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解析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6558700 上传时间:2020-10-02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11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解析(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巴山道中除夜 书怀 唐崔涂 迢递三巴 路,羁危 万里身。乱山残雪 夜,孤烛 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 新。 【注释】 除夜:除夕。 迢( ti o)递:遥远的样子。三巴:巴郡、巴东、巴西的合 称。后亦多泛指四川。 羁危:指漂泊于三巴的艰险之地。羁,寄寓异乡;危,艰危困 苦。 残雪:残余的积雪。 孤烛:一支烛。这里并非实指,而是说在这除夕之夜,孤 烛独照,自己更感到成了离家万里的异乡人了。 僮仆:未成年的仆人。亲:亲近。 岁华:年华。 (1)下

2、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离乡的遥远和旅途的艰辛,“ 三巴路 ” 言路途遥远,“ 万里身 ” 表地域艰险。 B. 颔联中, “ 夜” 点明了时间为除夕,“ 乱山 ”“残雪 ” 点明了所处的环境,表现了羁旅之苦。 C. 颈联表现了诗人由于长期客居,与亲人骨肉远离,情感渐疏,而与僮仆朝夕相处则越发 亲近的无奈现实。 D. 尾联中 “ 明日 ” 二字紧扣题中的“ 除夜 ” ,强烈地表达了诗人不堪忍受异乡的漂泊之苦,希 望早日结束羁旅生涯的愿望。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诗核心是一个“ 悲 ” 字,表达了诗人叹羁旅、思故乡念骨肉、感孤独等诸多纷杂的心 绪

3、。 B. 颔联写山用一“ 乱” 字,写雪用一“ 残” 字,既点明了时令,也写出了诗人纷杂的心态和凄 冷的心境。 C. 颈联用笔巧妙,明写“ 僮仆 ” 之亲,暗指 “ 骨肉 ” 疏远,陈述诗人当时处境的寂寞孤独和生 活的拮据困窘。 D. 全诗语言朴素,抒情细腻,于平实之处涌动真情,感人至深。 【答案】 (1)A (2)C 【解析】 【分析】( 1)A 错误,应是:“ 三巴路 ” 表地域艰险; “ 万里身 ” 言路途遥远。 (2)C错误,明写 “ 情亲 ” 之乐,暗道羁旅之苦,于无字之处发出一片浩叹。 故答案为: A;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回答本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

4、理解 诗词内容,再进行选择即可; 解答诗词赏析题,我们要正确把握诗人的情感,把握情感的方法有:看诗人定诗风,看 诗歌所属的类别,看诗歌标题或关键系,看写作背景。具体要做到:通读全诗,把握大 意,理解情感。 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首句中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进行简要赏析。 【答案】 (1)杨花、子规、明月。凄凉伤感。 (2)作者运用了想象的手法,将自己的担忧之情写得生动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王昌龄的担 忧

5、。 【解析】 【分析】(1) “ 杨花落尽子规啼” 写出了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 时的暮春景象。“ 杨 花落尽 ” 写出了春光消逝时的萧条景况。子规(杜鹃)泣血悲鸣,进一步渲染环境气氛的黯 淡,凄楚。所以这句诗写了杨花和子规鸟两个事物,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2)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这句诗,这句诗是寄情于景,对友人王昌龄进 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意思是,我将自己对你的一片情思寄与明月,希望这千里共有的明 月带着我的思念随你直到你远谪的偏远之地,聊慰你孤寂的身影。把“ 明月 ” 人格化,通过 想象让明月带着我的思念随你直到你远谪的偏远之地,聊慰你孤寂的身影。所以此句抒发

6、了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 故答案为: 杨花、子规、明月。凄凉伤感。 作者运用了想象的手法,将自己的担忧之情写得生动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王昌龄的担 忧。 【点评】【点评】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意象及意境的能力。意象,指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 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因 此,此题第一问只需在诗句中找到描写的景物即可。理解诗歌的意境,就是在平时的学习 中, 熟悉一些典型的传统意象; 展开联想想象; 明确答题思路。只有在掌握了诗 歌意境的相关常识的基础上,多积累,多训练,才能真正做到考场不慌,心中有数。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诗歌的语

