)本题考查对诗歌意境的理解赏析。首句以“ 淡白 ” 状梨花,以深青状柳叶,以 柳青衬梨白,可谓是一青二白。梨花的淡白,柳的深青,这一对比,景色立刻就鲜活了, 再加上第二句的动态描写

16、:满城飞舞的柳絮,春意之浓,春愁之深,更加烘托出来。 (2)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以及对诗眼的辨析能力。东栏梨花是一首感伤的 诗,诗人因为梨花盛开而感叹时光的流逝。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的 哀愁,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寄予了作者自己清正坦荡的风 骨。诗眼的获得,需要提炼字句,务必要使提炼的字词和词句,最能表现特定的生活情 景,能最充分、最真切地表达诗人对这些事物的思想和情感。 6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各题。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粪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 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 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 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丰匹红纱一丈皱,系向牛头充炭直。 (1)这首诗作者是_(人名),诗中“ 直” 一词的意思是 _ (2)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