7、言具有凝练、含蓄等特点。鉴赏诗歌的语言, 就是品读诗歌的语言意蕴,体味诗歌的语言风格和语言魅力。古诗词语言鉴赏部分所包含 的内容较多,主要涉及遣词造句、语体色彩、语言风格等方面。从考查的方向来看,主要 包括三个方面: 品评古诗中的炼字艺术或“ 诗眼 ” , 结合词语对诗中名句的含意、色 彩、情味以及表达效果的理解分析, 总体上对古诗语言特色、风格的概括评析。回答该 题,要放在语句中,结合全诗的内容评析,说出表达效果。 3阅读诗歌,完成下列题目。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 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 诗人李白即将离开

8、金陵东游扬州时所作。 吴姬:吴地的青年女子,这里指酒 店中的侍女。 觞( shng ):酒杯。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的首句 “ 风吹柳花满店香” 中 “ 满店香 ” 指柳花的香气充溢了整个酒店,写出了柳花多而 香。一个 “ 香 ” 字烘托出了轻松愉快的送别氛围。 B. 诗中描写了店中女子劝酒、金陵子弟送别,开怀畅饮、难舍难分的情景,这既表现了金 陵子弟的热情,也表现了我与他们的深情厚谊。 C. 诗歌的前四句运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用春色迷人、吴姬劝酒、畅饮佳酿的动 人场景,衬托了别离之愁。 D.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首句写景烘托了送别氛围,中间三句叙送别饯

9、行之事,最后两句 表达离别之情。 (2)诗歌后两句把“ 东流水 ” 与 “ 别意 ” 作比较,有什么好处? 【答案】 (1)A (2)诗人以流水与离别之情相比较,以反问形式表达了作者别离时的愁绪之长之多。比较 新奇,将无法言说的别愁形象的表达出来,显得意味悠长。 【解析】 【分析】( 1) A“ 烘托出了轻松愉快的送别氛围”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金陵一 行,诗人是快乐的。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节,一个让人留恋的地方,诗人却要走了。面对 美丽的江南风物和朋友们的盛情挽留,诗人依依不舍。所以是用“ 风吹柳花满店香” 来反衬 离愁别绪,这是一种以乐景写哀情的写法。 (2) “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

10、谁短长” 便是事件的结局了。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这 离别之宴终归要散的,此时把手相送,心中的感伤便不能自已,诗人借水言情,寓情于 物,表达了惜别之情我和友人的离别的情义与东流之水相比哪个更长呢?其气魄体现 了诗人浪漫豪放的一贯风格,也不能不让人想起诗人“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之句。以 “ 东流水 ” 与“ 别意 ” 作比较,情感是抽象的,即使再深再浓,也看不见摸不着;而 江水是形象的,给人的印象是绵绵不绝。但诗人不是简单的相喻,而是设问比较,迷迷茫 茫地,似收而未收住,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别离时的 愁绪之深。 故答案为: A; 诗人以流水与离别之情相

11、比较,以反问形式表达了作者别离时的愁绪之长之多。比较新 奇,将无法言说的别愁形象的表达出来,显得意味悠长。 【点评】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 题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 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要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 析。 此题考生鉴赏古诗经典词句的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来鉴赏,可以从词 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 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4阅读韦庄的早发,回答问题。 早雾

12、浓于雨,田深黍稻低。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 。 【注】 珪:一种玉器。 (1)诗歌题为 “ 早发 ” ,请简要分析全诗四联分别是如何体现“ 早” 字的。 (2)请选择合适的角度,简析尾联运用的手法和蕴含在尾联中的思想感情。 【答案】(1)首联用 “ 早雾 ” 直接点题,第二联用“ 鸡未唱,马频嘶” 强调客人起得早,第三 联“ 树色遥,泉声暗” 突出了时间之早,尾联写诗人行“ 三十里 ” 后月亮依然高挂,可见诗人 出发之早。 (2)示例1: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一种玉器(珪),突出了早行时月光的皎洁;尾联蕴 含(表达)了诗人远行时的孤独寂寞之感;示

13、例2:运用衬托,用行了“ 三十里 ” 后月亮依 然高挂,来突出出发之早;尾联蕴含(表达)了诗人远行时的孤独寂寞之感。 【解析】 【分析】( 1)首联用 “ 早雾 ” 直接点题,颔联用“ 鸡未唱 ” 强调客人起得早;颈联用 “ 树色遥,泉声暗” 突出了时间之早;尾联写诗人行“ 三十里 ” 后, “ 城月尚如珪 ” ,叙写月亮依 然高挂,可见诗人出发之早。据此分析作答。 (2)诗歌的尾联“ 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 ,将 “ 月亮 ” 比作 “ 珪 ”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 法,用 “ 独吟三十里 ” 后月亮依然高挂,运用了衬托的写作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早行时月 光的皎洁和出发时间之早,表达了诗人

14、远行时的孤独寂寞之情。据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 首联用 “ 早雾 ” 直接点题,第二联用“ 鸡未唱,马频嘶” 强调客人起得早,第三 联“ 树色遥,泉声暗” 突出了时间之早,尾联写诗人行“ 三十里 ” 后月亮依然高挂,可见诗人 出发之早。 示例 1: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一种玉器(珪),突出了早行时月光的皎洁;尾联蕴含 (表达)了诗人远行时的孤独寂寞之感;示例2:运用衬托,用行了“ 三十里 ” 后月亮依然 高挂,来突出出发之早;尾联蕴含(表达)了诗人远行时的孤独寂寞之感。 【点评】 本道题考査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总体把握能力,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揣摩是如 何体现 “ 早” 字的。 本道题考査学生对诗

15、歌修辞手法和情感内涵的分析能力。“ 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 这 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亮比作“ 珪” 。说自己已经走出了三十里,天上的残月依旧 高悬,极力说明行路之早,表达了远行时的狐独寂寞之感。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玉仙馆 (唐)张籍 长溪新雨色如泥,野水阴云尽向西。 楚客天南行渐远,山山树里鹧鸪啼。 (选自全唐诗) 请你完成这首诗歌的微电影镜头脚本设计,来展现诗歌的意境。 镜头脚本设计(部分) 景别摄法整体画面配音预期效果 远景 从人物后面拍摄_ 水流声、鹧鸪声_ _ 【答案】新雨后溪水湍急,混浊如泥,天上阴云向西奔涌。“ 楚客 ” 孤独一人,渐行渐远, 在山林小径中留下一个模

16、糊的背影。 ;用声音、远景镜头从后面拍摄的方法营造出悲凉氛围,表现出楚客思乡不得归的落寞、 悲苦的心境。 【解析】 【分析】 整体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 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新雨后溪水湍 急,混浊如泥,天上阴云向西奔涌。“ 楚客 ” 孤独一人,渐行渐远,在山林小径中留下一个 模糊的背影。“长溪、野水、鹧鸪啼” 描摹声音, “ 阴云尽向西、天南行渐远” 到“ 山山树 里” ,视线由远到近,几个关联的意象,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营造出悲凉氛围,表现出楚 客思乡不得归的落寞、悲苦的心境。 故答案为: 新雨后溪水湍急,混浊如泥,天上阴云向西奔涌。“ 楚客 ” 孤独一人,渐行渐 远,在山林小径中留下一个模糊的背影。 用声音、远景镜头从后面拍摄的方法营造出 悲凉氛围,表现出楚客思乡不得归的落寞、悲苦的心境。 【点评】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意境。答题时应注意,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 意象 )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